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万有饮力大会上,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分享的"利他主义"思维,讲述了古茗处理加盟商关系、伙伴关系的思考方式,给行业留下深刻印象。
1月5日,咖门2021万有饮力峰会的现场,王云安再次带着新的一年,他对品牌、行业的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是演讲实录整理(有删节)。
咖门出品
加盟商77选1,古茗为什么要慢下来?
今年疫情以来,其实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我听到了很多的声音:我要做品牌,我要做IT,我要做运营,还有一些要开很多很多的店,要做很多的事……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当我们处于逆境的时候,有哪些机会可以冲呢?如果这次疫情来得更猛烈一些,我们这个行业都受到波及,还有谁可以活下来?
我们虽然今年发展的还可以,但我们在思考,整个行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哪一些事可以发展的更慢一点。
今年是我们踩刹车最厉害的一年,差不多是77个加盟商选一个。我们是怎么思考的呢?
我去巡店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门店运营的问题很多,我们肉眼可见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情也很多,这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生意还可以,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理解是,我们整个行业不应该有侥幸的心情,我们要做得更好,这个行业才可以做得更远。
最基础的事没有做好,能迎来红利期;但是暗潮来的时候,留下的就不一定是我们。
我们今年逛了很多的品牌,发现了一个数据:中国的加盟品牌的前5名,总和是第6名到第35名的总和,大多数的资源是往头部聚拢的。
但是我们依旧探讨,我们最容易被谁干掉?我们最容易被第5名到第35名的哪个品牌干掉?
让我们走不好的只有二种可能,一个是没有做好自己,一个是被后来者赶超。
所以我们应该慢下来,我们开店的速度要慢下来。我们评估了一下,我们没有能力管好超过4000店,因为我要确保每一家店保质保量的每一家单店的增长。我们今年单店的增长是35%,所以我们今年一定要慢,一定要慢!
在逆境中求发展,在顺境中找稳定
我分享古茗的团队基因,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古茗有一个基因我挺骄傲的:
去年投资人来我们公司做高管访谈的时候,投资人和我聊,他说你们员工一直在说自己有什么问题、公司有什么问题、老王有什么问题,老王有一些决策挺傻的。
那一刻我自己的心里很骄傲,我做事自己想明白没有用,重要的是团队想明白,要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和心态。
我开心的是我的团队,深深的认知自己的不足和我们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可以不断地去改变,这时候才可以赢,可以在逆境中求发展,在顺境中找稳定。
在一个点上,足够聚焦、足够专注
我记得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有70家店的时候,我的一个加盟商一年赚70万,我和我的合伙人加一起赚70万,包括了加盟费、卖货,一年到头就赚了70万。
我们看到了行业大发展,我们很眼红,我们很难受,最可恶的是,赚70万的加盟商还在抱怨我们,他们在做很多有损集体的事、伤害品牌的事,那时候的心态真的是有一点受不了。
隔了一段时间,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其实我们是没有资格赚他们的钱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核心能力,我们什么都搞不清楚,喝不出真假、搞不明白,我们就没有资格赚他们的钱。
我们要赚钱,必须等到我们有核心能力的时候。
慢下来以后做的事情很多,我不急于扩张,我不急于赚钱,我的心态很坦然,就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可以了。我们是一群屌丝团队,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也不会搞得很夸张,古茗从来没有爆发过,我们每天去改变。
我们一个星期回来看,一个月回来看,古茗就是这样子一点一点起来的,我们每年都很慢,每年用恒定的速度在发展。
只要我在一个点上足够聚焦、足够专注,一定会有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是2012~2013年的想法。
“整风运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下一个案例是讲我们和新时沏的一个故事。
这个我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分享过,2014年的时候,我们在150家店左右,那时候我们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
我不敢告诉员工一个事实,但是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2014年的时候,我心里很清楚,我是打不过他(新时沏)的,我们在新时沏的面前会被搅碎,他(新时沏)开过来就是带着让你关店的架势,那两年我们打得还是挺激烈的。
那时候不是赢不赢的问题,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后来悟透了一个道理,我们就活下来了,也赢了一场战争,慢慢和老朱(新时沏创始人朱骏)也成为了可以聊很多话的朋友,之前我到他的公司是要挨打的。
