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午四五点,雷振就到店里去,把娃娃机搬出来、将桌椅摆放整齐、把卤汁烧起来……
这家“雷氏卤制”,从入住冬瓜山起,就一直门庭若市。当初选址的时候,这条巷子甚至要点灯进来,现在已经盘活,这其中不能说没有雷氏卤制的功劳。
雷氏卤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独一无二的卤汁。
48种药材熬成的独家卤汁
01
综艺节目《中餐厅》中,精通厨艺的张亮做卤水时曾说过:“这锅卤水你要是做成功了,你就可以用它卤全世界。”
可见在卤制品中,卤水何其重要。
而雷氏所用的卤水,由雷振的爷爷研发,传至今天已有百年。
雷振清楚记得,那天过节,他带着妻子回家吃饭,桌上摆着父亲亲手制作的卤制拼盘。
酷爱美食的妻子尝过之后两眼放光:天啊太好吃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盘卤味的卤汁,是雷振的爷爷研发出来的。爷爷生长在衡山脚下,卤汁由采自衡山的48种药材熬成,独一无二。
妻子迫不及待发朋友圈分享美食,朋友在下面齐刷刷询问能否打包配送。
彼时雷振刚从高速公路管理局辞职出来,周围朋友都把他说了一顿。雷振觉得在那上班太过规矩,就像养老一样,辞职后他正在犯愁做什么。
看到家里的卤制品这么受欢迎,这给了雷振启发,于是他和父亲一起,做起了外卖。
< class="pgc-img">>那时候的卤制品只有5样:鸡爪、鸭爪、鸡腿、翅中和鸭架。
每一种食物都要经过紧水(长沙话,等同于焯水)、卤制、上色和调料等工序,最少也要花36分钟。
做外卖时,雷振的父亲负责卤制,他负责配送,生意最好时,一个下午他送了四千多的货。
外卖送了三年,越来越多人提出开个实体店吧。
< class="pgc-img">>雷振也觉得是时候开个店了,于是在冬瓜山找了这家门面。妻子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太偏”。雷振却不以为意,“酒香不怕巷子深”,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创业嘛,很多事都是忐忑前行
02
雷振记得刚开业那天,他一个人负责前台后厨,忙得脚不沾地,晚上端菜出来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
醒来后雷振突然充满了消极情绪,他怀疑自己能不能把店经营下去,能不能做好这一切。
最后他也没思索出什么来,而是重新打起精神继续开门营业。
他的疑虑很快就被稳定的经营打消了。
< class="pgc-img">>这口祖传的卤味,不仅深受老食客喜欢,新食客也爱不释手。
“几乎每天一开门就有人。”雷振介绍。他自嘲说自己是冬瓜山里开门最晚的人,一般都是下午五点半才开门,但这不妨碍有很多人来。
“而且我们也是特别任性。”哪天心情好想出去旅游一下,说走就走,所以周边很多食客都加了老板微信,来之前就先问问,“今天开门不?”“老三样还有不?”
他们说的老三样,是店里的招牌:酱芝牛肉、油爆兰花干、鸡杂。
< class="pgc-img">>酱芝牛肉用卤水腌制,再撒上炸过的白芝麻,喷香的,很多人吃完特地把余下的酱打包回去拌面吃。
< class="pgc-img">>油爆兰花干大火炸过之后香脆无比,在卤汁中泡一泡,口感极佳。
雷振介绍起店里的菜滔滔不绝。
除了传统卤制品,他还寻求了很多食材和卤汁的合作。老三样里的鸡杂就是这么来的。
朋友问,你能不能卤鸡杂?
< class="pgc-img">>雷振心想,鸡杂那么腥,卤肯定不好吃,于是打开了卤汁的新世界——以卤汁为调料做菜。此后在这条路上乐此不彼,鸡翅、小龙虾、大闸蟹等都不在话下。
< class="pgc-img">>我有个梦想——雷氏卤庄
03
和所有把餐饮做好了的人一样,雷振不止一次面临开分店的问题。
开分店、加盟,意味着会有合伙人进来。
雷振对下一家是很看重的。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比如取名字的时候他会本着尊重爷爷的原则,保留了“雷”和“卤”二字,最终取名“雷氏卤制”。
而他又是个有野心的人,点名叫“雷氏卤制”,工商注册时名字却为“雷氏卤庄”,一个庄字带出了他的宏图伟志。
我想先在长沙4个区各开一家分店,然后走出长沙、湖南。
雷振说着自己的打算,逻辑清晰。
< class="pgc-img">>正因为梦想高远,所以每一步才谨慎。
因此他很注重第一个分店,和合伙人。
“有很多选择,要认真挑选。”雷振说,虽然现在他还在选择合伙人,但是雷氏卤制已经开启对外扩招学徒!
