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年10月1日,水果味电子烟被执行死刑,从此不再合法售卖。
然而距离这场“行刑”不到两月,市面上竟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疑似伪装成零食的“儿童电子烟”。
吸一口能吐雾的口香糖是电子烟吗?
近日,科普评测自媒体“老爸评测”发布了一则名为《伪装成零食卖给小孩?这种黑产我见一个曝一个!》的作品,引发坊间热议。视频曝光了一款外壳包装很像口香糖的产品,该“气体口香糖”吸一口就能吐出烟雾,甚至“闻着都晕”。
< class="pgc-img">>“老爸评测”团队拆解了一枚该产品,发现里面有电池、雾化器和某种“刺激性香味的不明液体”,结构与电子烟类似。随后,该产品挥发物被送到合作实验室,用气相质谱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含有致癌物甲醛、令人眩晕的乙酸异丁酯,以及电子烟雾的核心成分丙二醇,且该产品检测结果中“有将近一半在电子烟烟弹里找到了相同成分”。该团队认为,这款产品本质上是一种“电子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据红星新闻报道,“老爸评测”技术工程师倪先生表示,今年6月他们接到粉丝爆料,得知存在这样一款产品,每个价格40多元,便从网上购买了一批“嘿泡气体口香糖”进行研究。视频中这款外形可爱,十分吸引未成年人的气体口香糖大抵就是嘿泡的。
蓝鲸记者浏览互联网资料发现,“嘿泡”品牌主打的是“零尼”标签,其口香糖有玫瑰荔枝、柠檬百香果、茉莉白桃、力量红牛、冰霜矿泉等多种口味。一则至今留存在知乎上的招商宣传文案指出,这款气体口香糖采用纯植物油,顶级调油厂调配,还添加了抑菌成分和乙醇,可以清新口气保护牙龈。“HIPPO口香糖完全不含尼古丁,可以让吸烟者逐渐摆脱尼古丁的依赖,从生理上戒烟,只需不到7天。长期使用HIPPO口香糖可以使戒烟者彻底远离电子烟和传统香烟。”
< class="pgc-img">>据“Hippo嘿泡”官网显示,该品牌隶属于北京车未科技有限公司,关联品牌还有“河马洗车”。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文化用品、汽车零配件、玩具、销售食品”等。红星新闻指出,该公司2021年的经营范围中,还包括“零售烟草”。针对测评视频的发酵,嘿泡方回应称,这款“气体口香糖”在9月份左右已经下架,没有渠道可以购买,也无法进货。下架前,这款商品在商城上需要实名制购买,禁止未成年人使用。
目前,淘宝、小红书等电商及社交网站上已无法通过“嘿泡”、“气体口香糖”等关键词搜到相关产品。
蓝鲸记者检索发现,在嘿泡的微信商城里,目前还有一款“子弹槟果”产品在售。相关介绍称其为“槟酚风味槟榔制品”,不扎嘴不伤口腔,更好吃更时尚更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页面里并未标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购买时也无实名制需求。
< class="pgc-img">>或许“老爸评测”曝光的气体口香糖是否是电子烟还有待商榷。但在该视频评论里,的确有不少网友留言称,身边有未成年的同学购买使用“电子烟”。有评论指出,在聚会上看到有人抽外观状似“奶茶杯”一样的电子烟,“当做一个小挂件挂在书包上,父母不了解根本无法发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奶茶杯、可乐罐…禁令后电子烟重回江湖?
