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花蔬菜水”,自己在家做,给花浇一点就长得疯
现在的人都比较养生,觉得外面的饮料都不健康,因此喜欢自己制作一些果蔬饮料。比如用一些水果或者蔬菜用搅拌机打成汁,喝起来可能味道不怎么样,但是绝对健康营养,对身体很有好处。其实这样的果蔬汁不仅对人有好处,对花儿的生长也十分有利。因此大家可以分一点给花喝,保证能让植株变得越来越茂盛健壮。
< class="pgc-img">>1、番茄水
番茄有着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各种有机酸,因此是很健康的蔬菜,用来炒鸡蛋好看又好吃。也有一些人会将番茄榨成汁来喝,这样吸收起来更快,营养成分也更天然。而番茄很容易腐烂,万一有点坏了可不能吃,不然会拉肚子,但是可以给花吃。它里面的酸性可以调解土质,帮助植株更好地生长。
< class="pgc-img">>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番茄捣烂,然后和一些橘子皮一起装到塑料瓶中,加入适当的清水之后密封发酵一两个月之后就可以了。使用前还要加入100倍左右的清水才能用来浇花,这样的酸性肥料对很多喜酸花来说多非常有效,可以避免土壤变碱,促进植株生长。
< class="pgc-img">>2、大蒜水
大蒜也是很日常的蔬菜,平时炒菜煲汤的时候都可以加一点,虽然它的味道比较重,但是却可以提味去腥。而且大蒜还有着杀菌防虫的作用,因此也适合用来养花,这么一来植物就不会长虫也不会生病了,尤其是对预防黑斑病特别有效。
< class="pgc-img">>只需要找个蒜头,捣烂之后和水混合就可以了,将残渣过滤掉之后用来浇花即可见效。如果已经长出了虫害,那么可以在里面加上一两滴洗洁精,这样杀虫效果会更好。
< class="pgc-img">>3、橘皮水
冬天的时候会有许多的橙子、橘子等水果,它们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而吃剩的橘皮、橙子皮等也不用急着扔掉,将它们做成花肥就可以养花了。只需要将果皮放到塑料瓶中加水进行发酵即可,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使用的。使用前还需要加入10倍的清水稀释一下,这样更容易让植株吸收,而且还不会引起烧根。
< class="pgc-img">>橘子皮发酵出来的水是酸性的,而且还有许多的磷钾元素,因此适合大多数的花卉植物。既能保证土壤的酸性,也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开花。如果觉得发酵太麻烦了,也可以直接用橘子皮来擦拭叶片,同样可以起到叶面肥的作用。
< class="pgc-img">>如果平时喜欢喝果蔬汁的话,不妨留点给花喝,到时花卉就能长得更加茂盛健康,赶紧去试试吧。
< class="pgc-img">>| 史明君心
编辑 | 史明君心
<<·——前言——·>>
万万没想到,“粪水”居然成为了“香饽饽”!
< class="pgc-img">>据外媒报道,今年初,欧洲科学家有了一个“惊人”发现,用人类排泄物制成的肥料,可以被用来种植食用蔬菜,而且蔬菜的食用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
< class="pgc-img">>此消息传到国内,顿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欧洲科学家可真是太聪明了,我们祖祖辈辈一直在用的‘粪水浇菜’居然到现在才发现。”
“欧洲专家真了不起,又找到了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应该载入史册。”
< class="pgc-img">关于用人类排泄物来生产生物基循环肥料的研究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网友觉得惊奇,这些外国人未免有些太迟钝了,他们究竟为何这么晚才得出结论?
