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总容易让人提不起精神。这时需要一点温暖来补充能量,最好的取暖方式就是手捧一杯温柔明艳的热茶,暖手、暖身、更暖心窝。
冬天喝点适宜时节的好茶,不仅能够达到养生作用,还可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入冬时节,煮上一壶茶,在感受茶汤温润顺滑的同时,还能为寒冬带来一份暖意。那么冬季适饮的茶有哪些呢?
01普洱熟茶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茶性温和,滋味醇厚回甘,刺激性不强,正是时令佳品。普洱熟茶因特殊的发酵工艺,其内含物质不容易析出,经过熬煮之后饮用,其功能成分更能够被人体充分吸收。冬季,品饮煮饮之后甜醇顺滑的茶汤滋味,更是令人难忘。
六大茶山对于熟茶的研发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研发菌种发酵技术,尝试小堆发酵,使得熟茶的滋味更加醇厚。不管是新熟茶还是老熟茶,总是能收获一批茶友的喜爱。六大茶山每年都会研发生产兼具品饮与收藏的茶品。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款熟茶。其中,不管是作为“阮时代”的代表作,源自1998年经典熟茶的“高枕无忧”厚砖,还是全面展示景迈山的神奇与滋味,尽显景迈山天然魅力的“景迈遗香”,亦或是沿用了勐海茶厂73厚砖拼配方法,致敬熟茶的诞生,同时融入六山含义的“63”厚砖,都是非常具有价值与收藏意义的茶品。
02云南滇红茶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在适合煮着喝的茶类中,红茶也是颇受推荐的一种。煮着喝的红茶,香味更加浓郁,茶味更足。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喝红茶不仅能让人提神,还能帮助人抵御寒冷。
六大茶山小红
在滇红茶中,不可不提的就是凤庆红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采用凤庆原料制作出的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爽滑,持久耐泡,是红茶之上品。
2007年,六大茶山凤庆茶厂的建立,使得滇红成为六山的一大优势产品,继而推出独立品牌“鼎立滇红”,深受市场好评。
2019年,中茶与六大茶山合资成立中茶六山(凤庆)茶叶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进一步依托临沧地区的优质大叶种茶叶资源,凤庆红茶技术优势,重点开发滇红茶,并陆续推出的“小红”、“满江红”、“六山印象”等优质产品。
风萧萧,雪皑皑,一杯如同太阳色的茶汤端放手心,令人意外觉着暖和。清寒之下,冬日的阳光比起夏日的阳光,更令人觉得暖意升腾。更多好茶,欢迎联系六大茶山或所在地经销商咨询购买。
话说,冬天就是要养膘的时节。
西伯利亚的寒风穿越千里,裹挟着扑面的寒意,钻入袖口与脖颈。学习党躲进温暖的图书馆,情侣们相互拥抱传递温度,而坚定的干饭人们却在想:今天去哪里吃?吃小火锅还是麻辣烫?
从寒风呼啸的户外钻进热气氤氲的室内,酣畅淋漓地吃上一顿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是冬日限定的绝妙享受。不知道吃啥?小编采访了部分RUCers的家乡冬季“美味担当”,并做成了一幅“冬日美食地图”,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饭人和你一起寻味中国,吃遍大江南北吧!
