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靠咖啡续命的韩国年轻人,开始对中式奶茶上头了。
在韩国首尔年轻人的聚集地——弘大商圈,大家正在为买到一杯中国品牌奶茶,选择排队两个多小时,这个品牌就是青白江区茶饮品牌——茶百道。
据茶百道联合创始人古计林介绍,去年,位于青白江区茶百道供应链总部及智能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一期投产,全年总产能约一万两千吨,年产吸管超10亿根,注塑杯超4亿个,生产规模居西南地区第一。
借助项目本身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青白江区的枢纽优势,茶百道顺势开启了自己的“出海”之路。
“青白江物流枢纽优势得天独厚,为包材产品和其他原材料产品出国,提供了稳定的货物运输解决方案。”古计林说,依托茶百道青白江项目,茶百道正在建立全球供应链体系,希望全球消费者都喝到新鲜现做的茶饮。
目前,茶百道已实现大部分门店核心水果品类的统一采购与配送,并与全国优质水果产区直接签署采购协议,从源头批量锁定长期供应。此外,对于乳制品、茶叶、冷冻鲜榨果汁等,茶百道也不断加强与头部供应商合作,锁定上游原材料优质产区及供货量。
准备充足,就能事半功倍。
去年10月23日,茶百道首店落地韩国首尔江南区,迈出开拓海外市场第一步。2024年4月19日,第二家店落地狎鸥亭的格洛丽雅百货商场。一周后,第三家店落地弘大商圈。
据全球信息咨询企业欧睿的数据,2023年韩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已经达到了405杯,是全世界平均值132杯的近3倍。
“这样的数据是很不容易的。”茶百道韩国负责人王欢长期在韩国工作生活,他说,韩国人最喜欢的饮品其实是咖啡,如何从庞大的咖啡市场中抢得一席,他们做了很多准备。
茶百道首店选择了韩国人扎堆的首尔重要商业区江南区。海外首店和国内一样,采用熊猫作为标志,菜单、杯子、吸管及宣传资料均用中文,加上产品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使得首店一开,就受到了韩国年轻人的广泛关注。
首店开业不久,韩国当地的权威媒体《韩国经济》还发表了一篇名为《年卖出2兆的中国奶茶茶百道在江南插上了旗帜》的文章。
如今,在门店门口,与“茶茶”人偶合影,拍照发社交媒体,都成为韩国消费者拿到第一杯茶百道饮品后的“规定动作”。
“现在,在韩国喝茶百道代表了一种流行趋势,一种生活方式。”王欢说:“就是要让更多当地人购买,如果依旧只是华人购买,那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出海’的意义。”
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王欢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以前,韩国本地的奶茶产品形态较为单一,没有用新鲜水果和牛奶制作。茶百道正是捕捉到这一市场空白,以“新鲜”为卖点,迅速得到了消费者认可。
“第二家店是格洛丽雅百货邀请我们去的,还给了我们最好的位置。”王欢说,通常在格洛丽雅百货开店,需要先做快闪店,根据业绩和影响力来决定是否允许长期入驻。但茶百道凭借第一家门店的业绩证明,直接跳过了“证明期”,“这家茶百道店90%的消费群体都是韩国本地人。”
近日,茶百道在官方微博公布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截至目前,已在海外4座城市落地8家门店,其中,韩国4个,泰国2个,澳大利亚2个。
古计林称,韩国是东亚文化圈发达经济体的代表国家,泰国是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国家,澳大利亚则是欧美文化圈发达经济体的代表国家。茶百道首先以这三个国家作为出海布局,意在验证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海外门店模型。希望能在不同文化圈、不同层级市场中,跑出各自最佳赛道,为后续拓展打下基础。
“背靠中国这个市场,以及茶百道青白江项目的建成投用,我们有巨大的供应链成本优势。”谈及未来计划,古计林透露,今年,茶百道计划在韩国再开30家门店,并推进第二批海外市场,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地。
记者:莫婧
文编:丛茹
美编:汪艳梅、曹玉
编委:赵望
监制:陈军德
总监制:刘文芳
源:海外网
“新茶饮第二股”有望揭开面纱。3月24日,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百道”)发布聆讯后资料集,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这意味着茶百道或将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在港股上市的“新茶饮第二股”。
在茶百道上市的背后,其飞速拓张的后果已经出现。不久前,湖北经视在报道中揭露了茶百道店员篡改食材有效期标签,试图“合规”使用过效期食材。据悉,这家媒体记者卧底位于武汉和辰广场的茶百道门店时,发现篡改食材效期的问题。该门店店员反复叮嘱记者,要留意临近有效期的食材,并表示“有些东西你看它快过期了,就把效期标签撕掉,然后把效期标签换了。”但晚上七点半之后便不再打新的标签,原因是奶茶品牌督导人员晚上下班了,没有人来检查。
3月20日,茶百道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上述门店确实存在违反公司规定擅自更改原料赏味期标签等问题。茶百道还表示,已经在第一时间关闭了涉事的门店,并对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进行全力配合和整改。3月15日开始,茶百道展开了针对全国所有门店的自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了7968家营业门店的排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茶百道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21年9月,#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材料#的相关话题就曾登上热搜,引发1.9亿次讨论。据悉,当时有博主暗访不同城市的4家茶百道店铺,发现都存在过期材料更换标签使用的情况,门店店员声称是为了防止监管部门检查。
