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实体店虽受线上冲击严重,却也是线上无法替代的,如一站式服务、消费氛围感和互动感等。近期,倍市得对线下零售体验进行调研,32.5%的顾客表示线下体验直接影响其消费决策,24.8%的顾客在意购物的尊享感。因此,线下实体店的未来在于通过体验建立与顾客的情感联结。
1、线下门店体验现状 · 分行业
许多实体店面临顾客复购低、不清楚顾客为何流失的问题。为探究原因,我们调研了奢侈品、珠宝、家电、3C、服装/鞋、家居用品、零售商超、高端餐厅、大众餐厅、书店/咖啡/茶饮、美容美甲、电影休闲,共计12个行业的线下实体连锁店体验,发现:对门店体验水平抱有较高期待的奢侈品与高端餐饮,顾客感觉“经常遇到糟糕体验”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在零售商超、家电连锁/品牌专卖、大众连锁餐厅消费的顾客,他们对“遭遇糟糕体验”也很有共鸣。
< class="pgc-img">>消费者在实体店的体验
线下购物遭遇糟糕体验后,绝大多数顾客无声地离开了。38.4%的顾客不再/降低购买“该品牌”,76%不再/降低光顾“该门店”,25.4%会分享好友/晒朋友圈,16.9%会晒到小红书、微博等平台。这也是为什么尤其要对连锁实体店进行实时体验监测和诊断,基于客户旅程,挖掘客户之声,找到体验痛点,针对性进行整改。要与线上一拼,唯有体验致胜。
< class="pgc-img">>消费者在遇到糟糕体验后的行动
2、线下门店体验类型划分
根据体验的重要性和与服务员互动需求的高低,线下门店体验分为四类:极致体验、沉浸体验、互动体验和门槛体验。
< class="pgc-img">>体验矩阵分析图
以下为这四类体验对应的特征,和典型代表行业的消费者调研结果摘要。(文末可获完整版报告,查看各细分行业详细分析)
极致体验:体验重要性高/互动度需求高
线下门店提供的体验对决策影响非常大,对“与店员互动”的需求高,不仅限于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品质和设计,还涵盖环境布置、氛围营造、个性化定制、人性化互动等方面。代表行业有奢侈品、珠宝、美容美甲等。
奢侈品 身份标识,为社交、为体验而购
- 六成以上消费者在奢侈品店有不爽体验
- 被差异对待、服务态度不一致、导购未主动告知活动/优惠是共性痛点
- 20%的富裕阶层客群对尊贵体验要求更高
- 顾客期待更多品牌活动和尊享服务,如喝香槟、品红酒等
- 更讲究店内的“尊贵感”“艺术感”“时尚感”
- 期待品牌邀请活动,如体验、时尚、演出、派对
- 对销售人员离店后回复不及时尤其不满
珠宝 为真爱、为悦己、为增值
- 商品兼具功能属性和情感属性
- 46%的顾客重视珠宝的试戴体验
- 希望营造沉浸式购物场所
美容美甲 变美是亘古不变的刚需
- 期望解压、放松、治愈的互动沉浸体验
- 在意碰触的体感(温度、力度、滑度)
- 灯光、香氛、音乐等也需精心设计
互动体验:体验重要性低/互动度需求高
体验对决策影响相对小,但与店员互动的需求高,关注产品感知。代表行业有家电、3C、服装/鞋、家居用品等。
家电/3C 看得见、摸得着、试得爽
- 需改变以往以实物展示为主的模式
- 帮助消费者深化对商品的感知
- 六成左右顾客选择线下购物是为了体验真实商品
- 需提供视觉、触感、声音、嗅觉的全方位实感体验
服装/鞋 场景化、潮流化、多巴胺情绪沟通
- 门店要有趣、有料、有网红打卡元素
- 实景呈现品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 24.8%的顾客不满试穿体验
- 为客户提供“潮”体验
- 借助多巴胺明亮色彩与客群进行情绪沟通
家居用品 生活方式+,打破场景边界
- 叠加体验,如增设儿童娱乐和特色餐饮来引流
- 塑造具象化的“家”、引起情感共鸣
沉浸体验:体验重要性高/互动度需求低
体验直接影响决策,对店员依赖低,但对环境、产品/服务质量要求高,注重私密和氛围感。代表行业有高端餐饮。
高端餐饮 享受一流美食,不被过分打扰
- 关注餐品质量、人员服务、高端尊享体验与就餐环境
- 期望在奢华环境中享受创意美食和私密体验
- 13.5%的顾客有过糟糕体验,其中三成因没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体验
门槛体验:体验重要性低/互动度需求低
体验对决策影响小,对店员依赖也低,门店体验达到一定门槛即可,消费者更在意商品/服务本身带来的体验。代表行业有大众餐饮、书店/咖啡/茶饮、零售商超、电影休闲等。
零售商超 网红品、选品竞争力与关键商品价格力
- 关注选品与质量、购物体验与价格促销
- 选品独特或稀缺性&关键商品的价格力是致胜关键
- 场景营造可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大众餐饮 等待时长是最多提及的痛点