2022年10月1日起,《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施行,商家不仅要获得烟草专卖许可证,并且除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全面禁售。
禁令似乎并没有遏制此类调味电子烟的售卖,甚至以更多样的造型与口味出现在更年轻的人群中。
据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果味电子烟仍在多渠道销售。其中不仅涉及多个知名品牌,还涉及风行一时的奶茶杯、可乐罐、星球杯(外形类似于饮品的电子烟产品,属于违规产品)等产品,并出现了果味过滤嘴等新产品。它们大多外表上同零食无异,充满隐蔽性和诱惑性。
< class="pgc-img">>此类产品不在电商平台进行售卖,主要的购买途径是此前电子烟的售卖渠道,种类繁多。当记者向其中一位电子烟微商询问目前是否有类似“气体口香糖”、“奶茶杯”时,对方一口气发来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口味数量也有大十几种,售价在百元左右。不同于此前的电子烟,此类“萌化”产品大多以小字标注“一次性雾化器”。有些品牌标注尼古丁含量在2-5%,还有一些则未标注相关信息。
< class="pgc-img">>该微商告诉蓝鲸记者,奶茶杯是目前最热门的产品,如果要现货还需要加价,同时她表示很多这种一次性雾化器都不会标注尼古丁含量,“其实差不多,但这样看起来更有质感”。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此类产品在闹市中多家便利店内可售。
由此可见,虽然国家相关禁令已经开始实施,但调味电子烟依然在市场上流通。比如,热门“奶茶杯”品牌WDG频繁出现在各种微商的销售列表。今年8月11日品牌“WDG”所属公司深圳奥森威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于8月1日起停止生产旗下所有水果口味及其他非国标产品。8月到11月,该公司多次发布“打假声明”,称市场上流通的“WDG奶茶杯”为假冒伪劣产品,公司并没有复产、出货。
< class="pgc-img">>果味电子烟为什么仍在“瞒天过海”?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在1000万,15-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比例甚至超过了卷烟,据《2019年深圳市青少年烟草调查结果报告》,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的比例是2.5%,已经超过了卷烟的2.3%。
果味电子烟的形式和口味似乎让大众放松了对尼古丁的警惕,但事实上,电子烟背后危险重重。
虽然无需燃烧电子烟可规避焦油等不完全燃烧的有害产物,但这不意味着它就是安全的——市场上大多数电子烟的烟液中同样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甚至还可能含有传统卷烟中没有的毒性物质,只要吸入,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对电子烟的监管,似乎也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理论上来讲,今年十月的“行刑”过后,所有水果味电子烟将下架,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只提供国标烟草口味电子烟和具有儿童锁的烟具。
深圳市烟草局工作人员也在回应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内厂家生产电子烟,须具备生产资质,且水果口味的电子烟只能销往国外,向国内市场售卖水果味电子烟是违规的。对于“儿童电子烟”的情况,烟草局工作人员称将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根据是否具备生产资质、向国内市场售卖水果味电子烟的数量等因素,厂家和代理商可能会受到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或涉嫌刑事犯罪的,将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那么这些伪装包装的电子烟产品为什么还是能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呢?东方网评论指出,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抓牢了未成年群体的特点和消费心理以及善于从众心理外,关键还是在于有的未成年对电子烟的危害性缺少必要的认知以及对此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才需要媒体文章的科普,也需要加强源头监管,解决电子烟非法生产和售卖问题。
如果没有重拳出击,下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儿童电子烟”可能要比“奶茶杯”更隐蔽了。(蓝鲸财经)
编辑:郑楚翘
<>山路上的吃喝玩乐新地标
红豆万花城
精选了这五家
让你的周末不再盲目...
手工diy、清新茶饮、特色菜系样样俱全
文艺小清新、时尚新潮每一家都各有特色
还说什么,小伙伴们约起吧
1丨景陶DIY手创工坊
“景致生活,陶然于心”,一家专注文创体验的手工综合体,集手工体验、成品销售、文化展示、互动交流于一体。
陶艺、布艺、花艺等手工体验课堂,选取大众喜闻乐见、操作性较强、大众偏爱的手工项目,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以来体验。
功能布局上也满足了各类人群的所需,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后体验,满足体验学习的同时,让更多人能停下脚步休息放空。
为更多手工diy爱好者提供交流之所,文艺气息和逼格都是满满。
2丨槟果の茶
槟果の 茶与普通饮品店不同,他们家的饮品都以低糖、低脂为主,让更多不爱甜的客人能尝到一杯口味清甜不腻、健康满分的饮品。
简约式的小文艺气息,干净又舒服,来这里点上一杯茶饮,享受一下一个人的时光也很不错哦!
