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天气渐冷后,洛阳街头又时隐时现地响起“嘭、嘭”声,郑宝宝也做起了自己的爆米花生意。今年29岁的他,3年前还是个北漂族,现在郑宝宝每天带着妻子和两个双胞胎女儿在街头出摊,他笑称每天300元左右的收入,比在北京时过得还幸福。
爆米花,夫妻齐上阵
“放‘炮’啦,快捂住耳朵。”郑宝宝一声喊,随后“嘭”一声升起一阵烟雾。下午4点多正是卖爆米花最忙时,在西工区二乔路和琴书路口,这个爆米花摊前围了一圈人,人们拿着袋子边等待边聊天。
郑宝宝将一茶杯玉米倒进铸铁的米花锅,扣上锅盖的钳子前,在卡钳的缝隙间撒一点煤灰,“这样米花锅容易打开。”郑宝宝告诉记者,煤灰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锅放火上后,郑师傅打开身边的电动开关,米花锅在电机带动下转了起来。
一锅米花需投料2.5斤粮食,在电机的带动下米花锅转动着,炒熟要10分钟,这时锅上压力表会显示9兆帕。就在炒制米花时,郑宝宝给身旁三轮车上的米糕切成块。在三轮车旁,郑宝宝的妻子用折叠行军床装满一床米糕和爆米花。他的妻子边招呼顾客,边不时地盯一眼到处乱跑的两岁双胞胎小女儿。孩子的外婆中午时带走了双胞胎女儿中的老大,这让郑宝宝妻子省心许多。
郑宝宝在附近爆米花快三年了,和许多顾客成了朋友,大家会帮这对夫妻临时照看一下孩子。
老手艺,是岳父的真传
“你跟谁学的手艺?”有顾客问郑宝宝。“跟我的长辈学的。”郑师傅答复。身旁一位知道内情的顾客接话说:“他是跟他老丈人学的。”正在给炉火添煤的郑宝宝笑不作答。
爆米花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门道,郑宝宝告诉记者,做爆米花各方面的经验他的岳父都传给了他。现在做爆米花的种类不像以前只有玉米、大米了,在现场记者看到,做爆米花的材料有黑豆、黄豆、绿豆、小麦、高粱、燕麦等,如果做米糕,还要花生、黑芝麻、白糖和油。
“爆各种粮食需要的时间都不一样,我岳父做了好多试验。”如果不是岳父的真传,郑宝宝现在也许只能当个工人或司机,现在虽然每天和妻子一起日晒风吹,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郑师傅告诉记者,每年爆米花从国庆节开始做到来年4月初,这段时间过后,他就找份临时工作,或给别人当司机。做了近三年爆米花后,他已喜欢上这样的自由职业。他表示,虽然工作累点,但是多了份快乐,能陪伴孩子们成长,这也是三年前他从北京回来的主要原因。
当北漂,想念孩子
三年前郑宝宝曾在北京打工,他在北京中餐、西餐馆都干过,还当过货车司机。“家里的孩子小离不开我,还是回来了。”当时郑师傅有个儿子,现在他的儿子已四岁,正上幼儿园。
郑宝宝住在老城区邙山镇冢头村,离出摊地方不远。他每天上午8点出来,结束一天的工作到晚上6点多。郑宝宝说,早上一般都带些饭菜,中午在街头自己做饭,因为炒锅之类的物品都是他每天必备的工具,这是做米糕炒糖稀不可缺少的。
郑师傅加工一锅米花收6元,加工一份米糕收12元。加工米糕需要炒制糖稀,要用顾客自带的油、白糖等原料。炒好的糖稀浇在米花上,郑师傅飞速搅拌均匀,再倒进铁盘中压成密实的方块,冷却后再切开。
夫妻俩各司其职,郑宝宝爆米花制米糕,妻子卖爆米花、米糕并收钱。妻子在放炮时会用脚踩紧米花收集袋尾部的扎口,防止扎口被爆炸的气浪冲开;身边的儿女对“嘭”的一声巨响反应冷静,他们早已习惯了。
两岁小女儿,帮忙做生意
妈妈将米花从收集袋倒进筛筐,身旁两岁的小女儿从摊位上拿来塑料袋张开袋口,方便妈妈把米花倒进去。“姑娘早就学会帮我们干活了,她会帮着张袋子,扫扫微信,还会给顾客推销米花。”郑宝宝说,但孩子有时候会帮倒忙,忙中添乱。
生意忙时夫妻俩顾不上照看孩子,两个孩子在路上跑来跑去,着实让他们操心。郑宝宝夫妻俩想了一个办法,实在太忙时就让两个孩子坐在三轮车上,用绳子绑住她们的腰,两人被限制在三轮车内玩耍,等到能腾开手时,就把绳子解开。“担心孩子出车祸,没办法!”郑宝宝解释说。
就在郑宝宝一家四口街头爆米花的同时,他的岳父在不远处的另一街区也做着同样的生意,他们两摊生意就在这一带街区轮换,平均每个路口一周换一次。郑宝宝说做爆米花的年轻人很少,辛苦且收入不稳定,孩子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零食选择,吃爆米花的多是些中老年朋友。
一位阿姨对记者说,她晚上看电视时会吃一会儿爆米花,这让她和老伴能找回年轻时的幸福时光。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裴申申
< class="pgc-img">>车30公里
来吃昌平的“网红店”
< class="pgc-img">>/ 用爆米花机做菜的店 /
· 一道山东名吃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你没看错,这一通行云流水般地操作,来自在北京昌平开了10多年餐馆的一位山东师傅。他做的是一道来自山东的名吃:干嘣鸡!
