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宣布,12月27日,主要产品将要全线提价了,90%的主要汉堡小食类产品提价0.5元,麦卡套餐同步涨价1元。
这已经是麦当劳的年内的第二次涨价了。
年初的时候,麦当劳“随心配1+1”的价格,就从原来的12.9元涨到了13.9元。
快餐领域,涨价的不止麦当劳一家。
据《第一财经》报道,包括老乡鸡在内的中式连锁快餐品牌,人均客单价已经达到了在25-50元之间。
老乡鸡的一菜一汤要25元,两菜一汤40元,想要吃好,一般都会超过40元。
此外,还有冒菜、麻辣烫、炸串等品类,也是才几个菜就要好几十元了,这种涨幅,和2023年的物价指数是不相匹配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食品价格下跌,尤其是猪肉价格较一年前下跌了30%。
前几年猪肉价格高达20多元一斤,餐饮店涨价似乎情有可原。
但现在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便宜了一半,鲜菜平均价格也同比下降了2%左右,为什么食品价格还在涨?
从房租和人力成本的角度看,也说不过去。
12月11日,一线城市房租跳水就登上了热搜榜。
贝壳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房租指数环比降了0.99%,同比降了0.66%。
40个城市中,有30个房租都在跌,一些热门地段的商铺租金,每月都能降七八百。
劳动力价格方面,根据2023年三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发现全国的招聘薪酬也是在下降。
来源:智联招聘
所以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贵了,让餐饮行业不断涨价?
难道我们的认知已经追不上餐饮物价涨幅了?
首先要明确,麦当劳的此次涨价,可能不是因为中国,而是世界市场。
今年年初,日本麦当劳就宣布,由于汇率以及原材料价格飙升、劳动力等成本上升,日本麦当劳将提高80%的菜品价格。
6月,日本麦当劳再次涨价。
两次一涨,价格近乎涨了一倍。
此外,美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区的麦当劳,也是大幅度涨价。
一个趋势是:2023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物价都因为通货膨胀而上涨,麦当劳的供应链也并非全在中国,肯定会受国际通货膨胀的影响。
今年年初,麦当劳还甚至宣布了重组计划,其中包括解雇数百名员工,以削减成本。
只是中国走出了不一样的走势,所以麦当劳在中国的涨价幅度,已经算是小的了。
此外,对于麦当劳、肯德基、老乡鸡等餐饮品牌来说,越发高昂的价格,也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品牌力与忠实的顾客,不怕涨价流失太多消费者。
根据麦当劳10月末的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
此外,第三季度,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超过8.8%,均超过了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越贵越有人买的情况下,餐饮品牌无需降价,而麦当劳、肯德基的主要客户,就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中产群体。
相较之下,品牌力并不是太强的店家,涨价反而让他们失去了竞争力。
所以你也能看到西少爷、陈香贵、花味烤肉等不少快餐,推出了特价团购套餐,价格从9.9元到29.9元不等,比原价便宜了5成左右。
不过,对于大部分餐饮企业而言,涨价似乎是不得已的选择。
据中国饭店协会与新华网联合发布《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
2022年,全国餐饮收入合计43941亿元,同比下降6.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650亿元,同比下降5.9%。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餐饮的客单越来越少了。
同样的汉堡胚,做100件的单价成本和1000件的单价成本是不一样的。
在上游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下游的消费端却显示出疲软态势。
而在客单变少的情况下,商家如果不提高售价,就无法保证利润。
所以,涨价也就成了应有之选。
其实,中高端快餐的涨价浪潮,恰恰会给很多主打超高性价比的快餐企业崛起的机会。
2023年,主打更高性价比的中式汉堡塔斯汀的全国签约门店数,已超4000家。
尤其是今年,新开门店3119家,其增长数量是过去三年的总和。
而被誉为“西餐界蜜雪冰城”的萨莉亚意式餐厅,也以“20元吃饱、30元吃好、50元吃扶墙跑”出圈,在2022年餐饮业哀鸣遍野的时候,下半年营收和利润率增长30%,股价创五年新高。
尽管餐饮业的不少连锁店在涨价,但在“性价比”的时代下,那些平价品牌反而会因为顺应市场的趋势,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
无相君观察到,包括华莱士、蜜雪冰城、萨莉亚等平价餐饮,相比于涨价的品牌,扩张速度要更快。
整个社会消费环境变了,性价比成了大众的主流追求。
主动杀掉溢价,以“极致性价比”出圈,才是这届餐饮连锁品牌的正确姿势。
当然,降低价格不等于降低品牌档次,要实现“极致性价比”,最好的办法还是优化供应链。
比如,从选址开始。
现在大家都知道,商场的负一楼已经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段,在这里开店,既有稳定的流量,也能节约一大笔租金。
再比如从食材来讲,由于农产品价格会不断波动,餐饮企业的老板应该学会提前与农户签下协议,在固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数量与价格采购,来避免了食材供应的不稳定性。
降低客单价+聚焦核心单品,在一个呼唤良心低价和品质的时代,只有做好硬功夫,才能成为领域里的破圈杀手。
饮业收入首破5万亿,如何实现"吃货经济"逆袭?!
