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事故现场。
8月30日晚上9时许,夜幕降临了山西临汾市陈庄村,整座村庄渐渐安静了下来,然而,村内一座已经坍塌的饭店,和饭店门口拉起的警戒线却在提醒,就在30多个小时前,这里才刚刚发生了一场致数十人死伤的事故。
8月29日上午9时40分许,陈庄村一饭店发生坍塌,据央视新闻报道,救援工作至30日凌晨三时多结束,共救出57人,其中29人遇难,7人重伤,21人轻伤。
记者了解到,发生事故的饭店名为聚仙饭店,在过去十多年间,曾经历多次加盖、扩建。此次事故发生地点是饭店内的宴会厅,原本是一处院子,后来上方搭盖了屋顶后成为宴会厅,搭建至今已超过十二年。
A
事发时饭店内正举办80岁寿宴
如果不发生这场意外,聚仙饭店内原本正在举行一场喜事。
8月29日,是与陈庄村一路之隔的安李村村民李大爷的80岁寿宴,不少亲戚和乡邻都赶来祝寿和帮忙。
李大爷爱好音乐,会拉二胡,平时常在乡里的文艺宣传队帮忙。因此,“趁我八十岁,大伙要给我庆祝庆祝。”李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其实一直不想办宴席,但架不住旁人一直劝他。在身边人的操持下,寿宴地点选在了邻近的聚仙饭店。
一位村民表示,聚仙饭店在周边一带口碑很不错,“村子里有办酒席的就在他家,平时能摆二三十桌,容纳一二百人。”安李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就在事发的前一天,聚仙饭店才刚刚举办了一场百人的宴会,“我们村一家人的孩子举行12岁的生日宴会,有100多人参与,中午吃完饭后,大家都各自回家了”。
为了让大伙儿乐呵,29日当天,饭店外搭了一个戏台子。寿宴开始前,不少宾客都聚在外面看戏,气氛祥和热闹。
安李村的村民王家宝也来祝寿,上午9点40分左右,王家宝正听戏听得入迷,只听“哗啦”一声,“饭店上面的预制板整个塌下来了”。一位伤者在事后表示,当时他们正在宴会厅聊天,“都没有反应的机会,房顶咔嚓一下就倒了下来,根本没有前兆”。
村民李学彦当时正在饭店内,李学彦回忆,他怕中午没有座位,便和村内的一些妇女、孩子一起在席间占座。就在他起身送上贺礼的谈话间,坍塌发生了。他和几个打扑克的人从窗户跳出去,躲过一劫。
宴会厅坍塌时,李大爷正在屋外接待唱戏的人,“当时他就走不动路了,是别人搀扶着上车送回家。”一位村民说,“幸亏这个戏台子,不少人在外边看戏,没有进到宴会厅里来,否则被压的人更多。”
坍塌发生后,“里面的人都乱套了,很多人在废墟上使劲刨,找各自家里来的人。”李学彦说。然而,由于坍塌下来的板子太大太重,光靠人力根本搬不动。
8月30日,当地官方公布了聚仙饭店坍塌事故中29名遇难人员的名单。其中,李大爷所在的安李村有24人遇难,李大爷78岁的老伴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
寿辰当日发生这种意外,李大爷十分自责。在一段媒体公布的视频里,这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弱的80岁老人不断拍着膝盖痛哭,并一度跪下“谢罪”,很快被旁边的人搀起。
B
多方参与救援,现场连夜清理完毕
坍塌事故发生后,当地迅速展开救援。救援人员李锐(化名)告诉记者,救援队是在8月29日上午11点左右接到当地应急管理部门通知的,随后,来自周边县市的近百名救援队员携带救援及急救工具陆续赶到现场。
“除了消防人员,公安民警、村干部和居民也都在抢救被埋人员,很多人都在徒手搬石块,现场比较混乱。”李锐说,随着专业救援力量到达,现场成立指挥部协调救援工作,并拉起警戒线,将没有经验和设备的村民请离现场。
安李村村民李恒飞也参加了救援。李恒飞说,8月29日上午,通过村里广播听到聚仙饭店坍塌的消息后,他随即骑着电动车赶往现场,“我和消防人员一起用手扒开砖头,用撬棍撬起水泥板,救出了一名老奶奶”。
事发地堆积的大量坍塌物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困难。李锐表示,坍塌的建筑中有很多起支撑作用的水泥柱,这些水泥柱若移动不当就可能造成二次坍塌。他和其他救援队员在尝试挖掘救援通道的时候就多次碰到水泥柱,“碰到柱子,只能退出来重新挖。”
参与现场救援的襄汾县天龙救援队队长卢拾民也表示,他们当时看到现场是一片废墟,“跟发生了地震一样”。“我们进去后只能用电镐、切割机或者徒手挖掘来救援”。倒塌下来的物体太重,人工难以清理和搬运,“看见有人被压在下面,痛苦地呼叫,我们一时没有办法救出来,心里很难受”。
8月30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消防人员在饭店坍塌的废墟下救援时看到,有一位父亲保持牢牢护住孩子的姿势,但两人均已遇难。消防人员忍痛将他们分开。
到了29日下午四五点时,救援队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确定事故现场没有生命迹象后,现场人员使用了大吊车等大型机械把水泥板吊起来。
第二天凌晨3时45分许,现场救援全部结束,开始做消杀工作。早上6时40分,救援队撤出现场,现场的废墟已经被连夜清理完毕。
一名村民说,他妻子的姑姑、表姐和表姐夫都在这次事故中受伤。目前,上述3名伤者已从襄汾县医院转院至临汾市医院治疗。
C
事发饭店未经专业设计,曾多次加盖、扩建
8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事发的襄汾县陈庄村聚仙饭店,据附近村民介绍,聚仙饭店原本是村民自建房屋,主屋已经建了数十年,早先只有一层,靠近马路,但马路近些年由于修路在不断加高,“原来的一层变成了地下,就加盖了二层,后来又加了阁楼,还建了卧室和厨房,到现在的样子一共扩建了五六次。”
30日下午,陈庄村村主任姚先生也向记者证实,聚仙饭店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后来多次扩建,“当时没有设计,就找了俩大工,自己家里干小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坍塌的区域为饭店宴会厅,原本是饭店主屋后的一处院子,后来上方搭盖了屋顶,成为宴会厅。一名在现场制图的襄汾县消防人员告诉记者,宴会厅长宽分别为13.6米、12.4米。