· 勇闯中原 ·
干蹦鸡又名爆米鸡,起源于山东济南,属于鲁菜菜系。后传入中原地区,比如河南等地,经过改良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样子~
· 灵感来自爆米花机 ·
干嘣鸡里的鸡肉和蔬菜主打的就是一个酥烂,入味儿!这道菜的称谓和发明的灵感来自于中国老式爆米花机,据说这个机器还发展了好几代呢哈哈,相当于高压锅的一个概念。
/ 6-7分钟嘣一锅 /
· 进门先选套餐 ·
进他家门遇到的第一个坎儿,就是这面菜单墙。其实内容只是干嘣鸡、干嘣鸡腿、干嘣蔬菜这几种,但有超多组合,你要选出自己心仪的套餐搭配!
干嘣鸡里自带一些蔬菜,爱吃啥也可以自选再多加进去。蔬菜筐就在门口,肉眼可见还是挺新鲜的程度。有土豆、香菇、胡萝卜、玉米、豆角和木耳可选。
· 人均也就20+ ·
< class="pgc-img">>最后小分队郊区探店组成员(共2人,实到2人)一致决定:点半只干嘣鸡+一斤鸡腿+蔬菜的套餐。鸡肉拌好称重,再加上两瓶水,一共才花费50元,俩人还都吃得很饱...
· 干嘣过程其实很peace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然后就来到了装入烹饪容器这一步!拌好的鸡肉和蔬菜一起倒入爆米花机中,加入盐和干辣椒,再加一个秘制的酱料,就可以盖盖儿点火了!这个酱料我们觉得有点偏咸,可以在点菜的时候跟老板说少放点。
点火这个瞬间真的是百看不厌,好酷(中二心萌动.gif)!
///
< class="pgc-img">>干嘣鸡6-7分钟就能做好一锅,等待的时候不必害怕,没有传统爆米花机“Boom!”那一声巨响!老板会先给机器放气,然后正常开盖儿即可~
开盖之后锅里还是沸腾的状态,咸鲜浓郁的味道扑面而来,很诱人了~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个爆米花机膛儿大,我们点的足足倒出了两大盘!
鸡肉的各个部位和蔬菜块儿们口感都很软烂,鸡爪更是一嗦就脱骨。味道就是肉眼可见的红烧的那种咸鲜微辣。整体偏咸,记得要米饭~
/ 随缘来 停车有点难 /
这家店一个是距离市区比较远,一个是店附近无法停车。所以如果感兴趣或者住在附近的朋友们决定要来,最好是打车、坐公交。自驾的话,车可以停在这个村里的停车场,然后步行一段来店里。他家环境虽然简单,但是挺干净的。看墙上的贴纸,感觉这个村儿的垃圾分类也是蛮严格~
这个村里一共两家做干嘣鸡的店,我们去的这家是可以看到爆米花机制作过程的!大家注意分辨门头哈
店名:山东名吃
< class="pgc-img">>预估人均:30元左右
地址:山东名吃
北京市昌平区401乡道与409乡道交叉口北220米
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饭店小伙因好奇爆米花炉,借来从厨房自己操作,还真爆出花来了
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我们未曾踏足的角落,只待一颗好奇的心去探寻。就如同那位饭店小伙,因一时的好奇,竟意外地发现了爆米花炉背后的乐趣与技巧。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尝试,更是一次对生活细节的深入探索,让我们明白,好奇心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饭店小伙忙碌的身影在其中穿梭。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那台爆米花炉上,心中的好奇之火被瞬间点燃。他想象着那一颗颗玉米粒在炉中翻滚、膨胀,最终变成香喷喷的爆米花的过程,便忍不住想要亲自尝试一番。
他鼓起勇气,向厨师借来了爆米花炉。在得到允许的那一刻,他的心跳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膛。他小心翼翼地按照记忆中的步骤操作起来,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专注。随着炉火的升温,玉米粒开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终于,当第一颗爆米花从炉中蹦出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他成功了!那一锅锅香喷喷的爆米花,不仅满足了他的好奇心,更让他体验到了尝试与探索的乐趣。
从那以后,饭店小伙对爆米花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研究不同品种的玉米粒、火候的控制以及爆米花的口味搭配。每一次尝试都让他有所收获,每一次成功都让他更加自信。
他的变化也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他们纷纷向他请教爆米花的技巧,而他则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饭店的爆米花口味越来越丰富,成为了客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奇心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当我们勇敢地迈出尝试的第一步时,往往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奥秘和乐趣。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被琐碎的事务和繁忙的工作所牵绊,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与细节。我们是否曾停下脚步,去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却充满趣味的事物?我们是否曾鼓起勇气,去尝试那些未曾涉足的领域?
我们可以从这位饭店小伙身上得到启示。让我们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惊喜。让我们勇敢地尝试新事物,去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经历。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乐趣和价值。
我想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次因好奇而尝试的经历?它带给你怎样的收获和感悟?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美好的瞬间,共同感受生活的多彩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