各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业的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大关!无论是传统餐厅、快餐连锁还是外卖平台,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机?如何抓住这股"吃货经济"的逆袭浪潮?今天,我们为您揭秘答案!
吸引食客,从舌尖开始
在这个美食纷呈的时代,吸引食客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的味蕾瞬间跃动。各类独特创新的菜品和调味方法正在成为吸引食客的法宝。例如,食材的精心挑选、巧妙搭配以及特色烹饪方式,让每一道菜都充满惊喜与刺激。而且,定期推陈出新,更新菜单,给顾客带来新鲜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一份与众不同的美食吸引食客的眼球,成为了为餐饮业带来巨大商机的重要一环。
< class="pgc-img">>外卖市场,顺势而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一大亮点。通过手机APP平台便捷地点餐、外卖员及时送达,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消费者的用餐便利性。同时,外卖平台也逐渐将更多的线下餐厅纳入合作范围,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出门不必等待,美食可以随时享用,这是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中,外卖市场崛起的最大优势。因此,餐饮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外卖平台合作,拓展自身的生意版图。
创新模式,点亮市场
餐饮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被淘汰。与其守旧,不如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打造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例如,与其他行业合作,举办主题活动,吸引更多顾客的目光。或者,通过智能技术的引入,提升用餐体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还可以通过设立精品小吃街区、美食文化展览等方式,打造独特的用餐环境。创新模式不仅可以吸引更多顾客,还能为餐饮业带来更多的营收。
注重体验,满足需求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用餐不仅追求美味,更看重用餐的整体体验感。因此,餐饮企业应该注重用餐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优质的服务,使顾客在就餐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被关怀的情感。此外,还可以设置开放式厨房,让顾客近距离欣赏到烹饪的精湛技艺,增强用餐的趣味性。满足顾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俘获他们的心。
未来展望,吃货经济再升级
目前,餐饮业收入首破5万亿大关,只是吃货经济逆袭的开始。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餐饮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例如,引入更多健康食材和有机食品,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同时,也拓宽了市场空间。此外,新兴技术的应用,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将为顾客带来全新的用餐体验。通过不断创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餐饮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趁着"吃货经济"逆袭的浪潮,餐饮业要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商机,不断创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美味的食物。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并从中获得灵感与启发。
何快速掌握门店营业额规律?一张表搞定。
综合营业统计表数据来源是收银系统后台单的数据导出,整个操作过程依次是统计、分析和作用。
·第一步统计。信息类型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基础信息。统计的项目包含营业的日期、星期、节假日、天气情况、营业额、营业收入、订单量、客单价。
→第二个方面是渠道营业额的构成。主要是分店内销售和外卖销售。
→第三个方面是营业收入的构成。具体分:现金收入、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会员、团购和外卖。
< class="pgc-img">>以上数据统计完成之后进入第二步分析。分析营业额规律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平常日周一到周四的营业额状况,平均值大概在11000左右。
→第二类是周五的营业额大概是16000。
→第三类是周末营业额是25000左右。
其中外卖占比是6%,店内销售占比94%,折扣状况外卖扣点是30%左右,店内优惠比例是11%,综合一下折扣率是14%。目前顾客消费水平人均是54块钱,客户的主要来源是会员占比达到35%以上。
< class="pgc-img">>·数据分析完成之后进入第三步作用。主要是依照历史营业额规律做出未来营业额的预估,用以安排后续的工作。综合数据来看,预估淡季月营业额是在44-48万之间,旺季是52-60万之间。根据营业额预估,配属的人员在24-30人之间,统计时在职人数是37人。后续工作主要方向还是贯彻执行会员制度,拓展外卖业务。
来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