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冬至,只有三条主街的我国最北部小城漠河市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凌晨最低气温接近零下四十摄氏度,白天最高气温也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与往年相同的是,小城里的人们已经迎来旅游旺季,但今年不同的是,无论是游客还是百姓,在最北小城的生活都要惬意很多:打开手机在饿了么下个单,一份香喷喷的炸鸡、一杯热乎乎的奶茶都可以保持着温度送到手中。
在冰天雪地里,9名“蓝骑士”每天都上演着温暖故事,带给这座小城看似微小但很确切的幸福。
最北端外卖站
9名小哥服务全城
到今年12月,位于我省大兴安岭漠河市的饿了么外卖站营业整整一年了,回想这一年,站长吴振坤最大的感受是“不容易”。“扛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干得太不容易了。但一想到给大家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给平台上商家带来的效益,都会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地处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市共辖6个镇,漠河市政府驻地位于西林吉镇,饿了么外卖站就开在这里。小城一共有三条主街,常住人口7000多人。经过将近一年的耕耘,当地200多家商户接入外卖站,“蓝骑士”配送服务覆盖小城内全部人口。
与大城市动辄数万名骑手不同,小城外卖站里的“蓝骑士”只有9位,其中3位还是兼职的。一年前外卖站刚开的时候,小城商家和居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还不高,点外卖的不多。但新冠疫情发生后,9名小伙子成了小城的“摆渡人”,居民缺米缺面他们肩扛上门,商家重启他们上门指导服务,小城的数字化生活也越来越普及。
人冷车冷餐不冷
用最好服务迎接旅游旺季
“漠河一年12个月里,有6个月是冬天,眼下正是嘎嘎冷的时候,但为了保证在小城里人们的外卖需求可以不受天气影响,我们在配送区域和配送时限上未做任何调整,小城里常住的7000多口人加上外来游客,从早上8点到夜里10点,想买啥买啥,我们‘蓝骑士’负责送货上门。”吴振坤说,为了这个目标,9名小伙子可吃了不少苦,电动车的防风车衣上几乎全天都挂着一层白白的冰霜,陷在雪里、冰上打滑都是常事儿。但再冷的天儿,外卖小哥们都会想尽办法保证餐食的温度,给餐箱装上保温板,用锡纸把餐食“包粽子”。
吴振坤告诉记者,每年冬天都是漠河的旅游旺季,小伙子们摩拳擦掌,要用最好的外卖配送服务接待到漠河欣赏雪景的全国各地游客。白天炸鸡奶茶、晚上烧烤啤酒,是小城居民和外来游客们冬日里的最爱,一张张订单上也记录着他们的幸福小日子。
炸鸡店老板兼职蓝骑士
留在家乡也“滋润”
记者采访了解到,外卖站9名“蓝骑士”都是漠河当地人,月收入平均4000元左右,虽然与大城市比并不算多,但在当地生活已比较“滋润”。在为小城游客、居民和商家带来大变化的同时,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85后蓝骑士”朱纯利本是一家炸鸡店的老板,每年入冬之前,他都会到南方打工干零活,来年春暖花开的的时候再回到漠河,跟妻子一起经营炸鸡店。
一场疫情,让朱纯利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他年初时不得不早早结束打工季,回到了漠河老家,但抗疫时期街上基本无人,炸鸡店也无法经营。正愁断了生活来源的朱纯利有一天突然发现,人影稀疏的街道上,却常能看到“蓝骑士”的身影来回穿梭,一拍脑门“这活儿我也能干啊!”
