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演配角就只能默默无闻?谁说TVB绿叶就注定一辈子不出头?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45岁的港星,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他不仅在演艺圈里混得风生水起,还在商界大展拳脚,俨然一副小富豪的架势。没错,我们说的就是梁烈唯!这个名字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还有点陌生,但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从TVB的千年绿叶到跨国创业的商业大亨,梁烈唯的逆袭之路不仅让人惊叹,更给那些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小演员们打了一剂强心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配角演员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梁烈唯的成功秘诀吧!
< class="pgc-img">>在TVB这个大染缸里,像梁烈唯这样的配角演员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多少人怀揣着明星梦进入TVB,却最终只能在一部部电视剧里扮演配角,甚至连名字都没几个观众记得住。梁烈唯也曾是这个大军中的一员。虽然他参演过《巾帼枭雄》《使徒行者》等热门剧集,但始终没能突破配角的身份。要知道,在娱乐圈里,年龄可是个不小的障碍。眼看着自己已经45岁了,还是没能成为主角,换做是其他人,可能早就灰心丧气,选择默默退出这个残酷的圈子了。
< class="pgc-img">>但梁烈唯不一样,他没有被现实打倒,反而选择了另辟蹊径。当他意识到在演艺圈可能难以更进一步时,他果断地将事业重心转移到了创业上。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要知道,从演员到创业者,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转变。演员需要的是表演才能和镜头感,而创业者则需要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但梁烈唯却能够在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难得的才能。
< class="pgc-img">>说到梁烈唯的创业之路,就不得不提到他最新的项目——在马来西亚开设的四川火锅店。这次创业,梁烈唯可是找了个好搭档——搞笑艺人林盛斌。两个人强强联手,在马来西亚的闹市区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火锅店。开业那天,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陈山聪、陈国峰、姜皓文等圈内好友都来捧场,让整个开业典礼看起来像是一场小型的明星聚会。
< class="pgc-img">>这家火锅店的装潢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一看就知道老板们是下了血本的。不仅有小舞台供老板和嘉宾发言,还准备了两头御用烧猪,甚至还有醒狮表演,搞得跟过年似的。这样的排场,不仅显示了梁烈唯和林盛斌的财力,更体现了他们对这次创业的重视程度。
< class="pgc-img">>有意思的是,梁烈唯和林盛斌并没有选择自创品牌,而是采用了加盟的模式。他们加盟的是一个已经创立十年、在国内拥有60多家分店的四川火锅品牌。这个选择其实很聪明。要知道,很多明星创业都喜欢自创品牌,觉得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名气。但问题是,餐饮行业可不是靠名气就能撑起来的,没有专业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很容易就会栽跟头。
< class="pgc-img">>选择加盟成熟品牌,不仅能够减少创业风险,还能借助品牌已有的知名度和管理经验。而且,马来西亚的华人市场相当大,对四川火锅这种地道的中国美食肯定有需求。再加上不少港星经常往返马来西亚,有时还会在那边拍戏,这无疑为他们的生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客源。比如最近苗侨伟、姜皓文、李灿森、陈家乐等人就在马来西亚开机拍戏,曾志伟、肥妈等人也被拍到在当地就餐。这些都为梁烈唯和林盛斌的火锅店提供了天然的宣传机会。
< class="pgc-img">>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梁烈唯的商业头脑。他选择在马来西亚开店,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也显示了他善于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作为一个演员,他很清楚自己的人脉优势在哪里,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商业机会。这种能力,可不是每个演员都具备的。
< class="pgc-img">>当然,火锅店只是梁烈唯创业版图中的一小部分。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先是和人合伙开了一家钟表店,开业那天可是星光熠熠。吴卓羲、陈山聪、胡定欣、高海宁、陈自瑶等人都来捧场,场面不比他开火锅店的时候差。
更让人惊讶的是,梁烈唯在接受采访时戴的可是一块市场价超过50万的名表,这阔气程度,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要知道,能戴得起这种价位的表,在娱乐圈里也是凤毛麟角。这不仅体现了梁烈唯的经济实力,也显示了他对自己事业的信心。
< class="pgc-img">>更令人佩服的是,这家钟表店的经营状况相当不错。开业仅一年就开始扭亏为盈,并且很快就开了第二家分店。这种快速扩张的势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香港的零售业这些年可是一直不太景气,能在这种环境下做到快速盈利并扩张,足见梁烈唯的经营能力非同一般。
但梁烈唯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在北上发展的过程中,他又和林峯的妻子张馨月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名车店。开业当天,同样是明星云集,郭政鸿、关楚耀、李灿森等港星都到场支持。这种借助明星效应来宣传自己生意的手法,梁烈唯可以说是运用得炉火纯青。
除了开实体店,梁烈唯还紧跟时代潮流,开始涉足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领域。这可是现在很多明星都在尝试的新领域。要知道,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明星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电视荧幕,如何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在网络上创造价值,成了很多艺人面临的新课题。而梁烈唯在这方面的表现也相当不错,据说目前成绩还挺可观的。
< class="pgc-img">>梁烈唯的成功,从他的个人消费上也可见一斑。去年生日的时候,他晒出了自己的新座驾——一辆带星空顶的顶级SUV。据说这辆车的市场价高达700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从配角演员到能买得起这种豪车,梁烈唯的逆袭之路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
不过,让人感动的是,即使事业有成,梁烈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演员身份。他偶尔还是会回TVB参加一些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拍摄。这种不忘初心的态度,着实让人敬佩。要知道,很多艺人一旦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就很容易对演艺事业失去兴趣。但梁烈唯却能够在创业和演艺事业之间保持平衡,这种态度无疑值得赞赏。
当然,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梁烈唯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争议。比如两个月前,他参加《奖门人》录制时,就被指责在玩抢凳子游戏时趁机揩油女嘉宾郭珮文。这种事情在综艺节目中其实并不少见,很多游戏都会导致嘉宾之间有一些身体接触。但在当前这个敏感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行为还是引发了一些争议。
