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回回膏药、马应龙眼药...这些老北京回族医药老字号 您知道几个?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06
核心提示:朝以来,伊斯兰医药学传入中国,融汇、影响了中华医药。唐代《海药本草》记载了百余种伊斯兰 “香药”和数十种树脂类药物。元代

< class="pgc-img">

朝以来,伊斯兰医药学传入中国,融汇、影响了中华医药。唐代《海药本草》记载了百余种伊斯兰 “香药”和数十种树脂类药物。元代《回回药方》用汉字和阿拉伯文写就,其中大量药名、方剂源于伊本·西那的《医典》等阿拉伯、波斯医方书。

清末至民国时期,“金回回膏药”“王回回膏药”等为老北京四九城人所共知。

笔者曾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到有关金回回膏药等回族医药类档案材料。以下所列无论设摊叫卖的“回回膏药”,还是开铺售卖“祖传秘方”的成药,均属北平市卫生局审核、化验,认为合格,发给执照后上市经销的药品。相关介绍大多来自该局档案材料和史料记载。


金回回膏药

清同治年成书的《都门汇纂》中有一篇《逛护国寺》,记载了护国寺庙会上 “永和斋”(酸梅汤)、“翎子张”(翎子)、“吉顺斋”(饽饽)、“雪林斋”(绢扇)等数十个摊商,其中就有“金回回”(膏药)。

邓云乡先生在《鲁迅与北京风土》一书中说,“这些买卖和艺人在鲁迅先生逛护国寺时,只有极少数还在,如金回回膏药等,其他则都已没有了。” 鲁迅到北京是民国以后的事了,可见金回回在护国寺经营膏药至少半个世纪了。

金回回膏药的堂号名“西域堂”,铺址在宣内大街172 号,即西单路口往南路西,紧挨着“老泰亚钢笔行”。笔者电话采访金回回后人得知,金回回祖籍山东德县,金回回膏药发明在清乾隆年间,第五代传人金明。金明有三子,大爷、二爷名字不详,三爷名永宽。老哥仨因家事不和分家,二爷继承祖业,继续经营金回回膏药,其子名殿元,即第七代传人。金回回膏药自金殿元以后再无人经营,名噪京城数百年的这一名牌自此消失。

金回回膏药主要包括“调经养血膏”等九种。老北京有句歇后语:“金回回膏药——没病找病”。据说有人贴在肩上的膏药出溜到了腰上,找到金殿元,他解释说:“您的病根儿在腰上,我这膏药能找病,所以串到腰上了。”其实是因为膏药熬制时火候不一致,所以才落下这样一句歇后语。


王回回膏药

“王回回膏药”创制于明代。清末民初的传承人是王明、王亮兄弟。其堂号分别是“同济堂”(1909年重刊的《新增都门纪略》中记载:取灯胡同同济堂,王回回起首第一)和“济安堂”(1929年档案材料记载:位于前门外杨梅竹斜街109号)。

< class="pgc-img">

如今杨梅竹斜街66/68/70号的济安斋书店

王回回膏药主打品牌是“万应尅坚狗皮膏”,其适应症为筋骨疼痛、四肢麻木、月经不调、小儿痞疾等寒凉各症。其配伍包括没药、白芷、赤芍、当归、生地、大黄、元参、官桂、乳香、阿魏、木瓜等11味。其中没药、乳香、阿魏等均为《海药本草》所记载的树脂类药物。这也许是王回回膏药系“祖遗秘方”、创制于明代的一个佐证。

< class="pgc-img">

王回回膏药成药准许执照

王回回膏药疗效奇佳,且“贴之必粘,揭之必落”,京城尽人皆知,畅销数百年,曾为京城人家居家必备之良药,外地人返乡馈赠亲友必携之佳品。20世纪50年代以后,王回回膏药并入国营制药厂,至今仍是同仁堂著名品牌之一。


冯回回膏药

民国时期回回膏药撂地经营,不是在庙会,就是在各大市场,冯回回膏药在天桥市场设摊。冯回回膏药的仿单(产品宣传广告)有两种:万应追风膏、小灵丹,并注明 “冯回回”“冯家世传”。