<<·——“粪水浇菜”历史悠久——·>>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农业文明里,有一项看似低俗却蕴含着巨大智慧的古老技艺,那就是使用粪便制作肥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粪肥”。
< class="pgc-img">>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农民对粪肥的认识和运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根据记载,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农民祖先就开始收集动物粪便,铺撒田间以增加土壤肥沃度。
< class="pgc-img">>到了商代甲骨文时期,有关使用粪肥的符号就已经出现。
比如卜辞记载:“庚辰卜,贞翌癸末屎西单田,受有年。”顾名思义就是卜问神灵,从庚辰日到癸末这天,打算用粪便肥田,问是否能丰收?从这也可以看出商人就懂得肥田了。
< class="pgc-img">>在东周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中,一些学者的著作也提到了粪肥的使用。
比如,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意思是人们知道用粪肥培肥田地,却不知道净化自己的心灵。这证明当时粪肥已经成为常见的农业生产手段。
< class="pgc-img">>不仅如此,古人还根据粪肥性质的不同,逐步掌握了粪肥的几种使用方法。
一是堆肥,将动物粪便堆积发酵埋在田间,起到基肥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田地得到持续的营养补充。
< class="pgc-img">>二是将粪便和水溶解在一起,再浇灌于菜圃,这就是著名的“粪水浇菜”法。
粪水中的养分可以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有利于作物繁茂生长,但是需要控制浓度,避免烧伤植被。
< class="pgc-img">>三是将粪肥与秸秆、枯草等混合发酵,制成粪肥使用。
添加适量碳基材料,可以调节肥料性质,增强效果,这种方法也方便储存和运输。
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农民还掌握了“煮粪”法。
< class="pgc-img">>古代官员袁黄就在《劝农书》中记载过一种煮沸法,把同种动物的粪便与骨头同时煮,“牛粪用牛骨,马粪用马骨之类,人粪无骨则入发少许代之,”然后把鹅肠草、黄蒿、苍耳子草烧成灰同土与熟粪搅拌,最后把混合物中洒上煮粪的汁,晒干了就可以用,肥效极佳。
< class="pgc-img">《劝农书》节选
>也可以说,直至上世纪80年代前,粪肥都是中国农村最主要的有机肥料来源。哪怕到现在,依然有不少老农民坚持使用“粪便”浇灌自己的菜园。
< class="pgc-img">>而与我们相反的是,外国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是肥料,那么究竟为什么欧洲人突然研究起了粪水呢?
<<·——为何突然开始研究起了粪水?——·>>
众所周知,欧洲人长期以来一直瞧不起我国农民使用“粪水浇菜”的做法,他们一向比较自视清高,富人哪怕是与穷人同框出镜都感到是一种“侮辱”。
< class="pgc-img">欧洲人
>所以,他们自然觉得粪便是非常肮脏的,如果用这些来种植食物的话,那他们的筷子肯定动都不会动一下的。
< class="pgc-img">>那么他们为什么开始研究起了粪肥?
原来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
< class="pgc-img">>据了解,今年8月份,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达到86.73美元/桶,而WTI美国原油价格涨至83美元/桶,天然气的价格也是不断上涨,导致化肥的生产成本大涨。
< class="pgc-img">>再加上,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化肥供应,为了节省种地成本,欧洲科学家另辟蹊径,开始研究起了粪便,并最终得出人的粪便可以当作化肥种植蔬菜,且不会影响到蔬菜种植的安全性。
< class="pgc-img">>除以上原因,还有近年来欧洲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有机农业在欧洲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天然性和营养价值。
< class="pgc-img">有机农业
>一些厌倦了过度加工和农药残留的欧洲人,开始追求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也促使欧洲的有机农业迅速发展,人们对天然肥料的接受度有所提高。
< class="pgc-img">>另一方面,随着移民的增加,不同饮食文化的碰撞,也使欧洲人的饮食结构日趋多元化。
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移民群体,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的饮食传统,这也使得欧洲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国料理餐厅,需要大量新鲜蔬菜作为食材。
< class="pgc-img">>同时这促使欧洲农业不得不考虑多样化和效率化的需要。
在这种大背景下,欧洲人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度依赖工业化肥料的模式,重新评估粪肥这一古老传统在当代的应用价值。
尽管安全问题依然令人担忧,但在分析成本效益后,欧洲人终于决定启用粪肥来弥补化肥供应短缺。
< class="pgc-img">>然而,比较微妙的是,在外国专家发现粪便好处之时,我国专家却开始呼吁禁止使用粪便浇水,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国专家要禁止“粪便浇水”?——·>>
大概在今年5月,中国农业专家呼吁政府立即出台政策,禁止在农田上使用粪便浇灌。
这一禁令在农村地区引发了轩然大波,毕竟粪便浇灌一直是小农户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 class="pgc-img">>专家如此说,究竟有何凭证?