< class="pgc-img">>面对这种情况,梁烈唯并没有选择道歉,而是保持了沉默。倒是女主角郭珮文主动出来澄清,让大家不要无事生非。这种处理方式,也体现了梁烈唯作为一个成熟艺人的智慧。他知道有些争议不需要理会,过度解释反而可能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梁烈唯确实有些过分,在公众场合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梁烈唯应该更加谨慎,即使是在综艺节目中也要注意分寸。“一位网友这样评论道。
也有网友认为这只是一场误会,不应该过度解读。“综艺节目不就是这样吗?为了效果难免会有一些肢体接触,大家不要太敏感了。“另一位网友表示。
还有网友指出,这种争议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性别问题的敏感度提高。“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尊重和保护女性。但同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上纲上线。“
更有趣的是,还有一些网友把注意力放在了梁烈唯的创业成就上。“我更关心的是他是怎么从一个配角演员变成小富豪的,这才是真本事啊!“一位网友这样说道。
“梁烈唯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不要被现状所困,要学会开拓新的领域。“另一位网友表示受到了鼓舞。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网友们的评论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观点,既有对争议事件的讨论,也有对梁烈唯个人成就的赞赏,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思考。这种多角度的讨论,也恰恰反映了公众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从中看到更多的社会议题。
回顾梁烈唯的成功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从TVB的配角演员到跨国创业的商业大亨,梁烈唯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适应力和商业头脑。他不仅善于把握机会,更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在演艺事业遇到瓶颈时,他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开拓新的领域。这种勇于尝试、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无疑是他成功的关键。
同时,梁烈唯的经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它告诉我们,不要被现状所限制。即使在一个领域遇到了困难,也可以尝试在其他领域寻找机会。其次,它提醒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梁烈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人脉和明星效应,这为他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很大帮助。最后,它展示了坚持和平衡的重要性。即使在创业取得成功后,梁烈唯仍然没有完全放弃演艺事业,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看完梁烈唯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你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像梁烈唯这样的成功案例还会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21年2月,海底捞的市值曾一度飙升至3742亿人民币。然而,来到6月25日,这个数字却戛然而降,只剩下1790亿人民币,蒸发了近2000亿。更让人震惊的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夫妇由新加坡首富的位置滑落至第四位。而就在同一天,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在回应股票下跌、口味争议等问题时,意外登上热搜榜首位。
< class="pgc-img">>张勇的思维方式与传统企业领导者大相径庭。他认为餐饮业的口味无法标准化,所以海底捞并不过分追求口味的一致性。他甚至自豪地宣称海底捞的营销费用为零。这种与众不同的理念,使海底捞从营销模式到服务体验都与众不同。
从1994年他从拖拉机厂辞职,开设第一家火锅店起,张勇并非厨师,但他通过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心。他亲自为顾客拎包擦鞋,甚至为孩子们提供辅导,为等座位的顾客提供美甲、擦鞋服务等。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到宾至如归,从而为海底捞免费宣传,营造了良好口碑。
< class="pgc-img">>不仅如此,张勇深刻理解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性。海底捞为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租住房屋、子女教育补贴、父母津贴等,使员工不仅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还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紧密绑定。这种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使员工更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成本思维在海底捞的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张勇敏锐地认识到成本的重要性,他从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沉没成本等角度思考,用成本思维指导企业的扩张和经营决策。他将员工的养老问题、育儿需求纳入企业考虑范围,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双赢。
< class="pgc-img">>然而,张勇对海底捞的成功并不掩盖问题的存在。他坦言海底捞缺乏完全科学的制度,扩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管理断层,疫情时期海底捞的部分应对举措也受到质疑。他的这种危机意识,让他明白企业成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
综上所述,张勇的不拘一格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以及对于成本、员工和制度的把握,构成了海底捞成功的关键。他将用户思维融入服务,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善于运用成本思维,通过裂变思维绑定员工和企业的利益,都为海底捞的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然而,他的危机意识也提醒我们,成功需要不断地审视和改进,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和应对能力。
< class="pgc-img">>洪光
沈洪光,“老码头”火锅品牌创始人,曾任成都市南方服装商场法人、成都市南方实业公司法人、成都市南方火锅大酒店法人等职务,现任成都市老码头餐饮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火锅协会会长。
人物名片
- 中文名沈洪光
- 性别男
- 国籍中国
- 职业职位老码头餐饮董事长
- 主要成就2001年创办“老码头”火锅
人物履历
1976年06月 - 1980年05月,担任新津县被服厂职工。
1980年06月 - 1982年07月,担任自办个体服装厂法人。
1982年08月 - 1984年09月,担任成都市青年路经营服装法人。
1984年09月 - 1987年11月,担任成都市南方服装商场法人。
1988年01月 - 2010年12月,担任成都市南方实业公司法人。
1992年05月 - 1998年06月,担任成都市南方火锅大酒店法人。
2001年,白手起家建立“老码头”品牌。
2001年10月至今,担任成都市老码头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法人。
2015年05月至今,担任成都天府龙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
2017年06月至今,担任四川省火锅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