- 抹茶红豆 -
抹茶加上椰奶,这种新的组合你想不想尝试?全无锡只此一家的抹茶椰奶饮品,抹茶的清香加上椰香的清甜,绝对值得拔草。
- 低脂红茶 -
红茶底加奶香浓郁的奶盖,阴冷雨天里的最佳热饮,温暖清爽的红茶与咸咸的奶盖,入口是茶的清香和奶的顺滑,喝完整个人都暖了起来...
- 霸气百香果 -
除了热饮以外,槟果の茶还推出几款清爽的冷饮,酸甜的百香果茶可以帮你一扫逛街之后的疲惫。
3丨厝内小眷村
厝读“cuò”,闽南语里“厝”是“家”意思,厝内小眷村从宝岛台湾跨越千里来到无锡,一个温暖的小屋用一杯奶茶让你内心充满温暖。
连绵阴雨的秋日里,一杯暖暖的奶茶在手,茶香、奶香萦绕鼻尖,幸福感是否油然而生?
- 小眷村奶茶 -
独家芝麻小芋圆做为奶茶底料,产自台湾九份的芋圆,现场熬煮,芝麻香气扑鼻。
- 绢豆腐奶茶 -
独树一帜的绢豆腐奶茶让人眼前一亮,新鲜豆腐和萨兰奶茶的融合,口味竟比布丁和仙草还要嫩滑…
每日现做的绢豆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丝滑口感...
- 奶霜 不知春 -
不知春是台湾当地的一种四季春茶,奶霜是用冰激凌和鲜奶油打出来的,一半绵密一半清爽,冰激凌的绵密和奶油的奶香充斥满嘴…
4丨八分饱
火遍了江苏的一家主打江浙菜系的餐厅,店面遍布镇江、扬州、丹阳、常州,如今入驻中山路红豆万花城,吃货一定要去拔草。
江南古建筑风格的就餐氛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在这里用餐就像置身在古风画中。
150多道菜品,满足所有食客的口味需求,人气榜单第一位的果木烤鸭,一定是要点来尝尝的!
- 果木烤鸭 -
从北京空运来锡的鸭子,用上好果木熏烤整整90分钟,鸭皮焦脆,鸭肉软嫩流汁,看着都要留口水啦。
烤鸭师傅现场片鸭肉,趁热先吃鸭皮,再吃鸭肉。最后,面皮裹着鸭肉、鸭皮包着金葱、黄瓜丝、甜面酱,美美的来一口...
- 金丝排骨 -
八分饱独创的烤肋排,听说一年卖掉10几万根哦!肉质Q弹的肋排搭配炸的酥脆的土豆松,口感是人人都爱的咸甜味。
5丨辛香汇 锦里
人均50的网红传奇川菜馆,美味多到让你尖叫,满店都是成都空运来的巴蜀元素,你心不心动?
聘请正宗的四川大厨,从牛蛙钵钵鸡到红糖糍粑小冰粉,绝对正儿八经的巴蜀味道,把成都的整个锦里都搬来了!
独创古代开放式明档!还原锦里美食街的街头贩卖的场景,让食客随时欣赏厨师烹饪的技艺,同时可以直接看到食材的干净与新鲜~
- 钵钵鸡 -
沿用清代古法并加以创新!这道独创的钵钵鸡是吃货们的最爱系列,咸、甜、麻、辣、酸、鲜、香,完美呈现最成都的风味。
鸡肉肉质的鲜美和拌料的香辣美味凸显得更加淋漓尽致,食客的每桌必点菜之一!
