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中秋假期,全省旅游景区持续走热,游客量较“五一”假期同期显著增加。外出旅游时,大家是否坚持做到节约粮食、拒绝浪费?10月2日至4日,记者在成都市多个景区进行走访调查。
推荐点菜是关键
“我们的菜很扎实,你们4个人点3菜1汤足够了。”黄龙溪古镇景区内,“豆花庄客栈”中餐店服务员提醒点菜的游客。记者看到,店内多处张贴“节约粮食、浪费可耻”的海报,收款处还有“请不要浪费粮食,如有剩饭加收两元”标识。
记者采访的多位餐厅负责人认为,制止餐饮浪费,推荐点菜是关键。“服务员必须提醒客人按需点菜,我们将其列入管理章程。”武阳客栈总经理杨诗阳介绍,该店以接待团客为主,在按需备好每日饭菜后,剩余食材用于制作员工餐,最大限度物尽其用。
询问打包也很重要。“剩余的凉菜和烤鸭放一个盒子,您看行吗?”在黄龙溪大酒店一楼餐厅,服务员询问起身离席的客人。酒店主管李小莲表示,如有剩菜,服务员都会询问是否打包,并尽量少用打包盒,“这些要求都纳入日常考核。”
记者走访了解到,针对景区内餐饮从业者,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推动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蔚然成风。“景区管理部门、街道等工作人员到店宣传,提倡文明用餐,主动参与制止餐饮浪费现象。行业协会也发出‘文明用餐节俭环保’的倡议书。”宽窄巷子古魅花园餐吧负责人表示,该店每周服务员例会都会强调树立节约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要求从业人员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厉行节俭。
把握分量有学问
保证吃饱不浪费,许多景区内餐馆都在饭菜分量上下功夫。
宽窄巷子轩轩小院是一家中餐馆,服务员会根据人数搭配小碗菜或半份菜。洛带古镇景区紫藤院提供的豌豆腊肉饭,则明确标注“小份1-2人”“大份3-6人”。多家餐馆负责人表示,景区内物资供应足、配送快,每日不会囤积食材,避免浪费。“备菜坚持宁少不多。4日中午有近20桌,最多的一桌有10余人,因为都是提前预订,所以准备充分,饭菜基本都吃完了。”民宿“九大碗”服务员说。
一些小吃店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洛带古镇的毛婆婆凉粉店,把小吃分量精准到克,并上墙公示,如豌豆凉粉1份130克、红油耳片1份250克。一家生意火爆的自助小火锅店内,取餐处有提示,“按量取用,锅底菜盘剩量超过200g加收10元。”“这个做法我们理解。其实大家都很注意,吃饱就是了,尽量不要浪费。”游客张女士说。
在黄龙溪古镇景区,“酸小妹”酸辣粉小吃店老板杨端说,店里的粉、面、炒饭以前有大份售卖,但发现食客普遍吃不完,于是取消了。“客人买单前,我们都明确告知是小份,如果不够,吃完再加都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四川日报
<>示:在重庆,江湖菜很有名,但美味却来之不易。
今天,我们看一个江湖菜大佬的收徒仪式,感受一下他们是不是最可爱的人——
< class="pgc-img">>12月12日晚,数百名重庆餐饮行业的嘉宾和来宾欢聚渝北汽博中心的凯帝拉菲盛宴,共同迎来中国烹饪大师王清云先生再次喜收11名爱徒的仪式。
收徒仪式由重庆电视台移动频道《重庆美食》栏目主持人均均主持。
< class="pgc-img">>这是一个喜庆的夜晚,嘉宾云集,觥筹交错,共同见证“重庆餐饮和厨师业界正在崛起的新秀们,按照传统礼仪正式拜中国烹饪大师、潘恋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常务副会长、重庆江湖菜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供应链专委会主任、重庆杨记味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杨记隆府)行政总厨王清云先生为恩师”,成为其的弟子。
< class="pgc-img">>杨记隆府,重庆餐饮行业迅速崛起的品牌;目前在重庆有9家店,全国有16家店;以极具个性的“传统民国风+百味江湖菜”,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顾客非常喜爱的十大必点菜中,排名第一是杨记招牌鱼,由王清云大师从来凤鱼得灵感、不断改良而成:
典型的荔枝味,底味厚重,咸甜酸辣尽在其中,鱼肉鲜嫩,仅解放碑店就创下年销60吨草鱼的奇迹。
< class="pgc-img">>他还把黑豆花和老母鸡,通过汽锅烹制而成:独特新颖,真材实料,药膳味道,养生佳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很快跻身十大必点菜品行列。
< class="pgc-img">>参加收徒仪式的嘉宾代表主要有:
重庆烹饪老前辈和餐饮精英:郑显芳先生、贺习昌先生、徐世兴先生、李祖兵先生、周忠祥先生、宋彬先生等;
王清云的老师、潘恋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掌门人:潘恋先生;
重庆杨记味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先生及各位董事;
重庆烹饪协会会长:王顺海,常务副会长:吴海东先生,监事长:向跃进先生;
重庆江湖菜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雷开永先生,监事长:杨长江先生;
重庆老字号协会会长:夏红亮先生;
巴江水集团董事长及潘恋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主席:王伟先生;
