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会现场。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参会企业。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签约仪式现场。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10周年投资促进系列活动——“携手共进,筑梦新篇章”四川天府新区(北京)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推介会上,四川天府新区与7家企业签约,与2家协会达成战略合作,为天府总部商务区发展提供全新机遇,释放公园城市无限吸引力。
推介中,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营商环境、生活环境、战略机遇等多个方面分享天府新区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随后,四川天府新区总部经济局相关负责人在推介时表示,天府总部商务区位于成都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南段、天府新区几何中心,规划面积50.3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面积约8.5平方公里,在省委、省政府释放行政预留用地的重大机遇下,秉持“公园城市”理念,首创进阶版中央商务区发展新范式——中央商务公园(CBP),努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商务区,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
不仅如此,天府总部商务区以总部经济引领、会展博览赋能、法律服务为特色,集聚招商局西部总部、中国电建、泸州老窖、日本神户医疗、新疆广汇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超140个、总投资超2800亿元,聚集中铁系、中建系、中交系、中国融通系、蜀道系、省水发系等大型央企国企总部项目49个,落户上下游关联企业超530家,促进新基建、供应链管理、法律服务等领域产业优势逐步显现,带动总部经济产业规模超千亿。
会上,国家电投、大悦城控股、盈科律所和成都天投集团等企业代表分别就新质生产力、高品质商业、法商融合、新区特色楼宇等进行主旨发言。
随后,四川天府新区分别与振华石油、国家电投、中国十五冶、中建五局、中建八局、招商积余、宏宇药业7家企业及北京央企投资协会、成都市蓉商总会2家协会进行签约。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是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此次落户四川天府新区,将在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发展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企业代表表示:“落地后,我们将充分利用新区的人才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融入以国家实验室为牵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高校院所为支撑的创新体系中,依托科研创新资源,发展油气行业新质生产力,聚焦聚力成都市绿色低碳、电子信息等产业生态圈,加强海外油气低碳智能化勘探开发。”
四川宏宇新航健康产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刘碧璇表示:“我们将非药大健康总部(包含医疗器械总部、健康日化总部、新媒体营销和电商总部)落地四川天府新区。结合四川天府新区和天府总部商务区的优势,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加大创新投入,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品牌和零售能力建设,并学习四川天府新区注重可持续生态发展,希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企业能够蓬勃发展。”
此次推介会充分展示了四川天府新区及天府总部商务区公园城市的大美形态和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与会企业代表、嘉宾对天府新区营商环境、产业政策以及“产业后服务”理念表示高度认同。
下一步,天府总部商务区将聚焦“大链主”引领,持续深耕总部经济细分赛道,联动更多区域打造协同协作的“产业圈”、创新策源的“朋友圈”,不断深挖各产业赛道圈链资源,推动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经济加速集聚,为新区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工作持续赋能,全力带动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新区。(王亦民)
汽解放广汉商用车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广汉市委宣传部供图
森态牛油生产车间。广汉市委宣传部供图
东方宏华钻井林立的生产装配基地。广汉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2024年中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广汉排名82位,以四川第一的成绩入围。
产业研发驱动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广汉市聚焦项目实施、主体培育、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全链条各环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干出争先进位新气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量增长、质提升的良好局面。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产业链是一个地区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炎炎夏日,走进德阳高新区的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广汉制造基地,科技创新气息扑面而来。
该基地拥有驾驶室焊装、涂装、车架、总装四大车间,应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技术,配套先进的整车检测线,是目前国内商用车领域工艺领先的制造基地。“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基地所有生产线都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控制精准化、智能制造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制造业供给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整车产量将超过1.5万辆,汽车产业产值将达60亿元以上。
链主型龙头企业就是产业链上的“超级节点”,担负着产业生态集聚者的重任。围绕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广汉制造基地项目,广汉以“零距离”配套为目标,聚焦汽车整车制造及配套,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汽车配套产业园,招引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目前已签约引进配套项目16个,总投资超百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汽车产业价值将超500亿元。
向“高”而攀、向“新”转型!作为中西部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高新区,德阳高新区采取“政区合一”“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推动机制体制重构、产业体系重塑、空间资源重整、服务功能重造,现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聚集企业2000余家,近5年经济总量连跨3个百亿台阶。
在狠抓创新研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条道路上,广汉一直敢为人先,勇争一流。
就在前不久,位于广汉市的德阳万鑫公司,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中广核工程公司联合研制的百万级(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顺利通过由中广核、上海交大及上海发电机厂等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这也是全国首套国产百万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标志着百万级核电护环锻件国产化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此次国产首套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护环锻件的成功开发,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推动了我国核电事业的自主发展,也为后续规模更大的1500MW级核电护环锻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打造中国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流商用车生产基地、中国火锅食材之都、西南地区先进材料基地、中国西部传感谷——广汉市正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创新主体“梯度”培育、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全覆盖”引导和“智改数转”三大行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数据显示,仅2023年,广汉市新认定省级工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户、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户,3人入选“天府青城计划”科技人才、9人入选德阳“英才计划”。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80件、增长49.7%,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9.3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创近9年新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社消零总额增长8.7%,均居德阳第一。
强研发就是强产业,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广汉市将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科学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研发,全面实施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强化培育领军企业、强化壮大创新骨干、强化夯实创新基础),大力推进“四链融合”(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研发竞争力,更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孔继红)
融界9月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山西证券提问:从贵公司半年报来看,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大幅增长,请问是什么原因?
公司回答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发力股票投顾和基金投顾业务,投顾客户覆盖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1.02%,证券投顾和基金投顾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同时,公司坚持卖方研究和产业研究双轮驱动,卖方研究净收入同比实现增长;上半年公司投资咨询业务实现净收入3829.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36%。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