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盛入竹筒,挤上一圈雪顶奶油,撒上抹茶粉或水晶果干,再贴上城市字样的标签……“竹筒奶茶”仿佛一夜间爆火。与此同时,“竹筒奶茶”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公众关注。
4月9日,据一位网友发布的视频,在浙江杭州塘栖古镇景点奶茶店背后巷子里,员工正在清洗霉变竹筒,准备用来装奶茶。
来自南京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上次喝完竹筒奶茶撕开了表面的贴纸,发现底下本身已经有一层贴纸了,感觉像是回收过的。”
竹筒奶茶。受访者供图
竹筒单价仅2至3元
记者在淘宝等平台发现,在不少售卖新鲜竹筒的店铺中,单个竹筒的标价通常仅为2至3元。但在各景区或商圈售卖的“竹筒奶茶”售价往往高达30元,高于一般的塑料杯装奶茶。
一家“竹筒奶茶”的店员表示:“竹筒的成本很低,奶茶店没有回收的必要。”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自己遇到过回收竹筒的奶茶店:“店员当时跟我们说,如果喝完后返还竹筒,可以再返给我们3块钱。”
使用竹制品需注意是否霉变
对于一些网友担心的发霉竹筒可能影响健康的问题,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一般来说,竹制品产毒素可能性不大。对于竹制品霉变,很多人说它容易长黄曲霉,这其实是错的,黄曲霉不会长在筷子、菜板、竹筒这种地方。”他表示,类似竹筒饭也是使用竹筒的传统菜,保证清洁、及时更换就可以。
竹筒的使用重点在于清洗、消毒、晾干环节,据某网店信息显示,竹筒由竹子切割、打磨后制成,生产中没有消毒环节。一家售卖竹筒的网店提示,收到竹筒后需要先检查是否有发霉现象,用软毛刷子刷洗内外,倒置晾干,再放入消毒柜消毒,或用开水煮一两分钟后晾干再使用。
北京一家竹筒奶茶店店员表示:“竹筒在使用前我们都会仔细清洗、高温消毒,顾客可以放心使用。”他同时表示,目前一些店家会将奶茶先装入塑料杯,再套上竹筒杯以保证食品卫生。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商佩】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梁雪茵
现在的年轻人都爱靠奶茶“续命”,走在大街上,来一杯;宅在家里,点一杯;饭前,喝一杯垫垫肚子;饭后,喝一杯润润嗓子……这杯男女老少皆宜的“续命水”仿佛有着无比神奇的魔力,感觉没有什么快乐是一杯奶茶给不了的,如果不够就来两杯!它好喝又上瘾,简直让人难以抗拒!
殊不知,这杯不离手的奶茶有着四大“超标”!
糖分含量超标
据调查结果显示,奶茶中的含糖量不是一般的高,最高的约为14块方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制定的标准,健康成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这么说来,一杯奶茶的含糖量已经超过一天的可摄入量。
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喝无糖的奶茶那总行了吧?但事实上,“无糖”奶茶真的无糖吗?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一般所说的“无糖”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所以商家大肆宣传的“无糖”,其实只是“无蔗糖”。
而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味蕾的需求和降低成本,采用果葡糖浆作为甜味剂。虽然果葡糖浆有着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保质期长等“优点”,但其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啊!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此外,糖分摄入量过多不仅会增加龋齿和糖尿病的风险,还会使胶原蛋白丢失、皮肤弹性变差,继而出现皱纹和斑点,加速衰老。爱美的美眉们,你们对这杯奶茶的爱还会继续吗?
咖啡因含量超标
喝过奶茶的小伙伴,大都会有心慌、失眠的感受,原因很简单,你喝的奶茶里咖啡因含量超标!
多家“网红”奶茶店被检查发现,一杯500毫升的奶茶里面咖啡因含量高达428毫克,约等于4杯普通咖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健康成人单次摄入咖啡因应在200毫克以下,全天摄入400毫克以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快速大量摄取咖啡因,会引起身体与生理方面的不适,包括易怒、焦虑、失眠等,还会出现手心冒汗、心悸等症状。由于多数奶茶中都未对咖啡因的含量做出任何提示,容易导致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脂肪含量超标
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大都用奶精代替牛奶,同时还加入增稠剂、香精等调整口感。奶精其实就是植脂末,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制成,能增香增脂,使奶茶的口感细腻、润滑厚实,但由于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饮用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科学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发病率呈正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来自反式脂肪酸的热量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2克)。用植脂末做的奶茶,每300毫升(相当于中杯奶茶)中就有0.5克到2.7克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长期喝奶茶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反式脂肪与人体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女性超重会影响其排卵期状态、受孕能力及胎儿早期发育,从而导致不孕;而对于男性来说,可能会减少男性荷尔蒙的分泌。
细菌含量超标
网红奶茶店被查出仓库存放有发霉腐烂的水果。水果腐烂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由于水果的水分含量高,发生霉变后极易渗透导致整个果子被污染,果肉还会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用腐坏水果制作的奶茶,极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多数人食用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也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长时间累积还会导致肠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不仅如此,发霉的食物里面有黄曲霉素,可能致肝癌等多种癌症。
另外,喝奶茶一定会加配料,珍珠、椰果、布丁、仙草、燕麦、红豆、西米、芋圆……还有各种奶盖、奶霜!它们可以让整杯奶茶口感变得更丰富,被称为奶茶里的“点睛之笔”。但是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小料的甜度可是非常迷人的哦!而奶盖、奶霜的主要成分就是植脂末、糖和一些增稠剂。那么,它们的超标量可想而知啊!