- 关注餐品品质、人员服务质量与就餐环境
- 等待时长是普遍痛点,如排队长、上菜慢、买单久
- 社交平台口碑,是择店主要考虑因
书店/咖啡/茶饮 更在意非快捷式门店环境
- 店内环境与餐饮/书品质量重要
- 第三空间环境的营造较为关键
- 分量少、价格贵和休息区少是常见痛点
电影院 观影舒适度是主要痛点
- 关注影院环境与视听效果
- 温度与通风、座位舒适度、脏乱差或有异味、音响效果不佳是主要不满点
3、线下零售关键发力点
在线上购物的巨大冲击下,体验成为线下零售拢客、固客的关键要素。但随着企业发展、组织壮大,对顾客的敏感度却很可能会降低。虽然近年来,“体验是线下门店致胜关键要素”成为商界共识,但如何设计出符合期待,或者有惊喜感的体验旅程是当今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需要通过敏捷化、智能化、精准化、体系化的体验管理系统,帮助企业重拾增长。
我今年跟门店餐饮经营者调研:
1.公寓楼下的摊位生意普遍好于居民楼的,可能公寓楼以年轻人居住多,消费能力相对强有关。
2.居民购买力明显不足,也没有尝鲜的冲动,越便宜的东西越好卖。
3.今年小本经营的店铺明显增多,很多是行业新人。估计是就业不容易,先练练摊
网上看到了好多调研的方法,但大多都是方法论,今天我想更接地气的跟大家聊一下。
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就是“5W2H”方法。
< class="pgc-img">>5W2H
5W2H又叫七问分析法,起始于二战期间,在市场分析中所承担的角色为“向外求”,即看竞争对手,看外面。
5W分别为:
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处)why(为什么要做)who(谁,谁来做)
2H分别为:
how(怎么做,如何实施,方法是什么)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
理论总是枯燥,我们依然用上述故事展开,便于理解。
< class="pgc-img">>具体操作
1、明确我们的调查目的(What)
餐饮的调查的目的,一般包括选址(在哪儿干)、店面类型(干什么?)、产品类型(都有哪些菜品)、价格(开这个店需要花多少钱?这个地方能接受什么价位的菜品?也就是盈利分析)、是否需要推出新菜品新套餐等等。
< class="pgc-img">>2、拟定调查的内容(What)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选址环境(人流量、交通等等)、市场需求、产品的套餐及价格、竞争对?(附近店铺类型 及价格、活动等)等,调查内容要围绕调查?标拟定。
比如说,我们想要在老家开家店,具体开什么店现在还不清楚,那我们的调查目的就是:老家的街区的区位分析、老家街区店面类型分析,消费人群类型是老年人居多还是中青年、幼儿居多,分别占多少比例、以及他们的消费习惯、愿意承受的价格等等,以此来决定是否在老家开店,以及开什么店。
< class="pgc-img">>3、选择调查方法(What)
拟定调查内容后,接下来需要选择搜集数据的方法,餐饮行业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现场调查(蹲点数人流量、性别、年龄等等)、暗访(去竞争对手店里冒充顾客)、现场采访等,有些人还会选择用赠送礼品、优惠券等方式,现在还有很多人会在微信群、朋友圈里进行调查,不过这样的精准性无法保证。
4、被忽略的调查方式(How to)
调查方式在餐饮行业一般极易被忽略,其实调查方式的分类很简单,也就是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等。普查一般在开新店的时候用的比较多,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在推新菜品、做活动的时候用的比较多。
5、制定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用一句话说清楚,就是谁(Who)用多少钱(How much),什么时间(When)在哪里(where),执行以上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最终以哪种方式统计最终结果。
6、执行调查方案
7、统计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要注意剔除一些无效信息以及扰乱信息。
最后根据已知道的信息和结论进行判断,如在老家开店的可行性、竞争对?未来的经营决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