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后姑娘Yolanda自称纽约“煎饼侠”。她是北京大院里出来的孩子,15岁到美国念书,毕业后当过买手,当过服装搭配师,还创立过自己的饰品品牌。就在朝着时尚行业一路狂奔的时候,她却突然改行卖起了煎饼果子,在纽约曼哈顿街头的一辆流动餐车里,给这个城市带去香喷喷的中国味道。
1
想创业
漂漂亮亮按点上班不够劲
我叫Yolanda,北京大院里出来的孩子。大学主修商科,辅修艺术,毕业以后当过买手,当过服装搭配师,还创立过自己的饰品品牌。
可我觉得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按点上班的人生不够给劲。跟我爹聊到创业,他说,“要不然,闺女你去做餐饮吧。这行最能磨练人。”我是个吃货,正好“专业对口”。后来回想起来,老爹给我小小地挖了个坑——这行,果然磨练人。
从两年前开始,我就拉着自己的小伙伴跑遍了纽约市大街小巷,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流动餐车是纽约街头一景,餐车里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光是煎饼你就能吃到一堆不同国家的。唯独,看不到中国的煎饼果子。
作为在北京长大的孩子,煎饼果子简直就是童年回忆里最香的东西。可是诺大的纽约城竟然没有,怎么能忍!老天安排我来美国,一定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2
做学徒
尝了上百家店铺的煎饼果子
虽然说歪果仁好糊弄,正宗的煎饼果子到底啥味儿,他们也说不出门道。但是,要做,我就要做得专业。
我跟小伙伴特地飞回了中国,跑到天津“拜师学艺”,每天都在吃吃吃,吃不同铺子的大妈大叔大婶们摊的煎饼果子。街上吃到觉得好吃的,就缠着老师傅教手艺。
一路尝了足足100多家煎饼果子,到后来,只要舔一口酱就知道酱料里有些啥了。也悟出了各地煎饼果子用料和口感的差别,北京的煎饼会加入白面,天津的豆面偏多,而山东的则是杂面。比例不同,口感就不一样。和面、单手打蛋、熬酱和辣椒油、做薄脆,把这些手艺全学完了,才肯重新飞回美国。
3
买食材
卖肉的老屠夫要学做红烧肉
一下飞机没几天就去申请各种证书,买了一辆二手餐车。喷上明亮的黄漆,七七八八装修完,再给它穿上“衣服”,一辆崭新的流动餐车闪亮登场。
我给它起了个很霸气的名字——飞天猪,用的是我爹的外号。2015年10月,飞天猪煎饼在纽约正式开张。
说实话,还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国外的面粉不一样,那就换着法子改变一下和面的配方;想尝试新口味?那就来点红烧肉吧——那是我出国前临时跟我妈学的菜,独家配方,绝对美妙。后来,宫保鸡丁、哈尔滨红肠还有油焖春笋,轮番上阵。
上哪儿找新鲜上好的猪肉做红烧肉?我去了曼哈顿口碑特别好的AIBANESE肉铺,找到了店里的老屠夫。就是这个从1945年就在肉店工作的老顽童,非要我教会他怎么做红烧肉,不教不卖。老屠夫学了几天后出师,于是我们顺利拿到了肉铺订单。
4
身兼多职,变身“女汉子”
在餐车慢慢步入正轨的过程中,我直接变身成了“女汉子”。有时候是卡车司机,有时候是收银员,有时候是市场宣传员,有时候是客服。当然,我最风光的时候,就是餐车里的“煎饼大厨”。
纽约的流动餐车没有固定地点,每天清晨五六点就得早起去街边抢占摊位,就算是下雪天也如此。因为纽约的街边总有许多卸载货物的货车,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地儿“摆摊”。
在美国,路边摊也要申请各种执照,包括卫生局颁发的许可证等。但合法出摊的商业车牌却迟迟申请不到,因为数量有限,2007年当地商业车牌就发放完了。后来,我们从别人那里租借了商业车牌。有了合理合法的经营许可证,还是经常被罚款。
