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们拿到一款老茶,拿出来和大家说说它的冲泡方法以及对它的品签评价。
首先我们来看看九七大口中红印青饼的用料,级别很高,类似90年代的雪印青饼用料,是老茶中很少有的。
茶饼背面观察,用料确实是前后一致,里外一致,用料匀整,转化十分完美。口感滋味也是老生茶中极品,这得益于纯干仓环境塑造的经典。
茶饼条索放大实拍,十分漂亮,看上去特别特别的干净。
从茶饼内沿撬开一块,准备冲泡。
我们用镊子将茶块夹入壶中。
投茶大概8-10克左右,不过,好的茶质再多一些泡出来的茶汤也很好喝,不会感觉到苦涩,因为这是干仓老茶。
用沸水注入壶中,开始润茶,等茶块充分解散后,茶滋味方能溢出。
可用沸水冲淋壶身,使老茶陈香更纯净。
润茶福汤可用来养茶宠,听茶友们说可招财招福气。
汤色金黄红亮,虽不用滤网,但也是干净利落,犹如岁月沉淀后的阅历,干练沉着,不羞不燥,绽放自如。
轻啜一口,那般甘甜,韵长,气足之感,实在令我久久回味。它算是茶中骄子,金红透亮迷人,滋味饱满,香气挂杯不退。陈香慢慢散开,生津回甘,韵味浓香,停饮十多分钟后还口齿留韵不散。
叶底厚实而肥壮, 舒展程度好,条索较完整且有彈性、油润光滑,后韵留存于底。
早期茶每件为12提84片,都用竹筐装,内附一张大票标明唛号、毛重、净重、厂别(厂名)、批号等信息。
九七大口中红印青饼的特点,与其他老茶品有很多识别之处,九七大口中红印青饼的最后茶字右下角的点为“水滴雨点状”,一般的老茶品茶字右下角点为“棱角点状”。
九七大口中红印青饼最大的识别还是在这个中字上,其它的老茶品多数都是“小口中”,这也算是九七大口中红印青饼的特殊身份识别吧,具体为什么在包装上用“大口中”为作为身份识别,可能只有找到当时的老厂长才能够把它说清楚了!就因为此特点,所以命名为“大口中红印青饼”,九七指的是生产年份。
作者夏颖|昆明茶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评茶师、搜狐美食频道认证专家。
夏颖约茶,您来吗?微信:xyxy400(长按复制)为您免邮寄送茶样赠品,以供学习品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茶的演化历程,就是一部小料进化史。
琳琅满目的小料穷尽了饮品人的想象,带着行业一路狂奔。
作者|国君
一、1.0时代,珍珠诞生,加料思维初现
1、1987年,第一杯珍珠奶茶诞生
1983年,春水堂的泡沫红茶在台湾红火两年之后,创始人刘汉介开了第二个脑洞——光喝茶没意思,要是在茶里加点什么吃的就好了。于是召集员工集思广益。
1987 年,四维店店长林秀慧(现任春水堂商品部副总裁),突发奇想将自己最爱的小吃——粉圆混入冰奶茶中,岂料口感出乎意料地好,她就在店里偷偷试卖了一星期才跟老板刘汉介交代。
< class="pgc-img">珍珠的添加是奶茶加料的开始
>于是,看到顾客反响甚好,刘汉介取“大珠小珠落玉盘”之义,将台湾传统甜品粉圆重新命名为“珍珠”。
1997年,珍珠奶茶涌入大陆市场,在东莞厚街,蓝山咖啡的创始人范胜杰从台湾带来了“波霸奶茶外卖车”。
同一年,来自台湾的上岛咖啡成立,也在店内售卖珍珠奶茶。珠三角地区以及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的各大西餐厅、咖啡厅都开始把珍珠奶茶作为引流款产品。
香浓幼滑,还有咀嚼感,特别是珍珠这种Q弹的口感,迅速俘获了当时的年轻人,第一批奶茶女孩诞生。
2、无所不加的时代
珍珠的加入,为奶茶开启了加料的思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奶茶加料加什么?当时的台湾茶饮人把眼光放在了冰果室。
据《遥远的冰果室》里记载,冰果室是台湾“茶饮店”的雏形,不仅仅是吃冰的地方,也是一个聊天和交际的地方。
< class="pgc-img">台湾冰果室,图片来自百度
>冰果室的产品类似于雪花酪,冰沙打底,以芋圆、寒天、椰果、布丁、仙草、红豆、紫米等小料覆顶,50多年前,在台湾风靡一时。
刘汉介介绍,台湾甜品杯装化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冰果室的小料被大面积运用到奶茶里。
