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很多人爱吹牛;具体到餐饮行业,就是很多企业的老板爱吹牛。这些企业的老板为什么爱吹牛?针对这一点,餐宝典整理了6个相关问题,以问答形式展开如下:
1、什么样的餐饮老板爱吹牛?
吹牛其实是人的一种本性,几乎每个人都会吹牛。不同之处在于,有人选择不吹牛,凡事都坚持实事求是;有人则习惯了信口开河或者无中生有。从这个角度看,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几乎所有的餐饮老板都可能会吹牛;但是,真要说爱吹牛的餐饮老板,那毕竟也是极少数,我们见到的餐饮人整体上还是真诚、踏实的居多。
那么,爱吹牛的餐饮老板都长什么样呢?根据餐宝典的观察,有这么几类餐饮人是比较爱吹牛的:最常见的是那些所谓的“跨界”选手。这些人以前可能是做互联网的,可能是做微商的,有的还可能是做传销的,现在“跨界”做餐饮了,也不管这里边水深水浅,反正先满世界嚷嚷再说,而且口气不小,很有一种“拳打少林、脚踢武当”的架势。
还有两种人也比较爱吹牛。一种是曾经成功但最终失败了的,现在换了个项目想东山再起,为了让人注意到,于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另一种是一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的,这使得他们长期目空一切,觉得世界上就没有蹚不平的山、填不了的海。
2、这些爱吹牛的餐饮老板,一般爱吹什么牛?
只要能显示自己很牛,一家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老板拿来吹牛,比方说门店数量全球第一、餐厅评分全宇宙最高、年营收1000个小目标、招牌菜谱已经祖传了一万年,等等。这其中,门店数量是“重灾区”,很多餐饮老板会在这上面吹牛。
这些吹牛一般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进行夸大,属于事实夸大。比如上个月被罚了10万元的牛角村,明明门店数不到30家,却在官网上宣称已经有800多家。还有某个比较知名的外卖咖啡,门店数说的是有1000多家,但很多所谓的“门店”其实就是寄生在别人店里的“共享充电宝”。
另外一种是针对还没发生的事进行夸大,属于目标夸张。比如有个柠檬茶企业,刚起步不久,就对外宣称要两年开店3000家。结果一年半过去了,门店总数也才刚刚500家。还有最近比较火的数字咖啡,说今年要开1000家店,三年内超越瑞幸,实际上现在总共也才50家。
3、为什么门店数量会成为餐饮老板吹牛的“重灾区”?
有几个原因:第一,吹牛吹得要想让人相信,首选必然是能够定量的东西。如果只是能够定性,那就很难有说服力,容易沦为嘴炮党。那么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能够拿出来公开比较的、而且还能引起人兴趣的、定量的东西,往往就有两个:门店数量和营业收入。这两个都是能最直观地反应企业实力大小的。打个比方,同样是卖奶茶的,我有5000家店,你只有100家店,那我就是比你的实力更强。
第二,在能够定量比较的这几个指标中,门店数量相对来说更适合拿来吹牛。因为在营业收入上面吹牛,风险会有点大,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税务机关盯上,给自己惹一身麻烦,划不来。
第三,对于外人来讲,一家餐饮企业的门店数到底有多少,其实是很难搞清楚的(你总不可能一家一家去数);有的甚至连企业自己的一线员工都不清楚,而只有管理层那几个人知道。所以,在门店数量上加些水分,好处一目了然,而风险几乎没有,这么好的事不做白不做。
4、第三方工具能不能解决门店数量夸大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确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工具,能查到一些企业的门店数据,有的功能还挺齐全、数据也很丰富。但是,所有这些工具无一例外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滞后性。这几乎是个死穴,因为这些工具再怎么说也是第三方,而不是企业自身,不可能百分百地跟企业实时同步。
换句话说:对于真实的门店数量,除非企业自己愿意公开,否则其他任何人都很难知道。
5、餐饮企业为什么要夸大门店数量?
当然是因为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而且又没什么风险。主要有这么几个好处:第一,体现自己有实力;第二,能吸引更多关注、讨论、曝光、传播;第三,能给投资人、合作伙伴更多信心;第四,能更好地吸引新的投资;第五,能更好地招商。
这里展开说说最后一点,关于吸引招商。现在有很多餐饮品牌会在门头同时写上加盟电话和门店数量,就是希望能有潜在加盟商领略到企业实力后,赶紧打电话来加盟。相比于在线上做各种推广去招商,线下的这种方式显然更省钱,而且很可能效率也更高,因为毕竟有个实体店摆在那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门店数当然是越多越好。
另外,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投资方会要求企业夸大门店数量,以便更快地找到接盘侠。
6、餐饮企业吹牛,真的没风险?