据他们所说,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经过调研发现,虽然全国一部分的蔬菜地靠粪便浇灌维持着高产量,但粪便中的病菌、细菌、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肠道问题以及癌症风险增加。
< class="pgc-img">>所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杜绝这种危险的做法,保护公众健康。
当然,专家也知道,粪便浇灌在中国农村一直存在着,尤其是一些缺乏化肥的贫困地区,这是维持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一旦全面禁止,难免会对农民生计造成影响。
< class="pgc-img">>因此,专家们建议采取逐步禁止的策略,同时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和扶持力度,帮助他们逐渐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微妙的是,这些建议却是与国外那篇倡导使用粪便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一些人很是不能理解这样的想法。
< class="pgc-img">>虽然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生粪存在巨大健康风险,处理粪便浇灌的方法和标准必须科学严谨,但有关部门有责任制定详细指导方案,而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
展望未来,专业化处理后的粪便或许能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有机肥料。
< class="pgc-img">>当务之急是加强监管,杜绝滥用行为,同时开展系统研究,确保粪便的安全利用。
只有科学规范地进行粪便资源化,才能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绿色农业之间取得平衡。
< class="pgc-img">>毕竟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便取消确实有些不太可取。
大家认为呢?
<>国十大面条里,山西刀削面和老北京炸酱面、兰州牛肉面等面食是并列着的,然而对比其他九种风味面食,唯独刀削面是在讲面本身的制法,其调味料理则没有固定套路,因而山西面食一直都给人重技而不重味,乃至「不好吃」的印象。
晋面虽重“艺儿”,有庞杂的制面体系,把面筋、粗粮、形态玩儿得出神入化。然凡日常饮馔,岂能无味?晋面除了手艺,其色香味,也值得大书特书一番。本人不才,醉心于研习晋面之卤、酱、调和数年,倏忽间初窥门径,决心将多年来摸索出的晋面之味,编纂分享出来。我挑选了几个晋面比较有代表性的风味做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从调味角度颠覆「晋面无味」的固有印象。
先用一句话版简述一下我心中晋面之味的特点:咸香为主、醋香为辅,食之不酸,回味悠长。可浓郁可清香不可寡淡;求香不求鲜,尊重食材特性,强调食材的原味、后味、回味,不强求食材本身不具备的鲜味。
这篇文章介绍的浇头、卤汁、酱料的配方制法,都是本人摸索改进而成,绝非照搬菜谱。有的配方可能是第一次问世,这些制法全部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味型审美自行调整、研制的,喜爱自己做面的小盆友们走过路过可不要错过哦。
目录:
晋面之味之「四大秘方」
晋面之味之「六大浇食菜」
晋面之味之「双酱二卤一炝锅」
晋面之味之「调和二味」
晋面之味之「四大秘方」
先说几样晋味中常用的「大杀器」,这四大秘方乃是晋面卤酱调味佐料制作中的特色用料,且看:
1. 花椒
晋菜一般选用山西小红袍花椒品种,生吃没有麻味,只有一种类似桂皮的清香风味,熟成之后,花椒可以给菜品带来一种回味悠长的强烈后香味,花椒是晋菜灵魂。
泡制花椒水去羊膻味,煮制花椒水提猪肉香。
