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家变街头小贩 80岁再创业 10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诚信奶奶”和她的大时代
【《中国新闻》报记者 李腾飞报道】近日,“92岁奶奶街头卖羽绒服还债”上了微博热搜,主人公是浙江丽水的“诚信奶奶”陈金英。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陈金英是一位值得书写的民营企业家。退休后创业,公司壮大又破产,年过八旬再创业,靠着摆路边摊在10年间还清2077万元人民币债务……经历了大起大落,陈金英的守信和坚韧赢得世人尊敬,并获2018年度“全国十大守信人物”、2021年度“浙江骄傲”人物等荣誉。最后一笔债务还完后,陈金英又开始卖起了羽绒服,她想把库存处理完,明年就不卖了。她说“年纪大了想歇歇”,却打算接下来考中医证书,继续服务社会。
“诚信奶奶”陈金英(右)在服装店里帮顾客选购衣服。(抖音号“美丽丽水”视频截图)
搏击潮头 她成了服装企业家
12月4日,浙江省丽水市政府新闻办官方抖音号和视频号“美丽丽水”发布了一段视频,短短13秒的画面中,有些驼背的陈金英戴着一顶红色绒帽,站在和她差不多高的衣架前,帮顾客挑选衣服。累了,她就坐下,笑着,看向店里试穿的人群。
这是一段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视频,但当配上《我年纪大了,得歇歇了》的标题后,这位92岁“诚信奶奶”10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的传奇故事,再次挑动了人们的思绪。
在视频下面,有网友留言,“老人想歇歇了,这让我想起阿甘跑到纪念碑谷突然停下脚步,说我很累了,现在我想回家”;还有人说,“这是一种最纯粹的企业家精神”。
在公众看来,这可能是陈金英卖羽绒服的最后一年。当一种精神要定格在某一时刻时,跟随的人有些欣慰,又有些不舍。
拨动反向的时钟,将岁月倒退回39年前。
1983年,陈金英52岁。告别20多年的中医生涯,本该退休的她身体里反而蓄满能量,满怀壮志决定创业,准备大干一场。只是,她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了那只掀起风暴的蝴蝶。
几千块启动资金、几台缝纫机,从杭州、温州、绍兴带回几件样品,陈金英开始做起羽绒服的生意。此时的她,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民营企业家搏击潮头的时代。
就在陈金英创业的第二年,邓小平在这年初进行了他第一次著名的南巡,去了深圳和珠海。也就在这一年,王石成立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为万科的前身;张瑞敏被派到青岛,去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成就了后来的海尔;北京的柳传志创办了联想;佛山的李经纬折腾出了健力宝……这个丰富多彩的年代,也为陈金英提供了承载梦想的可能。她的“兴华羽绒”做一批就卖掉一批,生意火爆。
2005年,陈金英投资1600多万元的新厂房建成,员工从原来的10人激增到100多人,营业额破千万,她自己成了丽水知名的服装企业家。
这一年,与陈金英一样意气风发的还有中国股市。借助股改等政策红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A股大盘飙涨到最高的6000多点。然而,在顶峰短暂停留后,泡沫破裂后的景象是一泻千里的惨状,上证指数跌落至2000点以下。
激进狂奔背后总暗藏危机。虽然陈金英的公司没有上市,但她的事业和此时A股的走势“完美”重合。在经过快速扩张之后,市场需求减少、款式老旧竞争力差、公司管理跟不上等多方的压力让兴华羽绒的资金链出现问题。
互联网时代 帮她迈出还债关键一步
2011年,陈金英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欠的外债达到2077万元。已经80岁的她不得不面对的是由80多张欠条订成的一本厚厚的簿子。
“都80岁了,怎么还这一身债啊。”这一次,身边人劝她放弃还债,但对于陈金英来说,她欠的不仅是钱,还是一份信任和义务,“银行贷款是国家的钱,亲戚朋友借的钱都是他们的养老钱,我不能不还”。
为了还债,陈金英将厂房转手,又卖掉了两套房,还了1800万元,最终还剩下近300万的欠款。
漫漫还债路,自己还能还多少年?面对许下的承诺,陈金英无法抬头看时间表,只想埋头干活。
她租了一处小厂房,带着几个老工人,东拼西凑借了10万元,又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小店铺……犹如回到当年的创业起点,陈金英重启了自己的人生,沿用最原始的方式,搬着大包小包的衣服去摆摊,沿街叫卖。
但这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就在陈金英开始还债的这一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7万亿元。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看似和这位80岁的老太太的原始作坊无关,却帮她迈出还清债务的关键一步。
陈金英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17年年底,丽水文明办发起了为“诚信奶奶”做公益的活动。市民热情响应,组成了一万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为陈金英“带货”;数百位电商卖家在自家网店首页挂出链接,帮助陈奶奶的货物导流卖货。