说干就干,朱纯利很快就注册成为一名饿了么“蓝骑士”。每天接单送餐的过程中,他发现好多小饭店的生意因为加入了外卖平台越来越红火,平台还经常对商家进行补贴,并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来帮商家吸引人气,索性把自家炸鸡店重新开张,接入饿了么平台,跟妻子一起打点店里的生意,店里不忙的时候继续接单送外卖。现在他既做骑手,又是炸鸡店老板,在饿了么平台上相当于有双份收入:炸鸡店在没上外卖平台之前,最好的时候一天流水才一两百,现在每天至少七八百;干骑手,一天的收入又有一百多。
“只要肯付出,留在家乡一样赚钱,生活也很‘滋润’。”已成为几位“蓝骑士”的共识。
文/摄 高敏娜 记者 程瑶
来源: 黑龙江日报
?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圈子,有人在这里挖掘到了生活的小确幸,还有人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创意,实现了从梦想到现实的跨越……
??这就是闲鱼。
??95后用户超四成的闲鱼,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线上社区。它见证了年轻人如何在数字时代中寻找自我、表达自我,以及如何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起真实的社交联系。在这里,传统的买卖关系被重新定义,社区的温情和个体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年轻人在这里为对味儿的事和对味儿的人买单。这里没有人追求一夜暴富,细水长流,持久稳健,才是年轻人“搞钱”追求的松弛感。小赚即安,小满则足,小闲即清。
??会玩儿,敢凭兴趣赚人生
??“大学四年,我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学费和生活费全部来自闲鱼。”00后季风,学的是国画专业,现在是一名微型景观模型师。
??季风在闲鱼“创业”能追溯到高中时代,“当时是为了省钱,在闲鱼买专业器具和材料,同时也出一些自己的专业作业,不但能回本,还能赚些小钱。那时闲鱼就是我省钱赚钱的利器,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小赚了20块钱。”季风说。
??“我喜欢旅游,想把自然融入作品,后来就自己动手试试,把景点做成微缩模型。”对于微缩景观,爱上容易,入坑难,前期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特别多。正当季风一筹莫展时,在闲鱼上遇到了一位准备“退坑”的模型“大佬”,“他把全部工具和材料,大约价值2000左右的东西打包六七百卖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入坑的绝佳教材了。这种打包出售模型所用到的复杂材料和工具的,几乎只有在闲鱼平台上才有。后来我还请教过这位前辈很多技术问题,因为闲鱼有很多同样爱好的人,他们愿意分享,愿意回答各种问题。”季风说。
??如今,季风的微缩景观模型定制店已经运营三年了,海边公路、雪山、雨林、废墟……在这里,诞生了很多受到喜爱的作品。
??“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8月份,每天还有5-10个客户有强烈的下单意愿,月收入大概在1.5万元左右。”季风说。
??和季风一样,因为兴趣爱好而机缘巧合地来到闲鱼,玩着玩着找到了自己小圈子的人不在少数,甚者有人因此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比如小签家。
??“我从小就有当设计师的梦想,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六七岁就会踩缝纫机了,但长大后却一直没有当设计师的机会。”小签家说。
??再次拾起儿时梦想是在2015年,彼时30来岁的小签家偶然进入“娃圈”。“大家有玩够的、不想要的娃娃,就在闲鱼上出,闲鱼可以说是我们这种小众爱好者的聚集地”,她突然意识到,儿时的设计师梦可以在娃娃身上实现,“给娃娃做衣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梦想成真啦!”小签家第一次在闲鱼成交是出售了自己制作的一件手工娃娃毛衣,小赚了68块钱。
??79年出生的小签家,今年虽然已经45岁了。“我感觉追随年轻人的潮流太难了,所以我一直坚持做自己的设计,不会特意为了当下的主流、为了成交而改变,没想到也收获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年轻人在闲鱼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同好,不但赚来收入,还“赚到”了交情。据闲鱼数据,以游戏、宠植、模玩动漫为代表的兴趣消费,每笔订单约产生40句聊天。其中,40%的聊天发生在交易后,不少买卖家在确认收货后建立新交情,持续交流。
??会省,吃喝玩乐福利赚不完
咖啡奶茶冰淇淋、披萨汉堡自助餐……假如你是卡券达人小周的朋友,那可就有福了,吃喝玩乐都能赚到小福利。
小周是媒体人,2019年参加闲鱼的新闻发布会,随手下载了闲鱼APP,从此小周就发现了一个宝藏,买啥都先在闲鱼刷刷。
“前两年我妈退休了,经常和她的朋友们聚餐,她们爱吃酒店的自助餐,线下买单的话,单价不便宜,差不多三四百元一位。我一直用闲鱼,就喜欢去刷这些东西。偶然我就看到闲鱼上有人卖自助餐券,单价大概能便宜个10%,有的甚至能便宜30-40%。” “我们年轻人平时出去玩,就在闲鱼上买哈根达斯或者歌帝梵冰淇淋的券,比酒店自助餐更便宜,有的能便宜50%。”
据闲鱼数据,过去一年中,有近3000万95后新用户涌入闲鱼,寻找省钱信息差。2024年以来,卡券类目已成为闲鱼上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较去年同期增长79%。
“一千块的东西说买就买,十块钱邮费坚决不掏”“满1000减50,必须精确凑单到1000.1”近年来,“该省省、该花花”成为网络热词,映射的是时下年轻消费群体流行的消费观念。相比于克制购买欲的传统式省钱和买便宜货的消费降级,能省会花的这届年轻人更善于各种“拿捏”商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省钱方式,赚到自己的福利。
??会生活,求美学,赚得灵感源源不绝
??“太喜欢你的椅子了!是从哪里买的?”
