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做好疫情期间儿童的关心关爱,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确保在落实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复学复课有序推进。5月30日南平市“关爱复学儿童家庭教育进乡村社区”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授课在建阳区党建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办。市妇联主席温秀美、副主席王瑛、市家教讲师团团长魏美祥、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小青、市总工会副主席邱美丽、市关工委副主任陶山福、建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顺莲及南平市妇儿工委、市教育局、建阳区妇儿工委、区妇联、区教育局、区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领导及建阳区部分小学家长85人出席了此次启动暨首场授课仪式。
南平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妇联主席温秀美代表市妇儿工委提出三点意见
< class="pgc-img">>1
要发挥教育工作者在家庭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调研,针对疫情带来的新情况,依托家长学校,线上线下结合做好对家长的引导,加强对复学儿童的教育。
2
要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广大妇女要充分发挥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儿童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质,更好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3
要发挥社会各界在家庭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各级妇儿工委办要充分发挥协调、推动、督促作用,加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力量和资源统筹,把家庭教育助力复学复课工作做细做实,切实将党和国家的关怀温暖送到复学儿童身边。
< class="pgc-img">>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小青给老师们提几点建议:
01
要有教育情怀。
希望大家有奉献精神,讲责任、肯担当,心甘情愿为家长提供精准的指导。
02
服从工作安排。
在妇联的统一指导下,发挥团队作用,针对不同学段的孩子拟定不同的专题,深度研讨集备,将有关家庭教育内容挖深挖透。
03
紧扣防疫主题。
随着全市各学段复学工作全面启动,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或焦虑情绪,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心理疏导,关心儿童健康成长。
04
讲究工作方法。
关注不同群体的家长,选择生动鲜活的案例,指导家长理性面对疫情,缓解他们的担心和焦虑,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 class="pgc-img">>建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顺莲表示
< class="pgc-img">>建阳区为南平市关爱复学儿童家庭教育进乡村社区活动试点区,这是对建阳区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肯定和信任,建阳区必将全力以赴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1
一是先试先行,创新推进。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强化宣传引导,开办线上线下讲座,与复学儿童及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全社会对复学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2
二是加强沟通,健康辅导。
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生活关爱、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情绪管理,帮助家长做好学生开学期间的生活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居家陪护家长的交流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3
三是加强指导,关爱成长。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安排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主动服务,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及复习计划,并加强跟踪指导和心理辅导,统筹做好学生学业辅导工作。
建阳区西门小学副校长雷正明
南平市建阳区西门小学副校长,雷正明老师给大家上了《“疫”起陪伴共同成长》指明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传授家长陪伴孩子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家长能够更科学、更有效的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协同老师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南平武夷厚生眼科医院业务院长胡永华
南平武夷厚生眼科医院业务院长胡永华上了《复学后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涵盖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成因、如何养成正确的护眼习惯、如何预防和治疗近视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青少年导致近视的原因、预防近视的主要方法等,对学生视力康复进行指导。
参加此次活动的家长纷纷表示,领导和老师说的家校共建的利益共同体的问题,让大家重新审视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一课非常有意义,期待以后会有更多的这样意义非凡的活动和学习机会。
下阶段,市、区妇联将充分利用组建的3个家教讲师团小组,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活动带动社区、村居家长学校“小课堂”,为社区家长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助力,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使家教讲座的效果最大化,进一步提升广大家长素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区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到新水平。
来源:建阳区妇联
< class="pgc-img">>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class="pgc-img">>建阳区妇联与区教育局、南平市武夷厚生眼科医院联合开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线,在区幼儿园小朋友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伴我成长吟诵微视频活动,挖掘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开展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树好家风、做好家训、立好家规。现在请让我们一起观看小朋友吟诵的微视频。
< class="pgc-img">>建阳区实验幼儿园 周沁璇《游子吟》