有些人相处的时候很善良客气,但总有距离感,雷振不是,他就像是一个多年相识的老朋友,上来就把你戳凳子上,“等着,我给你炸盘肉去。”一般亲切。
< class="pgc-img">>人格魅力也是他吸引那么多合伙人的原因吧。
“你有信心把雷氏卤制带出湖南吗?”
“当然啊!”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陪客人唠嗑唠到他们不想走
04
< class="pgc-img">>女孩子们可能注意过,雷氏卤制的门口摆放一台娃娃机,里面的娃娃都是精挑细选的。
这台娃娃机,是雷振为女儿而买。
“女儿喜欢玩,干脆买一台回来给她。”
“她在店里的时候,别人是动不得娃娃机的。”
< class="pgc-img">▲雷振把妻子和女儿的照片文在了胳膊上
>雷振乐呵呵地介绍,他宠女儿,也宠妻子。他以前从没下过厨房,但是现在妻子想吃什么,他就会想办法去做出来。
这种好脾气,亦体现在他和客人的相处上。
雷振是那种眼缘很好的人,碰上有趣的客人,他能和他们扯半天,往往他要忙了客人还恋恋不舍。
开心很重要吧。
这是雷振不经意传达出来的感觉,他做这些事,很努力,也很用心,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从中去寻求快乐。
快乐是会感染的,他的快乐从冬瓜山出来,走向很远的地方。
><>会更迭,沧海桑田。
昔日的王府已“沦落”为一百七十二家房客居住的大杂院。好在原本就出身寒微的雷氏随遇而安,很快便适应了这种“草根”生活,精打细算量入而出,三间老屋,粗茶淡饭,一家四口倒也其乐融融。
庄惕深重操旧业,当了某中学的语文老师。
庄则栋的祖父曾在扬州做过文笔书吏,受家庭环境熏陶,庄惕深从小与笔墨纸砚、《四书》《五经》为伴,国学功底深厚,写得一手好字,还懂中医。他40岁得了庄则栋,因种种原故自己事无所成,遂把振兴家族的希望放在了最钟爱的三儿身上。
他在堂屋挂了“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昌”的训条,每天教儿子认字写字,背诵唐诗宋词原曲。
庄则栋幼时瘦骨嶙峋,六岁多了体重不到40斤,父亲便他让拜师习武,学练六合派的拳脚功夫和刀枪剑戟的各种招数。周日,则带他去游泳、爬山,锻炼儿子的体魄和意志。庄则栋学得很投入,体质日渐好转。这种文武兼修的锻炼方式,为他日后从事乒坛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他的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严父慈母。倘若他早生十几年,投胎到大妈罗氏的肚子里,在上海“哈同花园”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当孙少爷,做“宅男”,或许就不会有日后的辉煌成就。
庄则栋入读北京22中学那天,父亲叮嘱他说:“爸爸我无所作为,成为一生的痛楚。只希望你能继承我的夙愿,做个有志男儿,民族要挺立,首先个人要有所作为……”父亲的谆谆教诲,一直是他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攀登前行的原动力。
庄则栋10岁时练习乒乓球,14岁进了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组。
他进步神速,一方面是拜上天所赐,悟性极好;另一方面因为他训练刻苦,肯下功夫。1957年加盟北京队,1958年又入选国家青年队。
1959年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19岁的庄则栋首次代表国家队出征,他一鸣惊人,夺得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小他2岁的李富荣合作,夺得男团、男双冠军。两员中国白袍小将,威震欧洲。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级大赛。
庄则栋被委以重任,与容国团、王传耀、徐寅生、李富荣入选团体阵容。中国队一路闯关拔寨,大部分场次庄则栋都第一个出场,担任先锋官角色。
男团决赛,中国队以5比3战胜卫冕冠军日本队,第一次捧得斯韦思林杯。