这么看来,小伙伴手里的这杯奶茶,它健康吗?所谓的“续命”奶茶,“贴膘”和“催胖”指数超高,似乎有“夺命”的味道啊!
其实,奶茶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制作奶茶是用牛奶和茶叶,按照自己喜爱的口味来调整比例。茶叶选择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一类纯茶茶底,配上鲜牛奶或者纯牛奶,再加入蜂蜜或者少量白糖,这样制作出来的奶茶风味独特、口感纯正且健康指数一级棒。
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人体阳气渐收、阴气生长,肺津受灼而出现燥热症状,因而养生的关键在于养阴防燥。当小伙伴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时,我选择喝秋天的第一杯茶,罗汉果茶、菊花茶、玫瑰花茶,再合适不过了。或者,还可以来个秋天的第一盅燕窝,绝对是润燥养阴的佳品!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即便如此,你可能对它们却并不了解,不信的话,看看下面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几个呢?
1
水不是最补水的饮品
补水指数是指液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时间越久,补水能力越好。举例来说,你喝了一杯200毫升的水,而后很快小解排出一半,那么,你真正吸收的水量其实只有100毫升。
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有四种饮料的补水指数远高于水,分别是口服补水溶液、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和橙汁。
这是因为若你饮用的液体含有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脂肪等,又或者含有像钠和钾这样的电解质,那么胃的排空速率就会变慢,肾脏收到产生尿液的指令会变弱,也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减缓排尿的需要,从而让水分在身体里保持更长的时间。
不过并不鼓励大家用牛奶、橙汁等代替喝水,毕竟这些都含有热量,过量摄入会长胖,机体的代谢压力也会增大!而在运动后或者特别渴的时候可以选择喝些牛奶。
2
吃对蔬菜,也能补钙
说到补钙,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牛奶或其制品,但有些蔬菜的含钙量却比牛奶还高!
荠菜的含钙量高达294mg/百克,相当于牛奶的2.8倍;芥蓝的含钙量达199mg/百克,相当于牛奶的2倍左右;苋菜的含钙量是牛奶的1.5倍多!因此,除了每天一杯奶,也可以适当多吃些蔬菜补钙。
3
这些多色蔬菜不是转基因
不少蔬菜有多种颜色,像番薯有黄有紫;白菜有绿有紫……很多人就觉得这些少见的食物就是转基因食品。
其实不是,这些都是天然作物,只是在特定地理条件和育种技术下产生的。像紫薯是由日本专家杂交培育获得,2002年引进中国的;紫白菜是利用传统杂交技术,把紫甘蓝和普通大白菜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
4
有些蔬菜自带盐分
有些蔬菜天生就“咸”,因此烹饪的时候要少放盐。
像每100克茴香含186.3毫克钠,茼蒿钠含量为161毫克/100克,芹菜茎为159毫克/100克。因此,烹调茴香、芹菜和茼蒿这种高钠蔬菜时应该少放甚至不放盐,高血压、肾脏病患者尤其要谨慎。
中高钠蔬菜包括萝卜、白菜、小白菜、圆白菜、油菜、香菜、菠菜等(40-100mg),烹饪时可少放盐。
除了蔬菜以外,有些甜的东西,像面包、饼干、冰淇淋、巧克力、蜜饯等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不少盐,要少吃。
5
吃完红心火龙果,尿液会变红;
橘子吃多了,皮肤会变黄
前几天,可可妈妈大晚上的打来电话,急急忙忙地说是半夜起来上厕所,不知道怎么地就“尿血”了……
结果,可可一问,原来白天看电视时吃了一整个红心火龙果,也就松了口气。
红心火龙果中含有一种叫做甜菜红素的物质,而这种物质极少被吸收,即使被吸收到体内也不会分解,但会随着尿液排出。因此如果吃红心火龙果后,出现尿液变红的情况,一般不用担心,是正常情况。
现在橘子大量上市,不仅便宜,而且汁水多又甜,深得大家喜欢,但您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吃多了,可能会变成“小黄人”。
橘子富含β胡萝卜素,一旦摄入过多,不仅身体转换维生素A的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将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而且大量胡萝卜素随血液流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让正常皮肤呈现黄色,比如手心更为明显。
像胡萝卜、柿子、芒果和木瓜等水果都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食用过多,都会让人“变色”。
6
高热量的食物,更能使人开心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喜欢吃点炸鸡、烧烤或者蛋糕、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而吃完后会觉得心情愉悦~
这是因为高热量的食物会让身体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是种脑内分泌物,它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具有激发快感、觉醒、镇静等作用。但吃多了容易胖……
7
奶茶可能比咖啡更易导致失眠
很多人喝茶睡得着、喝咖啡睡得着,但下午喝上一杯奶茶却失眠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奶茶可不是简单的奶+茶,据调查显示,市面上很多奶茶中的咖啡因浓度相当高,平均含量为258mg/kg。而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仅为108mg。
健康成人单次摄入的咖啡因建议不超过200mg,否则容易引起兴奋、烦躁不安、失眠,甚至心动过速和心率失常。
不仅如此,奶茶的热量也非常高,即使点的无糖,一些奶茶的含糖量也在3.3~5g/100ml;而且有些奶茶可能还会添加奶精等物质,会存在反式脂肪偏高的问题。
所以,奶茶还是能不喝就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