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打工人的:上班哪有不发疯的,硬撑罢了!
今天的主角就是一只疯了的“打工蛙”,只不过是杀疯的疯。
前段时间,一只在重庆奶茶店打工的“打工蛙”,凭话题#青蛙玩偶难逃打工命运 在抖音刷屏了。
刷到的网友都表示,看见了自己上班那死出,悲伤又搞笑!
透过网上流出的视频可以看到,这只打工蛙藏在重庆一家叫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的店里。
对LINLEE柠檬茶品牌有了解的就知道,它家主打的就是“手打柠檬茶”。
这只带有太阳花边装饰的青蛙玩偶,仰面朝天歪着脑袋,接过一杯杯饮料,认真地上下摇动,一杯清爽的饮品一气呵成,表情“半死不活”,看起来生无可恋。
图源:人民视频
有意思的是,这只打工蛙打的还是和自己皮肤一样的饮料,看起来更有戏剧感,而坐在一旁“打下手的”蛙,同样流露出生无可恋的样子。
这打的恐怕不是普通的柠檬茶,而是:渣蛙手打柠檬茶。
一看动作猛如虎,熟练又麻利。
一看工资两千五,无奈又卑微。
生活不易,呱哥卖艺,这有什么错呢?它只是想让你多看它一眼。
哦不对,甚至它还是没有工资的。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在《流星花园》里,周渝民饰演的花泽类,说过一句话——“以后想哭的时候就倒立,这样眼泪就流不出来了”。
正如奶茶店打工蛙,使劲抬头仰望天空,努力不让眼泪掉下!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这里忍不住脑补打工蛙OS:
这破班是一秒也不想上,甭管我的死活,今天我只是没有感情的摇茶机器。
像不像现在生活的我们,明明生无可恋,还不能放下手里的工作,尊嘟很写实!
事实证明,什么物种上班都得发疯,没有不发疯的,哪怕它没有生命,但是,它会发疯!
这也是这条打工视频引发大家共情的原因所在。
其一,立好“打工人”人设,完美击中当下打工人的痛点。
奶茶打工蛙把半死不活的打工人精神状态演活了,每天都重复的做一个摇茶的动作,好像喊着摇不完啊摇不完,但是又不能甩手不干。
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天朝九晚六的工作,重复着做同样的事情,不想安于现状,想要改变又觉得无力。
虽然不确定是不是林里奶茶店的一次刻意营销,但不得不说LINLEE林里抓住打工人“人在工位,心不在焉”,“为了生活碎银几两,眼泪也只能憋回去”的状态。
从打工人的视角将情绪释放,完成一次同理心营销,让人看完好像打工蛙很懂自己,瞬间狠狠共情。
其二,符合“丑东西”的外形设计。
奶茶打工蛙的长相,看起来丑萌丑萌的,初看会觉得并不符合我们的主流审美标准。
不过网红这玩意儿,不怕你长得丑,就怕你长得太普通没有记忆点。
打工蛙作为一样丑东西,自带搞怪色彩,反倒多了几分辨识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播。
其三,当然是找到一个魔性的摇茶超级符号。
当我们提到幼教黄老师,会想到“挖呀挖”,说到“恐龙扛狼”,也会想到“我没k”,这就是魔性洗脑的超级符号。
这些现象级的刷屏视频都告诉我们,流水的网红,铁打的魔性符号,只要找到一个超级符号,传播起来就事半功倍。
打工蛙亦如此,一上一下动作的重复性摇茶动作,真的太魔性了,一看就忘不了。
其四,赋予“摇茶人”更多人格化温度。
在我们的印象中,摇奶茶的“摇茶打工人”都是人工或者机器。
但这个视频却赋予一只玩偶人格化的摇茶形象,增加了门店的服务温度,也打破我们对于奶茶店作业模式的认知,新鲜感和反差感也就有了。
当然这条视频的意外走红,很大程度上还是大家对于“打工发疯”话题的情绪共鸣。
发现没现在的品牌彻底不装了,越来越喜欢抓住打工人的身份标签,以“爱咋滴咋滴吧,我无所谓了”的方式营业,这本质是一种情绪营销。
比如去年双十一,每个品牌都恨不得把电商活动整得红红火火,拉横幅大喇叭,将大促氛围拉满。
但卫龙的淘宝运营挂上《请回答1988》金正峰同款表情营业,头戴耳暖手捧莲花,眼神游离若有所思。
再加上无欲无求的文案,“下单就是缘,荷德荷能,销量达成”, “你买或不买 辣条都在 不悲不喜”等,简直就是佛系摆烂。
图源:卫龙
在喧嚣的双十一环境下,卫龙摆烂看似显得格格不入,实则真实反应当工人状态:非常时期冲业绩冲kpi亚历山大,真的不想卷了。
卫龙摆烂了,沪上阿姨也试过不想干了,连发10张喊话“不想干了”的海报,设计部、研发部、客服部等不同的职能部门,对各种工作进行轮番吐槽,撂挑子不干了。
图源:@沪上阿姨