8月30日,卢拾民告诉记者,宴会厅上方天花板是用预制板修建的,又加固了一层水泥,“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发生塌陷”。村主任姚先生表示,此次发生坍塌的饭店宴会厅,从搭建到现在,至少已有十二三年时间。
坍塌事故发生后,宴会厅周围的主屋、卧室、厨房等建筑均大体完好。“前后楼(主屋、卧室)、厨房都是砖混结构,宴会厅上方是用预制板铺成的,受力不行。”一位村民表示。在现场,还能看到宴会厅一侧残留的预制板。
8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襄汾县“8.29”饭店坍塌重大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
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聚仙饭店老板名为祁建华,约55岁,一家人开酒店十多年,从一个小饭店开始,逐渐建起酒楼。天眼查信息显示,2015年,该饭店因未按《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办法》规定报送资料而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据饭店对面一名与祁建华熟识的村民介绍,出事后警方进驻聚仙饭店,祁建华本人也被控制。
目前关于涉事饭店是否属于违建的情况正在调查中。河南梅溪律师事务所王勍文律师告诉记者,如果调查认定该建筑为违章搭建,则饭店所有者、管理者、租户以及建设主管部门需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并按照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进行追责。此外,饭店所有者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给予死者家属死亡赔偿金和相关赔偿。
<>家好,我是华三少,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今天有点事来西安了,没有在店里。分享一下所见和一些思考。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一早起来天气有些阴沉,坐标大西安南郊,出了门准备吃早点,偶然发现路边好多餐饮店出现了大规模成批转让的现象,一些餐饮店看来都是最近才开的不久就开始转让了,店面都是刚刚装修过的。现在这个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看来现在实体餐饮生意都不好做,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到底对我们这些想做餐饮店创业的人们有什么提示,或者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餐饮店大规模转让不能生存的现象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可能一方面原因是这几年的经济不景气,人们手里的钱并不多,打工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一点点,加上物价疯涨,很多人都不愿意消费了,能省则省,在吃饭上省了这下餐饮店的顾客就少了很多。?加上这两年失业人数增加,好多人不知道该干什么事情,于是选择了容易上手的餐饮行业,说白了这年头只要是有点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干餐饮,没有技术的随便掏几千元学个小吃技术就能开店,不想学技术的,直接加盟,也能开店。大规模的人员涌入给这个餐饮行业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大浪淘沙,必将是这个行业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那些能长久生存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所谓的“百年老字号”店。新人进去以后势必要先赔钱做活动,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进去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活动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客源稀少。?餐饮店同类型的饱和严重,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也是餐饮店难于生存下去的一个原因,就拿简单的潼关肉夹馍来说,记得几年前街上还几乎见不到什么潼关肉夹馍,现在一出门遍地都是,从火车站一路到南,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有一家,同质化的产品显得让这个肉夹馍基本上毫无竞争力。?无论是街面上还是城中村,或者是店面还是摊位,基本是随处可见潼关肉夹馍的踪影,有的看着可以,但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毕竟在陕西这个地方想做出出类拔萃的很难,大多数摊位最后就是搁置街边,等待下一任的接替。?最后一点,现在由于互联网点餐的出现,各种外卖平台的加入,原本顾客到店消费的习惯被改成了点外卖了。这样实体餐饮店的好多客源流失,加上外卖平台的提点过高,反而房租还是一涨再涨。这样下去入不敷出的时候居多,这也是让大多实体店转让的原因。?今晚借住在朋友家里,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了。心情也犹如这天气一样,自己开店也快一个月了,很多事情都不顺,营业额也没有多大突破,最后还能走多久真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