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导读:房租涨价,原料涨价,员工工资上涨,所有成本都在涨涨涨!餐厅老板怎么办?菜品涨价?可是顾客又不乐意了:你涨价了,我走人还不成?
既然涨价不可避免,同时餐厅又不想流失太多顾客,要想鱼和熊掌兼得,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这就为您支上几招,降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让涨价“润物细无声”~
01
招牌菜不涨价
涨价也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不能轻易动的就是招牌菜。所谓招牌菜就是购买频率、顾客的关注度比较高的菜品。
菜单上其他的菜,价格如何,客人可能并不怎么在意,但是招牌菜这样的产品就不同了。这类商品会在客户心中形成一个固定的价格区间,商品价格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客户的注意。
因此招牌菜还是尽量不要涨价,继续保持低价,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然后在其他单品上涨价,那么客人的敏感度会小一些。
02
PI值涨价策略:即购买频率高的菜品涨价
海底捞对部分产品的调价,有的涨了几块,有的涨了十几块。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在用餐过后却没有感觉到太明显的涨价,这是为什么?
6招“温柔”涨价法,让餐厅利润蹭蹭涨,顾客还喜欢!
>因为海底捞根据PI值和价格弹性系数这两个因素进行了价格调整。
PI值,也叫千人购买率,也可以称为商品的购买指数、商品的人气度或是商品的聚客指数。
PI值高,说明该商品被客户的关注度高,购买频率也高。
产品PI值往往与商品的定价、毛利率呈现反比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同类商品中,PI值越高,定价越低,产品的毛利率也越低;反之,PI值越高,定价高,毛利也高。
涨价之前,海底捞的客单价基本上在70~90元。涨价之后,基本上还是这样一个区间。这样操作,可以减少顾客的心理落差。
03
一边涨价一边打折
对于不得不涨的菜品,餐厅可以先把产品价格往上涨,同时加大优惠力度,淡化涨价对顾客消费的影响。然后慢慢地降低优惠力度,或者缩小优惠活动的幅度,改为特价单品或代金券。
从整体看,店铺活动力度依然很大,但是店铺单品价格已不知不觉地上涨了。
6招“温柔”涨价法,让餐厅利润蹭蹭涨,顾客还喜欢!
>此外,涨价最好是分多次、小幅度地上调产品价格,让用户有个慢慢接受的过程。每次涨价后的一个周期,要分析涨价对客单量的影响。待客单量逐渐恢复稳定后,再开始新一轮的提价。
04
推套餐组合
推套餐可不只是增加销量的方法,涨价也能用的到。
“咖啡+甜品优惠价格52元,同系列饮品第二杯立减3元。”
一杯饮品从15元涨到18元,第二杯立减3元,原本总计30元,优惠下来两杯成了33元,实际上单倍价格已经涨到16.5元,但消费者反而更容易接受这样的“隐性涨价”。
在快餐厅的套餐组合下,很多消费者甚至可能完全不会关注单品本来的价格。而在很多中餐馆,老板应该明白,餐厅中所有菜品呈现出一个网状结构,任何两个菜品之间都有可能建立连接:
顾客点餐是某几种菜品的排列组合,这好似在网状结构上画出了一条条线,这一条条线正是餐厅需要为顾客备餐的产品线。
6招“温柔”涨价法,让餐厅利润蹭蹭涨,顾客还喜欢!
>05
重新设计不一样的菜单
菜品要涨价,如果为了图省事而在原有菜单上贴价格贴纸,既不美观,也会让顾客一眼就看出,反而影响声誉。
因此餐厅最好规划好多款要涨价的产品,统一更新一次菜单设计,并在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
招牌菜大篇幅设计,突出特色菜。
菜单名字颜色加深,价格放小并且颜色减淡,最好不要在菜单上使用“¥”符号。
不要用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价格来排列菜品,必须把菜单顺序打乱。
升级产品名:比如原本菜单上“酸菜鱼”卖48元,重新设计菜名为“老坛酸菜鱼”价格就可以提升为58元。
6招“温柔”涨价法,让餐厅利润蹭蹭涨,顾客还喜欢!
>06
引入利润高的爆品代替固有产品
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产品买单,是提升餐厅利润率的核心问题。对于有研发能力的餐饮店,推新品是个不错的“间接涨价法”。
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不同品类的产品对应不同的消费能力。这一观念,限制了很多餐厅提价和议价空间,使得餐厅的盈利能力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餐厅可以引入利润高的爆品产品替代餐厅固有产品。爆品迭代的运作方式,比起简单粗暴的涨价要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近有一个餐饮同行发来这样的消息:
我店里的客流量还算不错,翻台率也挺高。生意看起来很红火,但是客单价却不如从前,利润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我想给菜品涨价,又怕得罪顾客,哎,怎么办才好呢?
相信这是很多餐饮老板都遇到的问题。在各项运营成本(如房租、原材料、人工)不断飞涨的今天,想不亏本就只能想到提高菜品价格了。但是又怕一涨价,顾客不满意,造成客源流失。
涨还是不涨呢?