辽宁——酸菜白肉
酸菜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一道东北菜,口味酸香咸鲜,营养价值丰富,做法简单,是东北人饭桌上的常客。酸菜的酸并不是类似白醋一样的酸,而是口感很浓厚很有沉淀感的酸。菜里用到的白肉一般都是提前买好的农村笨猪肉,切成很厚的白肉片,轻咬一口,唇齿留香。酸菜的酸可以解白肉的腻,白肉的香又可以为汤增加浓度,二者配在一起,相得益彰。除了酸菜和白肉,大部分东北人还会在菜里加一些自己家里灌的血肠,又为整道菜增添了一种鲜美细嫩的轻巧感。
在东北,吃酸菜白肉更像是一种仪式感。刚入秋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开始买来一麻袋一麻袋的白菜。似乎每家都有一个像是祖传下来的酸菜缸——一个很大很大的土陶罐,夏天用来放杂物,到了冬天便洗刷干净用来积酸菜。通常农历十月份左右开始腌,过年的时候便能在饭桌上看见酸菜白肉的身影。
辽宁人谈酸菜白肉
@海绵宝宝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般只有家里的老人才有时间积酸菜,酸菜白肉这道菜也就变成了祖孙之间、家族内部的一种连接。在我眼里,姥姥积的酸菜就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天天往姥姥家跑。老人家知道我爱吃,每年都会多准备很多酸菜。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去,都会有一碗酸菜白肉等着我。
东北人吃酸菜白肉从来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端一大碗热腾腾的酸菜白肉,整张桌子都是氤氲的白气,大家边吃边聊天,声音仿佛能盖过升腾的热气。老人们则一边嘟囔着年轻人太吵,一边一脸欣慰地看着大家争先抢后地盛酸菜白肉里的汤,世间最温暖的画面大抵如此。对于一个东北人来说,酸菜白肉这道菜其实就是家的象征。
内蒙古——二十三饭
二十三饭是蒙古族的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日里最常吃的传统美食,二十三饭的名字也正来源于此。一碗正宗的二十三饭除了香糯的靡米外,酸甜的酪丹子、红枣与肥美的羊肉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酪丹子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奶食品,鲜奶经过发酵之后,会带有一种天然的酸味,这样的酪丹子酸甜可口,与普通奶酪有很大差别。每一颗红枣都经过了精挑细选,选用最大最红最甜的红枣才能让每一粒米都能裹上红枣的香味。选自山羊胸部的羊胸茬肉,没有一丝膻味,肥肉紧紧的嵌在瘦肉之中,肥而不腻。
酸甜的酪丹子融化在未成熟的靡米中,泛黄的奶沫裹着每一粒米,又大又甜的红枣早就在长时间蒸煮中变得软糯绵润,再配上肥瘦相间的羊胸茬肉,既有着草原的味道,又带着浓浓的奶香。
内蒙人谈二十三饭
@浅兮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日里,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二十三饭了。还记得高三那年,我家人拿了一大锅二十三饭到学校,我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坐在食堂里边吃边笑,那个时候好像忘记了每日的疲惫和压力,我们只是我们,喜欢吃、喜欢笑。虽然现在大家分散到了全国各地,不能一起欢笑,也不能一起吃二十三饭了,但是那段日子会永远被我们珍藏在心底。
新疆——熏马肠
新疆伊犁的熏马肉和熏马肠是哈萨克族过冬必备的食物。每年的11月底-12月份,是牛羊肉最肥的时候,也是牧民们熏肉的旺季,马肠便是其中之一。膘肥体壮的马被宰杀后,将肠子清洗干净,将马肉切好连同肋骨撒上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挂在屋里风干,一月左右即成。熏好的马肠成烟熏色,油而不腻,肥瘦分明,外表极为诱人不说,一口咬下去,薄薄的马肠裹挟着里面的肋骨和马肉含入唇齿,嚼起来韧性十足,绝对让你“一吃就忘不了”。
