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烦恼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杯~
当代年轻人
大多视奶茶为生命
以及快乐的社交团建手段
但是近来
这种快乐变小了!
不知不觉间
奶茶悄悄涨价了!
还不止一家!
茶百道,杨枝甘露、黄金椰椰乌龙、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2元。
CoCo都可,茉香奶茶、红果小姐姐、百香果双响炮等产品价格上调了1-3元,珍珠、椰果等小料的价格由之前的1元上调到2元。
一点点,大多数奶茶价格均有1-4元的上涨,中杯四季春茶从原来的7元涨到了9元,中杯冰淇淋红茶从13元涨到了17元。
此前主打平价、对标蜜雪冰城的益禾堂,招牌产品益禾烤奶从6元涨到了8元。
↑茶百道同款奶茶饮品的前后价格对比
这些茶饮品牌原本处于“10元+”价格带,品质与价格的博弈就在一、两元之间,如今全线喊涨,让敏感的目标客户群体吐槽:“新品价格都开始‘保20争30’了”“我的经济能力已经跟不上奶茶涨价的速度了”。
@蛋堡小苗:奶茶店越开越多,为什么没“内卷”起来,奶茶反而越来越贵了!
@郭萌叁岁:奶茶不自由了,怎么喜欢的都贵了。
@瑜伽猫在刷微博:现在的奶茶价格为什么这么高,十几元我勉强可以接受,涨价到二十几元我真的不懂了,现在大家消费水平这么高了吗?
至于涨价的原因,网络上流传着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的一封“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原料端,以香水柠檬为例:香水柠檬因为比普通柠檬酸涩度低,是果茶的常见原料,今年以来价格飙涨4倍多,“往年差不多4、5元一斤的进货价,现在涨到20元以上。”
同时,受国际贸易影响,一些进口占比较高的水果,如西柚、凤梨等也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价格上涨。业内人士表示:“单个原材料价格的起起伏伏很正常,但像这么多原料一起涨的,还是头一回。”
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之风,也从上游原料供应链刮到了每个消费者的奶茶杯。铜、不锈钢、铝等金属价格轮番上涨,影响了各种封口机、冰沙机等茶饮设备的定价;塑料粒子、纸张、PE膜等的涨价,分摊到每个奶茶杯上都有着几分钱的成本上浮;宣传单页、外带包装提袋、瓦楞纸杯托等的原料,每吨均有几千元的成本提高,加起来同样不是小数目。
消费者更能感同身受的大概还是吸管。今年元旦开始,“吸管禁塑令”施行,成本较低的纸吸管因为容易泡烂等弊端,屡获差评。如今大多品牌换上了PLA(聚乳酸)吸管,但成本也上去了。“店里平均每天消耗成百上千根吸管。每根PLA吸管的成本比塑料吸管贵一毛钱左右,比纸吸管贵几分钱。”
另外,今年新茶饮的竞争格局又升维了。确实“内卷”,连锁品牌也到了不升级就被淘汰的阶段。家家都要高举“品质升级”的大旗招徕客户,营销成本、人工成本又居高不下,涨价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从业者认为,这次涨价对于20元以上价格带的品牌影响没有那么大,影响最大的是“毛利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弱”的区域小品牌。低客单价品牌,或将迎来洗牌。
你有注意到奶茶涨价吗?
对于这样的价格上调,
你能接受吗?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中国新闻网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标题:500毫升实测只有370毫升!记者带量杯亲测:茶颜悦色、MAMACHA、茶百道等多款网红奶茶实际容量与描述有出入
方案写不完,点杯奶茶熬夜写一下;早起打工压力大,点杯奶茶拯救一下萎靡不振……奶茶社交逐渐成为年轻人所喜爱的交友方式。
在网红城市长沙,茶颜悦色等奶茶店更成为不少小姐姐们打卡的地点。
27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长沙多家网红奶茶店,购买了四款奶茶进行测评。从测量结果来看,只有一家的奶茶容量够数,其余三家店的奶茶实际容量与店员所描述的容量有出入。
近年来各种网红奶茶层出不穷,外包装也是五花八门。一些奶茶的外包装,因外观和实际容量不一致,引发了消费者质疑。
近日有媒体曝出,网红茶饮品牌伏见桃山成都某一家新开分店,一款大杯饮品看起来分量很足,拆开发现下方约三分之一部分都属于中空垫高层。此外,长沙一家网红奶茶MAMACHA(以下简称“妈妈茶”)的一款茶饮也曾因外包装引发消费者争议。
平时受大众欢迎的其他奶茶品牌,是否也存在过度包装、货不对板的情况?10月27日,记者选购了4款奶茶品牌,进行了测评。
超大杯奶茶也垫“内增高”
据媒体报道,近日成都人民北路新开的一家名叫“伏见桃山·茶寮”的网红连锁饮品店,其销售的一款大杯饮品引来一些网友质疑:看起来分量很足的大杯饮品,拆开会发现下方约三分之一部分都属于中空垫高层。这样的大杯(24元)比中杯贵5元,实际容量只多了100毫升。按每毫升价格算下来,反而中杯比大杯更划算。
对此,店铺店员回应,这样的设计是中空隔冷层,由公司设计,全国连锁店都是如此。另外,在店内的点餐醒目位置,也给出了大杯下方为中空隔冷层的图示。
记者查询发现,该品牌已在多个城市开店,目前长沙还未开设。记者发现,妈妈茶也有类似外包装,撕开包装底部是虚空的。
“大杯买的是大的杯子,不是更多的奶茶。”长沙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之前购买过超大杯妈妈茶,是被杯型吸引,喝的时候发现和普通杯型的奶茶容量差不多,一问才知道,这是品牌的设计。有网友表示,商家这种大杯设计不科学,大杯很容易倾倒,而且很难打包携带,非常浪费。也有网友表态称:“如果容量跟商家标注的一样,那也不存在虚假宣传。”