2018年3月14日,88岁的陈金英来到杭州阿里巴巴园区,想感谢曾帮助过她却从未谋面的商家们。此时,当初她欠下的千万外债都已基本还清,只剩下约30万元的亲戚借款。
当天,有超过40万商家在线同陈金英进行了互动,并纷纷留言点赞:“诚实守信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奶奶走在潮流的前列。”“希望世界能多一点诚信,多一点帮助。”
2021年春节前夕,90岁的陈金英回到老家金华市武义县,递给侄子陈其德7万元现金,还清了最后一笔借款,划掉了还款名单上最后一个名字。
对着媒体镜头,她开心地说道,“债都还掉了,算是高兴了。做人最后转不出来,债还不掉,被列入黑名单就不好了”。
好像大梦一场 她想重新做回中医
因为妈妈成为新闻人物,陈金英的女儿美仙经常成为媒体的采访对象,她感慨老人的经历仿佛是大梦一场。但是对于陈金英本人来说,这场梦境是多层的,夹杂着人世间的悲与喜。
据多家媒体报道,欠下千万债务的2011年,相守半个世纪的老伴离她而去;两个孩子,大儿子也因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务,以拉货为生,后因酒精中毒去世。
回首92年的人生,陈金英虽然无法掌控命运的变故,但却一直保持向前的脚步。不管遭受什么样的打击,她始终没有停止卖她的羽绒服,“忙起来,就顾不上伤心”。
与陈金英一起向前的,还有中国的营商环境。
就在她还完债的这年,2021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个人破产法规。
4个月后,35岁的梁文锦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书,他的个人破产重整计划得到了法院批准。帮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成为外界对这部法的期待。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个人诚信记录建设,完善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让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羽毛虽轻,可以承载千斤信诺;还债路远,不及十年步履不停。白手起家,高龄创业,人生奋进如此。有债必还,迎难而上,不忘乐善助人,你以坚韧抒写典范,你用诚信铸就丰碑”。这是陈金英获评2021年度“浙江骄傲”人物的颁奖词。
52岁创业,74岁扩张,80岁欠债,91岁还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陈金英是一位值得书写的民营企业家。
如今,她想休息了。不卖羽绒服,还能干什么?答案在“美丽丽水”发布的另一段视频里。陈金英说,卖完衣服,她想去考中医证书,当中医,给人看病。
像是一场梦醒了,她想变回搏击商海前的样子。(《中国新闻》报)
来源: 《中国新闻》报
儿水、富氧水、酵素气泡水……
关掉“高端水”滤镜,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本报记者 陈 曦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近来天气异常炎热,人体内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正常代谢状态。除了我们日常喝的矿泉水、纯净水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价格不菲的水,如婴儿水、酵素气泡水、富氧水等。
那么,这些“高端水”真比一般的水“高端”吗?针对这一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被包装上各种“神奇”功效
前段时间,媒体对碱性水营销乱象进行了曝光。碱性水骗局被揭穿了,但市场上各种被包装上“新概念”的水依旧层出不穷,减肥、助眠、抗氧化……功能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让我们先来看看,商家口中这些“高端水”的“神奇”功效吧。
针对婴幼儿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不成熟等特点,商家推出了主打“无菌、低钠、淡矿化度”概念的婴儿水,称其是经过高温杀菌、无菌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因此能保证婴幼儿的饮水安全。此外,该产品包装上还注明,此水中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指标都低于国家标准。
富氧水的功效则更加“神奇”,部分商家在宣传富氧水时表示,当人体缺氧时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而饮用富氧水,能增加人体内的氧含量,进而起到一定保健作用,如抗疲劳、抗衰老等。
随着酵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商家又推出了酵素气泡水。很多买家都被其配料表中出现的232种植物所吸引,纷纷表示喝了这瓶水“就像喝下了一整个菜市场”,甚至有人说“元素周期表都没它全”。商家宣称,由于添加了酵素成分,这款水具有调节肠道、减肥、助眠等功效。
有收“智商税”之嫌
那么,这些“高端水”到底是物有所值还是“智商税”呢?