不仅如此,当时的加料可谓是百花齐放,无所不加,光春水堂就经历过这几个阶段:
- 中草药的加入:菊花、决明子以及各种明目、祛火、养肝的中草药被陆续引入奶茶。
- 谷物豆类的加入:大米、紫米、红豆、绿豆、花豆,甚至蛋黄被一一在奶茶中试验。
- 水果类的加入:香蕉、苹果、蜜桃、柠檬等水果也在奶茶中得到新生。
这个时期,各种跨界而来的群演在奶茶里成了主角,并在市场筛选中,留下了一批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经典款,如珍珠、椰果、红豆、布丁、寒天等。
3、从“草根”到专业演员
有了小料的神助攻,奶茶在台湾迅速流行起来,很多品牌都加快了扩张的脚步,问题也随之而来。
粉圆是菜市场的小吃、寒天蒟蒻是植物汁液提取的、布丁红豆都是走街串巷的甜品,这些产品大都是小散户在家中或作坊里生产的,产能、标准化难以保证,食品安全问题也存在隐患。
而随着茶饮品牌的连锁发展,标准化问题迫在眉睫,市场的需求倒逼了小料的工业化。
那时的市场乱象丛生,从农作物到专业的流水线产品之间,为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小料被加入了大量的香精、色素、防腐剂,品质参差不齐。
但正因为如此,小料变成了食品工业化产物,才有了流通的基础,逐步流入国内。
< class="pgc-img">奶茶加料“百花齐放”,图片来自网络
>据無一精选茶饮创始人汪东晓回忆,13年前,随着休闲小站、大台北,绿岛村、大口九、大卡司等品牌相继开店,奶茶里的加料也逐渐丰富起来:珍珠、椰果、布丁等小料大受欢迎。
“当时的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尽管当时的小料,主要靠香精、色素来调味调色,但这种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奶茶在他们眼里就是时尚的象征,就如同现在年轻人喜欢喜茶一样。”汪东晓说。
一定时期内,这些饱受诟病的小料,却满足了茶饮对供货量和稳定性的需求。
4、珍珠被“封杀”
2012年,如日中天的珍珠,在国内摊上大事儿了。
据汪东晓回忆,在青岛,一个喝完奶茶的年轻人去医院拍了个CT,在影像里,他的胃里有很多颗粒状的阴影。
在一些媒体的渲染下,“珍珠含有塑化剂,能吃死人”这样骇人听闻的文章大肆传播。实际上,“当时的珍珠只是有添加剂,并不含有塑化剂。Q弹的口感、存放久了会变硬并不是有塑料,但消费者已经被误导了。”
“谈珍珠色变”已成为事实,让从事珍珠销售的汪东晓对“塑化剂事件”印象深刻, 很多客户不再订货,甚至要求退货,“我没有当时具体的销售数据统计,但印象中,至少有一半的奶茶店下架了珍珠。”
珍珠从此被“封杀”。
二、2.0时代,复配成就奶茶经典款
2007年进入大陆发展的CoCo都可,将茶叶和小料的原料都做了健康化升级,凭借一款“奶茶三兄弟”圈粉。
这款产品创造性地把珍珠、布丁、仙草三种单一小料复配到一起,很快成为品牌的招牌产品,火爆至今。
< class="pgc-img">CoCo的招牌产品“奶茶三兄弟”,图片来自东莞新一线
>据CoCo都可行销总监洪嘉谦分享:“三兄弟的来源其实很简单,灵感来自豆花。我们发现豆花里面会加很多不同的料,比如三色豆花。
过去在奶茶里加珍珠、椰果等单一材料,是奶茶加料的概念。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豆花可以加这么多料,奶茶不可以。所以就推出了奶茶三兄弟这个产品。”
同一年的上海,寻着记忆中的味道,大学毕业不久的吴斌开出第一家叫悸动烧仙草的门店。2000公里外,湖南人王斌带着一腔创业热血,跑到四川成都,开出第一家饮品店,门头上也写了“烧仙草”三个字。
书亦烧仙草,凭借着“半杯都是料”的小料复配思维,让产品价值感飙升,迅速崛起,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成为近两年最大的品类黑马。
< class="pgc-img">书亦烧仙草slogan“半杯都是料”记忆点明确
