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提出打造“云南乃至全国预制‘年菜’策源第一县”的口号。预制“年菜”概念于10月27日在广州的一次企业座谈会上被首次提出。三天后,富民县党政企代表团到广东调研预制“年菜”,继而再次按下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快进键”。
一场内部座谈会引发“蝴蝶效应”
10月27日,首届“年菜”领军企业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原计划组织30家企业闭门商讨“年菜”的概念和行业规范发展建议。开会的消息如一丁星火,首先点燃了行业激情,获知消息的相关企业纷纷要求参会。最终,160多位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并在现场达成多项合作。
在这次座谈会上,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的昆明建新园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浩菁,获得了“宝贵”的发言机会。邓浩菁认为,云南具有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越等特色优势,能为预制菜生产提供很好的原材料。
得到企业反馈和看到媒体报道后的第三天,即10月30日下午,富民县委书记周燕带队组成党政企代表团抵达广州,刚下飞机就直奔会场,与广东省农业厅以及广东的预制菜关联企业进行座谈交流。
“对我们富民的产业体系构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们云南米线有没有可能和今年的‘年菜’一起,在大湾区推广?”……交流会上,富民县方面抛出的话题一个接着一个。“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广东的企业可以帮你”“我给你们7条建议……”广东方面的发言坦率而真诚,合作领域已远超越提供原材料的范畴。热烈、务实的交流让晚饭时间推迟到晚上7点半。
深入讨论如何把好“年菜”质量关
交流期间,如何让年夜饭变年夜FUN而不是年夜烦,如何把好“年菜”质量关,成为双方政府代表和企业代表共同关心的话题。
餐饮企业方面的多位代表均表示,实际上什么时候有餐厅就什么时候有预制菜了,食品安全和品质把控有良好的基础,加上环保包装材料、检测手段、保鲜锁鲜技术、冷链运输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技术层面可以给予质量安全以充分的保障。
“一道预制菜涉及很多环节,我怎么知道哪个东西有没有问题呢?原材料会不会有问题呢?”富民县方面的政府代表提出了这个疑问。广东方面的代表表示,预制菜涉及的环节虽然比较多,但国家的监管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尤其是食品行业,“只要这个东西通过正规渠道在卖,在提供服务,肯定有监管部门管,而且一直在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尤其是有品牌的产品,一方面有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品牌的自律也比较好。”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10月27日首届“年菜”领军企业座谈会上,会议主办方发起了7项倡议,“严控流程保证食品安全”,“规范‘年菜’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的运作,接受消费者和职能部门监管,确保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的倡议得到广大参会企业和单位的积极响应。
喊出“全国第一”口号的底气何在?
工作晚餐期间,双方围绕如何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以及打造“年菜”经济的交流一直在继续。
南都记者了解到,富民县的目标不仅仅是打造“云南乃至全国预制‘年菜’策源第一县”,她们还瞄准了“云南乃至全国预制菜研发生产第一县”“云南乃至全国预制菜贸易加工第一县”,立志要打造云南预制菜产业发展标杆。
响亮口号的背后,是富民县深入的调研和扎实的工作基础。南都记者了解到,为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赛道”,富民县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模式,已率先在昆明市跑出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富民的“加速度”。
富民县方面介绍,富民县始终坚持高位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制定了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富民县构建起既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又有年度细化实施方案的预制菜产业规划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县级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富民县预制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此外,富民县在土地资源等要素保障、创新科技驱动、深耕产业链条、健全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向外扩大招引合作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目前,富民县依托东元食品加工园区,着力打造“云南预制菜科技示范园”,聚集了云南星桥食品、昆明建新园、昆明品世食品等多家省市知名企业。
调研广东后再次按下“快进键”
富民县方面介绍,在云南昆明市跑出预制菜产业发展“加速度”的富民县,之所以选择到广东来调研,是因为广东拥有较为完善及系统的预制菜发展顶层设计,产业规划体系和组织作战体系清晰健全,产业发展图谱已经绘就;政府与市场定位清晰,市场活跃度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赋能、企业同台竞技的氛围很好;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供销一体化形成闭环。加上年关将至,将预制菜以“年菜”的方式呈现,让浓浓的“年味”赋予预制菜发展的活力与满满的仪式感,富民县希望充分享受大湾区的人口红利和节庆红利,并借势造势将“品出富民”的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打响,形成特色农产品、预制菜产品、优质企业、县域品牌形象集合呈现的效应。
富民县方面表示,此次广东调研收获颇丰。“一是思维的破冰,我们跳出富民看富民、跳出云南看富民,视野更加开阔;二是行动的提速,大湾区的效率及发展活力倒逼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团队精神、构建组织体系;三是资源的聚合,进一步梳理整合自身资源,审慎思考谋划产业体系构建;四是园区发展的重构,推动原有企业提质增效、达产扩能,招引新企业落地建设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量;五是县域品牌的重塑,小县要有大志气、小县也要有大产业。”
富民县方面表示,接下来,富民县将支持本地预制菜龙头企业,以米线制品为“拳头产品”,因地制宜开发推广“广味”菜品,逐步实现“原料买云南,产品卖全国”。同时,以米线、竹筒饭、药膳鸡等单品为主打产品,打响富民预制菜品牌,并不断开发拓展“节庆”系列菜品,实现喊全国乃至全球“吃富民年菜”,将富民县打造成为云南“年菜”策源第一县。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海报设计:欧阳静
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糖、茶叶及相关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饼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罐头、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调味品、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9大类食品560批次样品,检出其中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糕点、豆制品、水果制品和水产制品等6大类食品7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有机污染物污染、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spcjsac.gsxt.gov.cn/。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浙江、福建、湖南、甘肃等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
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
