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威海:让更多残疾人生活在“春天里”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源:【威海新闻网】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在这特殊又平凡的一天,威海残疾人运动员一如既往刻苦训练,备战省残运会

源:【威海新闻网】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在这特殊又平凡的一天,威海残疾人运动员一如既往刻苦训练,备战省残运会,一心想在竞技台上证明自己、为威海争光;大街小巷里,志愿者们热情地投身志愿服务,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有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赏花、跳舞,体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乐观进取的风采感染着身边人。

有温度的政策保障、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送上门的就业机会……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道路上,威海时刻把残疾人的冷暖挂在心上,聚焦他们的急难愁盼,坚持党建引领,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一路助梦前行

——教育培训“点亮”万余残疾人的就业创业路

5月12日,走进威高洁瑞医用品有限公司辅助车间,上千名残疾人朋友正凭着灵活的双手或手肘,认真完成一个个手提袋的穿绳等工作。

“只要坐在工作台前,我就觉得自己并非不幸的人。”先天性肢体缺失的王俊国已在洁瑞工作了15年,如今,他的工资翻了一番,还学会了打乒乓球。他说,工作后的他仿佛找到了人生新起点。

对残疾人而言,他们渴望和健全人一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活自己。眼下的威海,就业不只属于王俊国等“幸运儿”,一项项扎实的举措见证着我市助力残疾人“圆梦”之路:

研究出台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奖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残疾人就业奖励等多项政策,帮助残疾人就业,目前全市有1万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投资1.4亿元,完成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新增教学班27个、功能教室36个,为更多智障、脑瘫、自闭症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义务教育;

按照“残疾人适合、自主创业管用、就业安置有利、培训安全高效”的原则,开展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残疾人技能培训等,目前已组织残疾人培训1万多人次;

在全市镇(街道)残联设置公益岗位,安置残疾人作为残疾人专职干事,配合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工作……

从校园到各行各业,市残联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帮助越来越多残疾人冲破生理和心理的束缚,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他们有的奔出了幸福生活,有的奔成了致富“领头羊”——“威海市残疾人致富能手”王建胜就是其中之一。身高不到一米的他,行动只能靠一辆类似童车的小三轮,却开辟荒山2000余亩种植农作物,先后创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光自己完成干事创业梦想,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创业的路上,我并不无助,免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奖励资金为我撑起了一片蓝天。”王建胜说。

一路兜底保障

——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织密“幸福网”

如果请残疾人朋友谈谈这几年的感受,“幸福”二字或许是大家共同的关键词。幸福背后,是威海不断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

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奋斗路上,威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上持续用力,高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不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看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行动态调整,去年,困难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了10%;

看救助。对当年录取的残疾人大学生,给予4000至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助学金,目前已救助87人;去年全市共投入1000多万元,免费康复救助残疾儿童784名,救助率100%;

看服务。残疾人康复机构正在加速建设中,争取今年上半年建成临港区、南海新区2处残疾人康复机构,实现各区市、开发区残疾人康复机构全覆盖,提高全市康复服务水平。

围绕智力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技能培训、社区康复、助残服务、文体活动等残疾人家庭关注的问题,威海以打造残疾人第二个家为标准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如康家园”。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曾评价道:“该处一揽子解决了智力残疾人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和就业问题。”

从衣服不会穿到能主动和人打招呼,“如康家园”里智力残疾青年张明(化名)的变化让她的母亲看到了希望。因三岁时的一场车祸,张明的智力一直停留在3岁,一家人一度觉得“前面的路是黑的”。

自从来到“如康家园”后,张明不光学会了生活技能还交到了新朋友。母亲节那天,张明自己买了束康乃馨送给母亲,这让她的母亲喜极而泣。

5月12日上午,来到环翠区温泉镇“如康家园”,残疾青年们正在摘艾草,用于制作足浴粉、艾绒健康枕等。一旁的“课程表”写着,下午他们将参加户外锻炼、生活技能培训、康复训练等课程。“孩子们在这里实现了走出自己、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前一阵他们还制作了400斤艾叶鸡蛋和艾草奶茶,送给社区防疫志愿者。”“如康家园”负责人姜新说。

类似这样的“如康家园”在威海还有10余处,它们累计为200多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服务,也为200多个家庭带来幸福的欢笑。

一路捍卫权益

——无障碍设施打通生活的“温暖通道”

“一个按钮就能遥控家里的窗帘和门,厨房安装低位橱柜和燃气灶后,我坐在轮椅上也能做饭。”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智能化改造,给双上肢以下高位偏瘫的王淑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13年,威海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智能化改造项目,改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该项目连续六年在全市行风满意度测评中名列服务行业窗口前三名。截至目前,威海已完成1411户智能化改造、5751户基本型改造,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无障碍改造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其他困扰残疾人的“小麻烦”,也一次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民生实事的发力点,一点点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

车身侧倾、翻开无障碍导乘板、自己就能将轮椅推上公交车……2016年以来,威海开通主干道无障碍公交线路,先后增加20辆无障碍公交车,给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通过推行“免费办卡、优化流程、办证即办卡”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方便残疾人免费乘车。2020年10月,威海被确定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创建达标市。

