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北京,是如何沦为“茶饮荒漠”的?
当夏季酷热来袭时,拿起一杯奶茶成为了努力工作的人们最后的安慰。然而,如果你身处北京,这个小小的愿望可能无法实现。北京已经很久没有好喝的奶茶了!社交媒体上经常有人吐槽说“在北京找不到奶茶店”,许多年轻人也经常呼吁某些奶茶品牌快点来北京开店……
一些急不可耐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研究“自制奶茶”。在小红书上,除了有闲在家的主妇,最多讨论的就是居住在北京的上班族如何自己动手制作奶茶。北京经常因为“美食荒漠”问题引发热议,但其实茶饮业也是一片荒芜之地。
1
“茶饮荒漠”,名不虚传
小尹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工作,下班前打开了一家新茶饮品牌的小程序,计划点单自提回家。然而,当她回到租住的公寓后,周边很难找到奶茶店,甚至连点一杯心仪的奶茶外卖都成了奢望。
对于在遍地都是茶饮店的南方人来说,或许很难相信这种情况,但身处北京的年轻人大多表示深有同感。
经常外出出差的北京白领crisp也发现,在北京很难找到许多在其他地方常见的奶茶品牌。最近,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即将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的消息引起了热议。crisp在之前出差时喝过这家茶饮,但回到北京后却一无所获,软件显示离他最近的门店在80公里外的天津。
当时,crisp感到不解:“为什么霸王茶姬宁愿先去天津,而不是先来北京呢?”
事实上,不只是霸王茶姬,喜茶也是先在杭州、上海等地开店后才来到北京。古茗,在全国拥有8000多家门店,甚至还未进入这个市场。如果能在北京喝上一杯朋友从外地带来的奶茶,那真是值得在小红书上炫耀一番。
在北京喝到一杯好喝的奶茶真的很难!
这种直观感受也得到了大数据的验证。根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包括外来品牌在内,北京的茶饮品牌总数约为2734个,而上海有3135个,广州更是高达7507个;具体到门店数量,北京大约只有7851家茶饮门店,远远低于上海的12837家和广州的20246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大数据小程序
有限的茶饮门店分布在北京辽阔的市区面积上显得更加稀缺。
根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京的总面积达到16410.54平方千米,大约是广州的2.2倍,但奶茶店的数量却不到广州的40%。
与其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相比,北京的本土茶饮品牌还未形成明显的优势。
在知名度上,广州被誉为“柠檬茶之都”,出现了LINLEE林里、丘大叔柠檬茶等品牌;上海有沪上阿姨、悸动烧仙草;奈雪的茶、喜茶总部都在深圳;茶百道、书亦烧仙草来自成都;长沙有柠季和茶颜悦色等。
然而,在北京很难找到一个能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消费者认可的本土品牌。经过一番搜索,发现只有主打酸奶饮品和鲜果茶的牧场能量进入了全国茶饮品牌规模的前50名,可算是北京茶饮品牌在规模上的引领者。
当上海和广东人热烈讨论奶茶、果茶或柠檬茶时,恐怕北京人只能悄悄退出群聊。因为北京的奶茶店总数不多,品类和产品也不够丰富。
例如,在近年非常流行的柠檬茶中,北京几乎找不到几家店。根据红餐大数据显示,在全国门店规模排名前十的柠檬茶品牌中,北京只有LINLEE林里和TANING挞柠开设了门店。
2
沦为“茶饮荒漠”,谁惹的祸?
北京的年轻人难道不喜欢喝奶茶吗?
