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网络平台、社交平台上,有人打着“图文定制”“车牌框架”的幌子售卖假身份证和假车牌,费用为200元至700元不等。从卖家提供的样图可以看到,这些假身份证、假车牌和真证几乎一模一样,肉眼难以辨别真伪
● 买卖居民身份证件罪是对合犯罪,即法律不仅惩罚出卖者,也惩罚购买者,所以该罪名对买家也同样适用。买家购买身份证件也属于以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因此也同样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治理制售假证乱象,需要多方合力出击。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信息资源库,设置防伪标识,开通便捷的防伪核验渠道;平台需要站好岗、放好哨,建立动态巡查制度,同时完善关键词搜索和模糊搜索机制,对于用户举报的响应应当更积极,处理更迅速
当写着“搞笑证书、恶搞证件、搞笑证件礼物”的广告语出现时,你是否会把它和制售假证件的商家联系起来?
在网络购物平台、社交平台上,常常能看到有人在售卖“搞笑证书”,商家首页还会注明“某某图文”“图文定制”的字样,头像则是大大的“全国接单”几个字。在其商品主页里,大多数商家写着“不用问有没有,能看见就是有的。点击右下角‘我想要’私信吧”。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多个网络平台、社交平台上,有人打着“图文定制”“车牌框架”的幌子售卖假身份证和假车牌,费用为200元至700元不等。从卖家提供的样图可以看到,这些假身份证、假车牌和真证几乎一模一样,肉眼难以辨别真伪。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用户制作、买卖假身份证件、假车牌的行为涉嫌违法,这类乱象亟待治理。平台须主动发挥作用,建立内部监管机制,对于个人非法制作、买卖机动车牌的行为予以规制,同时要积极配合外部监管部门,建立违法犯罪记录台账制度,主动移交相关线索。
假身份证充斥网络
按需定制掩人耳目
记者在某二手购物平台上随机找到一家名叫“图文定制”的店铺咨询。该商家上架的商品名称都是“搞笑证书”,还有两张证件照片,一张为“特种作业操作证”,一张为身份证,两张证件照均展示的是正面。
当记者私信询问商家时,对方开门见山问道:“是定制身份证对吗?”随后发来3张身份证样图。样图中,一面签发机关为“某公安局”,一面居民信息界面、身份信息一应俱全,图片中还能隐约看到荧光防伪标志,看照片似乎与真身份证没有什么区别。
后续交谈中,对方称这些身份证都不带磁,但平时用于进厂、找工作都没问题。一张证260元,需要记者提供证件照片和住址等信息。
记者注意到,这些卖家都是通过购物平台引流,再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沟通。售卖的身份证也分两种。
一种是卖家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的身份证。卖家一般将这些身份证的照片保存到网盘中,买家通过卖家提供的网盘提取码进行预览,挑选购买心仪的身份证,价格在400元至700元不等;另一种是卖家售卖自己制作的高仿身份证,根据精细程度不同,价格有所不同,还有卖家声称自家制作的身份证除了不带磁,其余细节与真证无异。之后记者又询问了几个卖家,他们同样表示,不带磁,但和真实身份证的逼真程度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价格,做工差点的一般200元左右,做工精细的价格在400元至600元。
记者发现,制售假身份证的卖家在电商、二手交易等平台招揽客户时小心翼翼,图片介绍往往很“含蓄”,而在社交平台上普遍明目张胆地炫耀“优质货源”。在一个名叫“优胜原件图文”的卖家朋友圈中,对方贴出大量聊天截图,且附有转账记录,并宣称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再到身份证等都能制作。
近日,该商家更新朋友圈配上聊天截图称:“我做的原件本,家家都跟你说质量,我的本子可是人家拿去上户口都能过的。”聊天内容显示,买家用真实的档案号和身份证号做假证,只因当时户口本中的身份证号填写错误,出生记录也没有找到,便找到这里做假证。
该商家还在其朋友圈上传了两张作坊照片。照片中,流水线般的机器正闪烁着红光,两名工作人员背对着镜头操作仪器,身边摆满了印制好的成品。
对于网络平台、社交平台中有人制售不带磁的身份证这一现象,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俊利说,卖家此类行为涉嫌违法犯罪,主要罪名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件罪。
“买卖居民身份证件罪是对合犯罪,即法律不仅惩罚出卖者,也惩罚购买者,所以该罪名对买家也同样适用。买家购买身份证件也属于以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因此也同样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周俊利解释说。
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杰说,我国刑法对伪造、变造、使用假身份证的行为有专门的法律规制,刑法修正案(九)将买卖假身份证的行为也纳入规定,意味着国家对身份证管理秩序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周延。同时,买家如果购买假身份证后,并在应当提供身份证的活动中使用购买的假身份证的,还可能构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情节严重的,可能受到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处罚。