字里行间都充斥着“这个破班我是不想上了”的怨气,一扒发现沪上阿姨是宣传新品“鲜炖梨”系列,不想“干”了,是因为有“梨”养我啊,玩了一波谐音梗。
图源:泰院小阿姨
在我们的认知中,人在职场闯,就是要学会卷。
但哪怕真的不想干,也不敢“整顿职场”,只能默默心中大声呐喊;哪怕偶尔会发泄情绪,但吐槽过后该努力卷依旧努力卷。
但沪上阿姨却把摆烂放在明面上,精准洞察打工人摆烂心理和自家新品之间的共性,在努力和摆烂之间选择努力摆烂,将打工人不敢宣之于口的吐槽说出来,代替他们发声。
更会玩的还有乐乐茶推出的“一拳奶昔”新品,直接把张飞、李逵、鳌拜、蒙丹彪形大汉印在产品包装上,或是仰天长啸,或是怒目圆睁。
每一个表情都相当的炸裂,把打工人的“发疯”上班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源:乐乐茶
不得不说,面对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躺平”、“摆烂”、“摸鱼”是打工人普遍的情绪共鸣。
另外有研究表明,消费者80%的购买源于“感性的情绪”,仅有20%是从“理性的逻辑”出发。说到底人类是情绪的生物,消费者很多时候的消费购买行为,都是受到情绪的影响。
所以这也是情绪价值的亮点,品牌通过职场情境的设计,将摆烂、躺平、发疯、整顿职场的情感元素,转化为可视化可感知的品牌视觉形象,可以建立打工人身份共同体。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利用有趣的物料,放大打工人的情绪,或是提供情绪出口,替他们表达打工的心情实现共情,显然有助于激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成为品牌的支持者。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要的不是一本正经教育自己的爹味品牌,也不是要盲目吹捧、夸赞自己的品牌,而是要一个懂我的同龄人。
东小伙应聘网红奶茶店,被网友在线劝退:一天站8小时
最近有位广东小伙项飞想去奶茶店上班,想去应聘广州一家网红奶茶店,没想到却被网友在线劝退,有位网友表示:“我去年刚出来,千万别去,那里一天站8小时,又洗又切,手上全是口子,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天到晚都在招人,来的人很多,走的人更多。”
看到网友的劝退后,项飞犹豫了,网友们的亲身经历说的那么恐怖,那到底要不要去呢?思考再三,项飞还是决定自己去试一下。
项飞来到这家网红奶茶店后,店长热情地招待了他,听项飞说是来应聘求职的,店长高兴不已,连忙安排项飞当天就开始上班。
< class="pgc-img">>项飞平时也很喜欢喝奶茶,但是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如何做奶茶,跟着一位老员工一起学习如何做奶茶,没想到老员工却扔给他一张纸,上面写着各种奶茶的制作配方,各种果汁果酱的比例,然后这位老员工就给顾客做奶茶去了。
看到上面的配方比较后,项飞愣是没有看懂,站在一旁不知所措,被店长说了一顿,便开始帮助老员工打下手一起制作奶茶。
老员工安排项飞的工作便是洗东西切东西,切西瓜,木瓜等各种水果,清洗各种各样的用具,每个用具几乎用一遍就要清洗一遍,项飞觉得这样很麻烦,老员工却说这是公司的安排,必须清洗,门店有摄像头,如果卫生不达标被拍到了要扣工资。
< class="pgc-img">>门店的生意很好,一直都有顾客站在店门口等候奶茶,项飞忙得脚不沾地,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看到店长和老员工在制作奶茶,项飞也不好意思出去上洗手间。
终于熬到了中午十二点,门店生意冷清了下来,项飞这才喘了一口气,不一会儿有个外卖小哥拿着一叠快餐走了过来,放在吧台就走了。
店长招呼项飞过来吃午餐,菜品很简单,一个鸡腿,一个腌萝卜,一个莴笋片,严格说起来是莴笋块,还有米饭。
< class="pgc-img">>项飞实在是太饿了,也顾不得那么多,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鸡腿味道很清淡,不太入味,不适合配饭。腌萝卜吃起来有点酸辣味,适合下饭,但是却吃得有点太寒酸了。
莴笋煮得很烂,味道除了咸味再无其他味道,煮的手艺欠缺了一点,还不如项飞自己在家里炒的莴笋。
就这样的一份午餐,店长表示员工要出4块钱,剩下4块钱店里出,以前店里是没有包吃的,但是后来招人太难,员工流失率严重,所以老板安排了这个福利,员工和门店各出一半的费用。