要知道,下沉市场那种隔壁两家店,竞争的状态是很粗鲁的,那时候我想明白了一件事:胜可知而不可为,胜负的决定不在我的手里,我们只能把自己做好了,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胜负让天来做决定。
所以很多的时候,是因为我做好了自己,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很少是被对手打败的,所以我们更坚定了要做自己核心的地方。
我们一直很真诚地对待加盟商,2014年搞了一波有一点像“整风运动”,让大家更凝聚起来,一致对外,大家更愿意相信彼此了,团队之间的工作更顺畅了。
加盟商和我们的矛盾消除了,我们的发展更顺了,我们不需要花很多的脑筋处理和他们的纠纷,我们可以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所以这是我理解的两个时代的过程。
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前面有挑战者,后面有追兵,最重要的是慢下来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
但是这个核心的壁垒一定不是大家成功的经验,就好像是我们学海底捞也学不会,我是理工科毕业,我对搞研究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但是有一些人创意很好,我们一度也想学别人,但是我们发现学不会。
我们要找到自己最好的基因,慢下来,精功出细活,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东西。
雪の茶、喜茶门店的排队盛况历历在目,一点点、coco更是遍地开花,奶茶行业留给其他新入局玩家的时间和市场似乎不多了。而起家于三四线城市的古茗奶茶却在下沉市场里做得不亦乐乎。
古茗奶茶创始人王云安向亿邦动力透露,目前其单杯定价在12元左右,单店的日均流水夏季已达5500元左右,作为淡季的冬季也仍能保持在4300-4500元的水平。
“我们每家店的营销费用基本是0,除了新店开张外也基本不做打折和半价的活动,我们是典型的产品型企业,资金主要投在物流、供应链和产品研发上。”谈及增长背后的因素王云安如是说道。
原材料与配送两端抓成本
古茗奶茶,对于北上广深的消费者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亿邦动力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关键词时,与古茗奶茶和其创始人王云安相关的长篇幅曝光也屈指可数。就是这样一个奶茶品牌,2010年4月开了第一家店,2017年底店数达到了1200多家。王云安向亿邦动力表示,到2019年年底将超过2700家加盟店。
“与大投资的直营单店相比,加盟模式对于小店更合适。”谈及经营模式时,王云安说,对单店年营收在一二百万的奶茶店而言,通过单店加盟或区域代理来推进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更有效。
“我觉得不是单纯的规模问题。”谈及与其他品牌的区别,王云安指出,从单杯价格而言,在三四线的奶茶市场中,古茗奶茶属于中等偏上的价格,另外在供应链和物流上,古茗奶茶付出得更多。
亿邦动力注意到,在供应链上,古茗甚至抓到了水果的源头,从云南种橙子到泰国种香水柠檬,再到新疆种哈密瓜,在业内这样做的品牌很少。
“很多水果原材料的供应商都是我们扶持起来的,所以采购价格上更有优势,有的品牌在县城里就几家店,新鲜的水果原材料只能去附近水果店采购或找供应商寻货,实际上拉高了品牌与配送方双方的成本。” 王云安表示,对于品牌,利润的决定因素不仅是原材料成本的高低,还牵扯到水果原材料在运输途中的耗损,而古茗目前可以做到损耗在1%以内。
为了降低损耗,满足保鲜与保质,古茗曾耗资4000万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创建了仓储基地并自建冷链配送系统。
“说通俗点就是做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王云安说,在三四线城市,物流公司往往很难下沉,因此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费用高企,而品牌只有把中间环节各个打通,才能从原材料的源头以及配送两端将成本降下来,而目前古茗的原材料配送已经可以达到两天送一次的程度。
物流与供应链的搭建使得加盟商不需要承担过多囤货压力,同时又保证原材料的新鲜,另外,像奶茶里的珍珠,如果一批产品口感偏软,总部对产品的封存召回也能得到更快的响应。
增长藏在细节中
物流和冷链的基建搭好后,在店面运营的细节中,古茗奶茶的做法也为日后的增长埋下了伏笔。
2017年年底,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曾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提到了古茗运营的“小心机”。
“一个小店叫古茗,它诞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镇上,它现在全国1200家,可能比喜茶还要多,那你说它为什么做的这么好?” 罗振宇说,“举个例子,一般店都开在镇上,所以它们在装修的时候并不搞什么高大上,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它们家的灯要比旁边家的亮,在镇上灯光相对都比较暗,只要你们家的灯比较亮,大家就默认你们家干净,你们家比较好。”
王云安说,古茗和其他奶茶品牌定位相比,做的是大众型的消费品。
“以前我们用的是POS系统,没法详细到个体用户的到店复购率,但是有个数据是这样的‘3万人口的区域,一年销售18万杯’。” 王云安说。
此外,据王云安介绍,古茗的优势更突出在存客能力上,一些店初期只有2000到3000元的单日流水,但半年之后就达到了4000到5000元的单日流水,85%以上门店的客人只增不减。
对于时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低的问题,王云安指出,古茗的解决办法是不断上新并优化产品。“比如,为了迎合消费者口感,作为饮品基本款的原味奶茶,配方改了几十次不止。”