提供样图定制车牌
卖家承诺可过年审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制售假身份证的卖家还从事另一项业务,即伪造车牌,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伪造整体车牌,一类是制造车牌贴。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以“车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均为车牌框架、车牌支架等辅助安装器材,其中售卖车牌支架的商家又分为两类:一类商品展示界面为实物图,一类主要展示黄底蓝字“请咨询”宣传语。
一家名为“电摩pai”的商家听到记者咨询车牌制作事宜后,让记者添加其即时通讯账号,并称“有样图都能做,电动车牌照、汽车牌照、新能源车牌照,一张120元包邮,配套赠送安装工具螺丝,可过年审。现在下单,最快第二天晚上就能发货,你只需要提供车牌样图和号码”。
在该商家朋友圈,记者看到另一种假车牌的“上牌”视频。视频中,男子手持假车牌,覆盖到真车牌上,假车牌便牢牢吸附在上面。从视频里看,贴牌前后几乎无异,原本的“鲁D”号牌摇身一变成了“冀C”的号牌。
此外,该商家朋友圈中还有一张图片,4张颜色各异的车牌整齐码放在地上,黄色的“藏C”、绿色的“粤S”、黑色的“赣A”以及蓝色的“冀A”。
另一个名叫“图文定制”的商家更直接,当记者询问是否能做车牌时,对方迅速回复称:“都能做,400元一副,电车贵100元。我们的车牌用料讲究,做工很好,有些客户一买就是两副,都可以过年审,连交警也看不出来。”
对于网络平台、社交平台上有人制售车牌这一现象,朱杰说,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否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购买假证瞒天过海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些假身份证、假车牌都用来干什么呢?
一位名叫“家政李老师”的沈阳网友说,主要是为了做工方便。她发现,当地几名身份证造假的家政阿姨活跃在家政市场,她们所用的“身份证”使用的字体和真证存在较大差距,且没有防伪标志,而证件上的年龄,恰好符合就业年龄。
另一位来自江苏无锡某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1月,一位阿姨前来求职,但样貌与证件年龄相差较大,他便将其身份证上的信息录入家政公司App系统查询,页面立即弹窗“校验未通过,请核实证件真实性”。后来阿姨坦言其为了满足从业年龄,使用了假身份证。
除了从事家政行业工作外,制售身份证的卖家透露,许多人购买假身份证是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或者超龄人员进厂或者进工地工作。
假车牌的用处同样广泛。有人为了躲避限号,有人为使用拼装车,还有人认为重新申请办理车牌周期太长而造假省时省力。
“限号的时候,假车牌就能派上用场了。”货车司机李先生告诉记者,对货运司机而言,限号让他们倍感头疼,有些司机为了躲避限号,就会购买假车牌,驶入限行区域前换上,躲过限行。
从事二手车行业的肖先生介绍,二手车行业也有人购买使用假车牌,多用于黑车、拼装车和事故车。“这种上了假牌照的车,经常会出现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违规情况。”
人工智能共同发力
加大平台监管力度
为了防止制售假证件现象,平台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呢?
记者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平台内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建立检查监控制度。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有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平台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互联网平台虽然无法实施对个人经营行为逐一审核后发布,但对于出现的违法违规情况,应当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工作。网络平台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应当对一些明显违法、违规的关键词进行监测、检测和屏蔽。”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朱杰提出,我国电子商务法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要求网络平台应当担负起对平台经营者的监管和用户保护的义务。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如果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违法,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如下架商品、封禁账户等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记者注意到,在网络平台上,卖家经常变换搜索关键词,故意避开原话,比如“证”字会使用“正”字代替,“磁”字被“兹”字替换,有的还会使用行业黑话。该如何破除卖家放的一个个“烟雾弹”呢?