普遍来讲,是这样的,吹牛既不用上税,也没什么风险。但凡事都有“例外”。上个月,牛角村就因为吹牛被罚了款。两年前,郑恺的火锅店火凤祥也被罚过一次。
2020年11月,火凤祥长春万达店刚开业一个多月,就在门店内立了块牌子、挂了面旗子,牌子上写的是“2020长春人最喜欢的餐饮品牌年度十强”,旗子上写的是“长春红旗街万达火凤祥 吉林省销售第一”。这一番自导自演、自吹自擂,正面效果不知道有没有,但负面效果是相当明显。因为这是在明目张胆地违反《广告法》,后果自然就是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依法处理”。
而且可以想见,以后针对餐饮业的虚假宣传行为可能会管得越来越多,今后餐饮企业很可能遇到这么一个局面:吹牛不上税,但可能会被罚。
最后留个问题供大家讨论:有企业说要做到“千城万店”,这算不算吹牛?如果算,原因是什么?如果不算,原因又是什么?
<>是腚位理论创建者田广利。如今是巨头的年代,我们经常需要在巨头的屋檐下呼吸,不得不学习“察言观色”,以便在巨头面前做好自己的腚位,同时也要努力了解巨头自身是如何腚位的,目的是避免被人家给踩了。
因此,我这些年一边热火朝天的投身餐饮经营管理实战,一边冷眼旁边餐饮业内的“巨头”,以及以各种方式进入餐饮业的“巨头”们。
为什么要给餐饮相关的“巨头”们加个引号呢?
因为真正的巨头亮相了,他会让餐饮相关的“巨头惭愧”的:
最近有媒体公布2017年A股上市公司利润排行榜,排在榜首的工商银行2017年的净利润为2860.49亿。
我的天呢!太能赚钱了!
要知道,2016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总利润才100亿元左右(利润率4.7%)!
要知道,2017年全国餐饮营业收入39644亿元,如果按上一年度百强企业平均利润率4.7%推算,整个餐饮行业500万家企业年度总利润才1863亿元,只相当于工商银行2017年利润的2/3,总利润比人家少了整整1000亿元!
餐饮行业500万家企业的利润比不上一家银行。这说明什么?
说明餐饮貌似规模庞大,人数众多,企业众多,但本质上是一个民生行业。
什么叫民生行业?就是无数草民(草根阶层)赖以活命、保命的行业。
餐饮是一块很贫瘠的土壤,只有苦哈哈的草根能勉强生存,在这里根本长不出“参天大树”,在这个行业根本出不了什么餐饮巨头。
也许有人不服气。
呵呵,没关系,如果有人以为自己是“巨头”,那么请和工商银行进行比较,看看有多大差距。
餐饮是一个很浅的水池,养不肥那些跨界来的互联网、零售、食品等领域的巨头。
请那些有野心的企业、老板,别在餐饮行业折腾了,因为即使你完全控制了餐饮行业,恐怕也不如工商银行的一个小手指!恐怕也无法满足你的称雄欲望!
如果真的有野心,那么不妨去开银行、保险公司,最好像苹果公司、谷歌公司、三星、英特尔那样搞出能卡住别人脖子的高科技产品。
那些高科技公司多福气啊,一跺脚,全世界都颤抖。一禁售,其他公司就休克。那才是真正的巨头!
至于餐饮那片贫瘠的土地,还是留给数亿靠其糊口的勤劳俭朴的草根阶层吧,就别在那里瞎折腾了!
我是田广利,这篇文章介绍我的一个重要餐饮政见:我们应该把餐饮留给数亿靠其糊口的勤劳俭朴的草根阶层,让他们有一个栖身之地。就像农村的土地留给农民一样,我们不要随便用互联网、高科技、工业化、无人化、集中化等所谓的先进手段来恣意破坏它,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田广利
腚位理论创建者
2018-5-8
腚位家
了解、学习、修炼
“腚位理论+马拉松精神”
掌握自己命运
腚位家≈腚位理论+马拉松精神
微信号:dwjd88
><>一个成功的餐饮背后,离不开创始人的努力及团队的协作!
从供应链、产品、品牌、营销、门店管理统统都有经验可学,有资源可用,无价经验,海量资源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共话美好未来。
重庆餐饮人以”迭代行业格局,重塑餐饮品牌”为使命,不断创新、砥砺前行。
今天重庆餐饮大咖齐聚吹牛会,有重庆知名餐饮连锁企业,网红餐饮店,或是个体餐饮店掌门人上1000家汇聚于此,分享与聆听!
餐饮这个行业,让人热爱所以团聚在这里!让这群餐饮老朋友一次又一次的相聚!
