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燕 通讯员 蒋诗芸
直播带货,各路电商平台都用这一招。李佳琦和薇娅,比各路明星带的流量都大。
今天(4月5日)晚上7点半开始,为了给辖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打打气,释放消费活力,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政协凯旋街道委员小组也要尝试利用微信小程序直播带货。
这次带货,两位女干部化身新手女主播——凯旋街道党工委委员徐晓霞、江干区政协委员黄晓芹。据说,产品有口罩、大米、小家电……甚至还有汽车。
小时新闻将全程直播这场“直播”。
【19点49分】主播有“秘密武器”
主播还是有点小紧张,对面的工作人员用手势在提醒她“微笑”。
除了刚才背的台词,主播还有秘密武器一一广告牌,上面写着更直观的价格。比如这款耳机,原价499元,现价399元。
刚才1300杯的“一元奶茶”在30分钟之后被买光下架了。
【19点30分】直播开场,首推秒杀一元奶茶
“大家晚上好,欢迎走进‘凯旋号’幸福直通车的直播间,请大家多多关注和支持……”直播正式开始,首推秒杀一元奶茶。
【19点00分】直播倒计时半小时
新主播入座,直播台上正在摆放本场直播的爆品,可以看到有奶茶、大米、口罩、耳机、茶叶……
【18点45分】喝口咖啡,就当是晚饭了
化妆时间比预计的久了点,主播是跑着去理发店的。
她决定晚饭先不吃了,再喝几口咖啡填填肚子吧。
【18点35分】汽车展台抓人眼球
本场直播有三个展示台,一个是直播间,边上是小家电展示区,还有就是汽车展台了。
【18点10分】直播的妆容要精致时尚一些
今天穿着毛衣过来的“主播”徐晓霞,要去准备换衣服和做造型了。
她选了一件印花衬衫和黑色小西装,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还特意选了一个比较闪的树叶型胸针做搭配。
化妆就在天虹商场的MCC彩妆柜台,柜姐听说是要做直播的妆,马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一
“直播的妆容要精致时尚一些,粉不用太厚,因为等下会有美颜镜头。”
“主播”在边上一直点头,再三表示:“千万画简单点,和真人差别不要太大了。”
柜姐给她选了淡粉色的眼影,刷了眉毛和睫毛膏,还选了带点光泽的红色口红。
化妆了半个小时。
“主播”说,自己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画这么仔细,感觉马上要上台演出一般。
【17点49分】主播提前2个小时到直播间,一杯咖啡只喝了一半
本次直播点设在天虹购物中心,现场有一个专门搭设的直播间,边上还有几个产品展台。
“主播”徐晓霞手上拿着演讲稿,已经熟悉了两天,背得差不多了。今天到现场,先要和搭档熟悉流程。
“这个……还是有点放不开,刚开始没有互动感,已经试了好几遍了。”徐晓霞说,正在慢慢找感觉,毕竟不是专业主播。
两人在直播间里已经坐了两个小时了,一直没有停下来,徐晓霞带进去的那杯咖啡只喝了一半。
刚开门30分钟,就有1000多杯!”
网友小P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截图,
引来很多朋友的关注,
“下班就能喝到了”
这句玩笑话属实扎心了。
网友纷纷晒出排队时间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编刚刚尝试点单,页面显示要等11小时
当你在一家奶茶店的小程序上下单,
看到这样的排队进程
是否会被小小震撼一下?
那么杭州市中心这杯“疯狂”的奶茶,
到底值不值得长时间排队?
记者体验:
口味新颖,但如此排队没必要
这家奶茶就是在苏州爆火的Bonjour。8月20日在杭州大厦C座1楼开出杭州首店,刮起了一股新的“杭儿风”。
前天上午9点半左右,记者打开Bonjour小程序,显示前方还有1030杯等待制作。奶茶价格20元至30元,记者点了3杯,叠加优惠券后,价格为每杯26元,下单完成显示要等待9小时。
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门店,看到前台放了很多待取奶茶,都用黑色保温袋装起来了。门口排队人数不多,随取随走。奶茶店边上的外摆座椅上,有人时不时地会搭讪路人,问要不要喝这家店的奶茶。
Bonjour杭州大厦店
< class="pgc-img">>打包好的奶茶
大概10分钟后,小程序提示可以去拿奶茶了。店员说,每天起码有1500杯奶茶要制作,而且店员工资跟门店单量并无关联。
店员介绍,目前店里最火爆的单品为海盐开心果、黑椰牛乳等,前者往往不到中午就已售罄。目前该店的客户群体以20~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
记者品尝了一口海盐开心果,只能说口味还算比较新颖,但考虑到要排队这么长时间就完全没必要。记者的同事品尝了另一杯青提玫珑柠茶饮品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Bonjour奶茶
记者在店门口碰到了正在等茶的90后朱女士。“在点评软件上刷到了这家苏州‘特产’品牌+惊人排队时长双buff叠加的奶茶店,好奇心被激起,今天就在手机上提前点好单,这会儿来店里取。”朱女士说,这款奶茶喝起来还是比较符合她的口味的,下次还会再来买。