朱杰建议,可采用“人工+智能”的综合手段进行监管。智能手段是通过设置关键词、特殊标志的方法,大规模检测平台内违法、违规信息,这种方式能够高效、大量地排除信息流中的不合规情形,但是对于一些行业黑话、频繁变更的关键词等,智能的方式可能并不能识别,因此需要加入人工方式,设置审查专员,对智能系统无法识别、判断的内容再次审核,既可以避免错误判断,也可以避免违规内容逃脱监测。同时,对于审核专员还应加强培训和指导,及时掌握行业黑话、准确识别内容信息,才能尽可能明确不法商家的真实意图,予以打击。
朱巍说,平台需建立动态巡查制度,同时完善关键词搜索和模糊搜索机制。对于用户举报的响应也应当更为积极,处理更加迅速。
周俊利认为,治理制售假证乱象,需要多方合力出击。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针对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明文件的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查处。应完善信息资源库,设置防伪标识,开通便捷的防伪核验渠道,保证证件防伪性更高、更加“黑科技”。相关部门要强化联动机制,在审核文件、材料时,实现信息共享、互通。还要加大对伪造身份证明文件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普法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高压态势,教育引导社会大众实事求是、拒绝使用伪造证件和证明。
“网络平台、招聘平台等正规平台应当加强对注册用户的审核,可以推行实名制注册、人脸识别等方式确认注册用户身份,当平台出现买卖居民身份证件等行为时更容易锁定违法者,增加不法用户违法犯罪的成本。”周俊利说,要在全社会营造对伪造、买卖假证“零容忍”的态度,对于制假售假者,有关部门应依法严厉打击,严肃追责。平台有义务站好岗、放好哨,不能对伪造、买卖假证照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部门要形成执法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跨部门执法监管合作机制。
“一方面,对平台经营者而言,应坚决取缔非法制作、买卖机动车车牌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平台内部的监管机制,对于个人非法制作、买卖机动车牌的行为予以规制;另一方面,配合外部监管部门,建立违法犯罪记录台账制度,将平台通过自身监管发现的违法犯罪证据材料、线索等移交相关部门,配合政府加大监管打击力度。”北京高界鹏凯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仲凯说。(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王意天)
来源:法治日报
下楼就专门有个面包车在那儿停着
就喊我们上车
那种“蛇头”
就拿着刀跟枪在那儿逼着
就喊我们赶快上车”
进入诈骗公司后,她拉表弟入伙
2021年春节之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警方查获了一个在缅北从事诈骗的犯罪团伙,警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抓获了包括游剑彤、李丽芬、岳强三名骨干在内的二十三名团伙成员。
李丽芬,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人,1989年出生,外号“小惠”。在李丽芬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婚了,母亲靠收废品把她养活大。高中毕业的李丽芬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嗜赌,离婚后李丽芬孤身一人去了福建省厦门市打工,在一个娱乐会所从事服务工作。在那里,李丽芬开启了她的第二段婚姻,嫁给了一个姓罗的福建男子。
婚后李丽芬发现,她再婚的丈夫和她前夫一样嗜赌,同样指望不上。此时,在她工作的娱乐会所里,李丽芬结识了“红姐”,而“红姐”的丈夫就是缅北诈骗公司的老板江宏祥。得知江宏祥在缅北赚得盆满钵满后,李丽芬动了心。
2019年11月,李丽芬夫妇通过偷渡第一次去了缅北,进了江宏祥的公司。从2019年开始,李丽芬频频游走于中缅两国。
2020年,李丽芬怀孕了,回到老家休养。由于丈夫在缅北帮人“洗钱”,而诈骗公司又缺人手,李丽芬决定开启招人计划。而这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的亲表弟岳强。
岳强当年二十三岁,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因病去世,父亲又好吃懒做、嗜赌成性,是奶奶把他拉扯大的。他的父亲因赌博欠下巨额外债后跑路了,岳强也被堵门要过债、挨过打,后来也没有再继续读书。正在岳强为生计犯愁时,表姐李丽芬回来了,还说可以给他介绍一份赚钱的工作。
2020年3月,岳强按照表姐李丽芬的安排偷渡到了缅甸勐波,开始在江宏祥的诈骗公司工作。两个月后,他回到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老家,也开始招兵买马。
岳强先是约了小鹏(化名)等朋友一起吃喝玩乐,又提起自己的表姐李丽芬,骗小鹏等人说自己的表姐在云南开酒吧,正缺人手,能给高薪。小鹏回忆,当时岳强说,在云南酒吧的工作就是给卡座送送酒和果盘、打扫卫生,工作内容非常轻松,工资还非常可观,能月入上万元,来回路费还可以报销。
