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到一些大咖在发一些视频,说自己操盘的餐饮店6-7个月回本,有点吓到我。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可能性真的很低。
< class="pgc-img">>说实话,有时候餐饮创业是否成功多少有点要靠运气和进场的时机。在2018年的时候,个人感觉是个分水岭,18年以前的市场非常旺盛,消费欲望也非常大。但是跨入到19年,不管是餐饮单店数据,行业大数据等,都是在降速或者是在微幅下滑。
< class="pgc-img">>即使是做烧烤,你这个月开跟下个月开,在不同地点开,找不同的管理者和服务员来做,结果都是不同的。从最开始的市场调研,到定位,到选址,到产品研发,到装修,到人员招募和培训。考验的不只是单一的能力。如果是小店还可以搞定,大一点的店基本就要找合伙人。
< class="pgc-img">>而在当今的疫情下,上海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紧接着北京全面禁止堂食,这两天又陆续像郑州等地方疫情不断反复。想要做到6个月回本,简单算一笔账就知道难度有多大。
< class="pgc-img">>投资30万,每个月纯利润要5万,利润率按行业高点18%,营业额要到27.8万,日均营收9267元;如果是做面条的,单均20元,日均销售463份;分为两餐,中午和晚餐平均来客231桌。算你有20张桌,一个中午翻台11.6次。
< class="pgc-img">>这个数字看着好吓人。遇见小面算牛的了,估计也只能勉强做到这个数吧,但人家能做到这个数的,房租在3-5万之间。
< class="pgc-img">>这得靠多大的运气和能力才能做得到。餐饮人只能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吧。6个月回本,你就能马上实现财务自由了。
饮多久回本才算合理?
你觉得小餐饮多久回本才算合理?一般小餐饮投资基本在半年这样是比较合理的。举例就说我们用我们的品牌跟你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的品牌一个门店基本上投入也在10万到15万之间,基本上我们定的就是6-7个月回本,是比较健康的也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他毛率能达到65%-68%这样,基本上你的营业额就是在10万加。这样你按照60%多的毛率,你一个净利润也要30%多一点。这样基本上你6个月就可以完全可以回本了。
< class="pgc-img">>就像我们螺香源这个小餐饮,后半年基本上就净赚了,甚至你还可以多开一家门店。
茅台打响了白酒与冰淇淋、咖啡的跨界融合“第一枪”后......加入了中药材的饮品、冰淇淋也出现在市面上。近日,“38元一份中药冰淇淋卖断货”引起热议,有消费者称:“一边止咳化痰、一边冰到咳嗽?”
奶茶和冰淇淋融入中药材后拥有了“养生”概念,年轻人在选择时的罪恶感或许少了一点。但这类中药食饮品到底是真有用,还是仅仅为智商税?有医生向记者表示,这类产品往往噱头大于其功效本身,建议消费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饮品。
把中药汤加入奶茶
15元一杯“瘦瘦水”大卖
阳光炙烤的三伏天,年轻人想要喝一杯冷饮解暑,如果是中药材做的奶茶会不会就要健康一点?
8月13日,记者来到了成都春熙路附近,在一家大型药房的角落,另一家主打“药食同源”的中药奶茶店,不断有消费者前来点单,偶尔还有外卖小哥取货。和别家不同的是,奶茶店前台摆放着山楂、茯苓、玫瑰等花草药材。
这正是当下年轻人群体里流行的中药奶茶饮品,记者发现,有诸如“熬夜水”、“暖暖汤”、“焕颜茶”等系列的养生茶,其中15元一杯的山楂陈皮瘦瘦水最畅销,最贵的人参燕麦饮需要38元。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5月份才开业,目前已经在计划第二家店的落地。
“中药养生是大趋势,很多消费者喝此类饮品为了代替奶茶,店里都是针对大众体质的配方,有一些养生的功效。”据她介绍,中药奶茶的做法是将药食同源的药材,熬制成为药汤,再加入牛奶、小料等做成果茶或者奶茶,为了兼顾口感则有热饮和冷饮。
约15万可开一家中药冰淇淋店
最快一个月就能回本?
“我们的产品足够新颖又有噱头,现在全国有66家店,咨询客户很多,有些微信我都没时间回。”一名中药冰淇淋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的加盟生意火热。
除了中药奶茶,中药冰淇淋也突然成为了新赛道进入市场。据报道,在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城市的冰淇淋门店中,“药膳冰淇淋”备受追捧,一些中医药科研机构也在发力。比如,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出中药雪糕,分别具有驱寒、饱腹和健脾功效。
中药材冰淇淋
>记者在销售人员给到的加盟资料中看到,该中医药冰淇淋品牌,就拥有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专利背书,其中一款冰淇淋产品,成分为蜂蜜、干姜、西洋参、黄姜等,称其适应手脚冰凉的人群,所有冰淇淋的价格在18元-28元区间。
“现在全国各地的代理商比较多,加盟费有5.8万、8.3万两种,加上代理费、装修费大概需要15万元开一家店,回本周期快的话一个多月,慢的话两个多月。”销售人员还表示,中药冰淇淋每一种口味对应一个经方,商家不需要有医药资质。
医生解读
噱头大于产品功效本身
中药冰淇淋、中药奶茶之所以火热,是甜品消费市场充分竞争下的一种创新,商家捕捉了市场的细分领域和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但在食饮品加上中药概念后,是否养生也“变了味儿”?
“中药茶饮的兴起,一方面表明现在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方式有了更高的诉求,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证明了现代年轻人对传统医学,传统文化的认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师蒲秋易说道。
“但是这类产品更多的是营销的噱头。比如中医本身不建议吃冰淇淋、喝咖啡,就算加入药材,冰淇淋的养生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王楷则认为,药代茶饮虽好并非适合所有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能随意服用,也不能把中药神话,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品种理性消费,最好是在中医执业医师的指导下食用。
她还表示,在中医里面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也就是有些药物能够作为食物食用,这些药物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够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食物中只是少量添加,可能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只能起到安慰剂效果。但是像广州的凉茶,本身是温热、常温的,或者将中药材做成糕点、粉剂也是可以的。
(来源:封面新闻、央视网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