此外,威海还推进全省首家“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平台建设,辅具种类增加至91种,推出“威海辅具”小程序,残疾人在家动动手指,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就能送货到家。

孙春赛是《同在蓝天下》电台节目的忠实粉丝。“新闻动态、政策解读、残疾人的励志故事都讲,这个电台说的热线电话12385是真管事!”孙春赛是一对聋哑夫妻的父亲,儿媳妇被车撞伤后面临赔偿难题,孙春赛试着拨打热线电话求助。

在威海市残联组织的法律援助下,孙春赛打赢了官司,拿到了应得的6万元赔偿。这背后,有一支坚实的队伍。2021年以来,威海市残联在全市共招募了40名律师志愿者、200多名法律志愿者,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解答涉及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咨询,捍卫残疾人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多媒体进行普法宣传,大力提升残疾人群体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一件件民生小事、一份份炙热的牵挂,汇聚成一句最朴实的告白——“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我们将围绕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同心助残’,凝聚共同富裕精神合力,促进残疾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断提高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残疾人生活在‘春天里’。”威海市残联理事长陈卫萍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文/图 通讯员 位军武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 日前,威海市环翠区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作为全省筛选的46家殡葬服务机构之一,被纳入第一批启用火化证明“电子证照”试点单位,目前已正式上线试运行。

接到试点任务后,威海市环翠区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积极了解上线准备工作,并加班加点练习,确保下达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在经过和浪潮工程师多次沟通后,日前,威海市环翠区殡葬事务服务中心正式制作签发威海市第一张火化证明“电子证照”,市民可通过手机查询。

纸质版变电子版,方便了不止一点点。威海市环翠区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许小艳介绍说:“以前我们只能开纸质版火化证明,后期如果丢失只能由经办人自己拿着身份证来补办,很不方便,现在有了电子版火化证明,市民随时可以自己用手机下载打印,办理社保、销户、房产过户等业务需要用的话,再也不用多跑腿了。”

自殡葬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威海市环翠区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在录入信息方面一直保持零差错,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提升殡仪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努力实现殡葬技术绿色化、殡葬服务温情化、殡葬消费亲民化、殡葬产品人文化。

闪电新闻记者 孙雅倩 威海报道

月20日,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在“2020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上,面向线上线下逾两万参会人发布了“哈工大‘Π型’方案”,引发各界关注。

在哈工大威海校区刚刚结束的学位颁授仪式上,来自六个新工科专业的100余名毕业生尤为特殊,他们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走出的全国首批新工科毕业生。

绘制“Π型”人才“肖像图”

作为全国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首批“试水者”,哈工大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2017年起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实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

新工科专业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哈工大威海校区从产业需求着眼,一点点勾勒未来学生的轮廓。

“‘头顶’精英素质与能力,专业+行业‘两条腿走路’,我们为学生绘制了一幅‘Π型’‘肖像图’。”哈工大威海校区教务处处长姜永远说,“按照‘Π型’肖像的轮廓,结合新工科的特点,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围绕这一目标,学校组织各牵头学院开展了多轮前期论证,每一个新工科专业,都面向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我们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这一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系统提出了学生培养的12条可量化标准。”机器人工程系负责人李哲说,“培养过程中我们打破了传统学科和专业壁垒,学科交叉、师资多元,系主任统一调配来自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三个学院的35位教师。此外学校新建了机器人概念等5个实验室,同时还可以优先协调使用三个学院原有的23个实验室资源。”

画好“Π型”教育生态圆

“从‘低头拉车’到‘看路拉车’,新工科打破了学校与产业、社会之间的壁垒,进入人才培养的‘高清时代’。”教务处副处长张策说,“高校对企业的需求‘高清’,企业对高校的培养过程‘高清’,学生对行业和岗位的要求‘高清’,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圆’。”

为更好地为新工科建设提供360度的支撑和保障,哈工大威海校区不断探索,推行完全学分制、转专业等机制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新工科数学基础系列课程,投入数千万元加强新工科专业条件建设,建设六大书院覆盖全部学生公寓,加强教学信息化与慕课教学,与100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国际联合人才培养。

解锁“Π型”“成功密码”

随着全国首批新工科毕业生从“Π型”“肖像图”中走出,哈工大在三年多的实践中孕育出的人才培养“Π型”方案也最终“出炉”。

“操作性强、切合中国高校新工科建设实际,是‘Π型’方案的最大特点。”姜永远说,“这也是哈工大实施新工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密码’。”

“Π型”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通专结合、学院书院等8个方面归纳出8个“Π模型”——以知识、能力为支点,拓展学生素质;以专业、行业为支点,培养精英素质;以通识、专业为支点,提升综合素养;以课程、项目为支点,培养问题求解能力;以学院、书院为支点,拓展学习成长空间;以国内、国际为支点,强化国际化竞争力;以学校教师、企业导师为支点,构建多元化专兼教师队伍;以学校、企业为支点,开展工程实践和企业实习。

截至目前,首批有毕业生的六个新工科专业一次性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学生去向多为国内外名校和名企。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