而今天早上9点多就到店取奶茶的杨女士,则看到了店门口排队的场景。
“我早上9点下单,单号是14号,等到店取奶茶的时候,点单小程序上显示已有600多杯的单量。店门口还排起了队,都是来取奶茶和等奶茶的人。”杨女士说,没想到一杯小小奶茶也会这么火。
杨女士前一晚在杭州大厦逛街时,路过这家奶茶店,当时也没有很在意。“我当时感觉这家店的生意还没隔壁的面包店好,可后来在朋友圈里看到,有朋友在晒这个奶茶,说等了6个小时才买到。”杨女士表示,由于当晚住在杭州大厦内的酒店里,今早等奶茶店开门,她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打开小程序“抢购”了。
“可能因为期待值太高,喝到嘴里倒觉得没那么惊艳了。难得来杭州大厦这边住个酒店,就跟风尝个鲜。”杨女士说。
其实,这家奶茶店已在多地开设分店。但从线上排队情况来看,像杭州这样火爆的情况,仍属少数。
通过该奶茶店的线上小程序,记者看到该奶茶品牌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除了江苏的十几家门店之外,在浙江的嘉兴桐乡、湖州也有门店分布。从线上排队进程来看,大多数门店目前只有1到30杯左右的排队单量,与杭州动辄成百上千的队伍“盛况”差距较大。
消费观察:
千杯排队,是不是饥饿营销
曾几何时,“大排长龙”是网红餐饮的追求。持续的排队效应,不仅证明了品牌受欢迎,更是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可以“用排队创造更多排队”。
当然也有不少因为排队“翻车”的事故。比如上海就曾破获7亿元奶茶加盟诈骗案,其中提到“团伙雇人排队,骗取加盟商信赖,制造虚假繁荣”。茶颜悦色南京首店开业时,也因为“罚站式排队”掀起争议。还有一些提倡“手作”的网红烘焙品牌,因限量出售、等待时间过长,被吐槽“故意磨洋工”,以及各地频发的黄牛乱象,一张排队小票炒至300元,引发了网友众怒……
事实上,排队不仅影响消费体验,更容易陷入“不真诚”和“套路式饥饿营销”的舆论漩涡。随着“排队套路”被揭开老底,年轻人不想再当“大冤种”了。
网红汉堡Shake Shack初入杭州时,一个汉堡售价60多元,顾客还得提前1小时排队。如今随着主打款均价20元的“中式汉堡”快速崛起,顾客纷纷做出新选择。曾经的网红排队餐厅,目标人群是25~35岁的潮流人士,而他们恰恰是当下回归理性的消费主力。
Shake Shack 小票单
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观。“年轻人打卡菜市场”成了新潮流,“CBD中产涌向十元快餐”“10元剩菜盲盒”等现象,也佐证了年轻人摒弃无效社交、追逐性价比的消费理念。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表示
没必要等这么长时间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有网友调侃
真想喝还不如去其他城市
↓↓↓
< class="pgc-img">>尝过的网友发言了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你喝过Bonjour奶茶了吗?
你会排队去喝吗?
来源:钱江晚报微信公号、潮新闻
源:环球时报
日本《钻石》周刊12月28日文章,原题:排队8小时买奶茶 中国掀起“茶饮热”的原因“排队8小时,就为一杯奶茶”的新闻近日进入大众视线,奶茶店就位于武汉。这两三年来,奶茶和水果茶等茶饮业在华发展得如火如荼。今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扩大到1020亿元。新式茶饮与中国传统茶不同,是通过多样化搭配组合而成的饮品。其消费群体约3.4亿人,中国90后和00后年轻女性是主力军,很多人每周至少买一次,每月消费能超400元。不仅奶茶,各式各样的茶饮都受欢迎,市场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一名久居上海的年轻女士说,她买奶茶的目的之一在于“上镜”。每次把漂亮的奶茶照片发到微信等社交平台,朋友们都纷纷点赞。受网络影响,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在接收信息方面如今早已没有“时差”。通过社交平台传播,茶饮的人气扩大到全中国各地。90后和00后是对当今潮流最敏感的一群人,同时也有购买能力。尽管中国茶饮市场已呈饱和状态,但各连锁店还是通过推出应季新品等手段继续吸引顾客。
中国本就是茶叶大国,茶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什么新奇东西。但上海那名女士告诉笔者,“并非所有地区都有饮茶习惯,也不是人人喜欢喝茶。我从来不觉得茶好喝。饭店里卖的高级乌龙茶动辄百元以上……茶对很多中国年轻人来说,并不是很亲民的饮料。”的确,笔者去中国餐厅时,看到菜单上的中国茶很多比菜还贵,还多次见过有人自己带茶叶到饭店。
此外,受这几年“国潮热”——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影响,中国人对茶的认识已发生改变。星巴克在华开店后,中国也出现不少本土咖啡连锁店。但一杯咖啡通常要几十元。而奶茶相比更便宜,且在社交平台上更上镜,因此人气一路攀升。(作者中岛惠,李玉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