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小鹏和另外两个小伙子虽然意识到了这个云南的酒吧也许涉及一些灰色产业,但还是没有抵抗住高薪的诱惑,坐上了前往云南的飞机。到达云南省临沧市后,小鹏等人就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劲。
挨打、关禁闭、关狗笼……
小鹏称,当时到达云南临沧边境时是晚上,就开了房间住下。突然有人要求他们下楼,却发现楼下的面包车旁,站着的是带着刀和枪的“蛇头”。这时,岳强看着被吓傻的几人也没有继续藏着掖着,告诉他们这趟行程的目的地不是云南,而是缅北;工作内容也不是在酒吧上班,而是去搞诈骗。
在“蛇头”的逼迫下,小鹏等人翻山越岭抵达了缅北,被岳强带进江宏祥开设的所谓网络科技公司。这个诈骗公司的诈骗方式主要以“杀猪盘”为主。
游剑彤,贵州人,在诈骗公司中担任总监一职,负责员工培训和技术运营。总监游剑彤交代,公司分四个工作小组,岳强是其中一个组的小组长,负责带领小鹏等几个小伙子。在公司里,有专门的人持枪带械地守着小鹏等人,如果没有诈骗成功就要挨打,平时吃的饭也只有白米饭蘸盐。
小鹏说,他看到过有人挨打的场景,是脱得一丝不挂后被电棍杵,还会被“缅甸保安”用凳子、甩棍等殴打,殴打完后还要被关在关狗的笼子里。
小鹏一进公司就被训练成聊天的“推手”,专门诈骗国内有经济条件的单身女性;游剑彤则亲自教他们“杀猪盘”话术,逼着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行骗。
当时还未成年的小鹏被要求和女网友“谈恋爱”进行诈骗,因为自身没有什么感情经历,导致一个多月都没有“开单”,当时就挨了打、关了“禁闭”,三天后才从小黑屋里放出来。总监游剑彤直言,如果“推手”工作能力太差,可能的下场更惨。
很多被诱骗到缅北去实施诈骗的人,在那边可能连基本的人格尊严都没有,如果在某一园区的业绩不好,他们就会被当作一个动物一样,以15万元或10万元的价格贩卖到其他地方去。至于会被卖到哪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后果,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小鹏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在这个诈骗公司里,如果想要离开,就要交一大笔赎金。小鹏交代,当时他被要求家里交出20万元,自己才能走。
白天诈骗,晚上兼职卖毒品
2020年10月底,在李丽芬生下孩子两个月后,她再度踏上了偷渡之路。这次偷渡比前两次艰险得多,原因就是在2020年10月中旬,我国公安部发布通告,提醒国人谨防缅北招聘信息,云南边防也进一步加强了对边境线的巡逻。
中缅边境有长达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尽管云南边防增加了巡逻频次、加高了隔离网,难免有漏网之鱼。李丽芬等人从四川出发抵达位于缅北的诈骗公司,总共耗时四天。
在抵达诈骗公司后,李丽芬接替表弟岳强担任了小组长,原本亲和的大姐换了一张脸。小鹏说,李丽芬脾气非常暴戾,对小组内的人态度也十分不好。但是因为她曾在娱乐场所工作过,非常了解女性心理,经常指导组员的聊天,在她接手小组长的工作后,这组的业绩有了明显提升,她个人也非常受重用。
李丽芬除了白天带小组成员进行诈骗,晚上还在娱乐场所兼职。李丽芬交代,她会卖毒品给KTV的小妹妹和一些本地人。
两个月后,因为诈骗公司中有人逃回国后向四川巴中警方自首,从而使得这家诈骗公司进入警方视野,主犯江宏祥等被中国警方通缉。2020年底,江宏祥解散了公司,不知去向。
2022年4月,李丽芬因为涉嫌组织偷越国(边)境罪和诈骗罪被批捕,李丽芬的丈夫躲在缅甸没有回国,被四川巴中警方网上通缉。
想走“捷径”把女儿捞出来,却陷入诈骗圈套
2022年5月的一天,在李丽芬落网一个月后还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李丽芬的母亲来到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长赤派出所,声泪俱下地恳请警方帮忙,声称自己被骗了,而且这件事还与自己的女儿李丽芬被捕有关。
原来,当李丽芬的母亲听说了女儿的事后,在她无计可施、号啕大哭之际,邻居马某主动提出可以帮忙捞人,代价是需要花一大笔钱。马某自称有朋友在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可以帮她给女儿李丽芬办理取保候审,把她放出来。
于是,李丽芬的母亲给马某拿出了自己收废品挣下的两万元积蓄,结果马某却没了人影。经过警方了解,马某所说的都是骗人的。得知事情原委,警方教育了李丽芬的母亲。
很快,马某就被四川巴中警方抓获归案,可是被骗走的两万多元已经被马某挥霍一空。
2023年4月17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二十三个被告人一一出庭接受审判。
被告人席上,李丽芬三十四岁、游剑彤二十九岁、岳强二十六岁,另外二十个被告人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四川巴中这批被骗缅北的青年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曾经被称为“女蛇头”的李丽芬,如今表示认罪认罚,在庭审中连续说了三个对不起。
2023年8月,鉴于电诈犯罪在东南亚愈演愈烈,为铲除毒瘤,中、泰、缅、老四国联手,启动大规模专项打击行动,中国力量的参与,体现了中国政府铲除电诈的决心。从2023年8月以来,我方从缅北分多次带回电诈嫌疑人;10月14日,又有两千多名缅北涉及诈骗人员被从缅北移交我方,一批幕后“金主”和组织头目也被通缉。
普法时间
Q1:
如果不是这个公司解散了,小鹏很难能逃出魔窟。这些被骗到缅北的年轻人一个是低龄化,一个是低学历化,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呢?
