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浦东新区等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上海两例新增本地病例详情公布
密接55人首次核酸结果均为阴性
11月22日,浦东新区在追踪排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时,发现两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一例为浦东机场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西区货运站确诊病例吴某某的同事,另一例为浦东机场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西区货运站确诊病例王某的妻子。
经市、区疾控中心对上述2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市、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排查相关人员,对相关人员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病例1,曹某某,男,49岁,作为确诊病例吴某某的密切接触者,已在集中隔离点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有明显乏力症状,肺CT显示肺部炎症表现。已即时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该病例为UPS联合包裹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沪居住地为浦东新区张江镇顺和路126弄小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工作场所外,该病例14天内到访过孙桥菜市场宇庆熟食店等场所。目前上述场所已落实封闭管理、终末消毒。
病例2,张某某,女,31岁,作为UPS联合包裹物流(上海)有限公司确诊病例王某的密切接触者,已在集中隔离点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有咳嗽症状,肺CT显示肺部炎症表现。已即时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该病例为日通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客服人员,系11月21日确诊病例王某的妻子,在沪居住地为浦东新区祝桥镇新生小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工作场所外,该病例14天内到访过晨阳路肯德基、高科东路阳光天地购物中心茶百道奶茶店等场所。目前上述场所已落实封闭管理、终末消毒。
经排查,截至11月23日8时,已追踪到上述确诊病例曹某某、张某某的密切接触者55人,已全部落实隔离观察措施,完成首次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筛查对象2541人,全部完成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截至11月23日8时,已对相关场所的食品、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共采集378件样本,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浦东机场首例本土确诊病例
感染源查明:境外输入的航空集装器
11月9日,上海确诊的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共排查并管理密切接触者28人、密接的密接190人、一般接触者51名,筛查病例相关人员9617人,上述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共采集工作地、居住地等环境样本1428份,经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经安徽省疾控部门反馈,与王某某相关联的兰某,11月10日在安徽确诊。对相关人员进行筛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例病例发病前14天未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出院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发热病例,未接触过入境人员、机组人员、高中风险地区人员,排除“人传人”导致感染可能性。
