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派(湾悦城店),食安特勤队队员查看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是否具有显著标识。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张海
漫长而炎热的夏天,最适合来一杯现制现售的冷饮消暑解渴。但是,您购买的水果茶中的水果是否新鲜?操作间卫生情况如何?从业人员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制作奶茶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是否正规?带着消费者最关注的这些问题,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市食安办组织食安特勤队队员、媒体记者和第三方承检机构人员,走进湖里区湾悦城两家网红饮品店进行突击检查。
霸王茶姬(湾悦城店)
进货查验制度需完善
位于湾悦城商场1楼的“霸王茶姬”饮品店主营茶饮果汁,每天销量约2000杯。昨日上午,食安特勤队队员实地检查了该饮品店是否持证亮照、是否规范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人员健康管理、加工制作过程、设备清洗消毒、食品贮存等涉及食品安全环节是否符合规定,并随机抽取店员的健康证进行检查。
“这家店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些做法值得肯定。”食安特勤队队员陈晓文指出。比如,该店用于制作茶饮的食材原料都贴有标签,标明了制作时间、保质期限和储存条件等信息;提供给顾客使用的一次性纸杯外包装有内容完整的标签,标注了“卫消证”字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使用温度等内容。此外,该企业还自行开发了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检查中,食安特勤队队员随机抽取了香水柠檬这一原材料,要求商家提供索证索票记录,但商家只能提供进货票据,无法提供其供货商的证照、检验报告等资质材料。检查还发现,该店后厨地板有一处地漏没有加盖密封,净水器滤芯的更换频率较低,由于场地有限,仓库内部分食材与非食材存在混放的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食安特勤队队员要求商家完善进货查验制度,及时修补无盖的地漏,适当缩短滤芯更换周期,保证水源品质和食用冰质量。
茶山派(湾悦城店)
半成品食材未贴标签
湾悦城的“茶山派”是厦门本土新晋的奶茶品牌。食安特勤队队员重点查看了该店的证照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净水处理设备使用、制冰机消毒情况,以及食品原料和半成品是否有加贴标签,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是否具有显著标识等。
检查发现,由于经营场所面积较小,商家没有将证照悬挂公示,操作间也没有按要求配备灭蝇灯。食安特勤队队员陈茂帝还发现,店内已加工的水果、茶原料等半成品食材没有加贴标签标示,未标注制作日期、限用日期等信息;店员将冰铲放置在盛有消毒水的容器内,但消毒水未能完全浸没冰铲,无法起到消毒作用;而且消毒水离食用冰距离太近,可能对冰块造成污染。存放预包装食材的货架没有做好分类分区,存在杂物混放的问题,且部分食材直接落地,未离墙离地存放。
针对两家奶茶店检查发现的问题,食安特勤队已移交给属地市场监管所,后续将监督整改到位。
此次行动中,第三方抽检机构工作人员根据食安特勤队的现场“点单”,对两家网红茶饮店的香水柠檬、火龙果、西瓜等食材进行了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除此之外,本次行动还采用了监督抽检的方式,在两家店随机抽取了伯牙绝弦、珍芷桃花仙等2款饮品进行甜蜜素、糖精钠等项目检测。抽检结果近期将在“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提醒】
现制饮品如何喝得更安心?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①购买现制现售饮品,要选择资质齐全、卫生条件好、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商家,食品经营许可证需具备“自制饮品制售”的经营项目;②购买后应及时饮用,注意冷饮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所购冷饮在保质期内,制作完成到食用的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
来源: 厦门日报
源:广州日报
去年全国产量约460亿根!
一根降解或达500年!
现在明确了,年底禁用!