??“品味绝了,长在我心上一样。”
??“小餐厅改成了我住不起的样子。”
??室内设计师大千是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东北人儿,曾凭借爆改出租屋在自媒体火了一把。
??“改造出租房其实还好,没花多少钱,80%都是在闲鱼买的。”大千说。
??利用闲鱼“海选”来的闲置家具物品,让20平米的简陋玄关变身氛围感餐厅,这是设计师对生活的倔强。如今,大千已是有10w+粉丝的家居博主。
??“我喜欢逛闲鱼,逛中古店,搜集新奇的好玩意儿,动手改造。”大千在闲鱼购买过700多件闲置家具,这些在闲鱼上淘到的各种各样的有趣物品,被他陈设在家中或进行二次创意,闲置物品在大千手下获得了新生,他也在闲鱼不断灵光乍现,设计灵感源源不绝。
??闲置物品除了比较便宜,还是一个充满万千可能的地方,不是当下什么火就卖什么,而是卖家自己不需要什么了就出什么,在这里,能看到差异化的、有趣的物件儿。每一件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都有一段故事。”大千说。
??一首歌,交汇百味人生
??“告诉我你的故事,我会把它做成专属于你的歌曲哦!”这是陈学长最初发布在闲鱼上的文案。
??陈学长真名叫陈子贤,出生于1998年。“2019年底,我尝试在闲鱼上做hiphop赚点钱,尝试后我意识到,闲鱼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平台,于是我选择辞职并且完全投入到闲鱼说唱音乐工坊中,根据顾客叙述的自己的故事为他们写歌,再定制成专属歌曲。”陈子贤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管是开心的、难过的,已经放下的,还是难以释怀的,都值得用音乐来记录。”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陈子贤收集到600多个形形色色的故事,写了500多首专属歌曲。
??“在闲鱼接触最初一位客户时,我还没有专业设备,就一个手机写歌词,用手机录音,做得特别粗糙。但从2020年到现在,我们持续都在合作和交流。我从用一个手机写歌,到制作的音乐逐渐成熟;他也从刚毕业,到进入大厂音乐部门工作。这期间,我们合作了很多歌,互相之间愈发了解,会聊到目标啊,梦想之类的话题。我们逐渐变得不像是买家和卖家,而更像是可以畅聊一切的朋友。
??在闲鱼搜索“卖艺”,你将打开通往魔幻世界的大门。像陈子贤一样,闲鱼“卖艺”的场子里真是卧虎藏龙。
??据闲鱼数据,截至2023年,闲鱼用户数量达5亿,其中95后活跃用户占比超4成,00后活跃用户占比22%。2023年,年轻人在闲鱼上一年平均赚了2723.5元。闲鱼上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技能、才艺和创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赚钱新思路。2024年以来,各类技能服务成交量同比增长迅猛。情绪树洞、售卖晚霞、代做手工、夜市拼摊儿、方言教学、宠物训练……多元化的脑洞商机伴随着一代年轻人成长、自立,成就了他们的人生第一桶金。
??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越来越依赖于屏幕,却缺乏对“附近”的理解。然而,在闲鱼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趋势。这里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社区,一个线上的市集,人们在这里不仅买卖物品,更在交流故事,建立信任。正如消失的附近在数字世界中被重新定义,闲鱼正在重塑我们对于'附近'的理解——一个由共同兴趣和生活态度连接的社区。
??十年,对于一个互联网平台来说,是成长,也是沉淀。闲鱼这个由年轻人一手打造的社区,见证了无数梦想的起航和实现。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创意灵感的空间。
闲鱼 x 新华网 10周年特别呈现
记录超3亿年轻人小赚一笔的故事
献给闲鱼上聪明经营生活的宝贝们
< class="pgc-img">>源:上观新闻
许多人一天不喝就想念的奶茶,真的干净卫生吗?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近日突击检查了部分奶茶店,涉及1点点、茶百道、7分甜、都可(coco)、熊姬等品牌,结果发现全部存在问题。