2例病例发病前14天未暴露于进口冷链食品及相关环境,排除经接触冷链食品感染可能性。
2例病例曾于10月30日共同进入并清理过一个自北美地区运返回沪后的航空集装器。该集装器为密闭容器,内有大量避震用泡沫,内部环境潮湿。清理时,2人均未佩戴口罩。如果把10月30日作为他们俩共同暴露的时间,那么2例病例的发病时间符合新冠肺炎发病潜伏期。同时,经基因测序,2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与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这就提示感染来源为境外输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国家和本市权威专家综合分析研判认为:导致2例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同时共同暴露于境外输入的航空集装器。
国内多地疾控中心提醒:
近期如非必要,不前往这些地区
近日来,天津市、上海市相继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天津市东疆港区瞰海轩小区被列为高风险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祝桥镇新生小区、张江镇顺和路126弄小区等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11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目前国际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国多地出现散发病例。我市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要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今冬明春防控的关键时期。在此提醒市民朋友,如非十分必要不前往有疫情的国家和中高风险地区。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和进入人群密集密闭场所应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等卫生健康习惯。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冰箱定期清理,厨房、餐具、厨具科学适度消毒。
11月20日和21日,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两天发布提醒:
一、近期非必需不前往天津市东疆港区。如确需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从天津市东疆港区返赣后,应及时主动向单位、属地社区报告,并配合当地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二、请2020年11月8日后有天津市东疆港区旅居史的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主动前往社区进行报告登记,并接受社区管理措施,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进行至少1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并按照规范程序转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三、对2020年11月17日起由天津市东疆港区来赣人员须持有入赣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目的地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如无法提供上述核酸检测阴性信息,到达目的地后应按照属地规定,立即接受核酸检测,期间实施相对集中隔离,检测结果阴性者方可解除。
四、对其他有天津市东疆港区旅居史或相关人员接触史的人员按照“愿检尽检”的原则,前往具有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自愿开展核酸检测。
11月21日,四川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提醒:
1.与本次上海本土新冠肺炎病人行动轨迹有交集的入(返)川人员,特别是11月6日以来到过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及附近的人员,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相关情况,主动配合当地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接受社区健康管理。