新疆人谈熏马肠
@Winter 熏马肠确实是我们冬天里常吃的食物。虽然11、12月便有得卖了,但我对它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在1月中。那时,打工人、上学人都回家了。我们虽然不过春节,但也有请亲朋好友做客的习俗,大家互相串串门,交流交流感情,而马肠便是作客吃饭必备的菜品之一。嚼着马肠,喝着奶茶,听大人们喧哗的打牌声,和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闲聊,便是外面北风如何呼啸,也不觉得冷了。
北京——炖羊蝎子
羊蝎子,听起来名字怪唬人,其实就是羊的脊椎骨,因为形似蝎子故而得名。北京人饮食习惯上随了草原的汉子,很爱吃羊。据说,康熙年间,蒙古王爷打猎回来,闻见新来的厨子在给下人炖羊脊骨,香气扑鼻。一试后,王爷就被这道菜俘虏了,起名“羊蝎子”并作为府中的食谱,后再从民间流传开来。俗语说“吃猪不如吃牛,吃牛不如吃羊”,羊肉本是进补佳品,寒冬临至,人们总是想吃顿热乎的暖胃饱肚,于是,羊蝎子成了北京人大冷天聚会的上选。
北京人谈羊蝎子
@仗剑走天涯 羊蝎子就应该在冬天吃!从寒冷的外面回到家里,妈妈吆喝着端上热腾腾的一大锅来。只见煮熟的羊脊骨被砍成一块块,红色的酱汤咕噜咕噜,伴随着滚开的白沫子。我总是迫不及待用筷子拨开重重雾气和香料,夹一块到碗里,戴上手套,抄起便啃。边啃着边和父母聊着天,尽兴处不禁眉飞色舞。吃完了肉,骨髓也不能浪费,要想法设法把它“捅”出来。最后趁着热乎再涮些白菜豆腐茼蒿杆,心满意足地摸摸肚子。
于是,每当提起羊蝎子这个词,我脑海中总是先浮现起那热闹的氛围。和朋友也吃过几次,都是一样的自在,竟与老北京那种爽快热烈的气质不谋而合。而这种热烈,也足以帮我抵御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山西——合碗则
山西合碗则,是山西人每逢春节招待客人必备的美食。合碗则是一种菜品类型的统称,其实就是将烧肉条、清蒸丸子、小酥肉等合在一起,加上调味料放入锅中蒸透,出锅后再放几苗煮熟的油菜,或是垫些土豆块。因为在制作时和食用时,会用两个陶瓷小碗相扣,便于升温加热、保存味道,故又称“扣肉”。
合碗则一从蒸笼上拿下,滚滚热气弥漫在整间屋子之中,轻轻地打开,来自腐乳香醇浓厚的味道就渐渐飘了出来。肥瘦相间的酱梅肉、炸至金黄的土豆、外焦里嫩的肉丸、裹着蛋液和淀粉的瘦猪肉条的香味从房间中溢出来,随着空气越飘越远。入嘴的第一口是香浓的酱料,接着是被瘦肉紧紧包裹着的肥肉,瘦肉很柴、很有韧劲,肥肉酥烂不腻,将它们混着酱汁一下子咽进去,喉咙一寸一寸被油香包围。霎时间,一切仿佛都变得温暖起来。
山西人谈合碗则
@鸭鸭对于我们平遥人来说,冬日必备的一定是合碗则!光是看到那一大碗色香味俱全的肉就很满足,虽然有的时候不小心吃到一块姜会觉得很痛苦。但每次吃完摸一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都会觉得特别幸福。
外公每年都会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这道菜,一次性准备三个月的量,有时候准备的太多,还不得不忍痛扔掉一些。虽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我总会看到厨房里那个忙忙碌碌的身影。在我心里,有外公的年才是真正的年。
安徽——淮南牛肉汤
被称为“安徽名吃、淮南一绝”的淮南牛肉汤是安徽人冬天的心头爱,作为一个正宗安徽人,《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对于淮南牛肉汤的味道也是赞不绝口:“那充满动物油脂的鲜美的汤,单是想想,就可以让我满口生津。”
淮南牛肉汤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美味的同时,也具有高营养、高热能、低糖、低脂肪的特点。一碗正宗的淮南牛肉汤通常由牛肉、千张、豆饼、粉丝组成,大骨熬制的牛肉汤、切片牛肉、粉丝千张、香菜葱花,缺一不可。粉丝滑溜,豆饼软糯,千张带点嚼劲,薄牛肉片浸润了汤汁,一口下去,香味便弥漫了整个口腔。在寒冷的天气里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淮南牛肉汤,整个人从头到脚便热了起来。