美国没有城管,可有更厉害的交警在维持交通秩序,如果他觉得我们餐车影响了交通,就会甩过来一张罚单。有段时间,煎饼摊每天都会缴上65-175美元的罚款。为了维护作为一个“街头手艺人”的权利,我和小伙伴还申请加入了民间发起的“街头商贩”组织。
5
每天可卖近200份煎饼果子
现在飞天猪煎饼的生意很好,每天可以卖掉将近200份煎饼果子。午餐时刻,小黄车会准时出现在曼哈顿的中城办公厅区,排队买饼的人总能把人行道堵得水泄不通。晚上的时候,我们就把餐车停到哥大附近,等着下课的同学们来喝杯热茶、吃个煎饼。我理解所有留学生的心情,而这辆小小的煎饼车,我想可以为他们带去中国的味道。
这个小流动餐车的窗口从2个增加到了4个,员工也从2个人发展到了6个人。摊煎饼的另一位姑娘来自墨西哥,收银的姑娘来自欧洲,清洁员来自非洲科特迪瓦,还有前来兼职的日本萌妹、白人帅哥……简直就是个多民族、跨国界的“煎饼组织”。
望着一排排站在车外排队的人,我知道我会带着北京姑娘的那股劲儿,把飞天猪煎饼一直做下去。
心涣散、士气低落的台军,早已不知为谁而战、不知为何而战,在服役期内把滞销的东西吃好吃满,帮助当局缓解压力,反而成为他们的正事。
台湾凤梨闹剧沸沸扬扬,岛内各种“衍生剧情”轮番上演。
熟门熟路,蔡当局又玩起了“吃菠萝,爱台湾”。从台北到屏东,从记者会到菠萝田,大小官员,手拿菠萝,嘴啃菠萝,对着镜头说两句豪言壮语,社交平台上发几张照片,今日份的“爱台湾”作业,就算完成了。
但田间地头的台湾老农们很清楚,“对你爱爱爱不完”的政客们,演戏“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办实事就基本指望不上了。按去年的量算,卖给大陆的4.2万吨,占全台九成多的销量,差不多是第二大外销地日本的20倍。
好在,新一轮县市长选举在即,菠萝主产区又是清一色绿营票仓,这些卖不掉的菠萝,是民进党当局不得不面对的“政治任务”。当然,也就到了民进党当局“万能接盘侠”出场的时间——没错,他们就是台军。
“台军凤梨满汉全席”菜单疯传
台媒称,大陆暂停凤梨输入后,岛内就有人搞笑称,台军人员将连带遭殃,可能天天都得改吃凤梨大餐。没想到真有人将此玩笑话改编成了一份“台军凤梨满汉全席菜单”,这份菜单在台湾网络上疯传,让不少民众信以为真。
据介绍,这份凤梨菜单提到的供餐日期是从3月8日至14日,包含主食、配菜、汤品、水果,几乎每餐每菜都与凤梨或凤梨加工品有关,一周7天超过上百道菜肴如同凤梨满汉全席,包括“珍珠粉圆凤梨炒饭”“炒红青椒凤梨”“凤梨蛋饼”“酒酿凤梨炒洋葱牛肉”“凤梨海鲜炒饭”等料理,甚至还有“椰香凤梨拿铁”,让不少台网友看得目瞪口呆。
台网疯传的“台军凤梨满汉全席菜单”
关于台军,很多人熟悉的是他们高价接收美国破烂武器的故事。但实际上,在台湾的政治游戏里,不光是外购单要找台军消化,内需不振更要找台军帮忙,台当局文宣中的所谓的“中流砥柱”,早就沦为实打实的“垃圾处理场”。
从1982年,李登辉把320万公斤香蕉硬塞进军营开始,台军就开启了兜底滞销农产品的使命,吃香蕉一度还成为处罚新兵的手段,可见台军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
陈水扁时代,台军的“政治食谱”从滞销水果扩展到问题猪肉:被称为“伙食最好”的2005年,台军“中午炸猪排、晚上卤肉饭”,结果检调机关当年查获了问题猪肉大案,其中一家供货商一年内为台军供应了20万公斤病死猪肉。
马英九2008年上台后,台军连吃了2个月滞销柳丁,接着吃价格暴跌的香蕉,后来瘦肉精事件导致猪肉卖不出去,“绿委”又强制台军每人每天吃一公斤猪肉。
换了蔡英文,吃吃吃的日子进一步升级。2017年10月,台湾香蕉滞销,“绿委”要求军方采购香蕉,台军答复已经连吃2个月香蕉了;隔年香蕉、木瓜等水果价格再度崩盘,台军继续“奉旨”狂吃;近两年民进党当局引美猪美牛入关,遭全台拒吃,最终也流向了军营的餐桌。
台军一年300亿元新台币的副食品采购费用,不仅是政客们解决滞销农产买票绑票的“万能接盘器”,也是台湾官商们上下其手争相分食的“超级大蛋糕”。毕竟,层层喝兵血,本就是这支部队根深蒂固的传统。
凤梨开始破坏台军士气了?