A1:
低龄化、低学历化容易社会经验不足,当外界给他一些错误的信息,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给他一些利诱的时候,他很容易就跟着别人跑过去了,一旦陷于这个陷阱之后,自己会比较困难地摆脱这样的窘境。
Q2:
像小鹏这样被骗到缅北电诈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A2:
尽管是次要的、或被胁迫或被利诱去的,也要承担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他也确实有犯罪无奈的一面,属于一种被胁迫参加的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另外一点,我们也告诫年轻人,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初中生,在国内也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在那儿是一定找不到的,有人忽悠你可以获得高薪,99.9%的都是骗人的。
Q3:
李丽芬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一个“狠人”,自己孩子才两个月,就扔下孩子跑到了缅北实行电信诈骗活动,对手下也经常使用暴力手段。她现在涉嫌两个罪名,一个是诈骗,另外一个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这两个罪名您怎么看?
A3:
一个就是诈骗,因为她到那儿叫目的犯罪,目的就是为了实施电信诈骗犯罪,并且组织一个集团,要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在这之前为了实施诈骗犯罪,组织众多的人偷越国(边)境,性质当然就比较严重了。所以我们法律规定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法定刑,起刑就是两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判到七年,其中有一些法定情节,比如说首要分子、多次组织、组织众多的人或者违法所得的数额很大等等,就可以处到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要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仅仅偷越国(边)境,处罚就给他一个相对比较轻的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规定就是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所以它的法定刑差别非常大。
Q4:
2023年,中国政府确实是出重拳加大力度对电诈实施打击,这方面跟国外合作有一些什么新的动向?
A4:
其实湄公河,也就是中国、泰国、缅甸一直到柬埔寨这一线,我们过去的警务合作是比较多的,过去警务合作多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曾经毒品犯罪非常泛滥,可以看到毒品犯罪现在基本上控制住了,但不能说完全杜绝了。后来就是赌博犯罪,再后来就是现在的电信诈骗。
我们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湄公河流域各个国家的警务合作、政府间的合作,更进一步我们探索未来,能够实现像司法合作,再加上联合国支持、各个国家在当地的努力,也包括中国有一些必要的援助,这样把当地的经济也发展起来,让当地慢慢地也恢复到比较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能够相接近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犯罪也就自然会慢慢地绝迹,不成为问题。
因为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比如说缅甸政府对缅北确实管控能力弱等种种很复杂的历史原因,使得电信诈骗、赌博犯罪容易在那个地方寻找到空间。所以进一步加强湄公河流域的政府间的合作、甚至进一步地探索,提高合作的水准、上升到司法合作的水平,这些问题慢慢都会有效地解决。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梦碎在缅北》(上下)
记者 | 刘旸
来源: CCTV今日说法
集
新华社上海11月7日 电:全球“宝藏级”美食荟萃——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馆遍藏世间珍馐
新华社记者郑钧天、孙奕、袁全、何曦悦
英国下午茶、意大利葡萄酒、泰国热带水果、韩国火鸡面、赞比亚野生蜂蜜、加拿大龙虾和咖啡……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馆里,全球“宝藏级”美食荟萃。
多国使节亲临现场,纷纷卖力推介本国珍馐。各国展商均期待能找到“展品变商品”最短链路,让本国特产尽快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家常菜”。
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馆成美食“联合国”
今年的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馆,几乎被打造成了美食“联合国”。