建阳区实验幼儿园 涂洛熙 《良好家风 伴我成长》
建阳水东幼儿园 沈荣枫《诚信待人 与人为善》
来源 :建阳区妇联
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毕业前的“最后一课”,高校师生共忆来时路,同赴可期的未来。近日,江苏各大高校迎来毕业季。在临别之际,高校校长们为毕业生送上的深情寄语,既暖心,又直击人心,给足即将远行的学子以勇气。
最催泪:“很高兴我兑现了给你们的承诺”
在过去的大学生活里,不少毕业生完成了蜕变,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而部分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寄语中,将毕业生们努力生长的印记一一道出,为他们留下在母校最亮眼的瞬间。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在毕业寄语中,如数家珍地道出43个全部升学的学霸宿舍名、6个全员入党的先进模范宿舍名、升学率超过60%的班级名、投身中西部教育事业的毕业生代表姓名、在毕业典礼当天恰逢生日的9位毕业生姓名,引发全场阵阵掌声。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
“今年有48%的就业同学进入了中小学工作,希望你们和教育界10余万南师校友一起肩负起‘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华桂宏用《行路难》这首诗的独到理解让毕业生们体会到青春持续奋进的意义。他说,人生路长,奋斗不易。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李白曾经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也曾经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是这首《行路难》千古传诵、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勉励毕业生们:行,是南师传统的弘扬。希望大家秉承“正德厚生,笃学敏行”,让进取的青春更具力量;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希望大家坚持“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让坚毅的青春更为沉稳;行,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希望大家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让奋斗的青春更加闪亮。
“我清楚地记得,四年前的9月6日,也是在这里——共享体育馆,我参加了你们的开学典礼。当时的长山校区还没有建成启用,没有空调的梦溪校区宿舍被大家戏称为‘桑拿房’。我在开学典礼上承诺,到2020年,一定让你们住到新校区,住进有空调的宿舍,很高兴我兑现了给你们的承诺。”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周南平在毕业典礼上近20分钟的发言,句句不离毕业生们在大学四年里奋进的点点滴滴。现场,他将十余位毕业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周南平
“同学们,听说你们最近都在奋力地挖呀挖,那就让我们看看,通过你们的辛勤努力,在江科大播下的小小种子,都开出了怎样绚烂的花。”周南平深情地说,今天以后,你们就要离开心中的“浪浪山”,去各自的世界里做一个“大人”了,可能再也沐浴不了高骊山令人留恋的晚霞;再也遇不见海韵湖大坝上蹬着脚踏车的白衣少年;再也不能提着西瓜和汽水徜徉在彩虹大道;再也不能夜跑漫步时拍一张沙洲湖大桥的夜景……但我相信,尽管暮云春树,却也天涯比邻,这些浪漫记忆,会在大家的心里化为澎湃的爱意,帮助大家成长为活泼、善良、纯真的“大人”。
最青春:“站在C位,演绎好自己的青春剧!”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
“站在C位,演绎好自己的青春剧!”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在毕业典礼现场深情寄语毕业生,你们和南农的相遇始于一张承载梦想与奋斗的录取通知书,今天的告别系于一份托举希望与未来的毕业证书。一书一证之间,是时代呼啸向前,放在你们肩上的强国使命;是母校润物无声,种在你们心底的南农种子;是青春蓬勃向上,映在你们脸庞的成长蜕变。
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
青年向上走,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等待探索开拓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星辰大海”。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前瞻眼光和创新思维,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坚韧不拔的定力,是同学们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敢于走进“无人区”,勇敢走向山之巅、海之涯,在前无古人的道路上,多闯一闯、试一试,不断挑战和拓展自己的上限。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
“流浪地球需要温暖,更需要对希望的坚守,对光明的执着,对未来的向往。希望是太阳,可以让我们获得给予流浪地球温暖的不竭能量。”面对即将扬帆起航的毕业生们,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寄语毕业生选择相信希望永远在前方,有希望引导的人生,才会是饱满的,才会是精彩的;保持坚守希望的恒心,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抛弃,在黑暗中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并坚定追随。
最提气:“以‘清零’的姿态不断更新自己”
以“苦”为师,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品格。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说, 迎难而上、不畏险阻的“吃苦”精神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图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愚公移山、韦编三绝、卧薪尝胆等传统故事,生动演绎了华夏先辈们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代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涌现出方志敏、焦裕禄、杨善洲等英雄模范,完美诠释了革命前辈们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
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同学们,‘苦难’本无意义,有意义的是苦难带来的思考与改变。‘自找苦吃’不是被动吃苦,而是要主动在困难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面对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只有乘风而上,才能勇立潮头。希望你们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气质,越是面对艰难困苦,越是要奋勇向前,在逆境中磨砺心志,在磨难里丰满羽翼,在浪潮中扬起风帆。”陈卫说。
毕业典礼寄语末尾,周南平用最轻快的语言说出对毕业生最深沉的爱。他说,最后的最后,我不再给大家送出KPI式的祝福,我只想祝你聊天框里发出的哈哈哈都是真的开心;祝你将来遇到的甲方和老板都善解人意;祝你拥有坚定不移的发际线和健康的颈椎腰椎;祝你永远能抱住情绪低落的自己;祝你终将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祝你永远有人惦念和祝福!乔木参天,君子是之。韶光熠熠,未来可期。同学们,快递的默认地址记得要修改!愿你们如同手中的纸飞机一般,翱翔天空,各自奔腾!珍重,再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郑焱 程晓琳
编辑: 蒋明睿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