容国团胜星野展弥,负荻村伊智朗、木村兴治,得1分丢2分;徐寅生胜荻村、星野,负木村,得2分丢1分;庄则栋胜星野、荻村,独得2分,为中国队登鼎立下头功。
男单第二轮,庄则栋遭遇团体未曾交手的木村,经过4局苦战,以3比1将这位世界头号“弧圈球高手”淘汰出局。四分之一决赛,3比0横扫前世界单打冠军荻村,为中国队扫清了两大障碍。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中国选手一路高歌猛进,包揽了前四名。半决赛,庄则栋胜徐寅生,李富荣胜张燮林。
决赛,庄则栋胜李富荣,继容国团1959年多特蒙德夺冠后中国人再捧圣勃莱德杯。
1963年4月,布拉格第27届世乒赛。中国队以5比1大胜日本队,再获男子团队冠军。
庄则栋、张燮林、王志良、李富荣包揽了男单前四名。半决赛,庄则栋胜张燮林,李富荣胜王志良。决赛,庄则栋再次战胜李富荣,蝉联冠军。
男双决赛,张燮林/王志良战胜庄则栋/徐寅生,分享了冠亚军。
1964年底,功勋卓著的庄则栋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4月,卢布尔雅那第28届世乒赛。中国队以5比2战胜日本队,第三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男单八进四,庄则栋遇到素有着“庄则栋克星”之称的高桥浩。1964年访日比赛中,庄则栋曾两次输给了高桥,五天前的男团决赛,又“栽”在他手里。此番两人再度相逢,日本队对高桥寄予了极大地期望,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干”掉庄则栋,最终登顶。
“两强相逢勇者胜”。面对曾经三次打败过自己的高桥,庄则栋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一上场就利用发球和接发球抢攻,打在对手的前面,经过一番激烈争夺,以21:18拿下首局。第二局庄则栋更为主动,又拉又扣,左右开弓,很快以21:8的悬殊比分再下一城。第三局,高桥“疯狂”反扑,2平、5平、8平、11平,比分一直呈胶着状态。13:12时,庄则栋连扣八板,拿下了这关键的1分,高桥浩终于扛不住了,一泻千里,庄则栋乘胜追击,以21:15结束战斗。一雪前耻,改写了世界冠军遇高桥就输的尴尬记录。
全场掌声雷动。庄则栋挥拳,一声怒吼。
——渔樵以为,这是庄则栋职业生涯中外战打得最漂亮、最牛的一场球。
半决赛,对阵西德名将绍勒尔。庄则栋长抽短吊,21:15、21:15、21:10,连胜三局,突破了这位“削球机器”的防线。
男单决赛,庄则栋经过五局鏖战,21:18、14:21、23:21、19:21、21:15,险胜李富荣,完成了“三连冠”伟业。
他还和徐寅生合作,获得男双冠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讲究精神、追求理想、崇尚英雄的年代。庄则栋的辉煌战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小老虎”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中国人,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偶像。
一时间,中华大地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乒乓”热,人人谈论乒乓球,谈球必谈庄则栋。
渔樵
渔樵,作家,红学家,资深网络撰稿人。潜心研究国球数十年,在精英乒乓网著有《浪花淘尽英雄——国乒名将人物传记精华汇总》。
><>近有不少粉丝吐槽,在武汉吃饭实在是太贵了!随便吃吃两张毛爷爷就没了,工资不见涨,感觉就快活不下去了!
其实武汉刁子国拉的小吃都很便宜,几块钱就能吃得很满足。在武汉20元能吃到什么?答案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多了!
收好这份《20元小吃美食录》,以后没钱吃饭,20块就能拯救你哦!
< class="pgc-img">>01「小屋卤肉大饼」
火腿鸡蛋卤肉大饼 8元 06:00-12:00 江汉北路73附2号渣家路车站
< class="pgc-img">>江汉北路上的卤肉大饼,门面非常小,差不多开了30多年。在渣家路车站边上,早上6点就开始营业了!
