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消费者对奶茶的热情空前高涨,年轻女性是购买主力。有些消费者为购得一杯“网红”奶茶,不惜花费大半天时间排队。但是这炙手可热的奶茶究竟是否健康,大家根本无从考证。
当前,常见的奶茶主要有港式奶茶和台式奶茶。港式奶茶由红茶、纯牛奶或经过水分蒸发而成的淡奶构成;而如今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主要是台式奶茶。有些奶茶店甚至直接用奶茶粉末兑水,里面既没有茶,也没有奶。
由于奶茶店里的奶茶具有现场制作的特点,且无专门的产品标准,所以其在配料信息、营养标签上仍然没有明确的要求。上海市消保委曾针对上海市现制现售奶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有不少的产品都存在不小的健康风险。
标注无糖奶茶,含糖量并不少
消保委的调查涉及27 个店铺的51种奶茶,其中标称无糖的有20 件。上海市营养食品检验站随机检测一杯正常加糖的奶茶,其中约有60 克总糖含量,约相当于13 块方糖;27 件正常加糖的样品平均每杯含糖量为44 克;哪怕是宣称无糖的奶茶也相当于含7 块方糖,甚至超过某些含糖饮品中的含糖量,远大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的不多于50 克。
商家对此的解释是:无糖指现制现售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但这其实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超过半数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市面上的无糖奶茶,这说明他们有规避高糖饮品的健康意识。但是,标注“无糖”的奶茶也含糖,有些奶茶尽管口感不是很甜,也标注了“无糖”“低糖”字眼,但经过检测,其中的糖含量并不少。
“奶味”实由奶精等添加剂勾兑而成
记者走访调查多家奶茶店后发现,很多市售的奶茶根本不含牛奶,而是将奶精、果味粉、糖浆、香精等和水混合调制而成。
用纯奶做奶茶不仅成本高,味道也不香甜、浓郁,所以奶茶店基本都是用奶精勾兑。
奶精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一种添加物(用量上要求严控),其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反式脂肪酸在人体内代谢周期可长达51 天;长期大量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龋齿、痛风、高血压、心血管等的患病风险,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不利。
喝完奶茶心悸失眠,或是咖啡因作怪
有网友说“喝完奶茶心悸失眠”,这与奶茶中含咖啡因有关。51 件现制现售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毫克/升,最高达到了828毫克/升。
从一杯奶茶的含量来看,有4 件样品单杯咖啡因含量都超过欧盟给出的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 毫克的参考限值。有些奶茶的单杯咖啡因含量甚至相当于4 杯美式咖啡、8 罐红牛。
此外,孕妇和儿童不适宜喝含有咖啡因的奶茶。若喝完饮品后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更应该避免含咖啡因饮品的摄入。
吃播”改“喝播”?
“我都喝了三个小时了,喝不动了。”
“可他们已经给你小心心了啊?”
“好吧。哎,没了?我终于喝完了,喝了我5个小时,抄了这么多纸才抄完,到底是哪个粉丝让我挑战的,给我站出来,我要把你的名字抄一千遍!”
5个小时喝完20升的水、一口气喝完6.9升的奶茶,一次喝完100块的加料饮品……
近期,在不少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一批 “喝播”挑战视频,吸引不少人关注。4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红接受中新社采访,她提示,视频中“喝播”的行为存在健康风险,类似行为不可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刘红:
这些水也好,果汁也好,酒也好,喝了那么多,容易引起来胃扩张。进入血液循环以后增加我们血液循环的负担,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和肾脏的负担,也会引起相应的脏器的一个功能损伤。
如果是果汁的话,那么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进去以后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然后去动用胰腺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就会给其他的脏器带来大量的负担。
如果是酒的话,那就更是有问题了,不只是引起来肝脏的损伤,同时它其实对胃、对肝脏、对胰腺、对心脏、对脑血管这些都有损伤,它是一个全身性的损伤。
这些短视频以“挑战”为噱头,实则是靠夸张的行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从而达到变现获利的目的。类似行为不仅对身体危害性大,还易引发效仿,形成不良导向。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些行为背后还潜藏法律风险。
据知名法律博主郭小明介绍,如果主播因 “喝播”挑战受伤,挑战的发起人、主播、平台则分别要承担法律责任。
截图自:中新视频
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郭小明:
发起者如果未对挑战的风险进行过科学评估,没有对挑战者进行过安全提示,在挑战结束后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和安全保障义务,挑战者因此遭受生命健康损害,发起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由于挑战者也是成年人,明知可能存在风险,仍然执意参与,如果造成损害后果,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
平台方对这类可能对不特定的网友造成误导的行为,或者接到其他用户的举报,应当尽到充分的安全警示义务,必要的时候要对视频进行删除、屏蔽或者断开链接等处理,如果因为平台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损害后果,平台还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截图自:中新视频
郭小明表示,平台在发现存在风险及不良导向的内容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提醒和处置,并对违规账号进行惩戒,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郭小明:
在吃播、喝播类视频中,对于主播为了吸引粉丝而进行造假的行为,平台方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能任由造假任意妄为。通过录制高风险的吃播、喝播视频博眼球,可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法律风险。而其背后所传达的铺张浪费、胡吃海喝等不良价值观,也是应当摒弃和抵制的。
网友:这是在拿生命赚钱
@剪刀手比个赞:不知道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看,感觉挺吓人的!