对于这个问题,小餐给出的答案是:凭空涨价不可取,用对策略是关键。
如何做到提高菜品价格,又能让顾客心甘情愿掏腰包呢,这些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1、组合套餐策略
利用套餐来进行涨价是不少餐厅采用的策略。对于套餐组合,很多顾客的第一反应就是便宜、实惠,所以可能会模糊掉单品本身的价格。让顾客免去了单品涨价带来的心理落差。
我们用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比如说某快餐店,单卖一个烤肉饭是18元,可乐单卖是4元。然后他们选择将两个产品组合在一起卖20元。顾客就会觉得我只要再花2块钱就能买到一瓶超市里3块钱的可乐,还挺实惠的。所以不少人就会选择这个套餐,看起来的确实便宜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之前烤肉饭的价格是15元/份。
这样的套餐组合不仅隐形的提升了价格,同时将店里可乐的销量带上去了。利润也提升了。
所以说,在提高菜品价格的时候,使用套餐组合定价来转移顾客对某个单品菜价的关注,也不失为一个妙招。
2、PI值涨价策略
海底捞曾经就利用这一策略,进行了一次“神不知鬼不觉”的涨价。
店里有的菜品涨了几块,有的涨了十几块。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在用餐过后却没有感觉到太明显的涨价,这是为什么?
主要因为海底捞是根据PI值和价格弹性系数这两个因素进行价格调整。什么是PI值,简单的说它就是指商品的人气度或者是购买指数。
PI值与价格敏感度的关系十分密切,PI值高的商品是价格敏感商品。PI值高,说明该商品被客户的关注度高,购买频率也高,这类商品会在客户心中形成一个固定的价格区间,商品价格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客户的注意。
而商品PI值往往与商品的定价、毛利率呈现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同类商品中,PI值越高,定价越低,毛利率也越低;反之,PI值越低,定价高,毛利也高。
所以对于那些PI值高,毛利率低的高敏感度的菜品,他们就不会涨价。
相反PI值较低的低敏感商品,涨价的幅度就较大了。
涨价之前,海底捞的客单价基本上在70-90元,但是涨价之后,基本上还是这样一个区间。这样操作,可以减少顾客的心理落差。
2、利用新品涨价
对于有研发能力的餐厅,选择定期推出新品也是一个不错的“涨价”策略。价位可直接设定在预期涨价的位置,通过一段时间的推广新品,可以逐渐提高客户对涨价的接受度。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旧产品和新产品组合,用套餐的形式出售,对客人来说性价比很高,也可以间接的拉高旧产品的价格。
4.设置会员价策略
设置会员价格最先是出现的商超里面,当消费者消费到一定数额时,会员就可以享受折扣优惠、甚至还有礼物相送!这种优惠活动是只面向会员的,并且永久有效,消费者看到了这个甜头、为了享受永久优惠也会积极加入到会员中来。
这种方法对于餐饮行业同样适用。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会员价格优惠力度为他们提供了用餐需求的信息,餐企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了解到每个会员的消费倾向,有了这个信息,商家进而针对不同的会员制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
例如,有一位会员每次的消费金额都很大,但他从来都不涉及某一菜品,那么商家就可以利用会员讯息,给这位会员发送一些食品类相关的折扣优惠信息,从而引导他在新品类进行消费。
你还有什么实用的涨价策略呢?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哦!
>情影响,销量疲软,面对“内忧外患”的现实情况,餐饮老板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可不可以涨价?答案是可以,但是要这样做得毫不知情。
新品定价
越是经济不好、消费低迷的特殊时期,餐厅就要靠推出新产品吸引顾客的眼球。另外,新产品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店家拥有新的定价权,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涨价。
< class="pgc-img">>在这里建议餐饮老板推新时可以考虑小吃,因为内行人都清楚,小吃是提高客单价的隐形利器,依托供应链,操作简单,利润高!
新设套餐
每个店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套餐,而套餐也是常见的涨价方式之一,以引流产品带动爆款高毛利产品,像团购,有一两个热销菜品,再带一些冷门高利润的菜品,最后让顾客感官上觉得很便宜。
< class="pgc-img">>所以,当你想要涨价或者准备涨价时,可以重新搭配一些热卖套餐,将店里的特色与一些低成本产品进行搭配,或者将最近一些季节产品与低成本产品搭配。不仅能提高销量,还能增加利润
PI值筛选
消费者一般对价格比较敏感,也很难接受自己常卖的产品突然涨价为了降低涨价舆论带来的风险,餐饮老板可以根据PI值选出人气比较高的菜品和人气比较低的菜品。
< class="pgc-img">>而人气高的菜品选择不涨价,人气比较低,也就是顾客不常点的菜品价位相对上调一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即使涨价”,顾客也不会有明显感知的到。
结语
涨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于餐厅来说,提高利润的方式有很多种,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价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