天津美中宜和儿保科医生陈雅琴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过量摄入矿物质及盐的确会对婴幼儿身体造成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适合婴幼儿喂养的饮用水中:钠≤20毫克/升、硫酸盐≤200毫克/升、镁≤40毫克/升。
“不过,喝水不是婴幼儿获得微量元素的主要途径,主要还是靠饮食,所以即便水里含有某种微量元素,对其健康影响也不大。”陈雅琴说。
对于婴儿水强调的无菌,更是可以轻松实现——只要把水烧开就行。“自来水在进入千家万户前,会在自来水厂经过严格的净化和杀菌处理。”陈雅琴表示,如果有人担心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可以在水烧开后,开盖再煮2至3分钟,这样自来水中的氯气就“跑”出去了。
“婴儿水没比自来水高端多少,宝妈们没必要花高价购买。”陈雅琴表示。
对于富氧水,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讲师梅桢表示,靠喝水根本不可能为人体补氧。
“即便是通过加压等方式把氧气溶解到水中并封装起来,待水瓶打开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氧气就可能‘跑’走了。”梅桢质疑,就算水中溶解了部分氧气,但氧气也很难通过消化道黏膜被人体吸收,靠“喝”氧补氧显然不靠谱。
“除此之外,人处在含氧环境中会产生自由基,这也是造成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人体摄入的氧气多了,那么产生的自由基也就多了,反而会加速人体衰老。”梅桢认为,所谓的富氧水就是一种“智商税”。
酵素是日本人对酶的叫法,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酵素产品分类导则》将酵素定义为: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
“其生物活性成分包含植物原料和微生物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和天然植物中的植物类功能性化学成分,以及发酵生成的一些活性物质,包括氨基酸、肽类、维生素等。”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介绍,酵素常被宣传具有减肥、抗癌、抗衰老等功效,但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完全理想。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酵素气泡水,其酵素含量并不多,而且执行的产品标准是GB/T 10792,与大多数碳酸饮料的执行标准是一样的。“酵素只是这款水的一个卖点而已,酵素气泡水与普通水没有太大区别。”谭桂军表示。
来源: 科技日报
项规定实施以来,公务消费的降温使得高端白酒价格泡沫被刺破,茅台价格每瓶曾一度跌破千元。然而,今年中秋、国庆前夕,记者走访上海、北京等地市场发现,茅台酒涨价行情再现,其中53度飞天茅台价格已飙升至近2400元,大大超出厂家指导价1499元,且仍然“一瓶难求”。记者调查发现,茅台价格重回高位的背后,不仅有成本上升、消费升级需求的拉动,更有经销商囤货惜售、黄牛党炒买炒卖等市场乱象的存在。
旺季茅台酒价格飙升,经销商“坐地起价”
每逢中秋、国庆,白酒市场就迎来下半年第一个传统销售旺季。今年年初,时隔5年多,茅台首次上调了出厂价和终端指导价,飞天茅台的市场指导价从1299元上涨到1499元。进入9月以来,高端白酒市场销量显著上升,价格也“水涨船高”。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北京等地市场发现,一些经销商“坐地起价”,飞天茅台的销售价格早已突破厂家指导价。即便如此,不少地方仍然出现了断货。
记者在上海家乐福、欧尚、沃尔玛等多家大型超市的白酒专柜看到,500毫升的53度飞天茅台已经断货。在上海徐汇区的一家联华超市,53度飞天茅台与茅台王子酒搭售起卖,价格为2300元左右。在位于嘉定区的某烟酒行,飞天茅台定价为1890元一瓶,但真假难辨。