2.从上海中高风险地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入(返)川时,要主动配合健康码查验,返回后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不参加集体性活动,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如实报告相关旅居史和接触史。
3.如无必须,近期最好不前往上海划定的中高风险地区,包括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和11月9日已经划分为中风险地区的浦东新区祝桥镇,必须要前往的,请提前了解当地防控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护,从上述地区返川后,应主动配合我省采取的相关防控措施。
4.全省各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在接诊时,询问有无上述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人员接触史。
来源:杭州日报(整理:谢珂)综合上海发布、央视新闻、国家卫建委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杭州日报
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而言,防护服是他们的“战袍”。而相比几家口罩厂早早开始加班加点,上海医用防护服的生产曾是空白,因为没有一家相关企业。1月27日,浦东周浦的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紧急转产,日夜赶工生产防护服。工人说:“我们真的是拼了命、铆着劲儿在干。”
人手紧缺一直都成问题,尤其缺做产品质检、整理、包装的辅工。2月9日,浦东团区委的招募海报发出后,很多人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2月23日,记者来到这家公司,穿上浦东青年志愿者的绿马甲,参与夜班志愿服务。
不知不觉大家已站了6个小时
这天夜班临时调整到下午5时,记者来到上海周浦智慧产业园门口,进行详细的身份登记后入园。白班的志愿者们刚结束工作,测温的工作人员说:“现在从早到晚都有很多志愿者,大家每天都工作很久。”
诚格公司在进门右手边的三楼,门口拉着大大的红色横幅“抗击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我们在行动”,堆满了打包完成的纸箱,墙上的海报印着黄色的消防战斗服和银白色隔热服。进入车间,还要经过厂方的测温和登记,以及团区委的纸质和线上双签到。入口处发口罩的工作人员给大家贴上袖标。
车间生产区域约1000平方米,不算很宽敞,是研发中心临时改建的,每个工作台上都堆满生产原料。随着机器走线,工人上下摆弄衣服,缝纫机和拷边机快速运转。当天晚班19名志愿者中,大部分是第二次或第三次的“熟练工”,只有包括记者在内的5个人是第一次来,所以有点紧张。厂里的陈老师一边进行基本技术培训,一边告诉大家,二次转产已完成,之前生产的纯白色工业防护服,是给外围防疫人员使用的,现在生产的是标准的医用防护服,而且都是直发武汉的。
蓝色贴条是防护服“身份”转变的象征,医用防护服生产标准严格,衣服布料之间缝纫的缝隙要经过热风贴条,才能保证严实,起到防护作用。在这里,一件防护服生产制作的流程大致是裁原料、缝纫、剪线头、质检,然后贴胶带和商标,最后叠好清点装箱。除了专业性强的缝纫,其他辅助性工作都是志愿者负责。记者被分配在剪线头小组,之所以要进行这一步,是因为防护服是连体的,拉链需要拉上拉下,如果被多余的线头卡住,防护服就很有可能被扯坏,更要紧的是,医护人员如果暴露在病毒面前,危险不言而喻。
刚开始时担心自己做不好,可剪起来发现还是容易上手的,而且大家很快就发现,新防护服最重要的“雷点”在两根横贴条和拉链的交汇处,贴条如果过长,盖住拉链的塑料齿,拉到这里就会卡住,一用劲儿就可能破坏衣服;可如果太短,就会让个别针眼成漏网之鱼,贴条到拉链的空隙3毫米以上时,就需要返工。质检组会仔细查验每件衣服,像批改试卷一样,用红绳把衣服上有问题的地方绑起来。陈老师一再叮嘱:“哪怕多返工,也不能有一点漏掉,医护人员和病毒之间就隔着这件衣服。”于是,袖口松紧开了、帽子上有小洞、贴条歪了等,都要仔细扎上红绳。
因为怕小剪刀的尖头戳到防护服,我总是下意识用手握着它,大家都小心翼翼,还有人专门来借指甲剪,就是怕指甲勾到防护服。志愿者陈峰的手被箱子边缘划破,陈老师叮嘱志愿者一定要小心,大着嗓门说:“衣服没关系,大家别把手戳破了。”陈峰笑着说:“那不行,手可以破,防护服可不能破。”有经验的陈峰自己带了把称手的剪刀。从没做过针线活的男生们特别细心,一个线头都不剩。