「猪不吃花椒羊不吃大料」这句话流行的地区并没有食用熟花椒的习惯,如果花椒带生味和猪肉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不能融合的“杂”味,烹制猪肉菜时请务必炸透、炒透、煮透花椒,烹制羊肉菜可以选泡制花椒水、生花椒面、熟花椒油。请您一定要选用无麻花椒烹制晋菜哦。
2. 老黑酱
多为面粉、黄豆、豌豆发酵酱,给菜品增色、增香、增稠,不同于山东风味豆酱强烈的豆鲜味,做出的菜具有强烈的山西地方风味特点,真的晋味,不可代替。
3. 山西老陈醋
在山西出产老陈醋的地方,老百姓平时炒菜炖肉喜欢把醋当做去腥、提鲜的调味品,一般炒一盘菜只需要撒几滴醋就够了,山西醋的味道特别的霸道却极其容易挥发,几滴醋就会留给菜强烈的醋香风味,吃起来又完全不会酸,闻一下我就知道,嗯!这很晋。
4. 代州黄酒
以黄米、枸杞、红枣等上等药材为酿造原料,做出的菜品具有清香、回甘的风味,又不会风头太重把菜品的主味遮掉。
晋面之味之「六大浇食菜」
晋式浇食菜营养丰富变化多样,一顿饭有面有肉有菜才叫满足,山西面食的调味吃法不拘一格,可以接受多种搭配,且看:
1. 小炒肉
主料:去皮软五花肉
辅料:葱姜、醋、花椒、黄酒、老黑酱、八角。
将猪肉斜横切成蒜瓣大的小片,葱姜切小片。
肉片用白胡椒粉、八角粉、盐抓匀腌渍入味。
炒瓢坐锅热油,四成热时下入一撮花椒,小火炸至花椒变黑发酥捞出不要,投入肉片和一颗八角煸炒,变色后下入葱姜片,煸炒到肉的水分发干烹几滴醋、少量黄酒、几勺花椒水、一勺老黑酱,出香味后添热水淹没猪肉,盖盖小火8~15分钟,开盖大火烧一分钟到汤汁浓郁入味即可。
其实小炒就是快炒的意思,大炒就是炖,如果是用来吃面,两道菜看上去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小炒肉里加汤只是为了方便吃面,吃米饭的话可以干炒,做法上也没什么限制。 如果大家来山西饭店里吃饭,发现每家饭店做的小炒肉配菜都不一样,干的稀的也不一样,这就是正常情况,过油肉、小炒肉、大炒肉只是菜的一种熟成的制法,与调味无关,根本没有一道具有标准味道的叫做小炒肉的菜。
2. 大炒肉(煎猪肉)
主料:带皮硬五花肉
做法:和小炒肉差不多,因为五花肉带皮所以要炖半小时到一小时,比小炒肉的口感更酥烂浓郁。
煎猪肉的煎是煎药的煎,不是煎饼的煎哦。
晋地气候凉爽,室内阴凉干燥,有利于食物存储保鲜,如今晋中人平时也喜欢一次做一大锅大炒肉冻在冰箱里,吃面的时候炒点蔬菜挖一勺大炒肉一烩,又好吃又方便。 (^?^)
因为做出来感觉看着小炒肉没差别,我就没拍图了。(?_?)
3. 红烩肉
主料:前后臀尖/后腿/软硬五花肉、土豆。
辅料:汾酒、老抽、盐、葱、姜、香辛料
猪肉切成骰子大小的肉块,用香叶、八角粉、盐、汾酒、酱油盐渍入味,土豆切成相同大小的滚刀块,葱姜切大片。
炒瓢上火,下足量油烧制七八成热把猪肉炸至金红色略带焦黄捞出备用。土豆炸熟。
锅内留适量底油,下葱姜片煸炒出香味,投入肉块淋少许醋、少许冰糖、汾酒、酱油,不见酒味肉成枣红色发亮后添热水淹没肉块,把汤菜转移到砂锅内小火焖炖1~2小时,肉酥烂后下入土豆,大火烧入味,保留少许浓郁汤汁即可出锅。(浇面汁多,浇米汁少。)
炖的时候可以挖一勺番茄酱进去炖,放点酱豆腐汁儿也可以,但务必要把肉做红哦,红烩肉的红在于肉不在于汤。
红烩肉是寿阳本地菜,但是出了寿阳好像没有人知道,网上也完全查不到资料,我特意询问了本地大师傅,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编了食谱推荐给大家。
4. 烧肉丸子烩海带
主料:五花肉、肥瘦肉末、海带丝。
烧肉的制法:五花肉大块焯水,放少量花椒、八角、香叶、大葱、姜片煮到筷子可以插进去,趁热抹上蜂蜜(含糖量高的市售蜂蜜)老抽,在锅里把肉皮炸红四周炸干即可。如果想吃肉皮是起泡的就把炸好的烧肉放回煮肉汤里,见起泡了捞出控干备用。
丸子的制法:肥瘦肉切筷子头大小的小肉丁(如果用搅拌机不要打太碎就好),下盐、白胡椒粉、八角粉、姜末、葱末按一个方向搅拌,调料拌均匀就挤花椒水继续搅打,水分吸收后打一颗鸡蛋,搅匀之后放干淀粉,搅打到起胶就可以炸了。一斤肉放一颗鸡蛋一两淀粉,水不要打太多,否则炸好丸子会发虚不成型。
炒瓢上火,炝点葱姜蒜末,把烧肉片煸炒一下出油倒热水末过,水煮开之后下丸子和海带丝,小火焖十五分钟,放老抽、盐大火烧入味即可。
其实炒不炒无所谓,水煮或者蒸的也好吃,我烧肉没做好怕油腻就又煸炒了一下。???!(??????) ?