>而在小料复配领域,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品牌就是一点点。2011年,一点点在上海开店,开创性地开启了免费加料的时代。在一点点买奶茶后,可以免费加珍珠、波霸、红豆、仙草,不限量,甚至可以加满一杯。
这种带有小料DIY性质的售卖方式,一下子引发了第一波奶茶的排队风潮,一点点迅速攻城略地。
三、3.0时代,“顶料思维”从萌芽到火爆
2000年,还是珍珠奶茶如火如荼的时候。刘汉介注意到一个很雅皮的年轻人,他一反常态,在台中成立了一家名为“白色恋人”的饮品店,店里不卖珍珠奶茶,只卖起司奶茶,当时店里的产品有:起司红茶、绿茶、铁观音等。
“品质很不错,但生意马马虎虎,到目前为止还是2家店营业。”刘汉介说。
当时看起来很可能是无心插柳的起司茶,开启了奶茶加顶料的时代,也是后来芝士奶盖茶的前身,只是当时时机未到,并没有火起来。
2009年,快乐柠檬的创始人吴伯超在门店推出岩盐芝士系列,比较早地在内地引进奶茶顶料。
< class="pgc-img">快乐柠檬岩盐芝士奶茶,图片来自@芒小酱
>真正让这种有顶料的奶茶火起来的是喜茶。就在塑化剂风波的同一年,喜茶在江门成立,创始人聂云宸因为最初生意不好,埋头研发室调整产品,最终因为芝士茗茶系列一炮而红,凭借天然的原物料,在国内掀起了奶盖茶的热潮。
2013年在长沙成立的茶颜悦色,也没有采用奶茶底料的思维开店。而是从第一家店开始用了一种“茶+奶+奶油+坚果碎”的顶料产品形式,与星巴克的星冰乐有相通之处,已成为长沙的标志性品牌。
“顶料思维”在奶茶界流行起来之后,逐步形成了和底料奶茶两分天下的局势,甚至随着新茶饮的发展,一度风头盖过珍珠奶茶。
四、4.0时代,小料带着“健康本色”回归
1、更健康
近两年,伴随着消费升级,健康诉求日益凸显,天然本味的食材正在回归。
2015年,在珍珠持续低迷了三年后,汪东晓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联合一个工厂生产了一款小型的珍珠机,可以摆放在吧台,让消费者直白地看到珍珠的原料和制作过程,减轻对珍珠的误解。
< class="pgc-img">健康的小料开始回归,图片来自百度
>不少打着手作珍珠的品牌争相订购这个机器,但受限于产能,很多大品牌还是选择使用大货珍珠,但此时的珍珠,已经在原料上尽量接近天然。
1997年就投身茶饮行业的倍格食品创始人王勇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变化。
他通过种植方式的改良,让红豆、燕麦等食材品质回归,在后期工业化处理环节,尽量减少添加剂的使用,让食材经过加工还能保持原来的本味。
王勇岐的产品比市场价贵不少,但常常供不应求,整个市场的健康诉求日益旺盛。
在品牌端,寒天蒟蒻寒天的频繁使用,青稞燕麦芋头紫米的逐渐上位,也透露了消费对于天然食材的青睐程度。
2018年5月,喜茶出乎意料地上了一款黑糖珍珠鲜奶产品,售价19元。“新茶饮品牌放下身段卖奶茶”,一时间引发热议。
今年3月,喜茶重新将珍珠奶茶命名为波波茶。随后围绕着把珍珠改良后的波波,喜茶出了布甸波波冰、奶糖波波、阿华田波波冰、持续加深波波标签。
< class="pgc-img">喜茶阿华田波波冰系列产品
>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品牌也开始上新有底料的奶茶,水晶、寒天、蒟蒻、仙草等相对天然的原料,相继被新茶饮加入。
奶茶底料重新在新茶饮中回归,以一种更天然、更健康的姿态。
2、更多变
在不管什么饮品,都“让相机先喝”的当下,小料也越来越戏精了:珍珠加入了火龙果汁变得红润诱人;芋圆加入了樱花,颜值倍增;茶冻里有了玫瑰花,让人不忍下口。
原料的形态也一直在变,光珍珠的大小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规格,命名上也大有改进:黑珍珠、白珍珠、黑糖珍珠、琥珀珍珠、樱花珍珠等等。
在原料上,除了淀粉之外,珍珠的加料更加天然,比如加了黑糖糖浆熬制的黑糖珍珠;加入了果汁和蔬菜汁的水果珍珠、蔬菜珍珠;加入了芋头、地瓜、紫薯的珍珠层出不穷。
< class="pgc-img">小料不断丰富和创新,图片来自百度