菜单传得沸沸扬扬,台防务部门也赶紧出来澄清称,这是假消息,台军从未有此类菜单,也未下令只能采购凤梨一种蔬果。该部门还声称,台军副供站“每天提供当季、应景的各类新鲜蔬果,以照顾官兵饮食健康”。部分有心人士借网络社群传递假讯息,企图制造社会纷乱,此行为极不妥。
台防务部门还斥责称,此举”不仅混淆视听“,更是“破坏部队士气”的不道德行为。
台防务部门还声称,台军后勤单位每日提供当季、应景的各类新鲜蔬果,各单位均可依需求、循正常作业流程选购,以照顾台军人员的饮食健康,“但并未下令部队仅能采购凤梨一项蔬果。”不过其声明也表示,如果台当局出台相关规定,台“防务部门”“定当配合办理”,并鼓励台军“适时采购”。
其实,对台军来说,吃菠萝其实没啥大不了的。不吃菠萝,也可能会吃香蕉、柳丁、高丽菜......,本身市场狭小的台湾每年都不缺滞销货。最惨的是,他们总是被当做“垃圾处理场”的真正原因——被政客们污名化为“不事生产的米虫”“吃垮台湾的肥猫”,并已逐渐变成全台共识。
民调显示,只有9.1%的台湾民众对台军能力“非常有信心”,19.9%“有点信心”,其余近七成民众对台军完全“不抱希望”。而这个民调如果在台军内部做,结果可能还会更难看。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的台军,早已不知为谁而战、不知为何而战,在服役期内把滞销的东西吃好吃满,帮助当局缓解压力,反而成为他们最大的正事。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月26日应询表示,2020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入大陆的菠萝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将对大陆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3月1日也指出,暂停台湾地区菠萝输入大陆,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是完全合理、必要的。民进党当局却刻意歪曲,把技术性问题恶意解读,借机攻击抹黑大陆。这充分暴露出他们的一贯做法,凡是涉及两岸事务都要进行恶意操弄,说明他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只能靠污蔑大陆来回避自身的责任。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台海网”微信公众号
标题:大片儿童片扎堆 六一档能否“逆袭”
亲子片《北极星》于6月1日上映。
《神奇女侠》将于6月2日上映。
《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
《“吃吃”的爱》端午档票房惨淡。
全国端午档电影刚刚结束,而端午档的成绩无疑给电影市场泼上一盆冷水。与去年同档期票房8.45亿元的成绩相比,今年7.04亿元票房大幅度缩水。从端午档票房来看,《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无悬念夺冠,杰克船长荣耀归来,而《“吃吃”的爱》等部分国产片却票房惨淡。在端午档后,六一档接踵而至,《神奇女侠》《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等影片备受期待。六一档电影能否“逆袭”?值得期待。
《加勒比海盗5》票房口碑双收
在刚刚结束的端午节小长假中,众多电影争奇斗艳,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达到票房大卖的目标。虽然小长假最后一天票房大盘下跌16%,但今年端午档三天全国共产出票房7.04亿元,全国分账票房守住2亿元线。其中,《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无悬念夺得票房冠军。记者注意到,《加勒比海盗5》上映首日的排片全国占比达到57.8%,之后的全国排片占比均稳定在46%左右,截至5月30日,5天的累计票房更是达到了7.58亿元,票房口碑双丰收。熟悉的老戏骨、全新的冒险故事、更加大气磅礴的故事背景、令人震撼的特效……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约翰尼·德普饰演的杰克船长的强势回归。
《摔跤吧!爸爸》纵然遭遇了《加勒比海盗5》的冲击,但其在节假日时段依然表现坚挺,虽然该影片的全国排片占比已经从此前的30%左右下降到了17%,但截至5月30日,《摔跤吧!爸爸》上映26天累计票房为10.31亿元。“暴君”爸爸和摔跤手女儿依然对影迷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国产片方面,《荡寇风云》的出现总算为国产片争了一口气,截至5月30日,4天累计票房4714万元。蔡康永执导,小S徐熙娣、林志玲主演的《“吃吃”的爱》上映4天累计2262万元,成绩似乎并不算优秀;郑恺、热依扎主演的《临时演员》与黄子韬主演的《夏天19岁的肖像》上映4天分别累计1060万元和808万元,票房较为惨淡。