5. 过油肉
主料:无筋猪瘦肉(关于过油肉的配菜,大同金针、忻州台磨、晋中蒜苔洋葱、北京太原冬笋黄瓜、平定白菜、运城青椒,原则上是产什么用什么,比较约定俗成的就是木耳固定,其他食材自己选择,肉片炸好了之后就已经是过油肉,您就是撒点椒盐吃了也行,配菜不是过油肉是否正宗的重点,这不是晋菜的逻辑思维。)
辅料:鸡蛋、煮制花椒水、醋、葱、姜、香辛料。
猪肉切蒜瓣大小的片或粗丝,用白胡椒粉、八角粉、盐、抓匀,再下入少量花椒水、鸡蛋液、干淀粉抓匀,封上一层花椒油腌渍半小时。一般一斤猪肉下一颗鸡蛋,淀粉不要超过50克。
炒瓢上火,下比平时炒菜多一倍的油,油温烧制7成热,一次滑一筷子的肉,肉浮起来后炸制15~30秒马上捞出控油,直到全部的肉滑熟。
留少许底油炸成花椒油,下葱姜蒜末(也可放任意喜欢的配菜),煸香后投入过油肉,烹少量花椒水、老陈醋、盐,颠炒片刻添少量热汤,大火烧透后沿锅边淋几滴老陈醋翻炒均匀即可。
过油肉在吃米饭的时候汁儿少,吃面搭配时汁儿多一些,但必须口味浓郁不能寡淡。配面吃的东西原料请尽量选择口感柔嫩的。平时饭店吃的过油肉可能带蒜苔、黄瓜、冬笋等重口味硬脆材料,这就不适合配面了。原料其实也并不一定要用里脊肉,只要是没有筋膜的部位好切就行,通脊、臀肉滑油后肉质都会很嫩。
这道菜请务必要炸花椒油、烹醋哦,前几天在朋友家做了一次没有花椒的过油肉,吃起来像鲁菜23333ヾ(*′?`)?
6. 酸菜豆腐
主料:北豆腐一小块、山西酸菜(黄菜)一袋。
辅料:花椒油、葱姜蒜、一颗干辣椒、盐。
豆腐切丁或筷子条,酸菜里如果有腌黄豆挑出来,葱姜蒜切末,干辣椒洗干净。
炒瓢上火,下少许花椒油,煸香葱姜蒜和干辣椒段,下酸菜爆炒出香味,添热汤淹没酸菜,投入豆腐炖入味,大火收汁即可。
此法也可做酸菜土豆丝、酸菜豆角丝等,如需做酸菜肉丝,先炒熟肉丝即可。
山西酸菜熟成之后是没有酸味的,要的只是那股子强烈的香味,如果想吃酸味的可以改用汤水酸菜凉吃面。
晋面之味之「双酱一卤一炝锅」
晋味卤酱味道浓郁,和挂糊能力极强的晋面搭配,最为相宜,且看:
1. 肉杂酱(小炒肉末)
主料:肥肉猪肉。
辅料:老黑酱、黄酒、醋、葱姜蒜、酱油、花椒油、八角、盐。
肉切成筷子头大小的小丁,放少许盐、白胡椒粉、八角粉抓匀,稍微放一点淀粉腌一会儿。葱姜蒜切末。
炒瓢上火,下花椒油、一颗八角炸香后下肉末,炒到变色投入葱姜末、淋入几滴黄酒、醋,煸炒几下下一勺老黑酱、酱油、盐,炒至水分煸干,添热汤把肉末淹没,盖盖小火焖十分钟,投入蒜末大火收汁即可。
可搭配香菇丁、油拉茄子丁、西红柿酱。
建议大家在做杂酱的时候不要勾芡,切一些肉皮丁在菜里面,大火收汁之后口味会非常的浓郁,所谓“自来芡”是也。
2. 西红柿酱(炒鸡蛋、肉末)
西红柿用开水烫皮再用凉水冲一下,撕去表皮,放在一个小碗里用手把西红柿掐碎,万万不可在案板上切,装瓶蒸热密封就是山西西红柿酱罐头。
清香西红柿酱炒鸡蛋:
热锅凉油,下一小撮山西花椒,小火炸到花椒发黑发酥闻不到麻味捞出扔掉,鸡蛋打散放一点葱花,关火降油温至四五成热开火把鸡蛋滑熟捞出,锅内只剩下一点油不要再倒油,开大火烧到冒烟把西红柿碎倒进去,炝出香味后转小火,下入适量盐、一滴山西老陈醋,盖盖熬五分钟,把鸡蛋放进去稍微再煨一下就出锅。
浓香西红柿酱:
西红柿去皮掐碎,要掐的比优质西红柿更碎一点,同上。
下比平时炒菜多一点的油,放一撮花椒炸熟捞出,油温降低放葱姜蒜末炸到焦黄捞出扔掉(不想扔就不要炒到焦黄),开大火把油加热到冒烟,倒入西红柿碎翻炒炝出红油,下盐、少量开水、老抽、五香粉/花椒面、锅边淋入山西老陈醋,下一根香菜转小火熬十分钟,香菜扔掉出锅。
最好不要放生抽/黄豆酱油,生豆酱味遇到酸味的东西会产生异味,炝锅的时候可以放些粗辣椒碎做成香辣口味,蘸食面饭口味非常灵。
3. 杂锦肉打卤(可做三鲜、海味、荤素)
主料:熟猪肉片、鸡蛋、香菇丝、韭菜段、水发木耳丝、黄花菜段、肉汤。
辅料:花椒油、水淀粉、葱姜蒜、盐。
锅上火,添水(或肉汤)投入各类料,大火煮开后放老黑酱、盐,撇去浮沫,煮入味后勾入水淀粉,大火煮成糊状后关火,用手勺把鸡蛋液甩入锅内,静置几秒钟开火把鸡蛋液搅散煮熟即可关火。
另取炒瓢上火,淋入花椒油把葱末炸焦黄捞出不要,烧热油炝香打卤即可。
打卤就是勾芡的意思,配其子、小拉面、剔羹是经典吃法,可能是因为这几种面比较容易挂糊,吃起来口味比较浓郁不寡。
4. 素炝锅面
主料:菠菜段、香菇片、胡萝卜丝。
辅料:花椒油、葱花、醋、盐。
面条汤版:
锅内坐水,吃几碗面就下几大半碗碗水,下三丝煮开锅后下面,再次开锅后下盐、醋调味,连汤面捞出在大碗里,炒瓢上火,淋花椒油煸葱花,炝在面汤上即可。
早晨喝一碗暖暖的面条汤不知道有多舒服~(?’▽’?)
浇汤面版:
炒瓢坐火下花椒油煸香葱姜蒜末,把三丝爆炒出香味,下盐、醋,添热汤煮开捞出。
煮好面,浇入烧好的三丝炝锅汤即可。
在我的认知里浇汤面相当于汤泡饭,面条汤相当于咸肉粥,就算是一样的口味,也不能算作是一种东西哦。( ̄^ ̄)
晋面之味之「调和二味」
菜肉卤酱自然丰富多样,不过吃晋面想要快手调和也没问题,简简单单照样能实现大满足:
1. 盐醋调和
主料:花椒油、葱丝、醋、水。
油、葱、醋、水容量比为1:1:1:1。
炒瓢上火,下花椒油炒香,烹入醋、盐,添水烧开即可。拌面佐餐极好,是夏日凉面的必备调和哦~也是太原饭店所说的“醋卤”。
2. 醋辣调和
主料:花椒油、葱姜蒜末、鲜辣椒、山西老陈醋。
葱、姜、花椒小火炸成油。鲜辣椒剁成碎末,蒜切末。
油、辣椒、醋容量比:0.5:1:0.1。
炒瓢上火,淋入料油把辣椒炸出香味,投入蒜末,炒熟后烹入醋即可。
这个辣子有着非常浓郁的晋中地方风味,更适合佐食不烂子、焖面、糊糊、挠、沾片子等饭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