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们与大熊猫明浜互动。 朱柳融 摄
>中新网柳州12月26日电(朱柳融)当广西柳州动物园饲养员打开那道连通室内和室外运动场的门,大熊猫明浜大摇大摆直奔特制冰“蛋糕”和“串串”,享用美食时偶尔抬头卖个萌,让“粉丝”们惊叫不已。
< class="pgc-img">大熊猫明浜憨态可掬。 朱柳融 摄
>< class="pgc-img">“粉丝”们与大熊猫明浜互动。 朱柳融 摄
>12月26日,柳州动物园为明浜举行12周岁生日宴会。活动现场,20名小学生有的用毛笔书写“明浜,生日快乐”“萌萌哒”等祝福语,有的拿起画笔,画出明浜憨态可掬的样子。作品完成后,齐聚熊猫馆室外运动场,高呼“明浜,生日快乐!”
< class="pgc-img">大熊猫明浜专注吃“串串”。 朱柳融 摄
>< class="pgc-img">小学生在画大熊猫。 朱柳融 摄
>听到祝福声,大口吃着“串串”明浜抬起头,萌态十足。“粉丝”汤栋圆的相机不断传出“咔嚓咔嚓”声,定格下这一瞬间。相机绳上别着四个大熊猫头像,好似在和明浜打招呼。
“下午没课,我专程从南宁坐了1个多小时动车,来给明浜过生日。”在南宁上大学的汤栋圆笑着说,大熊猫又可爱又萌,是他最喜欢的动物,个人微博、朋友圈都是关于熊猫的信息。
像汤栋圆这样的“粉丝”还有很多。柳州动物园宣教部部长赵嘉亮介绍,熊猫12岁约相当于人类的40岁,每年明浜生日期间,会有大批来自国内外的“粉丝”前来看望它,除了送祝福,还会带苹果。
< class="pgc-img">小学生给大熊猫明浜送祝福。 朱柳融 摄
>< class="pgc-img">小学生在画大熊猫。 朱柳融 摄
>在赵嘉亮眼里,明浜是个“吃货”。“有竹笋时不吃竹子,有苹果时不吃竹笋。”赵嘉亮介绍,特制的冰“蛋糕”和“串串”是用苹果、竹笋以及掺有竹子粉的窝窝头做成。因为熊猫喜欢冰天雪地,蛋糕里的冰块可以给它当玩具。
明浜诞生于2006年12月23日,其父母是旅居日本白浜动物园的永明和梅梅。2013年3月,明浜来到柳州,与其一起到来的还有蜀琳,均为雄性。
2018年3月,两只大熊猫在柳州的第一个五年旅居生活结束,柳州动物园与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签定续租5年的新合约,并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终审。目前,柳州动物园正在建设新的熊猫馆,赵嘉亮表示,届时,单只熊猫的户外活动空间可达200至300平方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社台北11月19日电 (记者 陈小愿)绘制熊猫卡片、书写祝福语、献上鲜花……11月19日是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离世一周年,民众前往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大猫熊馆”缅怀“团团”。
“团团”2004年9月1日出生于四川卧龙。作为大陆赠台大熊猫,它与“圆圆”于2008年12月抵台,深受台湾民众喜爱。2022年11月19日,“团团”因病在台北离世。
“大猫熊馆”当天举办缅怀活动,播放“团团”及其家族的影片。前来参加活动的“粉丝”,既有儿童和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也有白发苍苍的长者。
11月19日,民众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缅怀“团团”。图为现场播放“团团”一家回顾影片。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团团”是雄性大熊猫,因憨厚老实,被许多“粉丝”称为“小乖乖”。“好想再看到小乖乖”“团团,希望你在胖达星可以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很高兴你来到台湾,让我知道大熊猫是那么可爱那么萌的”“团团,想念你”……
许多民众现场绘制熊猫卡片或写下祝福语,记录关于“团团”的点滴或表达思念。