>通过新的承载形势,新的组合方法,新的概念营造,奶茶小料的新款不断。
但无论怎么加都是尽可能用天然原料,健康已然成为大趋势。
五、未来,小料是“个性化”的灵魂
未来,要想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中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小料是其中的灵魂角色,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把眼光放到饮品之外的中餐领域,中餐标准化一直是一个未被很好解决的问题,但中餐里的面类除外。
和府捞面、重庆小面都做的不错,因为面类产品,主料单一,只需要变换卤料或制作方式,就能变成炸酱面、牛肉面、肥肠面、炝锅面等上百种产品。
在王勇岐的经验里,奶茶和小料的原理与面食类似,奶茶的标准化中,茶作为农产品,是最难搞定的一个。茶叶的品类、产地、采摘时间、冲泡温度、茶水比例、储存时间、空气温度湿度等等变化,都会让茶汤变得不稳定。
< class="pgc-img">>标准化兼顾个性化,图片来自东莞新一线
所以“要想让标准化提高,茶的种类一定要尽可能的少,每一个茶类选择一款就足够,主料固定,类少量大,这样茶汤的流转就会加快,极大减少风味损失的不稳定因素。
把个性化交给小料。一点点的红茶,加了奶霜就是红茶玛奇朵,加了冰淇淋就是冰淇淋红茶;蜜雪冰城的全套奶茶、CoCo都可新上的奶茶五小福,茶和奶负责“赚钱养家”,小料负责“貌美如花”。
除了小料的复配之外,小料形式的改变也会带来存在感,比如把红豆做到茶冻里,黑芝麻加到芋圆里。
茶汤是舞台,小料是演员。演员换个妆容,换个人设,或者加个女二号、女三号,只要把握好尺度,设计好“三观”和“五官”,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爆款。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喝芝士茶还是柠檬茶?
奶茶自由,是一天三杯还是三天一杯?
一杯奶茶钱,到底是多少钱?
在这座不甚有名的小县城,奶茶的味道和价格,或许能让你瞬间穿越回小时候放学路上的快乐。
2014年,平南南站开通,平南成为南广铁路沿途的一个站点,这座小县城才和广州通了高铁。
虽然“香飘飘”这首歌悦耳动听,却也没能扭转自己的命运。虽然从2012年至2019年,香飘飘在杯装奶茶界的市场份额都一直居于首位,但它的营业额下滑也是从2014年开始的。
因为也是在2014年前后,CoCo都可、一点点、喜茶等奶茶品牌开始在内地蓄势待发,这些新式茶饮不仅由店家现泡、让顾客能现饮,口味和包装也更丰富好玩。有了它们,谁还喝需要自己动手冲调的杯装奶茶呢?
2014年,我们姑且称之为奶茶内卷的元年,每个入局者都称自己开创了中国茶饮的新赛道。
△平南奶茶街的古茗,营业时间从上午9:30到凌晨1:30。(图/秋裤)
但新式茶饮真正的先行者,其实是一支来自广西平南的队伍。
1999年,在广东打工的平南人陈有杰结合从台湾传入大陆的珍珠奶茶,推出了一款1块钱1杯的奶茶。他在广州龙洞开设的第一间门店“台客聚吧”,当天就卖出了8000多杯。
第二年,陈有杰回到平南东华镇,把新式奶茶门店或摊点带回了东华、丹竹、安怀这些乡镇。随后,奶茶店开始在整个平南县迅速生长,更多平南人也把店开往广东、海南等省份,也孕育了超过200个奶茶品牌。
△不同样式的奶茶是五颜六色的。(图/图虫创意)
在广东佛山长大的90后阿闷到现在还记得,那阵从大口九奶茶店里飘出来的、离两三米远就能闻到甜甜的香味,那是任何一个小学生都不能抗拒的诱惑。
和今天被五颜六色的奶茶店包围的街道相似,90后放学路上的记忆也是五颜六色的:撞色的奶茶店(古早风格版),红的蓝的粉末冲泡出来的草莓味、蓝莓味奶茶,让人挑得眼花缭乱的哈密瓜奶昔、烧仙草、红豆冰……
1999年,平南人卢武朝在佛山开了大口九首店。那时街上的“奶茶绿”还不是一点点,也不是益禾堂,而是从平南走出来的大口九。
△童年的那杯大口九,你还记得吗?(图/小红书@童年备忘录)
到了2006年,平南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新式奶茶店多达5万多家,占当时国内新式奶茶市场份额的80%。