- 土豆泥 -
出场就自带仙气的土豆泥,艺术品般的美味!淋上秘制的南瓜汁,南瓜的清香沁入土豆泥,口感软软糯糯的,觉得我一个人能吃两碗!
- 水煮鱼 -
火辣的滚油配上嫩滑鲜美的鱼片儿,鲜美到极致,浓厚的辣味冲击味蕾,吃完超级过瘾!
>一起来做传承人#
今天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的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就说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食传统手工艺技能,那些传承在我们餐桌上的经典和难以忘记的味道。作为一个内蒙古人,当然我是要说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典美味。之所以能够称为经典,是因为这些美食,无论经过怎样的岁月更迭和时光变迁,都是不会忘记的味觉记忆经典。
1、呼市烧麦
呼和浩特市地处土默川平原之上,西口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让这里的饮食文化兼容了多元特色,并在传承融合中逐步形成极具自己地域风味的代表性美食。烧麦是塞外青城呼和浩特传统名吃,有“无烧麦,不青城”的说法。呼市烧麦以羊肉、大葱做馅儿,面粉做皮,用专用的烧麦棰擀皮,擀出花边,以皮包馅儿,蒸熟食之。烧麦出笼,皮如蝉翼,形如石榴,柔韧不破,晶莹剔透,味浓肉嫩,鲜香四溢。吃烧麦一定要配热热的浓砖茶,消食解腻,茶要喝透,再佐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一顿最地道的呼市烧麦早餐才算完美。百年老店德顺源烧麦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烧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擀烧麦皮绝对是美学和技艺融合的最佳体现,呼市烧麦漂亮的花边和造型完全主要是皮子的功劳。这是南方糯米烧麦在造型上完全没法比的。烧麦,于呼市人不仅是早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鸡零狗碎在新鲜出锅的烧麦面前烟消云散,之后浓浓的砖茶更是化解了烧麦的油腻和生活的烦恼,让浑身舒坦起来,一个惬意的早晨便由此诞生。
< class="pgc-img">>2、武川莜面
莜面是内蒙古西部特产的食材,所以基本上内蒙古中西部人都爱吃莜面,武川莜面尤其出名。武川之前归属乌兰察布市,现在划归呼和浩特市。不过归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的人对莜面都是真爱,是脑海里故乡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走多远,都会想念的乡愁。在民以主食为天的年代,莜面就是乌兰察布人的天。莜面“三生三熟”的做法,让这种当地最普通的食材具有了多元可塑性,乌兰察布人用巧手和想象力,创造出上百种的做法和味道,成为乌兰察布饮食文化的经典技艺。莜面制作方法灵活多变,搓、推、擀、卷、拨、切等等花样手法和各种土法工具,配合上莜面的最佳搭档土豆,神奇的变身为莜面鱼鱼、莜面窝窝、莜面饨饨、山药鱼鱼、磨擦擦、精丸丸、拿糕、饺饺、拨面、糊糊、风味块垒等风姿各异的形状。吃法有热吃和凉吃。凉吃的好味源自于用胡麻油加扎蒙蒙炝出香气四溢的料油,加入自发酸菜汤、葱花、蒜、醋、香菜、辣椒油、水萝卜丝、黄瓜丝,即成最地道的凉汤。夹一筷子莜面,饱蘸自已调配好的汤料,细细咀嚼,一种特殊的莜面香味令你回味无穷。热吃可以配大烩菜,或加土豆条的羊肉汤、猪肉汤热调莜面,加一些油炸辣椒末,一两碗下肚,上下通透的畅快!莜面不同的搭配,调料的风格,都体现出了当地人对食物,对生活,甚至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 class="pgc-img">>3、丰镇月饼