8块钱一顿的快餐就吃成这样?项飞很怀疑区域经理从中捞了油水,虽然菜品不好吃,但是奈何肚子太饿了,项飞硬是把这份盒饭吃完了。
< class="pgc-img">>本来想着吃完午餐可以休息一会, 哪里知道,店门口又来了几个外卖员在等候订单,项飞和同事们又忙了起来。
制作奶茶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很复杂,一杯芋圆奶茶首先要将芋圆煮开,为了防止芋圆黏在一起,在煮的时候要不断地搅拌,煮好之后放入冰水中浸泡3分钟冷却,最后装入保鲜盒内。
< class="pgc-img">>牛奶和红茶放入电磁炉锅中煮开,用奶茶杯子装入芋圆,牛奶红茶,热水,糖浆,最后放入打包机器中打包。
从早上10点,项飞忙到晚上9点才下班,工作第一天项飞站了11个小时,期间只上了2次厕所,每一次都是实在憋不住了才去,洗切了一天的东西,手都泡白了。
这时项飞才明白,网友们所言非虚,实在是太累了,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回到家里,项飞给店长发了一个信息:“店长,我明天不来了,不适应!”
项飞干一天就跑了,打算再也不去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6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潘力)“‘十一’假期实在是太忙了”,10月5日,在汉创业台湾青年、田籽茶事奶茶店店主刘子维在抖音平台晒出忙碌的喜悦。这个国庆假期,他的奶茶店生意不错,销售量同比提升了两倍,每天可卖出500多杯奶茶。
刘子维正在为顾客打包奶茶。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摄
田籽茶事奶茶店位于中心百货大楼内,小店面积不大,但设计别致,码放整齐的纯牛奶纸箱既起到空间隔断作用,又标示产品属性——用真正牛奶做的奶茶。
刘子维今年29岁,上大学时主修企业管理,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尝试商品代购生意。2017年他首次来到大陆创业时,在杭州从事服务品牌代理销售业务,凭借自己学业所长和不断积累的营销经验,创业初尝甜头。两年后,他决定改做奶茶生意,带着自己熟悉的台湾奶茶制作工艺进入大陆市场。经研究,武汉成为他想法落地的首选地,“相比大陆其他城市,当时的武汉更有潜力和空间。”
田籽茶事奶茶店开在商场里,国庆假期生意不错。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摄
然而,刘子维在武汉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2019年底,他精心选址、装修的田籽茶事奶茶店开张后不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2020年4月,江汉路步行街启动改造,奶茶店所在的中心百货大楼随后暂停营业。
“创业的路本来就充满困难和挑战,要积极应对。”刘子维想到了网络营销,尝试在抖音平台发布自拍“创业日记”小视频,扩大品牌知晓度。在视频中,他很少直接推销产品,而是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心情故事,慢慢吸引了越来越多武汉粉丝关注,大家被这个台湾小伙的勤奋、执着打动,不少人愿意尝试他的奶茶、网上点单,商场恢复营业后,粉丝们慕名而来,并成为忠实顾客。如今,刘子维的抖音号已拥有2.4万粉丝,这家开在商场内的“网红奶茶店”在口口相传间,生意越做越稳。
“武汉人很热情、率真,在这里,总有那么多人支持我、帮助我。”除了网友的大力支持,让刘子维更为感动的是,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及相关区台办工作人员经常来小店探访,了解其经营困难,积极落实各类相关扶持政策。“心头很温暖,创业信心更足了。”去年底,刘子维在东西湖万达广场开了第二家分店。他表示,待时机成熟还将在汉再扩新店。
刘子维说,他坚信当初选择武汉创业的决定非常正确,“这是一座人情味十足、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城市,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武汉。”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