面前工作台上的防护服一件件堆成白色小山,山尖刚被削平一些,很快又有新的补上来,脚下的线头也慢慢堆了起来,记者挪了下稍微有点发酸的脚,抬头发现外面一直亮着的红色招牌灯已经灭了,不知不觉大家已站了6个小时没休息。
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加油”
A4纸打印的“冲刺目标:9000件/天”贴在车间墙上。2月1日,厂里的日产量还是520件,1月27日接到转产通知时,甚至还没有生产线。这家生产防电弧服、阻燃服等特种作业防护服的企业,最初接到的任务是转换生产线,生产工业用防护服,用于社区、工厂等一线防疫。而那时企业已放假,除了招募工人,生产线改造还要增加、更换设备以及扩建场地等。
大年三十,诚格向全体员工发出“召回令”,除夕刚过就包车把安徽、江苏一批员工接回上海。拷边机也是厂长在走访3家企业才凑齐15台。改造生产线,调整设备,开工生产,他们一共用了5天,开工10日已生产1.8万件。现在日产已达4000多件,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
志愿者的工作是辅助性的,配合一线工人的工作时长,服务时间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为早8时至晚9时,夜班为晚9时至第二天凌晨5时。每班20人左右,适时根据生产要求调整。这次时间调整,大部分人赶来时没吃晚饭,团区委给每个人准备了牛奶、面包、咖啡等“能量包”。
曼群是第三次来这里,她上过白班和夜班,第一晚来的时候,形势比较紧张,大家一开始互相不说话,就默默干活,虽然每项工作都不难,可重复几个小时,胳膊还是会酸,凌晨两三时有些困,大家开始有了交流。
75后何琦是金囡幼儿园的教师,也是第三次来,最近两次她还带上00后的儿子。在复旦读大二的儿子一来就接到裁剪面料的任务。缝制防护服的原料是无纺布,每卷重量超过50公斤,他和三个志愿者小伙子要先把无纺布扛到机器上,再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切割、对齐、整理。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互称战友。何琦说:“大家累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继续干,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加油’。看到亲手贴标志、修剪线头后的防护服要封箱送到战‘疫’一线,心里就暖暖的。”
走廊里叠衣服的大姐说:“网上的视频里,医生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在病房走进走出,只能看到一双眼睛,看到那眼神我就想哭。”说着,她低头仔细把衣服折好,“前线那么辛苦,我们就多做些力所能及的。”
一个晚上工作结束,经过大家努力的成品有15箱,每箱40件,在墙边码好等待清运。
完成工作,团区委任命的领队老师在群里一一确认大家是否安全回家,住黄浦区的丽丽热心地送了顺路的我们,自己到家已经凌晨2时30分。
回家路上的车载广播里,一位医生留言:“此时此刻,我有些想念福州家乡的荔枝肉和佛跳墙,还有在上海的女朋友,想和她一起吃火锅,喝奶茶,其实我也不是想念吃的,就是想念我爱的人们,我想点一首《晴天》,天再晴一些,我就凯旋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闹夜经济,不止市中心。距静安寺27公里、陆家嘴20公里,只比地铁11号线终点站迪士尼站早一站,位于浦东康桥镇的华硕夜市,不打一分钱广告,却有着别样风景和如假包换的高人气——
平常日子,这里夜间人流稳稳1.3万,周末更多,偶超4万人,夜市就得限流。消费旺盛与否,垃圾桶是一个视角。夜市每天产生的干、湿垃圾,妥妥60桶以上。此地,有关吃穿行卧各色产品与服务应有尽有,是周边昌硕科技万人大厂的员工及周边居民眼中的购物天堂。
但时间切回2009年,这里是让人连连摇头的流动摊位疏导点,多轮管理者介入,最终磨合出科学的管理经,治得了顽疾、托得住需求,令夜市红到如今。
人气来自于满足
“一人食”女生也要略施粉黛
华硕夜市紧邻“超级工厂”昌硕科技,即苹果全球指定代工厂。这里自成“苹果潮汐”——每年9月中旬,苹果都会发布新品,以此倒推,代工厂会在5、6月备货,7、8月大量招工以实现量产,用工需求高达16万,仅服务于招工的劳务公司就有6家。
眼下又是用工高峰。晚7时后,打工者的“嗨夜”便开启,夜市内,霓虹闪烁,人声喧哗,全是人间烟火气。
这里店铺鳞次栉比,共239个,分为小吃美食区、餐饮区、百货区。美食区虽无异国风情菜,但武汉鸭脖、长沙臭豆腐、麻辣烫、串串、肠粉等,涵盖了我国20余省市自治区的特色小吃。某酱香手抓鸡蛋饼店铺,薄利多销,每斤8元,其秘制酱料引无数粉丝。店主梁宏一早6时就开始和面,直忙到晚10时,一天用掉300余斤面粉。但他不肯透露酱料秘方,只说“要买好几种现成酱料自己熬”。
再往前几步路,“90后手撕烤鸭”铺前,排队也是黑压压。女主人从烤箱中拿出烤鸭,现场“撕鸭”,顿时浓香四溢。该店一天要卖200多只烤鸭,顺便售卖椒盐和花椒花生“周边产品”,可谓一香一脆,完美搭配。