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中秋节前出差到丰镇,满城都飘着烤月饼的香味,那些自制土炉里飘出来的胡麻油混合麦香的甜蜜味道,让我对丰镇的记忆永远停留在月饼香味上。对于丰镇人来说,丰镇月饼的香味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而成为一生的特有记忆。丰镇月饼独有的香味源自于乌兰察布上好的胡麻油,加上当地优质深井矿泉水,与糖、蜂蜜、面粉的最佳混合比例,还有一份丰镇人最简单的诚心诚意,用流传了二百多年的传统工艺烘焙而成。烤好的丰镇月饼丰满圆润,透着蜂蜜一样的金黄色,外皮酥脆,内心甜软,咬一口满嘴酥香,绵甜悠长。正宗丰镇月饼是不加任何防腐剂的,放在瓷坛或者缸里,再放一、两个槟果,可以放到来年,吃时依然潮润可口,果味醇香。2009年,丰镇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乌兰察布美食文化的经典符号。时至今日,月饼对很多人来说是高糖高油食品的代号,但是内蒙古西部人民却顽固地对丰镇月饼不舍,而且变成一年四季常吃的点心。只是现在手工的土炉月饼很难吃到了,虽然电烤的味道也非常好,但是土炉制作技艺师傅烘烤手艺带来的惊喜,和过程中味道的变换都是传承经典匠心打造的最佳呈现。
< class="pgc-img">>4、卓资熏鸡
卓资熏鸡是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传统名食,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同河南的道口烧鸡、山东的德州扒鸡并称中国三大熏制熟鸡。在火车站品牌食物盛行的时代,伴着京包、包兰、包太线的绿皮火车,卓资熏鸡以其独特软烂肥嫩的肉质,红润油亮的色泽,鲜美浓香的味道,经贮耐腐的质量,享誉华北各省、长城内外。曾经最辉煌的吃法是,在火车上撕开,浓郁香气立刻飘满整个车厢,配点烧酒,在旁白人咽着口水的注视下,怡然自得的享用,瞬间有一种在人生巅峰的幸福感。卓资熏鸡是用当地特有的红羽边鸡加多种中草料和调料,再经老汤熬煮,温火慢炖,柏木熏制而成,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卓资熏鸡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带动当地餐饮产业发展的经典制作。卓资熏鸡现在有各种连锁店开到各地和在线售卖,可是当地人依然保持着只吃当地每天限量制作肯定会当天卖完的店家产品,觉着那才是当地人才有的福利。
< class="pgc-img">>5、锡林郭勒蒙古奶食
蒙古族白食,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为白色的、纯洁、崇高的食品,即指奶制品。蒙古奶食是锡林郭勒蒙餐八绝第二绝。蒙古奶食的种类繁多,奶豆腐(新鲜、半干、全干、加糖、原味)、奶皮子、奶渣、嚼克等各种,今天重点说说奶豆腐。采用游牧民族传统方法制作的锡林郭勒奶豆腐,其绝在于独有的制作工艺和形制上的审美传承。蒙古族在世代养牧过程中从自身畜牧业劳动智慧和社会发展中的民族文化交流中,掌握和创制了利用牲畜奶汁制作多种奶食品的方法。四方形的奶豆腐是锡林郭勒独有的工艺。制作奶豆腐的各类模具也是蒙古族妇女盛大节日摆盘的基本工具。她们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出奶豆腐后装在各类模具中,待晾干后用于摆盘。早在清朝时正蓝旗就是皇宫白食的供应基地。正蓝旗蒙古族奶食品具有种类繁多、做工精细、样式精美、口感独特等特点。2014年8月正蓝旗查干伊德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奶豆腐制作技艺差距并不大,关键是食材牛奶的品质要好,所以建议购买锡林郭勒的奶豆腐。除了蒙古族当地传统吃法,奶豆腐其实是非常国际化的美食,可以有多种吃法。早上吃,解冻后的奶豆腐用烤箱烤了配面包片;中午吃,可以炒鸡蛋,蛋液里加点新鲜奶豆腐润滑醇香;或者最传统的拔丝奶豆腐;炒饭里放一点奶豆腐碎也格外好吃。当下午茶点,最适宜搭配红茶和普洱茶。可以泡到滚烫的茶里,茶汤慢慢泛出细密的小油花,茶味有淡淡的奶香,几泡之后,将柔软的奶豆腐当茶点吃了。亦可直接当下午茶零食吃,切小块,搭配巧克力,醇香丝滑;搭配新疆葡萄干,口感极佳;搭配曲奇饼干,层次丰富;晚上吃,喝杯红酒,配奶豆腐,便是最佳伴侣。