@海顺smile:这是在拿生命赚钱,要名不要命?
@午后茉茉茶:互联网短视频乱象该管管了!
@CHINA--V:传播畸形文化和不良消费观的有关部门应尽快取缔。
@客厅厅长:为了红不惜一切手段。
@踏月而来:播的奇葩,更有奇葩的人喜欢看。
来源: 江苏警方
闻晨报
近日,5升桶装奶茶热销。见习记者 陈 泉
近日,一桶5升装的奶茶席卷了很多人的朋友圈,这个长相和饮水机桶十分酷似的奶茶桶,一度承包了办公室白领们的下午茶。相比一次性下单多杯奶茶,不少顾客表示,奶茶桶的模式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分享的乐趣,也更能体验到“报复性”喝奶茶的快感。
“味道是其次,发个朋友圈才更有意义。”在有的消费者看来,奶茶桶的存在,则更像是一种噱头……
奶茶桶需提前一小时预定
3月12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一家售卖5升奶茶的门店,远远地就能看到,一群外卖员已经等在店内,将取货台团团围了起来,和商场里的其他门店相比,只有这家奶茶店显得格外热闹。
“10号还要多久啊?订单快超时啦!”一位外卖小哥一边催促着店员,一边将手机订单展示给店员看,这一喊不要紧,在他身边的其他小哥一听也急了,纷纷报上自己的订单号,大伙等待的几乎都是同一样东西——5升桶奶茶。
“在做啦,很快就好!”店里的3位店员忙得头也没抬,桌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排5升容量的奶茶桶,每桶售价108元,如果顾客选择自提,那么只要88元就能买到,此外,每桶奶茶还会配上10个杯子,以及两杯珍珠。
没过一会儿,一男一女两位顾客来到店内,早在一个小时之前,他们就已经预定了奶茶桶,现在正好可以取货。
“这两天一直有看到这个奶茶,早就想试一下了。”
顾客龙女士说,她们公司在奶茶店楼上,几天前看到这个产品推出的时候,她还有些顾虑,担心量多喝不完,所以没买,直到昨天,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得知后,大家一拍即合,这才决定买一桶尝尝鲜。
记者看到,奶茶桶的盖子上有一个开孔,顾客可以直接将奶茶倒出,奶茶桶的侧面还自带一个把手,想要一只手将它举起来,还挺不容易,龙女士用两手抱起奶茶桶试了一下重量后,就赶忙递给了身边的同事。
“味道是其次,和大家分享分享,发个朋友圈才更有意义。”龙女士直言。
网友戏称报复性喝奶茶
中午12点,记者点开某外卖平台,多家奶茶店显示5升奶茶已经售罄。这个仅仅问世5天的新品,一度让奶茶店里的员工忙到没有休息的时间。
“熬珍珠就要40分钟,我煮了一天没停过。”
一位在店里工作的小哥告诉记者,制作珍珠是耗时最长的工作,也是制约奶茶桶销量的主要原因。他们店昨天一共卖了40多桶奶茶,中午的时候,甚至连桶都用光了。如果订单太多忙不过来,他们就会将产品标为“已售完”,直到手里的订单快要制作完成时,店铺才会重新接单。
奶茶店小哥说,下单奶茶桶的顾客几乎都是送到公司,很少有人会单独购买一桶,每天10点、12点、14点是点单的高峰期。受疫情影响,此前很多奶茶店要么没开门,要么顾客有所顾忌,没有点单。如今奶茶桶热卖,让不少网友将这一现象称为“报复性”喝奶茶。
在外卖平台上,不少顾客将自己购买后的心得分享了出来。有人说:“扛着5升奶茶走在路上,我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不过,除了对奶茶桶创意的夸赞,有的顾客还从味道、性价比上进行了评价:“说实话,味道和普通奶茶没有区别,如果人少的话,总是给人一种喝够了的感觉。”(见习记者 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