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要说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餐饮业一定“榜上有名”。“且不说春节前囤积的‘年夜饭’食材,因大规模退单而损失惨重,就说政府力倡复工复产后,绝大多数饭店开门营业后的三个月来,生意也一直没有恢复到疫前水平。”今天上午,上海代表团小组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汤亮用他亲眼所见的情景打开话题。
< class="pgc-img">>图说:全国人大代表汤亮。张驰 摄
“就我日常所见所闻,饭店里的包厢大多空着,就连大堂的上座率,也远远没有达到可观水平。”汤亮说,在疫后困局面前,靠门市揽客而存活的餐饮业是最敏感的,“春节后我曾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城市中的各家饭店为了渡过难关,纷纷在寻求传统业态的突破和创新。”
汤亮发现,一些颇有规模和口碑的酒楼饭庄,为了走出困境,各显神通:有的一反常态做起了早点生意,与街边的小摊贩争夺清晨的上班族生意;有的“放下身段”,瞄准社区家庭,推出了价廉物美的家常菜系;有的想方设法压缩毛利,做起了企事业单位的客饭……而在各种“转危为机”的尝试中,几乎所有店家做得最有声有色的生意,竟然是“外卖”,哪怕是往日生意火爆、一席难求的“皇帝女儿”,也走起了“外卖”这条“亲民”路线。
外卖,曾几何时是便宜、快捷的代名词,叫外卖的主力军基本都是年轻人。“因此做外卖生意的,除了小店小铺外,还有很多是无证无照的街头摊贩,许多商家没有规范的餐饮业管理流程,食材品质和加工质量,一直是个让社会担忧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便宜、快捷,如何规范外卖流程保障食品安全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我在调查中获知,在这次的外卖热中,市场这只‘大手’在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上,终于有了较为出色的表现。”汤亮说,许多新近加入外卖行列的中高级饭店酒楼,外卖品种上多是由专业大厨掌灶烹饪的当家菜,食材质量有保证,口味也好,与堂吃无异;在外卖渠道上,许多店家推出了直营App,甚至创新了不少微信新玩法,如“接龙”组团、“抖音”吆喝等,还推出“自提”和“闪送”的组合服务,“特别是外卖的包装盒,有些店家还专门定制了由无公害再生原料制成的包装盒,不仅容积扩大,大气美观,而且还兼顾了保温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这些新商家的加入,外卖市场叫外卖的客户也不再是“随便吃吃”的年轻人一统天下,市民家庭的日常餐饮所需,渐渐成为了叫外卖的生力军。“值得指出的是,外卖市场的新变化,虽说是商家背水一战、绝地求生的举动,但确实给鱼龙混杂的城市外卖市场带来了一股新气象。它不仅为餐饮业带来了新商机,有助于突破疫后的经营困局,而且也改变了外卖市场生态。”
“因此我建议,国家应借此契机,从政策层面大力鼓励全国各类餐饮业都来扩大外卖服务,不是把它作为度过一时困难的权宜之计,而是作为一种新时代的餐饮新业态来推进。”汤亮说,政府主管部门要迅速回应餐饮业应对疫情的这种发展新趋势,要相应出台更贴地气的细化法规,如制定外卖食物的质量新标准,籍此全面整顿外卖行业存在已久的食物质量问题,切实保护好年轻一代的身体健康。
同时,质检和物价部门要严格巡查,绝不允许餐饮业在外卖的热潮中,出现以次充好、短斤缺两、变相涨价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各地政府要鼓励餐饮业与专业生产企业合作,用新型环保材料制作外卖食物的包装盒,逐步形成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杜绝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汤亮说。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京报讯(记者于桂桂)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9481亿元,同比增长12.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12.4%。中国烹饪协会指出,1-2月,餐饮业消费活力足、人气旺,实现良好开局。春节后,餐饮消费持续增长,其中现制饮品类表现尤为活跃。
2023年以来,各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及同比增幅状况。图/中国烹饪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制作
中国烹饪协会提到,2024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3.3个、2.2个百分点。今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7%,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7个百分点。
“1-2月,餐饮业消费活力足、人气旺,实现良好开局。商务部春节期间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7%,全国多个省市的餐饮收入有所上涨。春节后,餐饮消费持续增长,其中现制饮品类表现尤为活跃”。中国烹饪协会举例称,2024年新年伊始,古茗、蜜雪冰城同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霸王茶姬全球首家手语店开业。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1-2月份,在元旦、春节假期的带动下,餐饮消费需求大幅释放,为全年发展开了个好头,对于提振2024年消费信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接下来,餐饮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努力打造餐饮业新质生产力,抢抓机遇激发消费潜能,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柳宝庆
中市人大、政协“两会”在近日召开,为切实做好全市“两会”期间餐饮安全保障工作,晋中市场监管部门派专人进驻、全程监管,督促定点接待单位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防严管严控安全风险。
< class="pgc-img">>2月29日早,晋中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晓彤(左三)在会务酒店视察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翔(左一)陪同。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在接到市“两会”安全保障任务后,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成立了市“两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榆次区局领导任副组长,制定了市“两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压紧压实监管责任。
< class="pgc-img">>2月27日,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翔视察“两会”餐饮安全保障工作。
提前介入,排除隐患。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对市城区6个承办会议酒店开展事前服务指导,重点检查供餐环境是否干净卫生,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餐饮具是否按要求清洗消毒,食品留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使用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等食品进行加工制作的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要求酒店立即整改,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与会人员饮食安全。同时,加强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接待酒店工作联系,详细了解用餐方式、餐次及就餐人数等基本情况,对市“两会”拟定的接待菜单提前进行审核,及时消除相关安全隐患。
< class="pgc-img">>市场监管局驻点人员扎实开展市“两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驻点监管,确保安全。市局积极协调榆次区局和市综检中心,抽调12名市场监管业务骨干和6名食品快检人员在6个会议接待酒店实施驻点监督,对会议期间供餐进行全程监督指导,每日对供餐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并开展食品安全快检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在市“两会”期间,开展餐饮快检工作共检验2360批次,结果全部为阴性。
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安排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市“两会”期间应急值守,迅速处置各类举报投诉,全力保障了市“两会”顺利进行,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并受到市人大、政协领导的慰问和鼓励。
综合自晋中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