吃这家最一定要早点去!因为早上的大饼都是现炸现包的,等到后面11点左右,老板会包好了放在那里卖,但这样饼会软,口感真的差很多了。
< class="pgc-img">>02「何嫂糯米包油条」
甜咸怪味糯米包油条4元 6:00-12:00 解放大道1421附
< class="pgc-img">>循礼门的何嫂一定要来吃吃,怪味糯米包油条4块钱一个,何嫂现在隐退了,但位置没变由大叔接手。从解放大道的门进去左手边的巷子里,能找对的不熟客就是吃货。
但是不能多吃会有点腻。怪味的吃到最后会越来越咸,搭配一杯豆浆会比较好。
< class="pgc-img">>03「涂记油酥饼」
瘦肉油酥饼 3元 7:30-21:00 江汉三路52号
< class="pgc-img">>不足8平方的小店,哪怕是下雨也有打伞排队的。据说买了放包里3小时依旧皮酥馅嫩,瘦肉油酥饼卖得最好,3块钱一个。
眼看着有位爹爹买了5个,说是带回去给伢过早滴。大早上就吃这么油的饼子,不是武汉人还真的看不懂。
< class="pgc-img">>04「葡萄干发糕」
原味发糕 1.5元 7:00-13:00 江汉区花楼街157号附近
< class="pgc-img">>花楼街菜市场附近的一家小店,传统的米粑粑浓缩版,虽然老板说这是发糕,但是口味和米粑粑是一样的,1.5元/个。
现在也很少有人专门在做这种发糕或者米粑粑了,如果你想吃的话去菜场附近转转才能找到。
< class="pgc-img">>05「雷氏鸡冠饺」
瘦肉鸡冠饺 2元 6:00-11:00 三眼桥北路24附4号
< class="pgc-img">>大概是11点左右到,老远就看着快要收摊,于是赶紧飞奔到店门口,拿下了最后一个鸡冠饺。别嫌弃它的样子,本来老板准备炸了自己吃,是我从老板的手里抢过来的。
肉的2.5块/个,菜的2块。每天70多斤面,不到中午12点就卖光了,门店晚上有人接手做麻辣烫生意。
< class="pgc-img">>06「精粉世家」
麻辣牛肉拌面 15元 24小时营业 马场角横路
< class="pgc-img">>24小时营业的精粉世家带火了马场角横路,一碗麻辣拌面陪你度过无人的深夜。
如果你斗子满沃(武汉话),那拌面+面窝外加2个鸡蛋是plus吃法,你还可以选择拌粉。但千万别打包,拌面打包那就是暴殄天物了。
< class="pgc-img">>07「火肚肝」
标配 16元/份 12:00-19:30 大董家巷30号(老五烧烤旁)
< class="pgc-img">>很有名的老店了,火腿肠、玉米肠、土豆、牛肝配一份十几块左右,如果自己不会点,就来一份标配16块,尝尝味道。
酱料有三种,像咖喱似的酱是主打,多加点,然后来两勺橙色的酱,喜欢吃辣的就多搞点辣椒油。要是第一次来红豆稀饭得配一碗。
< class="pgc-img">>08「严老幺烧麦」
豆皮 7元 6:00-13:30 前进四路与自治街交叉口
< class="pgc-img">>严老幺的豆皮每次吃都依旧有种惊艳的感觉。里面的牛肉粒超大,黄黄的皮是脆的,一定得趁热吃。
7块钱一份豆皮,价格略高于普通小店,但是值!用的是红心鸡蛋,而且非常抢手,就算不吃豆皮也有人专门过来预定鸡蛋。
< class="pgc-img">>09「苹果妹冰粉」
丸子芋圆冰粉 12元 不定时出摊 江汉二路金宝大厦10楼