< class="pgc-img">>6、锡林郭勒风干牛肉干
风干肉是锡林郭勒蒙餐第七绝,其绝在于以红柳为器在怡然的季节里自然风干。风干肉是蒙古族传统的储肉方法。风干后的肉易携带、储存,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入冬后,牧民们就会将牛肉、羊肉或者牛排、羊排制作成风干肉。锡林郭勒浑善达克沙地有很多红柳,牧民用柳条编制成“布和格”,将肉放在里面自然通风风干,这样风干的肉层次丰富,特别好吃。风干肉最好是在3-7月吃,吃煮的话要去牧户家里吃最为正宗和地道。风干肉牛肉干制作技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干牛肉经过漫长冬季自然脱水,变得轻飘飘的,用这样的风干肉制作牛肉干,把握好火候,可以完全不加任何调料,一把盐,香酥筋道,是蒙古族原汁原味烹饪技艺的最佳体现。细嚼慢咽中时间凝练出的干肉余香远胜你在街上买的任何调味牛肉干。风干肉牛肉干一般要比鲜肉制作的牛肉干贵两倍,那是时间风化的价格和技艺传承的价值体现。
< class="pgc-img">>7、河套硬四盘
河套硬四盘,红扒丸子、扒肉条、清蒸羊肉、酥鸡四道菜。 小巧的红扒丸子,色泽金黄、鲜香糯嫩,道出了河套人豪迈中的精致;大线条的扒肉条,色泽红亮、肉质软烂、肥而不腻、软滑适口,让红白相间的五花肉有了最完美的颜值。慢蒸的节奏中,成就了河套扒肉条入口即化的绵香味道。清蒸羊肉,肉质鲜嫩、汤汁清亮、清香软烂,这份鲜香是年席上最特别的味道。金黄色的酥鸡,外酥里嫩、香气扑鼻。憨厚朴实的河套人,他们擅长用时间表达心意。在慢蒸的过程里,经久流传的四色压桌菜,让炕头上的乡村风味成为河套美食中不能不说的特别味道。五原县汇元方硬四盘被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只有过年和办事业才能吃到的硬四盘,现在成为了馆子里的家常菜,生活好了,偶尔吃一盘,便回味起小时候的那种节日的幸福感。
< class="pgc-img">>8、通辽炒米
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这里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和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是内蒙古蒙古族最集中的居住。蒙古族喜食炒米,因此当地人也亲切的称炒米为“蒙古米”。通辽地区对炒米的品质和制作工艺要求极高,通辽炒米也因独特的制作工艺而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糜子选用科尔沁草原特产的硬性糜子米,新收获的糜子,先经过焖蒸,将蒸熟的散糜子放在锅内,拌细沙用猛火炒干,用筛子筛出沙子,把糜米倒入石槽去壳,即成炒米。加工好的炒米,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晶莹明亮,酥脆甘甜,咀嚼在口中,一股清香萦绕于舌尖味蕾。炒米加酸奶、乌日莫、白糖等搅拌,香甜爽口;也可以用奶茶浸泡,加入黄油、新鲜奶豆腐等食用,色美味香,暖胃暖心。炒米,看似平常,却是追随着草原先民见证了整个草原文明兴衰与变迁的不平常的草原珍味。
< class="pgc-img">>9、包头老茶汤
享有“草原钢城”和“稀土之都”的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城市,黄河文化、阴山文化、移民文化的多元融合让这里的美食百派千道,千香百味。包头老茶汤是随着走西口到了包头,代代传承,便成了包头人自己的特色小吃,并成为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头老茶汤主料是小米面,最特色的工具是“龙嘴大铜壶”。制作茶汤的师傅右手执壶,左手执碗,壶身一倾斜,只见壶嘴与碗口间架起一条水线,沸水从茶壶流出的瞬间,茶壶嘴上的飞天小龙吞云吐雾般仿佛真的飞上青天。收手时,一碗小米面瞬间变成了热腾腾的杏黄色米羹,翻腕不扣,百妙千奇,配上红糖,白糖,葡萄干,枸杞,山楂,瓜子仁,芝麻,一碗吴家第五代的八宝茶汤呈现在你的眼前。亲眼看着这传神的技艺,吃在嘴里的是香甜,留在心里的是对传统手艺的敬意。