2020年,平南县奶茶行业从业人员达26.5万人,约占当年全县160多万人口的六分之一。
平南当地常见的公共交通是一种改装三轮车,我随机坐上了一辆,付款时发现对方名为“益茶立方”,这是司机云姐在2018年开的奶茶店的名字,经营了两三年闭店后,收款信息一直没改;
在县中心的通泰购物广场吃午饭时,餐厅工作人员小雅告诉我,她表姐在40多公里外的寺面镇开奶茶店,表姐喜欢花,所以店里的装饰都用鲜花,这让表姐的店成了镇上生意最好的一家,节假日能拿下四五千的单日营业额。
平南还在2018年成立了奶茶协会,这个县城与奶茶的关系也像协会的官方简介所言:
“几乎中国的每个省市,甚至东南亚都留下了平南人的足迹。我们就是中国奶茶史上不可不提的一支力量——平南奶茶人,业内将其尊称为‘广西帮’。”
开了近50家奶茶店的师范街,是如今平南县奶茶味最浓的地方。
家在平南上渡镇的小君和小月是一对00后表姐妹,寒暑假空闲时,她们会结伴到县城玩,通常坐公交车到中心购物广场站下车,在师范街喝杯奶茶、吃些小吃。
虽然常来这边逛街,但小君和小月都没注意到街口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个“平南奶茶街”的牌匾,也不知道家乡被称为“奶茶之乡”。
她们一直以为平南应该是“龙眼之乡”,因为地理课本上写的是“平南,中国石硖龙眼之乡”。
△“平南奶茶街”招牌的旁边,就有一家蜜雪冰城。(图/秋裤)
更年轻的一代没有像十几年前的平南人一样,经历过把奶茶店开向全国甚至世界的巅峰。而当年的开店风潮,也似乎还没给平南留下一杯属于自己的、能被他人叫得出名字的奶茶——
喝过大口九的90后、00后,可能不知道这杯奶茶最初来自平南;平南街头最火热的奶茶店,如今也另有其人。
△街边的奶茶店。(图/图虫创意)
2021年,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针对平南奶茶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平南奶茶产业起步早,但在2015年新茶饮行业快速发展,新品牌、新产品不断出现的背景下,曾经拥有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刚刚申请上市的茶百道在3年内开出了6000+间加盟店,而平南奶茶200多个品牌里,门店数多为几十到几百,无一破千。
平南奶茶协会2021年的数据显示,平南奶茶品牌占国内行业约22%的市场份额,仅为顶峰时期的四分之一。
△平南奶茶街上,有客源不断的旺铺,也有正在转让的旺铺。(图/秋裤)
95后小雅最近从本地自媒体上看到相关帖子,才知道平南被称为“奶茶之乡”。如果非要把家乡和奶茶放在一起,她最直观的感受是,蜜雪冰城开得越来越多了。
单是看“平南奶茶街”,在这条呈半圆形、长四五百米的小路上,就有三位雪王分别把持着这里的入口、尾部以及邻街城湖路的路口,颇有一副“你的地盘喝我的”的风范。
△平南奶茶街上,开满了蜜雪冰城。(图/秋裤)
如果你是在工作日中午来到奶茶街的任一家蜜雪冰城,你不一定能找到空位。
这里的大厅早早坐满了打游戏、闲聊的年轻人,有插座的位置往往最抢手,大家像约定好了似的,去奶茶店都会带上手机充电线。
△奶茶店里坐了许多年轻人。(图/秋裤)
今年春天新开的霸王茶姬平南中心广场旗舰店,已经成为奶茶街最热的打卡地之一,星期三的下午茶时间,两层楼座无虚席。
有饮料喝、有空调吹、有号称ins风或露营风的装潢,精修一下,你可能也分不清打卡照片里的生活是来自县城,还是上海安福路,或三里屯太古里。而前者,只需几块钱,小镇青年就能快乐地打发一个又一个下午。
△霸王茶姬门口,外卖员正在送外卖。(图/秋裤)
80后的黄俊在奶茶街附近送外卖,相比90后、00后们,他对过去十多年的平南奶茶历史,对从这里走出去的品牌大口九、茶道夫等张口就能唠,但落在行动上,这些店不算他的首选,因为“选择真的太多了”。
和大多数食客一样,他并不在意哪些店是本土品牌,哪些是外来品牌,好喝的、性价比高的、有名的,就是他会去的。
△平南县中心附近,某外卖平台奶茶热销榜排行。(图/网络截图)
除了要在品质口味和价格上打好底,“有名”也无疑是如今平南奶茶最想拿下的一环。