天猫乐惠旗舰店(经营者为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制造的烘烤虾皮,经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检验发现,其中N-二甲基亚硝胺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三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对产品真实性提出异议,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核查后对其提出的异议不予认可。
二、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天猫洪晟翔旗舰店(经营者为浙江省杭州花淡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浙江省杭州花淡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福建鹿辰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紫薯芋泥饼(原味款),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二)天猫优客智联食品专营店(经营者为浙江省宁波优客智联商贸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浙江省宁波优客智联商贸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增辉食品厂生产的水磨年糕,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三)淘宝网沛溪土特产直销店(经营者为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油溪乡佩佩食品商行)在淘宝网(网店)销售的、标称湖南梅山天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豆腐乳,其中大肠菌群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三、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一)甘肃省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太华商厦销售的、来自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1-16(供货商:张皓育)的韭菜,其中啶虫脒、腐霉利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二)甘肃省兰州西太华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太华商厦销售的、来自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铜怀海鲜批发部的鲈鱼,其中磺胺类(总量)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四、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
天猫春江月食品旗舰店(经营者为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浙江省杭州果乐缘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无核大乌梅(李梅制品),其中亮蓝、苋菜红、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等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
转自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来源: 长春晚报
开栏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用传统手艺设计艺术“潮玩”、以创意焕彩老物件,非遗创作结合社会热点、非遗搭载直播频登热榜……近年来,非遗越来越年轻了,非遗品牌也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很多年轻人开始从事非遗事业,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
聚焦非遗界的年轻力量,观照历史,朝向未来。即日起,四川新闻网推出【非遗“新生”】系列报道,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边界,记录他们的“双向奔赴”。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既守住初心,也敢于创新,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无限生机。
第一期,让我们走近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80后传承人——张丹的漆艺世界。
“这是我们店的爆款,目前就剩这最后一件样品,还有一些订单在制作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漆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丹向记者展示着一件熊猫样式的大漆漆盘,仔细端详盘中憨态可掬的熊猫和它所望向的小鸟可以发现,盘中白色的部分都是由一片片蛋壳组成。
“蛋壳”伴随着生命的诞生而破裂,这些本会被废弃的碎片,却经由一批又一批匠人们的双手重获新生,成为永久流传的非遗艺术。
老款熊猫大漆漆盘(左)和新款(右)
顺应新市场
非遗漆器的现代表达
“这一款是我们工作室顺应现在市场比较流行的IP,以我们成都的大熊猫花花为背景的作品。为了体现熊猫的毛发,白色的毛发部分选择了蛋壳镶嵌工艺。”张丹介绍,“漆黑”一词道出了天然漆的色彩局限,于是先人发明了把自然界天然材料如金、银、贝、玉石等嵌于漆面的方法。近代则增加了蛋壳,它们以各自的材质之美和黑漆之美相得益彰。
对比起20年前的熊猫大漆漆盘,新款的设计样式更“去繁为简”,也更受年轻人的喜爱,以至于定价不菲的前提下仍是店里的“爆款”。
在工作室角落,一件太阳神鸟大漆漆盘改做的钟表同样吸引着访客的目光,“这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个小方向,以‘非遗+文创’的形式出作品。”张丹表示,工作室也还做了一些手镯、耳钉、戒指这类的饰品,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购买需求,也算是大漆制品的入门款式,能让年轻的群体更近距离地体验和感受大漆之美。
以居而用,为世相传
成都漆器未来路在何方?
2006年,成都漆艺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漆器是发展比较早的一个漆器的流派,因为马王堆出土的器物名扬天下,是中国五大漆器之一。其特点是以雕花填彩,简称‘三雕一刻’为工艺特色,以中小件的实用器物为主。”张丹说。
太阳神鸟大漆漆盘改做的钟表
近几年来,张丹所在的工作室一直在尝试创作实用性漆器,比如漆碗、食盒、漆梳等,随着现在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且喜爱上了漆器,很多实用性的器皿也受到了年轻爱好者的青睐。
这便是张丹和她母亲——成都漆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西平的传承理念:以居而用,为世相传。
因为选材考究、制作周期长、工艺繁琐、天然颜料价格昂贵等原因,漆器的价格长期偏高,这客观上限制了漆器制品的传播。
未来,成都漆器路在何方?张丹有自己的坚持:“我们绝不会为了压缩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而使用化学漆或者节省工序。我相信,随着老百姓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以居而用、为世相传的漆器市场会越来越大。”
此外,从去年夏天开始,工作室陆续开展了一些“非遗体验课程”。“太多人来咨询能不能做漆器的体验课了,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的团队。我们也就顺应趋势,不局限于产品的售卖,探索一些新的渠道。”张丹笑着说。
工作室正在打磨的漆器
以漆为媒
彰显非凡巴蜀之韵
四川,是漆器艺术大省。“四川本身就是盛产野生漆树的地方,马王堆出土的器物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成都平原上的漆器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张丹自豪地说道。
她认为,传统的手工艺品一定是要坚持双手制作的,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和工业产品区别开来。
“我们刚开店的时候,所有进店的人,都认为陈列的产品是化学漆喷的。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纠正,传统的天然植物漆跟化学漆是完全不一样的。”张丹表示,十年过去,通过大力的非遗宣传推广,现在大家知道了手工制成的天然植物漆。这是一个时代的改变,曾经被遗忘的手艺通过传播能够焕发新的光彩。
“我们的订单在不断增加,买家也来自全国各地。”通过成都漆艺这门手艺,能让更多四川以外的非遗爱好者感受到非凡的巴蜀文化。
从历史中走来,于岁月沉淀中,在砥砺奋进的新征程上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正在不断融入当代中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四川新闻网(记者 许雨珂)
来源: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