进博会英国馆以“珍馐美食在英国”为主题,让来自英国各区域的100多个品牌集中展示。除来自英格兰的伏特加与金酒、谷物、巧克力以及黄油饼干,苏格兰的威士忌,北爱尔兰的苹果酒和苹果汁、薯片和玉米片等特产以外,该馆还把英式下午茶带到展会现场。
来自伦敦的亚曼茶,联合英国的饼干、巧克力品牌一起,让观展者舒服地坐在沙发上,品尝新泡好的英国红茶和燕麦饼干。亚曼茶中国公司合伙人袁利人介绍说,针对中国年轻群体的需求,该公司带来了冷泡茶。“冷泡茶冲泡方便,有浓郁的果香,且低糖、健康。”
“在意大利美食中,美酒必不可少。”意大利忠利农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以意大利葡萄美酒为媒,让中国人体验意式生活。”记者在展馆看到,意大利20个产区的明星葡萄酒悉数登场:包括来自皮埃蒙特产区的古胜巴尔贝拉红、威尼托产区的歌朗阿马罗尼红、普利亚产区的林凯普里米蒂沃红等,在展出的近百款意大利葡萄酒佳酿中,很多产品为首次进入中国。
加拿大等国产品则打造了适应中国消费者习惯的新品。加拿大知名品牌Tims咖啡特别在本届进博会首发两款咖啡——挂耳咖啡和冻干咖啡,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咖啡饮用习惯与趋势。
在韩国三养食品株式会社展台,一场别开生面的挑战赛正在进行:谁能在现场吃下一整份3倍辣度的火鸡面,就能获得展商准备的小礼品。韩国三养食品株式会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首次以“火鸡面专题馆”的形式与广大客商见面,在现场制作多种口味的火鸡面供客商品尝,以提升现场观展的体验感,活跃气氛。
大使亲自带货,推介本国“名吃”
值得关注的是,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多位外交官组团来此推荐“看家产品”。
“斯洛文尼亚阳光充沛、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以出产世界顶级品质葡萄酒而著称。”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在绿地食品馆向采购商们隆重推介了斯洛文尼亚的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南非牛肉口感鲜嫩且肉质紧实。”南非驻沪总领事何安娜特地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南非牛肉等产品“站台”。
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新西兰驻沪代总领事马克文则联合为首次参展进博会的青口贝做推介:青口贝是一款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因独特的翠绿色外壳而享有“来自南太平洋的翡翠”的美誉。
“今年是中泰建交45周年,此次泰国将参与进博会上升为政府行为,足见泰国对从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中获得更多机遇的信心。”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处商务助理李铮告诉记者,与前两届由泰国商会组织企业参与进博会不同,今年泰王国商业部国际贸易厅首次筛选和组织食品企业、消费品企业参展。
展品变商品:洋特产将成百姓“家常菜”
“来了3年,还想再来3年。”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多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发”产品。如不再依赖冷链物流、可常温保存的安佳醇易雪顶稀奶油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期待,该公司旗下产品可以通过参展进博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触达率。
目前,进博会平台已成为国际商品展示的集聚地。对于广大国际客商来说,如何在中国寻找到“展品变商品”的最短链路,持续释放进博会平台动能和溢出效应,成为当务之急。
酵母是法国企业乐斯福的“王牌产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世界上每3个面包中,就有1个是用乐斯福酵母制作的。我们期待,通过进博会平台,让乐斯福的‘燕子酵母’走入中国千家万户。”
“第三届进博会期间,来自比利时、德国、俄罗斯、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款第三届进博会同款商品将同步上架全国近百家G-Super绿地优选进口超市,供消费者‘场外’同步尝鲜。”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将助力海外企业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正同步发力贸易端及零售端,推动进口资源‘花落全国’,让全国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进博同款’。”
据悉,此次在进博会“内外同步”的商品品类涵盖休闲食品、酒水饮料、乳制品、粮油等,如来自波兰的啤酒、意大利的葡萄籽油、乌克兰的谷物饮料、越南的坚果以及塞浦路斯果汁等具有各国特色的展品,都已在G-Super全国门店同步亮相。(参与采写:黄安琪、周蕊、高少华)
责任编辑: 徐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