< class="pgc-img">>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王清云老师和夫人,在台上就坐,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接受徒弟们的跪拜礼:弟子视师,敬同于父。
一叩首:日月北斗,天地长久;
再叩首:师徒联手,名扬九州;
三叩首:永记师恩,功德千秋。
< class="pgc-img">>现场还有弟子向恩师及师母献茶的礼仪。
献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礼仪,以示对师父及长辈的尊敬和厚爱:感谢师父领进门,一杯香茶敬师恩。
一杯茶:师徒是一家;
二杯茶:技艺超群振中华;
三杯茶:厨艺人生展才华。
< class="pgc-img">>11名徒弟宣誓:
“今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很荣幸加入这个大家庭,我们会秉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念,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厨艺厨德博大精深,我们会虚心和有耐心去接受;
“我们一定牢记师训,并且要把烹饪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class="pgc-img">>人生如果有一位好的老师,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和人生经验,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俗话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相信通过王清云大师的言传身教,11名徒弟定能学到一身好手艺,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 class="pgc-img">>王清云大师答谢:
“在这秋收冬藏的季节里,在2018年12月12日的大好日子里,大家相聚在这人杰地灵的重庆凯帝拉菲大饭店。我带着喜悦而又激动的心情,感谢在坐的所有来宾到此见证我的收徒仪式。
“我非常感恩,衷心感谢大家的祝福。
< class="pgc-img">>“常言道:儿女成长靠父母,传承技艺靠老师。在此,我也特别感恩我的父母,感恩我的老师,是你们的关爱和教导,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同时,我也要感恩所有的来宾和朋友,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才有了我王清云的昨天和今天,以及明天的持续成长。
< class="pgc-img">>“在此,我也告诫所有弟子,我们要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传承不光是技术,还有精神的传承,职业素养的传承,责任的传承,担当的传承,付出的传承,尊师重教的传承。
“今天是你们付出的日子,明天将是你们收获的日子。让我们用传承的心,去回报一代代为烹饪事业而奋斗的所有老前辈。”
< class="pgc-img">>重庆烹饪协会会长王顺海:
“在烹饪界,老师收徒是常态,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事情。一直以来,王清云的收徒仪式就与众不同,他把每一次的收徒都办得非常认真、庄严,可见他非常用心。
“趁这个机会,他让我们行业加强交流,增强信心,这都源于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年轻人来说,人生面临选择,选好师傅,选好平台,才能更上一层楼。”
< class="pgc-img">>潘恋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掌门人潘恋:
“我们这个行业,最离不开的就是感恩。可以说,正是有了一代代烹饪前辈的呕心沥血,才有了我们今天厨师行业的兴旺发达。
“一是希望王清云先生在带徒弟过程中不记前辈的栽培;二是期待新入门的弟子尊师重友,把厨艺厨德发挥光大;三是期待王清云带领徒弟在传承前辈技艺基础上,再接再厉,把重庆美食推上新的台阶。”
< class="pgc-img">>重庆杨记味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
“烹饪事业是一项发展趋势良好的事业。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新,餐饮业营业收入一路走高,持续增长。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广大从业人员践行‘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和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人生观。
“王清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从事烹饪事业20多年历程中,荣获了国际五星名厨白金勋章、明星金厨奖、中华金厨奖、中国烹饪大师等奖项,成绩突出。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相信他带出来的徒弟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成为烹饪业界出类拔萃的新秀。”
< class="pgc-img">>重庆江湖菜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雷开永:
王者格局德四方,
清修苦练技业长;
云彩悟化众弟子,
牛气餐界一柱梁。
< class="pgc-img">>目前,王清云大师有四五十名徒弟,遍布全国各地。收徒,是他非常谨慎的工作之一。