冯回回膏药堂号“天明堂”,药铺位于天桥市场三条27号,“在天桥摆摊,月牙为记,每日在此,风雨无阻”。

< class="pgc-img">

冯回回名清禄,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万应追风膏”配伍有明天麻、荆芥等11味,加桐油、香油共熬成膏,适应“男妇荣卫空疏,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各症”。“小灵丹”又名“五气朝元丹”,属冯家秘传,配伍有广木香等八味,细研成末,枣肉为丸,形如 绿豆。

冯回回膏药经民国十八、廿四年等历年市卫生局查验,均“尚无不合,应予照准。”

< class="pgc-img">

老北京回回膏药业者甚众,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下几例回回膏药是笔者在爬梳档案史料中信手拈来,简列于下:

广生堂——西单北大街 147号,铺掌马清明、马天骏。

恩和堂——朝阳市场59号,铺掌洪恩奎、洪恩亮。

清真堂膏药铺——朝阳市场35号,铺掌陈子清。

洪厚安膏药铺——安内大街21号,铺掌洪厚安。

清真堂制药社——朝阳市场 5号,铺掌马魁英。


眼药、胡盐及其他

白敬宇眼药创始人白敬宇是明代人,他继承先祖的阿拉伯制药技术,以行医卖药为生,落户河北定州,以“白敬宇眼药”闻名城乡各地。

白氏第15代传人白锡昌字瑞启,他的最大贡献是将“白敬宇眼药”引向规模化生产并拓展了品牌效应。他在定州城西十字街建起“白敬宇药行”,制药工人达数百人,产品除眼药外又延展至其他门类,行销全国各地,并于1934年在京设立“白敬宇眼药行”(店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老门牌49号)。

< class="pgc-img">

抗战期间,白敬宇药厂内迁大后方坚持生产,并全力支持前方抗战。战后,白敬宇眼药恢复并获得大发展,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和港澳及东北亚各国,并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特效治眼良药”,还在 1947年巴拿马万国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与白敬宇眼药齐名的还有“马应龙眼药”。

< class="pgc-img">

前门外西河沿马应龙眼药老铺原址的“马应龙”匾

马应龙眼药创始人叫马景标,生于明万历年,河北定州人。约在清光绪初年,马景标后人马万兴在前门外西河沿(老门牌52号)设铺经营眼药,并以其父马应龙的名字为字号,自此马应龙眼药为京城人所熟知。

马万兴第三子马丽亭自幼随父亲学习制药,16岁继承父业,执掌药铺经营。他改进产品宣传,设立分店,邮寄药品,逐步提升了马应龙眼药的品牌形象,扩大了知名度和销量。马应龙眼药不但在京城和南京等大城市口碑极佳,更有外国人因使用它而解除了眼疾,从此名扬海外。

老药工出身的马丽亭善经营、会管理,也是一位爱国药商。日伪时期,他拒绝与敌人合作,还曾营救过中共地下党员。1956年,他带头参加公私合营并调往市药材公司,不再过问马应龙眼药的生产。此后,马应龙眼药渐渐淡出北京人的视线。

前门外西河沿还有两家回民开的眼药铺。“马元龙眼药铺”(老门牌58 号),铺掌马步云,河北定州人。“华西药房”(老门牌86号),铺掌白云腾,河北定州人。


< class="pgc-img">

民国时期回民经营眼药的铺户、药庄还有数家,在此不再罗列。京郊也有,如海淀金龙馆(海淀镇西大街迤西)的梁孟臣开设“清真梁记”,专营“光明眼药”。

  • 洪记胡盐

北京人用牙膏的历史不足百年,早先人们多用胡盐漱口,既除口臭又消胃火。胡盐以护国寺庙会上的“洪记八宝十香胡盐散”为人所共知。

洪记胡盐的堂号名“清真永寿堂”,堂主洪文盛,北京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洪记胡盐的仿单上印着“善治胃火上升,毒火下降,去口中恶味,舌尖口疮,牙床肿痛……与众不同,狮子为记。”京师警察厅和市卫生局的“查验报告”等档案材料记载,所谓“胡盐”即大盐、青盐、川椒、百合、生石膏、香附、白芷、大黄、砂仁、蔻仁、细辛、甘松、川穹、地柏 14 味药共研细面。洪记胡盐药铺在护国寺西廊下3号,产品在全市各庙会出售。