恐怕未必。
实际上,6年前喜茶的进驻可以说是在北京掀起了一股网红餐饮排队热潮的第一波。根据当时的报道,在三里屯太古里店和朝阳大悦城店,平均排队时间超过了4个小时。
这表明北京的年轻人对奶茶有极高的兴趣和需求,愿意花费时间排队等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喜茶
北京的茶饮门店数量较少,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来解释。
北京位于高纬度地区,夏季较短。在寒冷的天气下,人体的体液分泌和流失减少,不容易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因此对购买茶饮的需求相对较低。
与大多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相比,北京购买茶饮的频率较低,喜茶首店的现象只是个别情况。此外,北京漫长的冬天也大大缩短了茶饮店的营业时间。在严寒的冬季,销售奶茶等冷饮的市场需求也不如其他季节。
柠季CMO谭力解释说:“在冬天时间较长的北方地区,对柠檬茶的接受度较低,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这也是柠季品牌目前不考虑进军北方市场的原因。根据他的说法,柠季在选择进驻城市时首先考虑门店在新市场的生存率,因此选择了热门的华东地区扩张,今年则将重点放在华南地区。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柠季
“南甜北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网络上关于“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等话题的热度,反映了南北方口味的显著差异。在北京,咸豆浆、咸豆腐脑并不稀奇,但咸味奶茶在茶饮界却是少数。
南方的气候环境和口味偏好与北方完全相反,湿热的气候和对甜食的偏好使得南方对奶茶的需求更大。而且,南方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和便捷的短途运输,为茶饮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茶底为例,茶叶主要生长在华东和华南的丘陵地带,福建和浙江是著名的茶叶产区,仅福建就生产着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等多个品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再来看新茶饮必不可少却又难以运输的新鲜水果,它们主要产自南方地区。其中,最常见的芒果主要生长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四川等地;而榴莲等热带水果则依赖进口,南北方的运输成本也存在较大差异。运输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了建立供应链的成本,因此企业在进入北方市场时必须更加谨慎。
然而,南北差异并不能完全概括北京奶茶店数量的不足。北京独特的“功能分区”也是导致这里奶茶店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曾经有媒体分析了北京便利店数量较少的原因,指出北京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导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分隔。
人们为了工作和生活在住宅区和办公区之间来回穿梭,因此某些区域在一定时间段内往往“人烟稀少”。人流密集的时段仅有半天,这阻碍了便利店的发展,也不利于茶饮店的自由增长。
茶饮消费最旺的时段通常在下午,然而位于居民区的茶饮商家很难在这个时段获得大量订单。久而久之,这里的门店越来越少,也难怪小尹不得不打包奶茶自提回家。
3
谁来拯救茶饮荒漠?
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北京与茶饮之间的联系减少了一些。但是目前有人正在努力扭转这一局面。
此前,北京多次发布文件鼓励首店经济,用实实在在的金钱吸引商家入驻。今年1-5月,共有403家品牌的首店落户北京。其中,餐饮行业占比最高,达到了63%。
在新的茶饮品牌方面,北京在今年6月迎来了野萃山,该品牌曾以1000元一杯的价格销售,喜茶也入股了该品牌。霸王茶姬在7月份也在北京热门商圈开设了围挡。根据大众点评的数据,目前北京已经有3家霸王茶姬门店。据北京商报报道,今年以来,完达山乳此新鲜、MOJIU無酒·鸡尾茶、茶救星球·蔬果茶等品牌都在北京开设了首家门店。
< class="pgc-img">>广州“茶饮一条街”,图片来源:红餐网
事实上,北京拥有悠久的茶文化。根据官方数据,北京市拥有2397家传统茶馆,包括吴裕泰、天福茗茶、八马茶业、同庆号、鼎白等多个老字号品牌都在城市中设立了旗舰店或体验店。这些老茶馆也积极跟随年轻人的潮流,推出了一系列新式茶饮产品。
作为一家历经百年的老字号,吴裕泰凭借一款冰淇淋在网络上走红。为了吸引年轻人群体,吴裕泰推出了健康冷萃茶、裕泰现泡茶和特调鲜奶茶等产品,并将价格定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平均价格在15元左右。
在新茶饮消费方面,朝阳区声称已成为北京茶饮创新品类最丰富的地区,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有大约400家创新茶饮门店,占据了北京市总数的40%左右。
然而,要在茶饮市场中扎根和发展需要时间。在短期内在茶饮市场中开设门店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面临北京昂贵的租金这一实际问题,对于中小型商家来说是一道门槛。
对于像北京这样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一线城市来说,品牌要想在此生存和发展,需要在知名度、供应链和资金等多个方面积累优势。否则,它们只能成为在北京过客中的匆匆之一。毕竟,在皇城脚下,人们早已见惯了太多去留。
结语:
茶饮品牌在北京市场发展仍面临一些难题。开设茶饮店需要时间,并且高昂的铺租是一个门槛。对于中小商家来说,要安身立命需要积累知名度、供应链和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否则,茶饮品牌可能只成为匆匆过客。
尽管如此,北京市场集中度较高,对于品牌来说,要在这个市场立足,还是需要各种优势的支持。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茶饮品牌在北京市场蓬勃发展。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红餐网
| 赵小米 编辑 | 乔芊
喜茶奈雪在北上广争相降价,试图下沉进三四线市场;而原本就驻扎在三四线市场的蜜雪冰城,已经下沉“进村”了。
近日,蜜雪冰城在公众号上发布公告,宣布开放全国乡镇加盟申请。全国共有41636个乡镇行政单位,即便每个单位开一家店,也有相当广阔的拓店空间。我们熟悉的“小镇青年”所在的镇,还有可以种地的村子,都属于乡镇市场的范畴。
但乡镇市场也有着年轻人少、人口密度低、消费能力差等特点,这片市场是否能与倚靠人流量的蜜雪冰城相契合,还是一个问题。
而蜜雪冰城在过去两年,大举进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同样也是外界认为“并不适合蜜雪冰城”发展的地区。但蜜雪冰城不仅没有停下拓店的脚步,甚至还将咖啡子品牌“幸运咖”也开到了北京。
蜜雪冰城,正在接连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乡镇虽好,加盟意愿怎么来?