餐饮区则提供堂食服务,价格虽实惠,但依然不缺“回转小火锅”等时下流行有范的玩法。记者在河南90后兄弟档开的一家小火锅店看到,店内十余座位,每个座位前都有个一人食小锅,锅前传送带上是各式食材,缓缓从眼前过,喜欢的可自取。结账则按食材串串上不同颜色标签来计算价格,20多元能吃撑。
店主原先做麻辣烫流动摊位,编入华硕夜市“正规军”后,“从一年140多天刮风下雨不能做生意,到而今天天能营业、有收入。”有趣的是,这家店无意中成了单身者的天堂。记者看到,食客虽多独自前来,且还穿着工厂制服,但女生都略施粉黛,男生也往往头式清爽。
百货区的生意同样兴隆。记者走到刘刚的店面,他正责备店内小工,“赶紧把烟头掐了,被子最怕火这道理你不懂?”短短几年,他的店面从1个扩到6个,人手从单枪匹马增加到老家9人赶来帮衬,做的就是昌硕科技万人大厂一年67万流动人口的生意。“其中有不少是干了3到6个月就走的季节工,我就把被子卖给来的人,把拉杆箱卖给走的人,双向赚钱。”他脑子活络,手头还有劳务公司资源,提供一条龙服务,把生活用品一次配齐,直接送至宿舍。最忙是每月10日,工厂发工资,每天数百人离职,同时也有同等规模的人员入职,他一天箱子能卖10来个,被子超过500条。
当然,还有各种改衣加口袋、修伞、修鞋、配钥匙、手机贴膜、美甲、美容等各色服务,多是亲民价格。一位打工者告诉记者,老乡畅聚、朋友生日、欢送同事等各类生活与社交需求,这里都是价廉物美的不二选择。
“常红”只因规范,
想末位淘汰商户竟找不出理由
生意兴旺了9年的华硕夜市,9年前却是另一番情形。
市场管理方负责人吴嘉祥向记者描述,2009年,据周浦地区初步统计,附近有700个流动摊位,尤其康桥镇,不断接到投诉,驾驶员抱怨这里道路通过性很差,秀沿路上的亲和源老年公寓则反映摊贩喧哗声扰民,周边居民也称环境脏乱、妨碍出行。
当时镇里反复商议,与其冲和赶,不如疏和导,于是专辟场地,作为康桥地区流动摊贩疏导点,由镇政府补贴数十万元,请来物业公司管理。然而,前两轮物业短则3个月,多则一年就无奈退出了,都称摊贩引不进来也管不好。此后,曾成功管理周浦步行街的吴嘉祥斗胆接手,第三轮物业管理下的华硕夜市于2011年11月8日正式开张。当天,仅10%的流动摊贩进场,其余90%仍散落各处。他们不想被约束。
但他们没想到,这回,华硕夜市做出了规矩。
各店铺的场地占用费,按政府出台的马路摊位指导价打7折。如一个16平方米的美食铺,每月收费1500元;百货区12平方米标准铺位,每月800元;小吃铺则因位置好,8平方米收费2000元。除了场地占用费,商户另须缴纳每月每平方米7元的物业管理费,以及每年365元的商业保险费。
收费虽低,但管理很严。
治安方面,记者在一家店铺店门口见到警方的显眼提示,“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据悉,市场内绝不允许售卖白酒,以免闹事。
安全把控上,店铺所有墙壁清一色防火墙,每个店铺只能放一个液化气钢瓶。生意火爆想多放一个备用?不行!不够可申请,由物业公司帮忙调度。
食品安全这根弦同样绷得紧,市场管理者会不定期向各店铺索票、索证。如“90后手撕烤鸭”店,其食材自上农批进货,进货单均一目了然。夜市中最受欢迎的烫菜,在被顾客相中并求“烫”之前早已经高温处理。店主王强介绍,店内无论蔬菜、荤菜还是各种调料,全部蒸煮后再冷却,“凉拌菜夏季4、5个小时就变质,我们绝对不卖。只有菜安全,生意才会来。”
小小夜市管得宽,管了品质又管价格,但“只管低不管高”。“价格不能扰乱市场,一份西瓜卖5元很合理,但卖3元就是低价倾销,必须责令整改。”吴嘉祥介绍,管住了低价倾销,其他干预之手就让位于市场自我调节。比如,最高峰时,市场有21家奶茶店,甚至还有奶茶加辣酱的“新品”,但现在只剩两家良性竞争,消费价位在6至12元不等。
正是如此朴素亲民的高人气夜市,让市场内的经营者颇有获得感。记者向“回转小火锅”那对90后兄弟打听每月净赚多少,对方含糊其辞“万把块吧”,但夜市管理方负责人深知底细并透露,“肯定不止。这里有个店铺,每月交3500元,但外面有人出35万元求店主转让,被我们严查了。可想而知每个小店的利润有多丰厚。华硕夜市充分证明,勤劳薄利也能致富,你看后面停车场,都是商户的车。”
而今,康桥镇周边已难见流动摊,只因生意全被“吸”进华硕夜市。目前,夜市店铺名额稳定在239个,但会根据治安指标,实行末位淘汰劝退制。然而,没人想自毁名额,商户尤其乖巧。近两年,令管理方犯愁的是,不断有新商户恳求入市,但有出才能进,“可这几年商户太自律,我们想淘汰店铺都找不出理由。”
一个收着低廉管理费的物业公司,却一管就是9年且始终自负盈亏;一群本因无固定就业而四处“打游击”的人,而今个个名正言顺、致富有方;一个以“收编”为目的的疏导点,却成为数万人一下班就想去消费的精神慰藉之所。这一切变化背后,城市精细化管理是门道。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李晔
来源:作者:李晔 吴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