小伙伴们,
你这么多年喝奶茶、饮料
方式要发生大变化啦
据央视财经7月12日消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距离禁令的最后期限还有不到半年,餐饮行业做好准备了吗?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对餐饮企业的经营影响大吗?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 餐饮企业“换装”
6月30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餐厅将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时在杯盖的设计上进行了微调。
在一家麦当劳餐厅,记者发现,杯盖上有一个饮用嘴,只要打开上面的小盖儿就可以直接饮用了,替代了过去塑料吸管的使用。
麦当劳中国表示,相关减塑举措将于2020年内覆盖中国内地,据了解,目前中国内地有超过3500家麦当劳餐厅,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约400吨。
麦当劳(中国)副总裁张帆:目前麦当劳中国所有的包装里,大概80%都已经实现了纸质,塑料只有20%的用量。
而作为全球最大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在2018年就宣布,今年在全球范围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此前星巴克在中国地区的塑料吸管年均使用量为200吨左右。
星巴克中国副总裁竺蕾:去年年底,在中国的4000多家门店,已经全部实现了塑料吸管的禁用。
记者发现,在外卖平台上,不少餐饮门店都增加了“不使用塑料吸管”和“用纸吸管替代塑料吸管”的选项,来倡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吸管。
喜茶媒体公关高级总监霍玮:北京地区的外卖已全部默认配送纸吸管,未来也会在全国其它城市推行,截至今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已经减少使用塑料吸管超过1100万根。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业内专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只有几分钟,但降解的时间可能长达500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塑料吸管回收利用的难度很大,我们从塑料吸管开始,去实施禁限是比较容易入手的,向消费者、居民传递非常清晰的一个信号,就是我们要减少对于塑料制品的依赖,这有助于去促进绿色生活跟绿色消费的形成。
纸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可行吗
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将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将处以一万至十万元的罚款。在政策强制规定和头部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限塑的行动中,那么消费者的感受如何呢?
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对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有消费者表示停用之后有些不便。考虑到消费习惯,特别是对吸管使用依赖程度较高的奶茶店、饮品店来说,寻找可以替代塑料吸管的制品,并引导消费者使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发现,一些门店已经将塑料吸管的外包装上印有“减少使用吸管更环保”的标识,并且将纸吸管和塑料吸管的工具筒同时放在服务台上,引导消费者使用。
不过,对顾客来说,塑料吸管和纸吸管在使用体验上还是有差异,一家门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只有1/3的顾客会选择使用环保纸吸管。
而对企业来说,如何控制成本同时又提升客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了解,塑料吸管的成本平均一支为0.03元左右,纸吸管在0.1元左右,相差3倍多。纸吸管不仅更贵,并且使用体验也有待优化。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表示,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突破创新,塑料吸管的环保替代并非难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可以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去替代,也可以用纸或竹子去做替代,包括小麦、一些植物的秸秆,也可以用玻璃、金属等可以循环使用的制品去替代它,根据各个消费的场景,去选择替代的产品。
可降解吸管成本高生产难 企业观望
我们看到一些饮料制作企业在环保方面也在想办法,那么塑料吸管企业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样应对“限塑令”的?
浙江义乌的双童吸管是全球领先的吸管制造企业,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公司在1994年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生产传统塑料吸管。薄利多销几乎是所有吸管制造企业采用的策略,想要盈利就必须压低价格、加大出货量。这样的模式难以让企业成长,公司在2005年就研发生产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如今,可降解吸管已经占到了公司业务的60%以上,材料囊括了聚乳酸、纸质等。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吸管的成本在1分钱左右,纸质、聚乳酸吸管的成本一般在3到4分钱,不锈钢、玻璃这些可重复使用的吸管成本更高,在2到4毛钱不等。除了成本较高外,聚乳酸产品的保质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一旦保存时间过久产品就会降解。所以厂家必须及早销售,避免库存长期积压的情况。
基于这样的原因,不少企业在转型时往往会选择纸质吸管,一家位于安吉的企业就是由一家制纸企业和吸管企业合资成立的。记者了解到,其纸质吸管的制作工艺也并不简单。
以卷管环节为例,每根纸吸管都需要用三层纸卷制而成。由于每个客户的需求不一样,纸张的规格也各不相同,每次生产都需要调试机器。即使能顺利完成制作,烘干又是一个让不少没经验的企业头疼的难题。正是受制于资金成本、技术等原因,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并没有冒然转型。
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二桥:现在国内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在做可降解,规模小的一些企业现在还持观望的态度。
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白恬 近日,广东又拿一个第一了。#广东奶茶消费全国第一#冲上热搜,根据某平台计算,广东人每周人均比东北人多喝掉2.5杯奶茶!!