蜜雪冰城能在乡镇市场赚到钱吗?
先从市场容量本身来看,一名在广西县城开奶茶店的女生小优给未来消费算了笔帐。她所在的县城人口数量不到30万,在全国排名中等;7、8月份的旺季,小优的奶茶店每月营业额在20000-30000左右,11、12月份的淡季,月营业额在6000-9000之间。
从去年7月开业到年底的半年内,小优的奶茶店营收约11万元。在农村自家的房子里开店,不用付房租;自己一个人干活,不用雇员工;小优的利润能到营业额的一半,在55000元左右。
小优看来,每个月能赚近万元,已经比在外打工一个月赚5000-6000要好得多。在当地,工资一般在2000-5000之间。
小优的奶茶店并非加盟,而是通过自己购买器材设备折腾起来的。开业前期的投入包括购买器材花销与装修开支,各两万余元,总额不超5万。
定价方面,小优店里的饮品与蜜雪冰城类似,多在10元上下,包括9元的烧仙草、10元的杨枝甘露、12元的芝士葡萄奶盖等;但小优的店里还买汉堡、鸡排、热狗等,占总营业额的1/4左右。
小优奶茶店赚的钱,比起人口数百万的大城市,并不逊色多少。一名广西桂林市加盟蜜雪冰城的店长小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称,其平均每个月营业额在4万元左右,除去原料成本、房租、人工费用,每个月利润在6000元左右。
这意味着,虽然乡镇市场总人口数较少,但依旧可以撑起数家奶茶店的日常运转。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地方性奶茶品牌,开始布局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了。比如,悸动烧仙草已经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乡镇开出300余家门店;甜啦啦、益禾堂,在乡镇地区也各自开出千余家门店。
但奶茶连锁品牌在乡镇市场的扩张,并不那么容易。原因在于,前期高昂的加盟费用让一些加盟商望而却步。
“大品牌加盟费都要三四十万,我们家拿出三四万做生意都要决定很久。”小优表示。据招商材料显示,蜜雪冰城加盟前期总投入在37万元左右,另外每年还要交13800元的加盟杂费。
这导致,乡镇市场店长们担心,加盟店每日营收额也不会与个体奶茶店拉开太大距离,赚不了多少钱,反而回本周期翻了数倍。
据未来消费了解,益禾堂、悸动烧仙草在乡镇地区的加盟费用在20万元左右,相较二三线城市的新茶饮品牌,在价格上低了一个档次,降低了乡镇人民的加盟门槛。而蜜雪冰城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加盟费用与标准店完全一致。
对此,蜜雪冰城选择让老加盟商进入乡镇拓店。公告显示,蜜雪冰城乡镇加盟的申请条件为,是1档、2档或3档的全国老客户,以及开店审核资格证在有效期内的新客户。
或许,蜜雪冰城盼望认可自己品牌的一批加盟商“打头阵”,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市场中开出标杆性的门店,通过门店自身表现消除当地潜在加盟商的疑虑,从而渗透进乡镇市场。
低线城市,奶茶品牌“开卷”
蜜雪冰城这两年,先是“上升”,进军北上广等一线市场,又是“下沉”,试图打入乡镇市场。
背后的原因在于,拥有20000家门店的蜜雪冰城开始有了拓店焦虑。
有行业人士对未来消费透露,蜜雪冰城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出40000-50000家门店。而目前,蜜雪冰城官方口径称,门店数超20000;据窄门餐眼显示,全国开业中的蜜雪冰城共17641家。距离上述最终目标,还有一半的距离。
新茶饮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雪冰城的开店速度。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0年,蜜雪冰城新开店5805家,在2021年,这个数字下滑到4849家。
同时,蜜雪冰城的舒适区,越来越“卷”。低线市场的奶茶市场竞争逐年加剧,在过去两年,新茶饮的“卷”,已经从北京上海,蔓延到二三四线城市。