  • 沈三药室

老北京人都知道天桥撂跤的沈三。沈三原名沈友三,北京牛街人,自幼习武,精通掼跤和炮拳,号称“国手”,24岁时曾在北京击败俄国大力士彼得罗夫。

< class="pgc-img">

沈三在天桥卖艺也卖药。他卖的药叫“舒筋活血丹”,是沈家祖传的古方,“按武术功夫,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家庭之秘宝,怀中之良药。”此药配伍有当归、防风、杜仲、没药等17味,蜜丸匣装。沈三药室在牛街老君地12号,发行处在天桥城南商场甲 25号。仿单上印着“西域回回清真堂”“北平市卫生局化验批准”等字样。

  • 崇善堂

杨氏喉科“崇善堂”自清末即享誉京城。杨六先生及其子杨润清父子两代良医,对于红、白喉,哑喉及喉肿等诸症有专攻。报载某小女患白喉,经润清先生诊治,“两副见轻,旬日白退肿消”(《爱国白话报》1916年9月15日)。

“崇善堂”位于阜成门外校场口礼拜寺胡同,后改为“杨幼馨喉科专门医室”。杨氏喉科传人杨幼馨女士创制“喉科万应散”,配伍有大廉珠、大梅片、朱砂、牙硝、石膏、硼砂六味,并于1931年领取执照。

< class="pgc-img">

杨氏喉科传人杨幼馨女士创制“喉科万应散”

民国时期回教界还有许多家传或独门药方,经申报卫生局,获得批准后在市面销售,在此不再罗列。

回教中许多阿訇如侯崇恩、张子文、哈文瑞等都能看病开方。朝内“金伊玛目”(即金海臣大阿訇)有独家秘制“神效再生膏”,曾获当局批准销售,在京东一带也颇有口碑。

?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转自《北京档案·老北京的回族医药老字号》,作者满恒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北京动物园复园了 百年前这里曾是农事试验场 万牲齐聚

< class="pgc-img">

消失在金融街的按院胡同

< class="pgc-img">

察院胡同 胡同保卫战中消失的普通胡同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
漫步在南京城里就像是在逛古董铺子,处处可以寻见历史兴亡,人世沧桑的痕迹。”——朱自清

170多年前的“马回回饭摊”

清道光年间(约1840年),河南孟县人回民马思发逃荒来到南京,在中华门外的花神庙落脚谋生。 他摆了一个小饭摊,专门经营低价的饭食,来吃饭的人多为进城卖柴的农民,还有驻扎在附近的太平军。因为马思发是回人,所以人们把他的摊点称作“马回回饭摊”。

更名“马祥兴”,名声初起

马思发过世后,其子马盛祥将饭摊子迁到雨花台左侧的回回营(中华门米市大街),盖了两间很矮的铺面,取名“马祥兴”,“祥”字是取之于自己的名字,“兴”字寓意兴旺发达。

马盛祥改变了之前专营廉价饭菜的经营策略,开始丰富菜品的种类。最富名气的是“牛八样”特色菜肴,诸如牛肚、牛心、牛筋、熏牛肉、牛舌、牛肉汤等。

还增加了炒菜,并有一名叫手艺颇佳唤作“老七”的回民厨子,他烹饪的爆肚丝、爆鸡肝等,鲜嫩甘美,极具特色。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要吃饭里面坐,小毛驴拴对过。 大米饭香又白,牛肉煨得金黄色。 要吃多,牛肉烧萝卜;要吃好,牛肉炒小炒。”

南京城南中华门外是水陆码头交集之处,客商来往频繁,马祥兴的清真菜肴价格便宜,味道纯正,很受南来北往客人们的欢迎,名气也越来越大。

当年马祥兴所处的位置,紧邻南京著名的明代大报恩寺塔遗迹,马盛祥请人撰写了一幅对联挂于店门, 上联为“百壶美酒人三醉”,下联是“一塔秋灯迎六朝”,横批“饶有风味”,还悬挂了一幅古宝塔画。这幅对联让很多不明就里的客人浮想联翩,以为马祥兴是一家明代老店。

相传报恩寺曾为明永乐皇帝游乐之处,而这一副对联又含蓄着古雅风流的韵味,因此马祥兴为明代老店的传言就隐约地附会上了。店门口有口煮牛肉的旧铁锅,被顾客误为是明朝遗传下来的,店员就顺水推舟肯定地说这是明朝的器物,马祥兴是明代老店似乎得到了印证。