< class="pgc-img">>江汉路附近的“神秘组织”,藏在金宝大厦10楼,一进电梯只要是上10楼的,相对而笑就知道都是苹果妹的fans。每天苹果妹本人微信通知出不出摊,几点出摊。
冰粉用料很足,冰粉、糍粑、小丸子、芋圆都是手搓的,所以吃起来口感不太一样。高颜值的火龙果冰粉是苹果妹自己改良的。
< class="pgc-img">>10「传统风味糍粑」
2个糍粑 3元 13:00-17:30 操场角长提街交汇处
< class="pgc-img">>长提街上面的一个小摊,糍粑做得很有奶奶的味道。每天准备大概一铁桶的量,卖完就收摊。糍粑上面的糖是直接在油锅里挂上去的,这种方法还是第一次见。
1.5块/个,连附近的小学生都忍不住放学后过来买。不过一次吃1个就够了,多吃会腻。
< class="pgc-img">>11「武胜路铁板烧」
混搭单人份 20元 17:00-21:00 中山大道89号
< class="pgc-img">>标准的刁子国拉小店,婆婆做了很多年了,蛮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之前在电信旁边后来搬到了武胜路,婆婆说能找过来的都是熟客。
店内还要3张小桌子,也都是一些学生在这里面吃。2个人基本点40元左右,就有满满一大盘,饿的话可以加点面粉之类的主食。
< class="pgc-img">>12「长子炸鸡排」
鸡排 10元 16:00-24:00 京汉大道良品铺子旁
< class="pgc-img">>京汉大道上胖子鸡排和长子炸鸡排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店,而且每次去都只点鸡架。这两年鸡架已经涨到10元一个了,长子的鸡排偏小,买了2个才勉强能装一碗。
不过味道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水准,不管是堂食还是打包,都会剪成小块用孜然辣椒拌好,很是入味。
< class="pgc-img">>13「赵记干煸辣子鸡」
辣子鸡 8元 10:00-22:00 江汉三路口南侧
< class="pgc-img">>辣子鸡、油酥饼、片皮鸭,这三家店把江汉三路口围得水泄不通。这种场面你们一定要来见识一下。每次来都分不清楚到底是排油酥饼还是排辣子鸡的,一不小心就排错了队。
我一个人买来吃的话,8块钱一小份就足够了!(非下图)排我后面的人买了30块的,也就一小碗,才知道原来辣子鸡涨这么贵了吗。
< class="pgc-img">>14「5路汉堡炸鸡」
招牌酱炸鸡 22元 9:00-23:00 前进五路67号
< class="pgc-img">>一家20年的老店,原名福沃德以前从来不排队!但自从上了抖音就开始疯狂排队。每天路过从远处看还以为是在打群架。
以前他屋里鸡翅10块钱8个,时光一去不复返啊!不过现在招牌酱炸鸡分量相当扎实,吃了一半还有这么多,还有蜂蜜芥末味的薯条也是一吃难忘。
< class="pgc-img">>15「五星鸡柳」
小份鸡柳 8元 11:00-21:00 前进五路30号
< class="pgc-img">>周末千万别来水塔前进五路,简直像进入了游客重灾区,太多人了。这家五星鸡柳人非常多,只卖鸡柳,小份8元,中份10元,大份15元。
现点现炸,而且是一份份的称重炸,不过速度也很快,要不了几分钟就能吃到,口味还不错,但也没特别惊艳。唯一不满意的是,明明招牌说的是童年味道,但为什么不配番茄酱?鸡柳配番茄酱才是童年味道啊!