据王云安介绍,古茗会通过问卷等方式,调研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并进行相应的产品调整,如甜度、口感等方面进行调整。
“包括像饮品中的茶叶原材料,我们发现不同季节采摘的茶叶,为产品带来的口感是不同的,另外我们发现每年的茶叶都存在差距,所以因此我们会通过不同的拼配比例,达到更好的口感。”王云安说道。
另据亿邦动力了解,目前古茗奶茶饮品除奶茶、慕斯等常规时尚饮品外,还包含鲜萃茶、果汁、冰沙、酸乳酪等多系列,30余款产品,并不定期更新,同时古茗奶茶“0氧化0防腐”的特色,也是其他品牌所鲜有的。
因人设置线下门店点位
而在加盟商和店址的选择上,据王云安向亿邦动力介绍,古茗也有不同的考量方式。
“选址上,有别于一线城市的商圈复杂,三四线城市的街道基本都类似,另外商圈相似度也很高,因此我们会派特别熟悉街道的人去找到好的位置,包括考量商圈的人流和固定人群等。”王云安说,选址完成后会综合加盟商的不同类型分配到不同的商圈点位。
“我们会通过能力等因素,将加盟商分为A、B、C几类画像,比如没有管理经验但吃苦耐劳的夫妻、有带团队经验和管理店面能力的,我们会分配到不同的点位,当然,随着加盟商的成长,我们也会进行不同点位的调整。”
同时,为保证加盟商的品控,在招加盟商时对其价值观的考察就已开始,而为了保证加盟商的利润,古茗也不强制要求加盟商去做促销等活动。
“直营的员工需要靠激励,但加盟商有很强的自驱力,他在乎的是付出的努力和利润是否成正比。” 王云安解释道,因此加盟商配合公司价值观的愿意与否更多取决于能不能赚到钱,而频繁的促销、满减可能让加盟商赚吆喝不赚钱,势必在遵守公司价值观时打折扣,转而从原材料成本上钻空子,反而加大品牌管理的成本。因此,除了新店开业等情况,加盟商一般不做促销、满减活动。
楼上新开一家古茗,听说味道还不错,他们家会营业到凌晨一点,一会儿下班后可以去买杯尝尝。”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广场中央商圈的服装店导购周小姐,一边理着手上的衣服一边给同事推荐下班后小憩选择。周小姐口中的这家店,可是近期贵阳奶茶市场的“大网红”,门庭若市排队如龙,门店开业买一送一活动期间更是创下了单日营业额超过11万元的纪录!
古茗贵阳花果园购物中心店消费者云集(图片来源:古茗)
位于贵阳花果园购物广场的这家古茗奶茶店,到了晚上便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只能看到大大的招牌,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入口,挤过重重人群来到店里,可以看到店员正忙碌地打包饮品。虽然已到深秋,但大家还是钟爱水果茶等饮品。
古茗贵阳花果园购物中心店消费者云集(图片来源:古茗)
眼前这位忙得十分钟能接好几个电话的97年小伙,正是这家奶茶店的老板小凯(化名),来自浙江台州的他阳光活力略带稚气,但侃起生意经来,还是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识见。“我从大学毕业至今没有上过一天班。”小凯笑着说,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他从18岁至今创业过不下十次,涉足过传统行业也尝试过互联网,中间虽说有亏有赚,但整体下来还是赚到了第一桶金。
古茗门店店员正忙碌地制作饮品(图片来源:古茗)
2021年,小凯开始投资线下加盟店,做过其他品牌的奶茶和汉堡,期间也赚到了钱,这让小凯更加相信自己对商业机会的判断,而加盟古茗也是他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说实话,古茗在我印象中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如果我今天想喝奶茶,它一定是其中一个选项。”小凯认为,古茗从未追逐过大规模的爆发,一直在默默积累,今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实力派品牌。“我对于品牌的选择更看重稳定性,那些一夜爆红又迅速消失的品牌太多了。”他坚信,只有稳扎稳打的实力品牌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谈及这次门店开业买一送一的活动成绩,小凯表示对未来很有信心“贵州是个美食之都,人们对吃喝消费很热情但是也很挑剔,只有把口味做好才能长期留住顾客,能够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古茗,我认为是件好事。”
古茗贵阳花果园购物中心店消费者排队购买饮品(图片来源:古茗)
此外还了解到,除了阿凯还有另一位从浙江来贵州创业的古茗加盟商江城,他在贵州的铜仁市开了两家店,生意也非常火爆。今年江城准备在凯里市开第三家古茗的加盟店,并且对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为什么这些来自浙江的创业者都会选择来到贵州开店创业呢?这两位加盟商给出了共同的答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哪里赚钱就去哪里。”他们认为贵州的市场环境非常有利于创业,消费者的热情和对品质饮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小凯打趣说,浙江人敢于走出去,愿意在新的市场中发掘商机,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拼搏。
古茗门店店员在介绍买一送一的活动(图片来源:古茗)
今年初,古茗公布了2023年的战略目标,计划总门店数要突破10000家,贵州省就是重点拓展区域之一。截至目前,贵州省已经有145家店,短短几个月新开了超过100家门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了解,目前贵州仍然是古茗加盟热线的热门区域。
古茗茶饮创始于2010年,起源于浙江南部小镇“大溪”,历经13年经营,现已成为中国头部茶饮品牌之一。截至目前,全国门店数量已经超过8000家,遍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18个省份的180多个地级市。
推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