< class="pgc-img">>10.大福林包子
大福林饭店1934年创立于天津,1956年伴随着支援建设包钢的大军来到包头,成为当时包头生意最红火的老饭店之一。来大福林主要是吃传统老菜,那些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已经变成了包头人时光宝盒中的难忘味道。2000年,大福林被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大福林包子也成为包头非遗美食中人见人爱的家常美味。大福林包子有荤素两种馅儿。标致的18个褶,里面是碎肉葱花,又用香油和鸡汤调馅,皮薄汁浓,颇具匠心。每每出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 class="pgc-img">>11、赤峰对夹
赤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赤峰人的一餐一食形成了红山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个性。赤峰对夹,当之无愧的赤峰美食名片,亦是赤峰人乡愁的寄托。据说这种小吃源自赤峰非常有名的哈达火烧与驴肉火烧、宫廷熏肉相结合而创制。赤峰对夹将油水面按一定比例和成面团揉匀醒透,擀成薄片,在上面抹一层由小米面与猪油做成的油酥,卷起,揪成小面团饼成型,烙熟加入熏肉。赤峰对夹好吃的关键一是烧饼的起酥程度,二是熏肉的味道。正宗赤峰对夹,外皮金黄,层次分明,肉质细腻,熏香浓郁,瘦而不柴,肥而不腻,韧而不破,焦香四溢,香酥脆口,余味悠长!2017年10月赤峰对夹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不仅孕育了“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辽王朝的故都”,更孕育了爱吃善做的赤峰饮食文化。
< class="pgc-img">>12、阿拉善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宴席上最讲究的一道传统名菜,有蒙餐之尊的美誉。清康熙年间,阿拉善第三代亲王罗布藏多尔济建王府于北京,阿拉善王府烤全羊便在蒙古族传统烤全羊基础上,吸收了北京“焖炉烤鸭”技法,逐步形成独特烹饪技艺。阿拉善烤全羊选用阿拉善草原上体重40斤左右的土种绵羯公羊,用特制的烤炉烤制,出炉后跪卧放置方木盘内,色泽金红,香味扑鼻。吃法别具一格,从外往里,按皮、肉、骨依次切割,再辅以荷叶饼、小葱、瓜丝、面酱,融合了烤鸭吃法之精华,创新了烤羊吃法之派别。羊皮酥脆,羊肉嫩香,层层入味,肥而不腻,齿间留香,回味悠长,是阿拉善地区标志性的蒙古族文化大餐。2008年6月,阿拉善烤全羊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最知名的非遗食艺。
< class="pgc-img">>餐桌上的非遗美食,每一道食物都蕴含着的时光岁月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亲情的美好故事。无可复制的地域,独一无二的味道,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技艺传承,让我们在朴素的食物中品味出地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这些老手艺老味道能够传承下去,以特别的方式记录下一个地区的生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