1912年,时任民国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的于右任,在品尝过马祥兴的牛肉汤之后,欣然提笔重新誊写了这幅对联。

鼎盛于民国

1925 年后,马祥兴菜馆传到马家第三代传人马盛祥的次子马德铭手中。他经营有方,聘请名厨马定松主勺。在此期间创制出各种看家的绝活菜品。

菜肴方面,马祥兴也由做熟食、炒菜转而经营筵席。

菜肴讲究用料鲜活,强调原汁原味,原料也由原来的牛羊肉逐渐转向本地风味的鸡鸭鱼虾,菜肴的口味也从酣畅淋漓演变成清淡细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江南回族清真风格。这一转变为马祥兴日后的繁华兴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于南京。金陵古城,迎来了一段短暂而令人眼花缭乱的繁荣时期。于右任、谭延闿、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 孙科、张治中、胡翔东、胡小石,这些民国的大佬政客和知名学者,先后光临马祥兴,留下了诸多佳话,甚至当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也多次以正式名义在马祥兴宴请来访的外国政要。

东南大学(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的胡翔东、胡小石二位教授光临马祥兴,老板马德铭用鲜嫩的虾仁、鸡肝等原料精心制作了一道豆腐菜,两位名教授吃后大为赞扬,甚至向主厨讨教做法,带回学校教给学生仿制,一时争相传颂,称为“胡Sir(先生)豆腐”命名了。

胡翔东教授不但成了马祥兴菜馆的常客,还引来了国府要员中有老饕之称的谭延闿光临。 谭延闿偶尝清真菜,大快朵颐,尤其对软嫩鲜香的“黄焖牛筋”赞不绝口。 经谭元老的力荐,国府要员孙科、于右任、诸民谊等纷至沓来,以品尝马祥兴菜为快。

当年的马祥兴,有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菜“美人肝”、“凤尾虾”、“蛋烧卖”和“松鼠鱼”

< class="pgc-img">

美人肝

< class="pgc-img">

松鼠鱼

< class="pgc-img">

蛋烧卖

< class="pgc-img">

凤尾虾


国共和谈期间,张治中在马祥兴菜馆设宴,招待中共代表周恩来。

1946年5月,周恩来邀请国立剧专曹禺夫妇以及几位民主人士,在马祥兴菜馆用餐。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此时马祥兴已由马思发第四代、马德铭之子马定文继承。店面规模继续扩大,员工增至50人,并拥有30张台面,同时能接待食客300多人。

1947年“国民大会”期间,马祥兴成了国民政府要员大办筵席之地。马祥兴也因此名声大噪,《南京晚报》曾多次刊登其盛况。

1949南京解放前夕,马祥兴曾遭土匪抢劫,被抢金条30余根、银元3000多块、美钞1000 多元,据说还未损“元气”,可见家底之殷实。

建国后的复兴

1958年,马祥兴菜馆从雨花路搬迁到鼓楼,其“四大名菜”依然是脍炙人口的“金字招牌”,而且创新的许多名菜佳馔,如卷筒牛肉、鸡粥鱼翅、鱼肚海参、八宝葫芦鸡、八宝全鸭、芙蓉鸡等等也有着十分好的口碑。

马祥兴的菜肴烹制,熟谙京苏菜的鲜、香、酥、烂、嫩的特色,讲究选料严格、口味醇和、鲜香爽口、肥而不腻、淡而不薄、形硬而质软、汤浓而鲜纯,南北皆宜。

1988年和1992年,马祥兴菜馆的餐厅和门面历经两次装修,不仅更新了设备,还开辟了贺兰、望月、雨花三个具有伊斯兰教民族风格的高雅餐厅,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

< class="pgc-img">

1982年6月,日本太阳杂志友人来马祥兴菜馆,被美仑美奂的芙蓉鱼肚、香酥全鸭、美人肝、松鼠鳜鱼、鸽蛋 银耳、芙蓉海底松等佳肴所倾倒,专门拍照、摄像,向港、澳、台地区和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推荐。

1987年,国民党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来马祥兴菜馆用餐后大为感慨:“太精美了,不愧是百年老店”。