记者注意到,票房的高低除了与口碑有关,排片也是重要的因素。从端午档排片来看,排片向好莱坞倾斜,背后是利益的考量。《加勒比海盗5》排片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平均稳定在46%左右,国产片排片最高的是《荡寇风云》,但仍占相对劣势。业内人士表示,排片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影片上映之后的排片主要是看市场反应以及同档期其他影片的表现。能够赚钱的影片排片量一定不会少。
而一般有着超强IP加持的好莱坞大片凭借着强烈的视听特效以及长年积累下来的超高人气,往往会更容易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所以也就更容易出现独霸票房的情况了。
《哆啦A梦》重温儿时乐趣
每年的六一档基本都是儿童的天堂,动画电影扎堆上映。据记者了解,今年六一档最受期待的一部动画是《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于5月30日上映。该片在上映前就已凭借延续48年的超强IP,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年龄的忠实粉丝关注。今年,猫眼电影统计该片想看人数达到41681人。2015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内地拿到了5.3亿元票房,其中情怀的力量不容小觑。新一季的剧场版中,大雄要跟哆啦A梦一同去南极冒险,然而这一次,无所不能的小叮当却面临生死考验,地球也面临全面冻结的危险。大夏天里,能去影院感受一下冰天雪地的氛围,也是一种消暑方式呢。
在六一档,几部动画电影预排映均有明显增长,其中,《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上映当日排映占比升至23.44%,反超《摔跤吧!爸爸》暂居第二;《加勒比海盗5》排映微降至37.63%,仍高居榜首。
科幻动画片《功夫小兔侠》于6月1日与公众见面。功夫学校对面突然出现了一间极富科技感的“神府学校”,一场传统与科技的较量即将展开。于5月27日上映的3D魔幻动画片《我的爸爸是国王》也受到欢迎,该片讲述了国王因政务繁忙疏忽了对小女儿莉莉的陪伴,有一天女儿不见了,国王后悔不已,当即放下所有事物寻找女儿。本片有笑点也有泪点,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除了新上映的动画电影,今年还有多部动画电影重映,分别为《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超能兔战队》《摩尔庄园2》《龙骑侠》。
同样适合家长与儿童一起观看的还有亲子片,由张艺飞导演,刘牧、吴冰、王艺涵主演的亲子片《北极星》将于6月1日上映,刘牧饰演的爸爸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儿子李一航(王艺涵饰)是支持他奋斗的源泉与动力,父子携手在嬉笑怒骂中给人以鼓舞。
进口片国产片齐聚“六一”
在六一档电影中,除了多部热映儿童片,也有多部国外大片和国产片上映。国外大片中呼声最高的非6月2日上映的《神奇女侠》莫属。《神奇女侠》由派蒂·杰金斯执导,主演分别为盖尔·加朵、克里斯·派恩、罗宾·怀特。盖尔·加朵饰演的亚马逊公主戴安娜·普林斯,经过在家乡天堂岛的训练,取得上帝赐予的武器与装备,化身神奇女侠,与克里斯·派恩饰演的空军上尉史蒂夫·特雷弗一同来到人类世界,一起捍卫和平、拯救世界,上演了震撼人心的史诗传奇。《神奇女侠》在猫眼想看人数已达到104047人。
而由詹姆士·格雷执导,查理·汉纳姆、罗伯特·帕丁森、汤姆·赫兰德联合主演的传记冒险电影《迷失Z城》将于6月2日与观众见面。影片根据美国作家大卫·格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探险家福斯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带着儿子等人深入亚马逊雨林寻找神秘古城的故事。
国产片方面,6月2日上演的《美好的意外》呼声颇高,桂纶镁、欧阳娜娜、陈坤等大腕明星的出演,仿照《夏洛特烦恼》的穿越模式等元素,都让影迷颇为期待。
6月2日上映的《29+1》由彭秀慧执导,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主演。该片改编自香港大热的同名舞台剧,讲述即将进入30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样于6月2日上映的还有灵异惊悚片《惊门》、剧情片《小茜当家》《凤凰街风雨》《嘶吼青春之拳击少女》。
(责编:张育达(实习生)、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