安徽人谈淮南牛肉汤
@王小宝 每到假期,我经常和朋友相约于清晨的球场,酣畅淋漓之后,一边聊着篮球,一边步伐熟练地走进一家小餐馆,点上两碗热气腾腾的淮南牛肉汤,配上几片小煎饼与油条,涮着浓稠的芝麻酱料,就着一口口鲜美的牛肉汤,简直是人生享受。
江苏——大煮干丝
“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笛,烧酒水晶肴。”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主要由淮扬方干制作而成。这道菜的精妙之处在于将方干切成一条条丝缕,以让其充分混合鸡汁的鲜香,获得最佳口感。因此,这对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大煮干丝可谓淮阳地区的传统名菜,曾经被扬州地方官员上呈给乾隆皇帝的佳肴,也被外国来宾誉为“东亚名肴”。
粗细正好的鸡脯丝和干丝被金黄醇厚的老鸡汤包围着,火腿和开洋飘在四周,在干丝旁作点缀,娇嫩翠绿的野蔬带着来自自然的纯净。火腿和开洋的鲜味渗入到极细的豆腐干丝中,丝丝入扣,然而不见一滴油花,没有一毫豆腥,乃是脍不厌细的代表。
江苏人谈大煮干丝
@比巴卜 走在江苏宴春早茶的摊铺中,你会发现大煮干丝几乎是每桌每座的必点之菜,足以看出我们对它的喜爱。人们既可以吃到嫩滑的干丝和火腿,又可以喝到暖暖的鸡汤,冬日一顿吃下去,感觉浑身舒畅。然而对于我,大煮干丝还有着另一层朴素却重要的意义。每次过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过大鱼大肉,都要再来一份温润绵密的大煮干丝,洗涤了全身的疲惫,才能真正做好迎接新年的准备。一道大煮干丝,是旧年的结束,也承载着我对新一年美好的期许。
四川——酸萝卜老鸭汤
酸萝卜老鸭汤是川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肴,主要食材是鸭子和酸萝卜,其汤品鲜美可口,汤色澄亮,食用具有增强食欲、清热凉血、利水消肿等功效。
它的做法很简单。将鸭子切片翻炒,再放入酸萝卜,佐以老姜花椒等小火炖两个小时左右即可。经过漫长的煨炖,鸭肉渗出油来,将汤汁染成一片金黄,也让酸萝卜多了几分鲜香。盛上桌来,满屋飘香,其咸酸鲜美的滋味,让人尝一口便食欲大开。
四川人谈酸萝卜老鸭汤
@小Y 因为我喜欢吃酸的嘛,这道菜简直就是我的心头好,每次都忍不住大快朵颐。妈妈给我做的时候还会特意加入了四川当地的银粉丝,粉丝本就细腻,吸收了汤汁后更加软糯,简直是入口即化。
疫情在家,她经常给我做这道菜,吃到后来感觉快要“吃吐了”。然而现在离开了家,又无比想念起来。想念的是那段日子,还是独属于“妈妈的味道”?或许二者兼有。总之,往后几年里可能再也不会有和家人那么长久的相伴了,那段快要“吃吐了”的日子,最终竟成为心底难以抹去的回忆。
云南——富源酸菜猪脚火锅
汤面上浮一层金黄色的油,蒜苗、葱结、红豆、酸菜、辣椒段和猪肘子片交杂在这一层金黄色的油里,看起来很清爽,同时“农家味”十足——这便是云南特有的猪脚火锅。
猪脚火锅的主料是猪肘子,油炸过的肘子再卤,卤完后再切成片状下到火锅里。肘子肥瘦相间,油炸后再煮所生成的“虎皮”口感也十分独特。和北方的酸菜不同,猪脚火锅中所用的富源酸菜通常由青菜和萝卜丝做成,浓郁的酸汤也让猪脚多了几分清爽的感觉。
配料里除了蒜苗、葱结、辣椒段之外,红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云南人来说,红豆和酸菜是完美的搭档,传统的云南美食“红豆酸菜汤”便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代表。当所有的食材汇集到一起,专属于云南人的美好记忆也就此被唤醒。香而不腻的肘子搭配带着肉香的酸菜,吃到最后撇去浮油,再喝上一碗浓稠的汤,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云南人谈富源酸菜猪脚火锅
