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网传一家CoCo都可奶茶店员工在制作饮品时,存在徒手切西瓜、偷吃最甜的瓜心、用西瓜剩余部分给顾客制作果茶、口罩佩戴不规范等行为。7月8日,据新京报贝壳财经,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涉事门店进行了突击检查。门店店长称,网传属实已经上报给公司,公司已对该员工做停职处理,待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称,将敦促店方加强员工培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范。
oCo奶茶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因此,一些商家想方设法“蹭热度”,另一些商家将自己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出租给他人,结果也需要一同“背锅”。4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获悉这一侵犯商标权案件。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介绍,原告A公司经商标权利人许可后,被允许使用“CoCo”“CoCo都可”“奶茶三兄弟”商标。2020年,某饮品店经营者蔡某某与郑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并将饮品店的营业执照出借给郑某,后郑某成为该店铺的实际经营者。该店店招名称为“CoCo&Lucky”,“CoCo”字体较“&Lucky”略大,所使用的塑料杯杯体正面印有“CoCo”字样,封口膜和吸管均印有“Co”字样,且店内销售“奶茶三兄弟”饮品。
店招名称为“CoCo&Lucky”店铺 黄浦区人民法院供图
据市场监管部门核查,2020年11月起至2021年3月18日期间,该店仅在两个外卖平台的销售额就超过52万元。原告A公司遂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郑某及饮品店连带支付原告A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费用。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郑某将店招中的“CoCo”字样放大且呈突出处理,在其经营的饮品店中使用印有“CoCo”字样的塑料杯、印有“Co”字样的封口膜和吸管、售卖“奶茶三兄弟”产品,与“CoCo都可”“CoCo”“奶茶三兄弟”商标构成近似。
被告饮品店向郑某出借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导致郑某有条件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店铺内对外经营,故被告饮品店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结合被告郑某实际所得,人民法院综合考虑网络店铺运营情况和收入等因素,判决被告郑某、被告饮品店连带支付原告A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费用5万元。
被告郑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京报讯(记者王子扬)7月9日,“CoCo员工被曝切西瓜时吃掉瓜心”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新茶饮品牌CoCo都可向新京报记者称,该店员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已对其停职培训,会在其学习相关操作规范及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后,再安排上岗。
有网友发视频称,上海一家CoCo都可奶茶店员工在做果饮时,一边徒手切西瓜,一边吃掉最甜的瓜心,再拿剩下的部分给顾客做果茶。据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浦江所介绍,经现场检查,该店内整体卫生情况较好,员工健康证件齐全,规范佩戴工作帽及口罩,索证索票齐全。现场发现,该店有公司总部统一制作的“日管控”表格,但内容较为简单,未能涵盖全部食品安全风险点,检查记录均是“无问题”。
CoCo都可称,无论是新入职伙伴还是有经验的伙伴都会进行食安操作规范及意识的培训。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