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内景
《黑神话:悟空》刚刚上线2天
就已经火遍海内外
各位“天命人”(玩家)打到哪一回了?
打的怪越多见到的景也越多
古刹、牌楼、石窟、宝殿……
细心的玩家发现
这些熟悉的建筑元素竟然都有“原型”
大多都取材于真实的中国古建筑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
三次元的《黑神话:悟空》
01
中国悬塑艺术绝唱
告诉你什么是“极繁美学”
乐伎轻歌曼舞,飞天安详飘动
仙鹤快乐翔游,神鸟翩然优雅
一个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
似乎刚从云端落下
层层叠叠的天宫楼阁
云雾缭绕的粉彩妆銮
宛若仙乐婉转的天宫
这是你在《黑神话:悟空》里
看到的“漫天神佛”吗?
这不是梦中流动不歇的仙境
而是山西临汾隰县小西天的真实场景
也是《黑神话·悟空》里的名场面
“既见未来、为何不拜”的取景地
△上为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下为游戏场景,图片源自山西文化和旅游厅。
大雄宝殿悬塑所在的小西天
位于山西临汾隰县
县城西1公里的凤凰山巅
原名千佛庵
因大雄宝殿内塑有佛像千尊得名
曾经是明末清初的禅宗寺院
如果你亲眼见到大雄宝殿的满堂悬塑
就会理解什么叫做“金碧辉煌”
这里被称为“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
除了门窗、大梁是木头的以外
四壁以及梁柱上大小不等、千姿百态的
各种人物瑞兽、天宫楼阁
全都泥塑而成
泥是就地取材的红胶泥
配上糯米、麻纸、稻草等植物纤维
层层塑造、层层包裹
大的有3.2米
小的仅有拇指大小
好像要从壁上“驾云而下”
满堂木骨泥质悬塑艺术精巧玲珑
1900多尊彩塑如层峦叠嶂一般耸立
呈现出仙宫佛国、金碧辉煌的迷人景象
堪称中国雕塑史上“悬塑绝唱”
169.6平方米的宝殿里
精巧堆叠的悬塑
把“极繁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 悬塑不仅仅是一门艺术
而是一首献给历史的诗歌
02
跟着悟空游山西
这些取景地值得打卡
除了小西天的满堂悬塑
还有一开始便出场的
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塑像
△左为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塑像之一“亢金龙”,右为游戏场景,图片源自山西文化和旅游厅。
宁武石门悬棺
△上为游戏场景,下为宁武石门悬棺,图片源自山西文化和旅游厅。
五台山佛光寺的唐大中经幢
△游戏场景中的五台山佛光寺唐大中经幢,图片源自山西文化和旅游厅。
悬空寺
△上为游戏场景,下为大同悬空寺,图片源自山西文化和旅游厅。
……
游戏里的场景恢弘而壮观
现实中还原更是无比震撼
无一不在传递着中式美学
来山西亲身走一遍
五千年的DNA更是狠狠动了
《黑神话:悟空》里在山西的古建取景地↓
03
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圣地巡礼”!
《黑神话:悟空》中
壮观逼真的中国山水风貌、古建筑群
大量高度还原了中式古建筑
在全国各省市共有几十个取景地
从二次元回归三次元
是不是有一种在实景“打怪”的错觉?
除了山西之外
重庆大足石刻
△上为游戏场景,下为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千手观音。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
△上为游戏场景,下为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
河北蔚县玉皇阁等等
也都是被“神还原”的中国古建取景地
看看这些对比图
你还分得清哪边才是现实世界吗?
△图片来源于果壳
我们都在《黑神话:悟空》里
找到了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独特感动
它引领更多的人走进中国古建筑的殿堂
感受跨越几千年的文化魅力与艺术震撼
小西天在此
恭迎各位“天命人”前来取经!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隋博宇
视觉丨林琦
技术丨蔡子旭
统筹丨刘莹 田昊原
特别鸣谢丨 总台山西总站 隰县小西天景区 隰县融媒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隋博宇
022年1月17日,“红景+年俗”青少年冬令营在青岛红景新区核心区红红火火开营,22位小朋友成为首批营员。
虎年“春节”来临之际,青岛红景新区核心区与青岛市手工艺协会联合推出“红景+年俗”冬令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少年有志、成长成才的最好加油站,为家长送上一个迎接“双减”、实践“五育”的教育大礼包。
开营式上,青岛红景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健为冬令营授旗,小营员和老师们在营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鲁汉致辞,自古英雄出少年,鼓励小营员们传承红色基因、传承民俗文化,游于艺,得于心。
小营员们参观了国内首个马克思主义主题场景,青岛红色文化的发源地红景新区,在百年纺织工业遗产的老厂区里做游戏。
下午,鲁汉会长带领大家敬拜孔子,为小营员们讲述年俗故事,正月不剃头、刘海戏金蟾等,孩子们在朗朗的童谣声中,开心滴知道了许多传统民俗。
“红景+年俗”青少年冬令营将持续五天,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的多位手工艺大师将带领小朋友体验精彩的手艺。
南曲靖市麒麟区升官屯村正在举行乡村民俗文化活动。资料照片
老房子成网红“打卡地”,玫瑰花海游人如织,古朴民居成热门民宿……地处珠江源头的云南省曲靖市,近年来以先导工程为示范,启动了6个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14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8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建设,探索“立得住、叫得响、可持续、能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已完成罗平云上花乡、陆良荷花里、沾益红瓦房、麒麟升官屯、宣威官寨、富源保家村6个示范先导工程,“沉浸式”的乡村游成为当地旅游新宠。