< class="pgc-img">>16「蓝精灵饺子店」
卤香肠 15元 17:00-02:30
中华路楚材社区88-3号
< class="pgc-img">>蓝精灵饺子店不吃饺子,这边的卤味最出名。第一次来你可以照着点:炸馍馍、掌中宝、卤牛蛙、鸭翅膀、卤香肠、鸭舌、小黄鱼、爆炒卤肥肠。
不过我最中意的还是卤香肠,只要路过就会买一份打包,或者带回家加菜。如果你要在店内吃,也能见识一下武汉嫂子的麻利和耍拉。点好菜不用报桌号,5分钟内找到你给你上齐。
< class="pgc-img">>17「易胖汤包」
番茄汤包 16元 18:00-02:00
北湖正街环保警务室旁53栋1号
< class="pgc-img">>北湖正街的易胖算是汤包中的佼佼者。皮薄但不容易破,口味也很多,番茄汤包我还从没吃过,这是第一次开了个荒。
里面的汤汁饱满,用筷子夹起汤汁就开始下沉,等稍微凉点一口吃下,有种喝汤吃肉的错觉。
< class="pgc-img">>18「胖师傅豪华炒面」
豪华炒面 15元 18:00-02:00
北湖正街与北湖路交口(近蔡林记)
▲胖师傅豪华炒面 ▼易胖汤包那家的炒面
< class="pgc-img">>北湖夜市没有了豪华炒面就冷清了许多。这里提醒大家,易胖汤包那里也有家豪华炒面,如果是第一次来真的很容易找错,但两家炒面单看外观就很好辨别。
胖师傅豪华炒面每天能卖300碗左右,2个锅一个炒面一个炒臊子,豪华的标配是肉丝、猪肝、香肠,用料很多,两个女生吃一份就够。
< class="pgc-img">>19「胡家豆丝饼」
粉丝馅豆丝饼 5元 7:00-22:00 北湖正街与台北路交叉口
< class="pgc-img">>这是老板自创的豆丝饼,还被评为江城十大特色小吃。要是经常去吃祥彪烧烤的人,肯定会顺带买个豆丝饼。
最贵的五香牛肉馅也才8块钱,店里还卖手工豆丝,分干湿两种,想着我妈肯定爱吃,就10块钱买了一袋。
< class="pgc-img">>20「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
油饼包烧麦 9元 06:00-14:30 粮道街139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东西吃一次管一年,但没吃过的人也有很多。所以还是放上来推荐了。都说太腻了,胃小的女生根本吃不完一个。拜托!谁要你们夹4个烧麦的?夹2个不行吗?!
油饼2元/个,烧麦7元/4个,其实没必要买4个烧麦,真的有点腻人,尝尝味道就行!少包2个烧麦,才能吃到油饼的味道。
< class="pgc-img">>21「六也抄手」
鲜虾抄手 9元 06:00-20:00 鄱阳街江汉村3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块钱一份肠粉、8块钱一碗排骨藕汤、9块钱一份抄手,让物价回到解放前的小店,就在江汉村里面。而且居然还有人想要来加盟。
除了抄手,店内的肠粉和一些粤式点心都很不错。老板之前跟随广东的茶点师傅学艺,后来自己琢磨,才开了这家店。虾饺皇12元一笼,性价比真的超高啦!
< class="pgc-img">>22「王家烧麦店」
烧麦 5.5元 09:00-13:00 北湖路17号
< class="pgc-img">>北湖环保社区里的不少武汉伢,都是吃这家烧麦长大的。只专注做香菇瘦肉的烧麦,没有其他花里胡哨。
他们家的烧麦皮都是店里手擀的,而且还做出了花一样的造型,2个武汉嫂子一边擀皮一边跨天,动作还是非常麻利。
< class="pgc-img">>23「德华楼包子」
酱肉包子 2.5元 07:00-20:00
汉口清芬一路,库玛背后(也有其他分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德华楼买包子从来都不是按个买,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带回来。上次帮全公司的同事带包子,别人还以为我是黄牛。
所有包子都是当天现做现蒸,取包子的档口总是大排长队。不过如果去晚了,人气王酱肉包子就卖光啦!
< class="pgc-img">>24「一元路怪味烧饼」
怪味烧饼 3元 08:00-18:30 一元路4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也只有武汉人才能介绍这种又咸又甜又辣的怪味了,就跟武汉人的性格是一样一样的。
其实有甜味、辣味和怪味三种口味,但我只吃怪味。只见老板舀一大勺辣油刷在烧饼上,然后迅速撒上厚厚一层白糖,吃过一次,脑海里就总会浮现怪味烧饼的味道。
< class="pgc-img">>25「小台湾香鸡排」
无骨鸡柳 10元 10:00-22:00
常青花园香樟一路40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住常青花园的没人不知道这家小台湾香辣鸡排店,尤其是到了放学的点,那是一定要过来买的。
开了20多年,老板从小姐姐变成热情的嫂子,但价格可没年龄涨得快,都是做街坊生意,五块起步也算很实惠了。鸡柳、脆骨、鸡排都很好吃,每次都要在门口纠结一哈子到底买什么。
< class="pgc-img">>20块不多,但在武汉也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下次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可别偷懒啦!把文章翻出来,对照着去买呀。
你还知道哪些小吃
快点留言告诉我
图文:武汉吃喝玩乐 编辑:周仙女 摄影:粒子姥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