在茅台位于上海的多家授权自营店里,飞天茅台的定价为1499元,但消费者很难买到这样的“平价茅台”。由于实行“限购”政策,消费者要凭身份证排队购买,每人每月限购两瓶。然而记者连续3天上午10时左右到达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一家茅台自营店,都被告知已经无货了。
记者走访北京市海淀区6家烟酒专卖店发现,飞天茅台售价在1700元至1900元不等,其中1家有茅台授权的经销商售价为1850元,2家小型烟酒店报价最低为1700元,其余3家报价均在1800元以上。
在茅台的电商平台“茅台云商”上,茅台酒货源同样紧俏。中秋节前,记者连续多次按照其购买流程在网站上登记下单飞天茅台,但均显示无网点接单。在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等网站上,飞天茅台也出现断货。京东超市里,一瓶飞天茅台的价格则从2086元至2359元不等。
经销商囤货惜售,黄牛党每瓶加价200多元卖掉
记者调查发现,此轮茅台酒价格重回高位,有成本上涨、高端需求回暖的拉动,但对于茅台这样具有奢侈品属性的白酒品种来说,这些因素并不足以推升价格上涨得这么快,这背后经销商囤货惜售和黄牛党投机倒卖是主要推手。
中泰证券分析师范劲松指出,茅台的价格受到投资需求的影响,相对稀缺、保值增值的投资属性导致市场出现奇货可居、越涨越买的现象。
据白酒业专家孙延元介绍,茅台年初提高出厂价和市场指导价后,市场预期茅台价格还会涨,所以中间渠道开始囤货惜售。供给少了,市场价就被抬高了。
“很大一部分都被囤放在渠道的仓库里了,有经销商也有游资,真正到消费者手里的并不多。” 孙延元说。
此前,有茅台经销商曾坦言控制不住二级倒卖,卖出去的茅台酒中,一多半都到了烟酒店、中小超市、商贸公司,真正的消费者很难买到。
中秋节前,记者连续多日在上海黄浦区的茅台自营店蹲点,发现每天早上都有人排着长队等候开门,而长长的队伍中大多数是黄牛党。他们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银行卡突破“限购”,而且还向真正要买酒的市民卖起了排队号。
“我排了3天队都没买到一瓶,黄牛倒买倒卖,每瓶加价200元甚至400元卖掉,真正要喝酒的老百姓却买不到。”上海市民陈阿姨一大早赶去自营店排队两小时后却被告知又没货了,在店门口气愤地抱怨道。
增量稳价的同时,严打扰乱市场秩序
对于厂家而言,尽管提价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茅台方面似乎也并不愿意看到价格上涨过快。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此前曾表示,要处理好企业、经销商、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今年8月末茅台在“双节”前向市场投放了7000吨供应量。不过,从9月份的市场情况看,价格上涨的趋势并没有止住。
“厂家增加的投放量相对于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而且市场囤积态势也没有改善。”山东温河王酒业集团总经理肖竹青指出,现在的茅台酒虽以大众、商务消费为主,但仍是“面子消费”的代表,甚至已成为一种社会符号,人为炒作更强化了“物以稀为贵”的消费心理。
长江证券近期的报告认为,虽然当前茅台基酒量已增至4万吨以上,但需求增长得更快,预计茅台未来3年每年产能缺口超过3000吨。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如果经营企业或渠道商相互串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价格上涨,就构成了违法行为。所以,在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框架下,企业必须合法合规经营,勿触红线。
孙延元认为,除了根据节日等季节性需求加大供应量外,还应加大对中间环节的整治,消除市场畸形的涨价预期。
肖竹青表示,相关监管部门要及时出手深入排查,严厉打击企业、渠道商可能存在的哄抬价格行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予以告诫、查处。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