现场座无虚席
< class="pgc-img">>21世纪餐饮开好店,离不开互联网, 迭代行业格局·重塑餐饮品牌
嘉宾-----陈大军
重庆自媒体大咖,在重庆拥有上百万吃货活跃粉丝,带领一批吃货寻美食,探美食,赏美食! 有点牛联合创始人/重庆吃货王创始人
从品牌营销角度分析 他认为“+互联网”不仅是数字工具的运用
更是认识的迭代和思维的升级,谈及时代飞速发展,他认为餐饮人在拥抱餐饮大市场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火锅协会会长/小天鹅火锅品牌、洪崖洞创始人----何永智
她在致辞中为新一代餐饮人摇旗呐喊,并呼吁所有餐饮人,拥抱互联网给餐饮业带来的流量与机会,与年轻人在一起就会更年轻!65岁仍然在创业路上,自己还是互联网的大V,仍然活跃在粉丝群中!
在嘉宾致辞完毕后,餐饮大咖们开始分享如何做餐饮,做好餐饮,谈及品牌,发展等方向,干货满满,分享经验!
刘一手火锅集团董事长 刘梅
品牌源于兄弟情!把火锅开到国际上的重庆火锅知名品牌!谈品牌经营,目前海外12个国家31家海外重庆火锅店!聊发展趋势《麻辣无界,全球共享》
在大会上她不仅分享了自己入行18年所走过的弯路,也分享了自己与哥哥感人至深地创业故事。曾经创立过中餐厅,最后失败告终,总结自己还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把擅长的最好,做到极致,把重庆火锅开到海外市场,获得更多资源!
并向在场嘉宾传达餐饮连锁店必须与加盟商建立“以情锁心”
喜茶CMO 肖淑琴
《一杯茶,一种年轻人的生活缩影》
店里排队数小时买茶、买完单拍照、照片上传社交平台、再品尝!这就是喜茶的打开方式!
从喜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等方面切入,肖淑琴把“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给自己的品牌贴标签”
等等一系列干货分享给现场餐饮人.
谈及如何做品牌,从每个细节的设计开始,用心,细心!自己店里的粉丝被誉位餐饮行业里最活跃额粉丝群,打造信徒式的粉丝模式分享。
戴华露:顺风123创始人
热爱美食,热衷设计,精于生活,经历十余年的沉淀和积累,顺风123已衍生出“顺风123.COCO”、“湖景三号”、”山茶“等多品牌,如何在众多品牌杀出自己一条路。打破传统川菜的定位及模式,随着竞争液态和竞争对手的不同,你的对应策略也要有所不同,要顺应市场而改变!
罗伟:嫩芽创始人
融合川菜的代表餐厅,本土新锐餐饮品牌,3年前创立嫩芽川菜品牌开始,已经在重庆开了4家嫩芽川菜直营店,投资上千万做餐饮。全国20家川菜加盟店!即使开在深巷里,仍然有粉丝慕名而来!谈及餐饮人要时刻保持年轻态,我们70后的人要有80后的心态,90后和00后的活法去做生意!
禾大大餐饮品牌策划创始人 禾大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菜单?》
禾大大从众多品牌服务经验中总结出
菜单是一门大学问
在做菜单前必须梳理一次菜单结构
消费者需求的本质就是社交需求
陈泓宇:红九格老火锅创始人
不是每一家店都能成为网红店,但每家网红店都具备一定的引爆点,自带流量。然而,自己就是网红!不卖鸳鸯锅,微辣是最后妥协”如何让营销自带热点。
好的营销噱头,必须自带营销属性,自带话题和热点
吴姝:煌飛红小龙虾创始人
不要害怕网红标签,
不要害怕被打上网红的标签,因为只有红了才能走下去。
刘一点:刘一点杠子面创始人
自己花了5年在山上寻找传统面条制作工艺,制造不一样重庆小面!不想做网红的餐饮人不是个好的餐饮人,
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个加速器,把我们传统的东西传到全世界。
舒格雷李MASTER PIZZA创始人 李文扬
《品牌是餐饮企业的唯一硬资产》
在分享自己打造品牌的故事时他说道:
品牌的核心离不开产品,产品才是品牌的生存发展之道,做出好产品,找对消费的人。
在整个8小时的会议中,小编收获满满,餐饮大咖们分享餐饮,谈及餐饮,那些准备进军餐饮行业的朋友,不管你的准备有多么充足、超前,都一定会遇到诸多困难,但千万要坚持下去,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吸引顾客。
借用一下餐饮大咖们的名言: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五百强的心。如果你的品牌不是黄沙拉麻,那你就必须得拥抱互联网。
关注曝光量,进店转化率,下单转化率,复购率 。一个餐饮好的品牌要做到一切以用户为基线,进行线下互动和线上用户运营(用户社群、用户回馈、用户互动)。离成功就近了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