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者从山东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了解到,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了全省5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其中一起为一家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原董事长长期接受“保姆式”服务。通报的5起典型案例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警醒自己,扎好清廉之根。
通报称,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尹鹏生活奢靡、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等问题。尹鹏在吃住行用等方面追求奢靡享乐,长期接受私营企业主提供的高档食材、名贵酒水、豪华家装以及高级商务专车等“保姆式”服务,多次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尹鹏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4月,尹鹏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通报的其余4起典型问题为:淄博市张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华违规聚餐饮酒问题;阳谷县阿城镇夏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海套取集体资金支付吃喝费用问题;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赵统爱在辖区饭店就餐未支付餐费问题;沂南县依汶镇安乐管理区工作人员张凤军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并酒后驾驶机动车问题。
记者注意到,通报对5起典型案例中当事人违规吃喝的具体时间、费用支付、酒水来源等细节以及受到的处分均进行了曝光。比如,刘华组织相关公职人员与管理服务对象打牌聚餐并饮用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酒水,李金海通过虚列打扫卫生人工费、环境整治机械费等方式套取集体资金用于支付吃喝费用等。
违规吃喝问题看似微小,实则危害深远广大。通报指出,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违规吃喝损害的是党群干群关系,最终吃掉的是信任,失去的是民心,自觉摒弃“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以案为鉴、自重自省。
据记者了解,山东各级党组织紧盯违规吃喝这个顽瘴痼疾,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整治,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让心存敬畏、遵规守纪真正成为日常自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抓好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贯通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发挥公安、市场监管、财税、审计、群众等监督合力,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查严惩顶风违纪行为。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常跃旺
餐饮行业中,服务员的表现直接影响着顾客的用餐体验。然而,有些服务员的行为却常常让顾客感到不满甚至反感。以下是顾客最不喜欢的餐厅服务员 10 大行为,作为服务员,一定要努力改掉这些不良行为,提升顾客满意度。
行为一:态度冷漠。当顾客进入餐厅时,服务员面无表情,对顾客的到来毫无反应,这会让顾客感觉不受欢迎。热情友好的态度是服务的基础,要学会微笑服务,让顾客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 class="pgc-img">>行为二:爱搭不理。顾客提出问题或需求时,服务员表现出不耐烦或敷衍的态度,这会严重影响顾客的心情。要认真倾听顾客的每一句话,及时、耐心地给予回应和帮助。
行为三:动作迟缓。上菜、倒水等服务动作缓慢,让顾客长时间等待,这会让顾客失去耐心。提高服务效率,保持敏捷的身手,是提升顾客体验的关键。
行为四:卫生不佳。服务员的个人卫生状况差,如头发凌乱、衣服不洁等,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保持自身整洁干净,是对顾客的基本尊重。
行为五:推销过度。过于频繁地向顾客推销菜品或其他产品,会让顾客感到厌烦。适度推销是可以的,但要尊重顾客的意愿,不要给顾客造成压力。
< class="pgc-img">>行为六:业务不精。对餐厅的菜品不熟悉,不能准确回答顾客关于菜品的问题,这会让顾客对餐厅的专业性产生怀疑。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餐厅的各项信息。
行为七:忽视细节。例如不及时清理餐桌、不主动提供餐巾纸等细节问题,往往会让顾客感到不舒服。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才能让顾客感受到用心的服务。
行为八:与同事闲聊。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服务员与同事长时间闲聊,会让顾客觉得被冷落。要保持专注,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
行为九:私自离岗。服务员在工作时间无故离岗,导致顾客找不到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坚守岗位,确保随时为顾客提供服务。
< class="pgc-img">>行为十:与顾客争执。当与顾客意见不合或出现问题时,服务员与顾客争执不休,这只会加剧矛盾。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与顾客沟通,尽量化解矛盾。
总之,作为餐厅服务员,要时刻牢记顾客的需求和感受,努力改掉这些不良行为。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满意,从而为餐厅树立良好的口碑,促进餐厅的长远发展。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让顾客喜爱的优秀服务员。
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商务部等9部门今天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3年我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元
2023年我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那么,国家为什么在此时出台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餐饮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面临哪些问题?来看专家的解读。
餐饮业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以上,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2023年我国餐饮业明显复苏,全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3.2%。但同时,餐饮服务供给质量和结构仍然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方式粗放、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刘涛:餐饮业目前发展还面临着人工成本相对比较高,同时人工在短时间内可能存在着供不应求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以及餐饮业的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这次文件对此作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部署。
解决人工成本 提出发展“数字+餐饮”
专家表示,在解决人工成本方面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发展“数字+餐饮”,鼓励运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和自动化餐饮设备设施应用给予适当支持。能够更好地以相对低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多的餐饮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刘涛: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更多强调行业的结构更加丰富多样,行业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同时服务品质不断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我们从整个的品质,规模化、连锁化以及绿色、素质、品牌化这些方面来谈高质量发展。
培育“名菜”“名店” 打造特色餐饮品牌
专家表示,餐饮企业的规模化背后,必须有品牌化和连锁化做支撑。目前,我国的大型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率在80%左右,中小型的品牌企业连锁化率在50%左右。品牌化是老百姓信任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
《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鼓励地方深入挖掘传统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打造地方特色餐饮品牌。支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区域特色美食品牌。加强对老字号餐饮品牌、饮食类非遗项目的宣传和保护。加大餐饮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刘涛:在优化餐饮业的营商环境这方面,无论是从市场监管还是相关的执法方面,都强调了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发展的水平,这些对促进餐饮企业更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创新餐饮消费场景 丰富餐饮供给
可以看出来,《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就是要多方发力,丰富餐饮供给,创新餐饮消费场景,从技术上和产业上增强餐饮业的发展动能。
《指导意见》提出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引导地方对街区实施数字化提升。盘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支持设立早餐店、老年食堂等社区餐饮网点,鼓励地方向提供社区老年人供餐、助餐服务的有关机构给予适当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包括便利老年人的进入餐厅的坡道,要有升降电梯,甚至推出老年人的食谱,因为老年人是要低油低糖,要在特定的区域要拨付一定的场所、低的租金,满足公益的餐饮服务,这个是政府必须下力量。
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下沉发展,挖掘县域餐饮市场潜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培训、场地等支持政策,引导专业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发展乡村休闲餐饮。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实际上我们需要高素质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因为高质量的发展必然是需要高人力的投入。
《指导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从业人员依法申请注册特色小吃商标。建立健全小吃制作、原辅料种养、门店建设等标准,加强小吃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和发展基地。引导小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带动食材种养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餐饮产业实际上是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可以高附加值地产出,这样形成很多品牌。我相信乡村振兴和餐饮产业的配对能是一个催化剂,一加一,一定会大于二。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及时查处强制消费、强制“扫码点餐”等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餐饮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不得拒收现金。加强反垄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