盘活闲置“土坯房”
每逢周末,沾益区红瓦房村游人如织。村里土坯房、砖木房,村间古树,村前池塘,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游客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红瓦房村位于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河社区,距城区11公里,现有227户1074人,其中脱贫户8户32人,历史上因烧制出的瓦呈红色而得名。2022年11月,红瓦房村被确定为曲靖市6个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之一。
清河社区副主任赵石祥介绍,项目实施中,坚持“建设乡村、经营乡村”主基调,盘活村内闲置资源资产,确保所有规划、设计、建设都服务于后续经营和群众增收。组建了村集体公司,选培乡村CEO运营团队,全过程参与乡村规划建设、业态布局、产业发展和运营管理。实行农民自主经营、集体公司自营、农民+集体经营等模式,按投入比例进行分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记者看到,红瓦房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村内有30多棵古树。许多传统民房进行了修缮,保留了原貌。过去烤烟叶的土坯房改成了民宿,30多个房间全部住满,游客争相在土坯房前拍照“打卡”。村内一条小道改成了美食街,村民在售卖油炸洋芋、烤豆腐、凉拌米线、稀豆粉等,游客络绎不绝。
49岁的赵德祥几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在家里开起了清真餐厅,每天都有三四桌客人,六七百元销售收入。“周末和小长假客人多,有时客人要排队等。”赵德祥说。
“2023年9月28日开园运营以来,红瓦房村迅速成为网红村。”赵石祥说,2023年国庆期间,游客超13万人次。近3个月以来,平时周一到周五每天游客有数百人次,周末每天有上千人次。来旅居的有深圳、北京、成都等地游客。乡村旅带动了村里110多位村民创业就业。
围绕千亩玫瑰“做文章”
近段时间,北方正值寒冬时节,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沙坝村委会升官屯村却是绿意盎然、青山连绵。冬日暖阳下,村子周围1200多亩食用玫瑰花竞相绽放,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花海中畅游。
升官屯村距离曲靖市中心城区15公里,有常住农户245户1031人,已脱贫户22户73人。村子附近森林茂密,环境优美,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2022年10月,升官屯村确定为曲靖市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之一,2023年11月13日建成开园。
项目实施中,依托村子周围1200多亩玫瑰,推动生产、加工、休闲、旅游、服务等产业实现集聚集群发展,瞄准“周末游”“田园观光”“特色摄影”等市场,打造短期休闲旅游。
走进升官屯村,改造过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开起了精品民宿、亲子餐厅、咖啡厅。玫瑰花海里开通了供游客玩耍的单轨小火车。村间集市上,玫瑰醋、鲜花饼、南瓜、向日葵饼、香菇、炸洋芋、鸡蛋饼等产品种类众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曲靖城区开了一家培训机构的李慧,利用周末带小孩来游玩。“这里环境优美,玫瑰花海中可以荡秋千、乘坐小火车,小孩很喜欢。”李慧说,她和朋友一起带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
游客多了,餐饮也发展起来。32岁的朱雄兵把他家院子进行改造,搭起简易帐篷,做起餐饮。“主打产品是‘柴火鸡’,周末6张桌子全坐满,每天有上千元收入。”朱雄兵说。
不仅围绕玫瑰发展产业,升官屯村还种植藤椒1300亩、露天蔬菜1200亩、烤烟1850亩,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农户经营等方式,已建成停车场、会客厅、“第一烤场”、雪糕坊、咖啡厅、单轨小火车、玫瑰集市等景观业态18个、服务业态22个、经营业态26个。
提升“乡趣乡愁”附加值
有76户村民的富源县中安街道回隆社区保家村,位于富源县城西郊,开车十分钟就可以到达。2022年确定为曲靖市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以来,保家村围绕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定位,激活“沉睡”资源,探索村庄经营之路。2023年11月13日开园以来,前来游玩、赏景、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个村迅速成为当地网红村。
记者近日在保家村看到,路边的鲜花,墙上的文字,村内的房子,村旁的古树,处处充满乡愁气息。村里店铺都用“回”字起名,寓意回家、回村等乡愁文化。
村子中间的“回味·保家食堂”,中午座无虚席,食客有的来自富源县城,有的来自昆明、贵阳等地。一路之隔的“回家·民宿”被来自天津和石家庄的旅居游客预订一空。
“保家食堂”另外一侧,是老旧烤烟房改造而成的“回声·谈吧”,游客可以在里面休息,因建筑风格独特,游客纷纷拍照留念。沿着旁边山路拾级而上,路边有一栋土坯房,房前有个小院,这里叫“回归·柴火洋芋”,也是烤烟房改造而成。桌子旁坐满游客,他们正大口吃着烧洋芋。正在烧洋芋的村民说,周末和节假日每天营业额有1000多元。
距“柴火洋芋”不远处,是用钢架结构建设的航天文化中心,里面陈列着仿真太空舱外航天服、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和其他航天模型,还有航天飞机、火星车等太空飞行器模型;书架上有许多航空航天类书籍。十多位家长带着小孩在仔细观看。
村里还开了一家名为“回念·咖啡馆”的咖啡馆,工作人员介绍,周末和节假日每天有上千元收入。
回隆社区主任常军梅介绍,开园运营以来,民族文化、美食文化、航天文化、康养休闲4类14个经营型业态全部投入运营,旅游热度一直不减,村民通过闲置房屋、土地流转、家门口务工、参与经营等获得租金、工资、分红等收益,2023年户均增收3600元左右。(记者 浦超)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