在奉贤区宝龙广场,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5家品牌奶茶店进行了检查,发现多家门店存在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原材料管理不善等问题。
在1点点门店,执法人员发现一名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收纳箱内的茶叶包等原材料上没有任何标识,分装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不明;使用过的抹布与袋包装茶叶原料靠在了一起。
在茶百道门店,乳制品等半成品露天放置,没有盖子遮挡;植脂末等部分食品原料使用后未封口;员工个人已开封的薯片等食品与店内原料混放;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口罩佩戴得不规范,配制饮料的过程中,佩戴者均露出了鼻子。
在7分甜门店,同样存在员工私人食品与店内原料混放、仓库内装原材料的袋子未封口等问题,该店报废的芒果等水果还被发现随意丢弃,未按规定存放和处置。
都可门店冰柜内的原材料均敞口放置、未密封,部分原料也随意放置在桌面上、未加盖,与电饭煲、电水壶等杂物做了“邻居”。
熊姬门店的管理相对疏漏更多,该店待加工的橙子等水果与百洁布堆放在一起;垃圾溢出,工作人员未及时清理垃圾桶;厨房地面潮湿脏乱、煮完的茶叶不及时清理,随意放在地上;部分原料不封口、不加盖,直接放入脏乱差的柜子、制作台。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问题,已提出整改意见,责令相关经营者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不到位者将依法严肃查处。
业内人士指出,门店员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在快速扩张的餐饮连锁企业尤为普遍。这些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一旦疏忽,人员就会疏于培训、管理,没有牢固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2020年2月,普陀区中山北路的“巴黎贝甜”面包店就曾因面包师不规范操作(未按要求佩戴口罩、没戴手套直接用手接触食品),存在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隐患,被网友曝光。
2020年7月,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江西省南昌市汉堡王红谷滩天虹店、铜锣湾店、王府井购物中心店员工篡改过期面包、鸡腿标签,在制作汉堡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对门店内提示食品原料“已经过期”的红灯视而不见等问题。
2020年8月,85度C、桂源铺、满记甜品等品牌饮品门店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处罚的罚单相继曝光。
津味(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老沪闵路分公司(85度C上海凌云店)擅自将3个彩虹酸奶蛋糕的制作日期“延后”了两天。
桂缘(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归昌路分公司(桂源铺上海融创精彩天地店)用过期淡奶油制作“招牌特调奶茶”。
满记甜品真如星光耀广场店(该店已于2020年5月6日注销)经营的芒果冰(现制饮料)菌落总数超标。
餐饮单位员工不规范操作的风险可能比不少人想象的要严重。
2015年,盛极一时的“郑文琪龙虾盖浇饭”正是倒在这一问题上。由于“郑文琪龙虾盖浇饭”五角场店超负荷加工、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发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2017年,同样风光无限的“一笼小确幸”也倒下了。其中央厨房在未取得即食食品加工资质的情况下,超过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食食品。上述食品在中央厨房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配送至“一笼小确幸”餐厅门店后供消费者食用,引起了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