彼时,茶百道也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将对所有店铺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门店一律采取闭店处理,严重者直接取消签约资格。
不仅如此,2021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的《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的餐饮单位(2021年10月第一期)》通报显示,2021年9月29日-10月7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4家餐饮门店进行依法查处,其中有两家茶百道门店。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止到3月25日,消费者对于茶百道的投诉有1399条,其中不乏有“茶百道奶茶有不明物体的黑色物质”“茶百道奶茶喝出蟑螂”“茶百道奶茶喝出头发”等食品安全问题。
“茶百道出现上述食品安全问题,与茶百道通过加盟的方式加速扩张的方式有关。”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表示,“加盟商与品牌方之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具体来说,品牌方更在乎公司形象,而对于加盟商而言,门店是否盈利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部分加盟商有时会为节约成本,提高门店利润,并不一定会遵守品牌方的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茶百道成立于四川成都,2008年开出第一家门店,直到2016年才在成都开放加盟,2018年又在全国开放加盟。
目前茶百道的运营模式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据茶百道此前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及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茶百道门店网络中分别拥有7家、9家、6家及6家直营店。同期,茶百道分别有5070家、6352家、7795家及7921家加盟店,均占截至相关日期在营茶百道门店总数的99.0%以上。这组数据意味着2021年至2023年12月31日,茶百道每年都会增加超过1000家加盟店。
诚然,对于新茶饮企业而言,通过加盟迅速形成规模确实是大势所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从新茶饮不同规模体量的品牌门店数量变化看,小规模单店数量过去3年持续减少,多转为加盟品牌,中大规模连锁门店数量过去3年增速减缓,但整体仍在稳态增长。
除茶百道外,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一点点等品牌均采取加盟模式。而此前一直采取直营模式的喜茶、奈雪的茶也选择放开加盟。
在汪洪栋看来,新茶饮的标准化程度高,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十分适合加盟模式。不过,他也坦言,新茶饮倘若选择加盟模式拓张就必须要正视相关风险,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例如设置合理的加盟门槛,筛选出有实力且与公司价值观一致的加盟商。同时,要完善企业管理,公司加盟店规模日益庞大,管理节奏也一定要跟上拓张速度。而在这一点上,茶百道还需要努力。
事实上,为完善加盟模式,茶百道也曾做出努力。招股书中,茶百道表示,目前已经成立成都市茶百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向加盟商提供培训。同时,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茶百道在加盟协议中规定门店营运过程中的具体食品安全措施。设立检查制度,定期就食品安全问题对加盟店的营运进行内部检查。并且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茶百道门店采取从书面警告到闭店的各种整改措施。
不得不说,加盟模式下的高速拓张,确实让茶百道在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但是从当前茶百道门店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来看,如何增加加盟店在内的所有门店的管控能力,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严格把控品质,回归新茶饮企业的初心,才是茶百道的当务之急。(穆瑀宸)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浙江台报道,近日,知名奶茶品牌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材料”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庆期间,浙江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62人次,对“茶百道”在浙江的710家门店开展了突击检查,发现问题门店36家。
天眼查App显示,茶百道关联公司四川蜀信致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汪红学,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经营;餐饮服务等。由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上半年该企业对外投资12家公司,包括8家分公司及4家全资子公司,分布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此外,今年9月,该公司股东投资成立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成都市茶百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