2021年,平南县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奶茶产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百亿元奶茶产业集群,将平南打造为成“中国奶茶第一县”。
但和世纪初“平南奶茶人”在全国一枝独秀相比,想通过品牌拿下“第一县”,难度应该不亚于在中国找到一条县城核心商业街,其中还没有蜜雪冰城。
△平南中心购物广场,一家书亦烧仙草的广告横幅写道:更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图/秋裤)
20多年后的奶茶是否变得更好喝了,很难有确切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下年轻人在选择奶茶时,不再仅仅关心“好不好喝”了。想成为更多新一代年轻人选择的奶茶,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命题。
但好在来到平南,值得品味的,不只有奶茶。
从平南南站出发前往县城,走出高铁站,这座小城首先递给你的名片是“诗词之乡”——平南古称龚州,自1600多年前建县以来,这里涌现了70多位著名诗人,流传至今的诗词赋有700多首。
在文坛大家辈出的清代,“岭西五大家”“杉湖十子”之一的彭昱尧就来自这里。彭昱尧喜好读书,但其阅读志不在八股,仕途不顺的他便将更多的情怀寄托于辽阔的山水。
他写的“龚江之浒燕子石,双双犹带江襟色”,描绘的就是古时平南独有的八景之一“燕石巢云”。
△平南南站正门外的一处欢迎语是“诗词之乡,迎宾客”。(图/秋裤)
北回归线从县城中部横穿而过,让这座小城既能享受充沛的光照和雨水,又不至于像热带一样被炎热隐去了四季的更迭。
山和水构成了广西的骨骼和皮肤,除了为人熟知的“甲天下”的桂林,平南也在这副“身躯”上拥有独特而动人的一部分。
如今平南的新八景,红陵远眺、畅岩怀古、田湖映翠、花洲腾龙、碧海银川、白马双英、鱼洲雁信和新隆丰碑,正是生长在时间和山水里的独特印记。
△平南北帝山公园风光。(图/图虫创意)
如果你也像诗人彭昱尧一样钟情山水,你还可以前往平南的大鹏镇,领略以“峰秀、林茂、石奇、花艳、泉清、雾仙”闻名,被称为“小张家界”的北帝山。
这里地处大瑶山自然保护区南麓,85%的森林覆盖率之下,是风格绝不重复的岩石、山峰、树木在相互暗自较量,也在相映成趣,尽显彼此之秀、奇、雄。
△龙眼树。(图/Unsplash)
龙眼则是平南人在奶茶之外的另一种甜。
1927年,来自平南县大新镇的覃敬清先生在家乡开启了石硖龙眼的种植。近百年后,这里仍留存有100多株老树,将这份甘甜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传递给一城又一城。
如今,平南也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石硖龙眼母本园,拥有全国最大的县级石硖龙眼生产基地,被称作“中国石硖龙眼之乡”。
△8月8日,平南举办了“石硖龙眼节”,县中心广场内的一处宣传横幅也和龙眼相关。(图/秋裤)
2020年,中国曾评选特色小吃百佳县市,平南便是广西唯二入选该榜单的吃货天堂。思旺的桥头粉、丹竹的梅令粉、同和的水豆腐和扣肉、大安的烧鸭和点心……这里的每个小镇都有拿得出手的专属美味。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广西平南县奶茶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罗跃新/诸葛天秋/韦静峰,2022
2.贵港平南奶茶闯天下,知名品牌为何却鲜有?闫芬丽,南国早报,2022
3.“奶茶之乡”平南县与蜜雪冰城的暗战,陈敏,财经,2022
4.遭奶茶店和瓶装茶围剿,香飘飘还能绕地球几圈?咖门,2016
5.一代“鬼才”彭昱尧,范玉春,南国早报,2009-06-19
6.石硖龙眼之乡在哪里?网易,2022
编辑:道喵叽,校对:杨潮,排版:邱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