据国家统计局与大众点评数据,2021年时,成都重庆的奶茶店密度已经超过了北京;西安、武汉、杭州等地与北京相差无几;广州深圳更是几乎倍杀北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未来2-3年,新茶饮市场增速将阶段性放缓,从20%以上降至10%~15%。这意味着,新茶饮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
从品牌层面来看,此前提到10元以下价格带的奶茶连锁品牌,蜜雪冰城是一枝独秀。但今年,许多蜜雪冰城的直接竞品,从全国各地冒出。
比如4645家的益禾堂、3804家的甜啦啦、2285家的悸动烧仙草、1457家的吾饮良品等,招牌饮品的价格均在10元以下,每月开出百余家新店。
这些品牌都有明显的区域性:益禾堂在两广地区较多;悸动烧仙草在江浙沪一带拓店;近一半开在安徽省的甜啦啦;而吾饮良品则集中在湖北地区。
虽然上述区域性品牌从门店数量上,与蜜雪冰城不是一个量级,但在各自的“主场”,随着门店持续加密后,对蜜雪冰城的扩张会造成一定阻碍。就像茶颜悦色在长沙通过密集锁定区域,有效阻止了外来品牌的进攻。
在竞争加剧的存量市场中,各新茶饮品牌开始贴身肉搏,抢点位、抢市场。比如,在河北、河南等地的不少商业街中,蜜雪冰城门店的密度比肩茶颜悦色,一条街上有十余家门店,两店之间的距离,甚至不过200米。
不仅是蜜雪冰城的同类竞品,比蜜雪冰城的价位稍高一档的中端新茶饮品牌,也都在持续扩张。
如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CoCo都可、沪上阿姨等,门店数都在5000上下,他们都以一个月几十上百的增速,对一线到五线的所有市场“无差别攻击”。更不用说喜茶、奈雪也通过推出子品牌与新店型,渗入低线城市中。
这些中高端的品牌对于蜜雪冰城来说,是不同维度上的对手。除了点位订单的直接抢夺,更重要的是,喜茶奈雪们将加快低线城市茶饮品质升级的步伐。在城市之间消费发展时间差被抹平之后,现在一二线城市有的饮品品质和口感,在未来几年内,每个小县城中也会有。
而蜜雪冰城进入乡镇,就像喜茶进入县城一般,卡着时间差,为乡镇消费者带来“消费微升级”。
此前被戏称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打法跑出来的蜜雪冰城,如今回到农村,是否能被消费者和加盟商接受呢?或许取决于未来的蜜雪,是否能推出一套适配性更强的加盟方案。
(本文首发于“未来消费”,欢迎关注)
喝奶茶的朋友请举手!
(小编第一个举手)
但又怕胖?点个三分糖吧
然鹅……
真的有用吗?
其实,关于奶茶的含糖量,一直是吃货们关注的话题。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就做过专门的测试,喝上一杯正常糖的奶茶=吃掉了7块4.5g左右的方糖,如果喝到一杯含糖量更高的奶茶=吃掉了13块4.5g左右的方糖!
经常喝奶茶的网友
打趣自己如下图↓
如今
各大奶茶店为了
照顾大家追求的“减糖低脂”
推出了
无糖、三分糖、五分糖等
不同甜度的选择
那么,这些甜度区分
真的是按比例加糖的吗?
消保委又专门去做了一次暗访
结果发现了几大问题
↓↓↓
①同一品牌八分糖比全糖甜
因为奶茶加糖是完全手工操作
所以误差较大且参差不齐
湊湊经典奶茶
八分糖含糖量>全糖
②各品牌甜度区分标准不一
对于标示相同甜度的
不同品牌奶茶
含糖量也完全不同
一点点和湊湊的三分糖
超过了COCO、KOI、
茶桔便、贡茶和悸动的七分糖
贡茶的七分糖
比许多品牌的五分糖
甚至三分糖还含糖少
③奶茶店未必使用白砂糖
检测人员表示,现在大多数奶茶店不再用白砂糖熬糖浆,基本都直接用各类糖浆。其中,果葡糖浆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糖浆,它能增加饮品的甜蜜感,但不会掩盖本身的风味。过量摄入果葡糖浆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如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糖等疾病时,应减少或避免食用果葡糖浆。
消保委提示
↓↓↓
商家需尽可能地
在含糖量或甜味剂的使用上
予以清晰化和标准化
对此,网友恍然大悟:
怪不得少糖也好喝!
也有网友早已“看穿”:
生活太苦,小仙女需要一点甜
大家喝奶茶时
会点几分甜度呢?
你对于不同品牌的甜度
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