接受采访时,他谈到收徒的基本要求:一是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为人诚实;三是爱学习;四是尊重行业和职业。
“所有徒弟的技艺提升、管理经验积累以及道德素养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这四点之上。”
< class="pgc-img">>新收的11名徒弟,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谢鑫:31岁,来自开州区。做过早点,到过北京、广东、宁夏等全国各地闯荡,阅历丰富,现任杨记隆府南坪店小吃主管,他炸的麻圆足够大,赚尽眼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沈泉:20岁,来自巴南界石镇。技工学校毕业,学的是机修,进过电子厂、京东分货,还是觉得餐饮有前途,更适合自己,现任杨记隆府北滨路店打荷师傅,开料,拉货,扛东西,忙碌而充实。
< class="pgc-img">>王兆民:24岁,来自四川巴中。当过兵,进入餐饮行业后,在沙区、解放碑等地大酒楼工作过,还深入上海工作学艺 ,现任杨记隆府磁器口店打荷。非常爱学习,在自考大专,志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厨师长。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刘杰:23岁,来自四川江油。职校数控专业,修过挖机,但行业不景气;更喜欢美食的他,毅然改行,现任杨记隆府南坪店炉子师傅,相信能在餐饮行业做出一番成绩。
< class="pgc-img">>邓延杰:22岁,来自四川内江。技校烹饪专业出身,在贵阳、安顺、遵义等地工作过,后经做前厅的姐姐引荐来渝,现任杨记隆府南坪店墩子主管,肯钻研,也重经营和管理,期待有一天能够投资开店。
< class="pgc-img">>代梦林:23岁,来自大足。做过汽车美容,3年后进入餐饮行业,做过大排档和中餐馆,现任杨记隆府北滨路店炉子师傅,杨记招牌鱼的实际操作者之一。忙起来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坚信所有付出都值得,相信两三年后自己会更好。
< class="pgc-img">>钟大义:22岁,来自梁平。在八一烹饪学校学习过。做过火锅,更喜欢中餐,进入四星级酒店工作过一年多;现任杨记隆府星光天地店凉菜师傅,拿手菜是椒麻鸡。
“掌握火候很关键,早了则生,有腥味;过了则散,不成型;期待学好技术,向热菜方面发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巫从飞:29岁,来自四川达州。最初毕业在广东进厂一年,后来到深圳发展学习餐饮,有缘曾跟老师一起工作过。后来回到家乡炒菜,自己也曾开店2年多。然而,总有一种召唤叫梦想,今年过年后来到杨记隆府解放碑店,任二炉,熟练炒制霸王兔、辣子鸡等旺菜;马上进入而立之年,处在转变时期,期待突破自己,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赖龙:18岁,来自四川南充。父母在陕西做装修,但依然改变不了他对餐饮的梦想,做过小吃,现任杨记隆府杨家坪店小吃师傅。
“我有个亲戚经营餐饮公司,做火锅、串串和小面等业态的加盟连锁,激发了我进入餐饮行业的强烈愿望 。坚定方向,不懈努力,相信自己能行。”
< class="pgc-img">>李增尧:26岁,来自云南保山腾冲。酒店管理专业,做过一段时间的装潢。由于哥哥在重庆当兵,自己跟随过来,最终落脚在杨记隆府解放碑店,打荷、小吃 、烤吧等很多岗位都做过,现主要负责员工餐,也四处帮忙 。
“员工最喜欢吃炒土豆,动作要快;休息时喜欢到处品尝美食,琢磨味道密码,相信不断修炼,终有所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秦盛鹏:24岁,来自石柱。父母开餐馆,但他还是要走出来。在广东工厂做过普工,在东莞酒楼做过服务员;2015年回渝 ,现任杨记隆府北滨路店炉子师傅。
“父母开店比较固定成规,加上现在有哥哥帮忙,让我能够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年轻的心,有点叛逆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
< class="pgc-img">>*食都文化 羽翔 千千 采写
春绘江摄 江哥乐拍 摄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食都文化: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美食专辑和网络传播平台;以食为引,涵盖吃喝玩乐
><>档可以看作是活菜单,这种无菜单式自助点菜,给顾客带来逛街式的点菜体验,全方位地让食客感受热腾腾的开餐氛围。
让菜品自己说话
刺激顾客的食欲和消费欲
顾客忍不住全想点
明档点菜深受广大顾客青睐
都想做明档,但如何做好明档?
思迅食通天餐饮管理系统,提供明档点菜方案,为顾客带来逛街式的自助点菜体验,帮助餐饮企业提高收银效率,节省成本,增加收益。
菜谱式
业务流程
1.咨客引领顾客入坐,取餐桌牌
2.服务员协助顾客在各个区域选取所需菜品,并取菜品卡
3.拿餐桌牌和菜品卡到前台,操作员开台,读菜品卡信息,完成点餐
4.顾客用餐,付款,离店
海鲜明档
业务流程
1.服务员引领顾客到海鲜池,选取海鲜
2.操作员点菜,放置海鲜到秤上,自动取重
3.选取海鲜结束,落单,进入后厨制作
4.顾客用餐,付款,离店
托盘式
业务流程
1.顾客进入餐厅领取托盘
2.在各个区域选取所需菜品放入托盘中
3.将托盘放入结算区
4.食通天前台系统会立刻显示菜品名称、价格等,操作员与顾客核对后完成付款结账
移动式点菜
业务流程
1.服务员引领顾客到各个明档区域,选取菜品
2.操作员使用移动POS或点菜宝点菜
3.服务员送菜上桌
4.顾客用餐,付款,离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