奶茶中含有较多的糖、咖啡因及脂肪,绵滑的口感和兴奋提神作用,可以让大脑产生多巴胺,让人感觉愉快。不过专家提醒,奶茶中有几个“健康杀手”——糖、咖啡因、反式脂肪酸及果葡糖浆,长期大量食用可导致肥胖、衰老、咖啡因中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不孕不育。
医学指导
曾青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
为什么大家这么爱喝奶茶?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分析,奶茶里有四大“神助手”——糖(主要是果葡糖浆)能让人愉悦;脂肪(主要是奶精、奶盖、植脂末)让口感更丰富、提升愉悦感;咖啡因,兴奋多巴胺,达到所谓提神效果;可爱的辅料,如珍珠、椰果、红豆、燕麦满足了各种少女心,咀嚼它们提升神经元活性,让大脑放松、减压。可以说喝奶茶的体验不要太好。但也正是这些成分让奶茶成为健康的隐患。
一杯奶茶相当于13.5块方糖!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的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10款珍珠奶茶一半属于高糖饮料, 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为9.30g/100g,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一杯波霸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
试想,一杯白开水,放入13.5块方糖,大多数人看到了可能不喝,但做成了奶茶,里面除了糖以外还有奶精、增稠剂香精、植脂末等等,改变了甜度,丰富了口感,人们在不知不觉就过量食用了糖。
曾青山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那么,一杯奶茶的糖就足够甚至超过了你一天可摄入的量。
危害一:
过量的糖,加速衰老、影响寿命
过量摄入糖的危害是明显的,曾青山介绍,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加速衰老
吃糖太多会流失我们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毛孔粗大,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加速衰老。
2、影响健康寿命
据文献报道: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数据显示:每天饮用1至2次,早死风险则增加14%;每天饮用2次以上,早死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人高出21%。而每天饮用2次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31%;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3、易患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4、诱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不少奶茶中添加了“果葡糖浆”。果葡糖浆由于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易溶解、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泛添加在食品中,但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并不小。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小标题
危害二:
奶茶反式脂肪酸超标,可导致女性不孕
除了过量的糖,奶茶中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也对健康造成危害。
曾青山介绍,植脂末也就是奶精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反式脂肪酸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
此外,反式脂肪与人体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肥胖会导致女性不孕。女性超重会影响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儿早期发育,并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造成不孕。
危害三:
长期喝奶茶,还可导致“咖啡因中毒”
很多奶茶迷认为咖啡才有咖啡因,奶茶只有奶和茶。事实是奶茶里面的咖啡因远远多于咖啡,隐匿性更强。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普遍在100~300mg不等,约等于1~3杯的美式咖啡或2~7罐红牛!
长期摄取的情况下,大剂量的咖啡因是一种毒品,能够导致“咖啡因中毒”。咖啡因中毒包括上瘾和一系列的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比如神经过敏,易怒,焦虑,震颤,肌肉抽搐,失眠和心悸。
另外,由于咖啡因能使胃酸增多,持续的高剂量摄入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糜烂性食道炎和胃食管反流病。长时间摄入过量咖啡因易造成骨质流失,对骨量保存有不利影响,而对于女性来说,还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喝奶茶虽爽,但一直喝却会危害健康,专家建议,奶茶属于高热量食物,切勿贪杯哦!
图:广医三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