@小张同学 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聚餐往往会选择商场里充满了现代气息的餐厅,而不会去吃这种很“家乡”的美食。有一次我和三个朋友出门聚餐,突然说起猪脚火锅,于是,被勾起食欲的四个人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前往一家十分具有烟火气的猪脚火锅店。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似乎真的是人生中第一次自发地去这种“家乡性”的小店。猪脚火锅是家的味道,在和家人、朋友相别一段时间后,吃到只属于那个小城市的美食,感觉好像拥有了一种有些陌生但又很熟悉的“家乡感”,所以一起吃猪脚火锅也就有了一种仪式性的意义。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味,一段记忆滋润一片味蕾。在寒冬中首先想到的那道美食,可能是外婆亲手炖了大半天的滋补鸡汤,是朋友分享的冒着热气的烤红薯,是深夜中不打烊的小面馆里香气四溢的拉面。食物,不单只用来饱腹,更串联起了时间与空间,用色泽香味勾连你我,传递浓得化不开的温柔与情意。
饭菜中凝聚的爱与回忆,陪你度过漫漫长冬。
(新闻周报 作者:南迪娜 黎原 国静文 于晓洋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和网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源:红星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11月8日讯立冬,气温骤降,最低温度降至3.5℃。都江堰城区部分地方甚至迎来了今冬的首场降雪。阵阵寒意席卷而来, 光是坐在屋里都让人直打哆嗦。
但此时此刻,在都江堰,有这么一群人,依然坚守在防疫一线,守护着全市市民的健康安全。他们就像一盏盏微光,在不同的角落,照亮、温暖着这座城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坚守在防疫一线。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警察,有的是社区义工,有的是志愿者,还有一些默默付出的居民群众。他们的坚守,让群众心安,也让群众心疼。
同心抗“疫”,感谢有您。为了向这些辛勤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工作者表示敬意与关怀,今天下午,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都江堰国际志愿者服务队特别赶制了200杯奶茶,分别送到灌口街道、奎光塔街道等防疫一线、核酸采集点以及多个院落、派出所,向在寒风中坚守的防疫战士们送上冬日的问候和温暖。
△200多份奶茶赶制中
△打包、装车
△陆续出发了,准备送到各个防疫点
△到达金江社区卫生院
△到达奎光塔街道疫情防控点
“你们辛苦了!来,喝杯奶茶暖暖,提提神。”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都江堰国际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一杯一杯奶茶依次捧给一线防控人员,并送去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天气虽寒,但这里此刻却格外温暖。一杯奶茶,一声问候,一个微笑,瞬间暖化了在场每位防疫一线人员的心。“谢谢你们!忙碌了这么久还没想起要喝口水,刚好奶茶可以暖手又提神。”现场一名防控人员乐呵呵地说道。
△到达林业中心医院检测点
傍晚7点钟左右
最后一份奶茶被送出
人间大爱,于细微之处才见真情。你们奋战在前,我们铭记于心。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和身边的人献出一份爱和力量。
听说这个冬天很冷,但有你们,我们很暖!疫情当前,你们冲锋在前,用坚守守护家园;寒冬之下,我们站在后面,用温暖守护你们!
只要我们携手共行,只要我们同心抗“疫”,没有什么难关过不去,没有什么病痛好不了。最后,向坚守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平凡英雄致敬,谢谢你们!也希望每一位坚守在防疫一线的你们,在保护别人的同时好好的爱护自己。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