1988年元20日 , 93岁高龄的中央民革主席屈武先生用挂号信把亲笔书写的“清真马祥兴菜馆”墨迹寄交马祥兴。

< class="pgc-img">


2001年,全国烹饪协会举办全国餐饮名店评选,清真马祥兴菜馆和绿柳居、四川酒家、刘长兴总店、清真安乐园入选百年老店。是年,马祥兴菜馆的盐水鸭被认定为“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牛肉面、素菜包等一批小吃面点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 class="pgc-img">


2003年,马祥兴搬离了鼓楼广场,3年之后,它在南京云南北路重新开张。这时的马祥兴菜馆,已经成为南京古南都集团旗下的一个重要品牌。新店占地3000余平方米,装饰现代典雅而不失民族特点。

< class="pgc-img">


2006年,马祥兴菜馆被商务部授予首届“中华老字号”称号。(文:新美食志 伍昱)

<>

沈阳人都知道西关回民市场,这个大厅位于沈阳回回营内,在地方也算是沈阳的中心地带,距离市府广场很近,市场成立于1990年,当年是为了满足回族群众生活需要成立的专门回族市场,有的朋友1990年还没有出生呢,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破烂不堪的顶棚和下水道也该翻修啦。

西关回回营大概被奉天街分为东西两部分,西边有清真南寺和回民市场,东边有清真美食街,南清真寺路上也有不少馆子,西关市场一楼卖牛羊肉,熟食,二楼是小吃店,还是五年前去这里吃过饭,大厅晚上五六点就关门了。很多餐厅都在这里购买羊肉牛肉作为食材。

打算买点牛肉吃,公交地铁逛扯半天,六点半才到市场,果然吃一个闭门羹,抬头看见一位老大爷,趁他忙活完聊会天,这才知道,小推车换了好几个,大市场门口一站就是二十年啊,上过电视,上过报纸,看我拿着相机还问这是要在什么地方刊登。看着下面图片中老大爷是不是年纪挺大的,其实才五十三岁。

偌大的回民市场丝毫没有为他遮风挡雨,晒的确黑,二十年来,每天都在这里出小推车,熟食都是他的老伴铁大娘亲自煮,味道来自她娘家祖传的配方,他说:回民有传统经营小买卖的习惯,不擅长做大摊位,流动性大, 绝大部分与吃有关。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此处应该有切糕图片),因为回民有特殊的饮食习惯,他们也是为了解决回民的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饮食行业不用发愁没顾客。

回民的买卖有一大特色,多以自己的姓氏做招牌,行业+姓氏 ,您看隔壁这家叫做牛哥熟食。马路对个也有一家小推车,老白说这几天一直没有来,估计春节回老家了,铁大娘是回回营的本地人,老白是这里西关的上门女婿。

每天销售百十斤的熟食,这里品种很多,牛腱子、牛眼睛、牛筋、牛肚 ,说起他老伴的祖传秘方,他特别傲娇呢,沈阳最大的清真寺~清真南建立者就是铁氏家族, 除了清真南寺外,西关附近还有一座东寺和北寺,目前正修缮中。(下次补上清真寺图片)

您猜这熟食是什么?我们一发内容就是有人说小广告,这地方需要打广告吗?

白大爷说羊肝比牛肝受欢迎,前一阵儿清真美食街的门脸儿又改造了,不过里面的馆子没怎么变。这图片是改造前的图片,路过总忘记拍招牌,等下周一定拍几张改造后的图片。很多人还不知道沈阳回回营来历,始建于1625年的回回营又名西关,它是沈阳市回族最大的聚居区。

这套肠是西关最受欢迎的美味。沈阳回族特色小吃很多,有人评比清真十大美食小吃:切糕、套肠、火勺、回头、烧麦、馅饼、蒸饺、凉粉、烧鸡蛋、芝麻饼,是不是说起名字都流下口水了。

沈阳回族两大特色:一是保留波斯蓝,回族饭店都是挂蓝幌为标志;二是各种清真小吃很好吃,大部分都继承西域美食特点,清真街里面多为风味小馆子,清真各大饭庄基本分散在沈阳各区,譬如回民第一品牌的伊斯美火锅、风味菜第一的杨记清真风味楼、清真最豪华的水上鱼港、老字号的清雅轩等等。。下回我们详解美食街的内涵。关注辽沈美食,关注健康营养美味,图文原创,侵权必究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