多款奶茶实际容量与描述有出入
10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沙妈妈茶(解放西店)。刚进店门,记者发现收银处摆放有三种杯型,其中两款纸质杯型,一款透明的塑料杯型。两款纸质杯型的容量都标注为500毫升,从外表上看,其中一款的容量明显比另一款大,且高度比另一款高出了不少。
在这款“从外表上看起来容量更大”的杯子上方,贴有一张图示。图示将杯子的结构分为了三部分:隔热壁、隔热底和杯体。图示上清楚地标明,从杯子顶部到隔热底的容积为500毫升,而从隔热底到杯底这部分容积是不包括在内。隔热底到杯底的距离占到了整个杯子高度的近五分之二,也就是说,整个杯子有近五分之二的容积是空的。
记者上前询问店员有没有用此种杯型盛放的饮品,得到的答复是“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杯型了,饮品都是用另外两种杯型分装,这种大的杯型在二十多天前就已经下架了。”记者在该店买了一杯“红柚添香奶茶”,店员称,奶茶容量有550毫升左右。
随后,记者在一点点奶茶南门口店点了一杯“中杯乌龙奶茶”,在茶百道南门口店点了一杯“中杯茉莉奶绿”,在茶颜悦色南门口店买了一杯“不知冬奶茶”。记者买的四杯奶茶都是常温,且未添加任何配料。据店员称,“中杯乌龙奶茶”“中杯茉莉奶绿”“不知冬奶茶”的容量大概分别为48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同时,记者也被茶颜悦色店员告知“不知冬奶茶上面有奶泡,过半个小时后,容量可能会少三分之一左右。”
当天下午,记者对买来的四款奶茶进行了测评。经过测量,一点点奶茶店的“中杯乌龙奶茶”容量为480毫升;茶百道的“中杯茉莉奶绿”容量为440毫升;茶颜悦色的“不知冬奶茶”容量为370毫升;妈妈茶的“红柚添香奶茶”容量为450毫升,其中,茶百道、茶颜悦色、妈妈茶三家店的奶茶实际容量与店员所说容量有出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青网
:
如果消费者对咖啡因非常敏感,在购买奶茶时尽量避开茶味浓的奶茶,或是尽量选择小杯的奶茶。
不知道大家喝了奶茶之后会不会有兴奋、睡不着的情况呢?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潜藏在奶茶之中的咖啡因。
近期,龙游县消保委联合龙游县检验检测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市面上不同品牌包括一点点、古茗还有茶百道的14款奶茶做了评测,结果发现每款奶茶都检测出了咖啡因,而且它们的含量都不低。
14款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检测结果表
< class="pgc-img">>※本次奶茶咖啡因评测活动仅对样品负责,结果仅供参考
一杯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含咖啡因150mg,一罐红牛含咖啡因50mg。14款奶茶样品平均一杯里面含咖啡因118mg。某品牌的奶茶含咖啡因高达207mg,相当于4罐红牛的量。
其实早在2019年10月,深圳市光明区消委会曾对10款奶茶进行比较试验。所有样品均被检出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的咖啡因含量达到了522mg/kg(换算成365mg/杯),相当于7罐红牛,也相当于3.5杯美式咖啡(中杯)。咖啡因含量较低的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换算后大致相当于2罐红牛。
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毫克
咖啡因(Caffeine )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十分严重。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 2015 年给出了咖啡因摄入量的科学性建议:成年人每次摄入咖啡因不要超过200mg,每天不要超过 400mg,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每天不能超过 200mg。另外,单次摄入100mg咖啡因就可以影响睡眠,尤其是在睡觉前喝。
因此,龙游县消保委给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奶茶重度爱好者提一些建议:
一、 尽量到正规奶茶店进行消费。对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奶茶店,消费者可较为直观地了解店内卫生整洁程度、原材料质量、制作过程等。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在路边摊档购买奶茶,部分商家可能会为减少经营成本、增加利润而购买质量低劣的奶精等原材料制作奶茶,制作过程也不是很卫生。
二、奶茶保存时间短,建议尽快饮用。由于奶茶饮料的产品特性,应将产品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环境温度过高会影响奶茶品质,要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高温天气,建议购买后尽快饮用。
三、饮用奶茶勿过量。如果消费者对咖啡因非常敏感,在购买奶茶时尽量避开茶味浓的奶茶,或是尽量选择小杯的奶茶。
四、特殊人群须谨慎。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来源:浙江消费维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