日,重庆市商务委举行第七批重庆老字号授牌大会,77个企业(品牌)被认定为新一批重庆老字号并获得授牌。至此,在重庆市商务委的主导下,经过12年积累,重庆市已累计认定7批共368个重庆老字号。
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美食文化符号,因地域特色、技艺传承和口碑名声,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文脉。在这些老字号中,很多都是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品牌。
比如,获得本批次重庆老字号的“老来福酸汤兔”,以非遗菜“酸汤兔”而闻名,深受广大食客喜爱。酸汤兔风味源于江津白沙,从最开始的三张桌子,发展到如今的凯旋路(创始店)、嘉州店、汽博店、时代天街店四家门店。其中,重庆地标菜糯米香酥鸭、特色菜山水牛肉还多次荣获“重庆名菜”称号,泡椒兔肚、小米锅蒸排骨、双椒过水鱼、鸡丝凉面等热卖菜品都是镇店招牌。
除了餐饮食品外,重庆老字号还涉及酒类茶叶、服装百货、中医药、五金、工艺品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比如,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来”、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鸽牌”、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的“龙凤梳”等品牌及工艺,都成为了重庆老字号代表。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重庆老字号认定为契机,重庆市将通过情景打造、唤醒记忆的方式,讲述重庆老字号故事,传递老字号匠人精神,塑造享誉世界的品牌符号。同时,积极参与商务部“老字号数字博物馆”建设,让生于斯长于斯的重庆老字号“老树迎新春”。
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
食向来是重庆的一张特色名片,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质步稳,山城精致餐饮的影响力也不断凸显。
9月14日,“2023年黑珍珠餐厅指南餐饮洞见峰会”在重庆渝州宾馆举办,来自长江经济带的精致餐饮代表,围绕餐饮消费提质升级进行了分享与讨论。会上,《2023中国精致餐饮行业洞察·重庆区域版》正式出炉——上半年重庆精致餐饮门店总量达到196家,呈现出博采众长的区域特征。
重庆精致餐饮门店数增幅超北上
自2018年推出以来,“黑珍珠餐厅指南”一直致力于评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食榜”,评选标准主要涵盖烹饪出品、服务环境、传承创新三个维度。如今,“黑珍珠餐厅指南”不仅是城市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彰显城市消费竞争力的客观指标,黑珍珠餐厅数量的多寡,钻级的高低,都是这个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3年黑珍珠餐厅指南中,重庆既有连续上榜的老店,也有首次上榜的餐饮新贵。出生在重庆五一路的戴华露把川菜做得风生水起,她在九龙坡区新开的“山茶四季”将传统川菜与现代表达完美融合,开业后一年便收获黑珍珠一钻荣耀;素食餐厅芊月茗,已经在榜单上蝉联五届,在一座无辣不欢的城市,芊月茗凭借着如诗如画的素食料理,在这个相对小众的赛道出圈,彰显出黑珍珠餐厅评选尺度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黑珍珠一钻餐厅“芊月茗”的素食私宴/图源 受访者
美团数据显示,上榜后,餐厅的线上流量增长35%,其中,搜索重庆黑珍珠餐厅的外地用户数同比激增374%。“黑珍珠”中呈现出的供需两旺态势,进一步折射出重庆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近年来,重庆各区发布一系列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的举措,不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越来越多的优秀餐饮人选择深耕重庆开设首店、新店。《2023中国精致餐饮行业洞察·重庆区域版》显示,今年上半年,在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中,重庆精致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速位列第三,超过北京、上海。
借黑珍珠添亮“火锅之都”金字招牌
火锅是重庆美食的灵魂,但火锅似乎与“精致”很难挂上关系。此前,重庆只有渝味晓宇和周师兄火锅登上过“黑珍珠”。而最近两年上榜的“滟设火锅料理”,采用一人一锅的用餐形式,标配的鸳鸯锅,辣汤清汤各半,并佐以不同的蘸碟,以便让世界各地的食材都能烫出风味。
黑珍珠一钻餐厅“滟设火锅料理”就餐环境/图源 受访者
“不断突破火锅与全球美食融合的边界,正是我们想做的国际化火锅品牌”,创始人之一吴克奇在会上分享,一人一锅的用餐形式、套餐预定制、按位上菜,这些服务细节不仅能让食客更舒适地享受美食,也做到了既不会浪费又能尝鲜,吴克奇表示,未来滟设会尝试着去国内的一些新一线城市发展,甚至走出中国,前往东京、新加坡等国家。
“滟设”只是重庆火锅崇尚突破、不懈精进的缩影。作为“火锅之都”,重庆一直致力于火锅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带动火锅品类整体提质升级。今年8月,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持续壮大“重庆火锅”等特色美食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重庆味道”的国际影响力,助力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上游新闻 涂源
来越多的首店开始青睐重庆。
今天,重庆市商务委发布消息,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重庆新开品牌首店192家,其中,九龙坡区今年前三季度就引进了首店72家。
今年,法国品牌“Redline(小红绳)”把他的西南首店开在了重庆万象城,而且,继上海之后,这家来自法国的著名轻奢珠宝品牌还在万象城开启的“Redline最美中国&最美法国”青少年摄影比赛启动仪式抵达中国重庆站。
这一站的热情之火,也让企业感到意外,“重庆市民很热情,重庆很适合我们的品牌定位。”这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首店的开设给一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利好,这一现象被称为“首店经济”。
据了解,“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该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自重庆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重庆加大力度引进品牌首店、品牌旗舰店,加快发展首店经济。
11月28日晚上7点,在重庆万象城北区的KCOOKING店,已经有不少市民排队等候用餐。
这样的首店在重庆还有很多,从第三季度重庆新开的192家首店业态来看,餐饮业态有73家,零售业态有81家,餐饮和零售两大业态占比分别是38%和42%,合计占比超八成;文体娱、儿童亲子、生活服务等业态合计占20%。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