11月19日,民众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大猫熊馆”缅怀“团团”。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台北市民傅女士当天带着鲜花前来。回想起“团团”生前点滴,她一度哽咽。傅女士对中新社记者说,“团团”很乖,它的离开让大家很心疼。“这一年来,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一谈到‘团团’,我们都会强忍着泪水。”
2008年“团团”抵台时,还在读大学的高先生就开始关注它,多年来拍摄了“团团”“圆圆”一家许多影像。高先生19日一早来到动物园,他告诉记者,去年得知“团团”离世时很难过,但来不及赶来告别,今天特别过来缅怀。
11月19日,民众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大猫熊馆”缅怀“团团”。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台北市民潘女士逐一拍下粉丝对“团团”的祝福卡片。她对记者表示,“团团”很可爱,来台后带给大家很多快乐。
台北市立动物园近日表示,“团团”离世后,园方保留了其皮毛、骨骼、冷冻精子及纤维母细胞等样本,今年9月已完成标本制作,目前规划在濒危物种故事生态展示区亮相,预计最快2024年年中之前开放。(完)
月18日下午,多伦多晴空万里。多伦多动物园里,“大毛”独自绕着木架踱步;熊猫馆舍另一边的山坡上,刚睡醒的“二顺”带着双胞胎兄妹“加盼盼”、“加悦悦”肚皮朝天嚼着竹子,任由游客们拍照。
这是中国租借给加拿大的4只大熊猫。它们即将从加国第一大城市多伦多迁居至石油城卡尔加里。这一天是熊猫在多伦多与公众见面的最后一天,不少民众赶到这里为它们送行。
大熊猫“大毛”和“二顺”于2013年3月25日来到加拿大。按照中加双方的协议,它们要在多伦多和卡尔加里各居住5年。2015年10月13日,接受了人工授精的“二顺”在多伦多产下双胞胎。这对龙凤胎的名字由网民投票决定。它们是首对在加拿大成功孕育出生的熊猫幼仔。
“我很难过,会很想念它们,”小女孩伊米莉红着眼圈对记者说,“它们不回来的话,我再也不来这个动物园了。”
“这家动物园更好。你们有权选择,留下吧。”这是伊米莉的哥哥里昂希望对熊猫们说的话。
陪伴了熊猫5年的多伦多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玛丽·弗兰琪说,它们刚来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她回忆说,当时通过超声波为“二顺”验孕,窗口期很短,大家都很紧张,最终确认怀上了双胞胎,“真不可思议,太令人兴奋”。
“这是疯狂、忙翻了的5年,大家压力很大,”玛丽说,“我不会想念压力,但肯定会想念熊猫们。”
多市与卡城动物园会专门互派人手,以确保近期的熊猫迁居过程顺畅。今年满9岁的“大毛”和10岁的“二顺”在与龙凤胎兄妹迁至卡尔加里动物园后,需经过一段封闭适应期,预计5月在新居公开亮相。
告别之际,动物园并未举办特别的仪式,但当天熊猫馆仍是人流如织。与友人特意来看熊猫的阿曼达说,很高兴看到熊猫宝宝在多伦多出生、成长。除了带来欢乐,熊猫也让这里的人们了解到这个物种的习性以及它们的濒危状况。
玛丽·弗兰琪说,多伦多动物园过去5年吸引了约620万人次的游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去年将大熊猫的涉危状态从“濒危”调整为“易危”。她认为,大熊猫繁育工作的成效令人振奋。
虽然上一次大约是在20年前的美国看的熊猫,但游客韦恩对眼前这个熊猫家族的情况了如指掌。谈到加拿大需向中方支付的不菲的租借费,他说,经济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伦多为珍稀动物的保育作出了努力。对于人类为这些物种的繁育研究而言,这笔钱值得。
傍晚6时,在告别熊猫倒计时牌的时间归零之际,当天在熊猫馆值班的工作人员们集体合影。
“非常感谢你们来到这里,”玛丽·弗兰琪对熊猫们寄语说,“同时也祝福所有的动物们。”
(原标题:加拿大多伦多民众惜别中国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