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烘焙职业人截止到现在已经深入采访了100多家店铺,其中大部分都是夫妻老婆店。
一家小店,正常情况下,月流水70万,前场后厨10个小伙伴。
两口子,守着这样一家小店,是不是很风光?
其实,两位老板很辛苦,平时都在店里忙前忙后。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一天工作12个小时,打烊了还要收拾打扫,开门前还要准备食材物料。店员一旦请假或者临时辞职,老板只能自己顶上,那就更忙。
前几天,笔者跟着技术师傅学习制作,断断续续站了6个小时就已经是极限了,回到家腰酸背痛,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但是,走在中国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烘焙大多都是这样的夫妻老婆店。
老公负责制作,老婆负责卖货,他们可能凌晨三四点就起来进货,一年365天,大概只能在过年的时候休息几天。
夫妻老婆店即使是加盟的连锁品牌,它们的实际运营者,大部分也不是店长,而是加盟的老板亲自管理经营,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夫妻老婆店。
为什么大多店铺都是夫妻老婆店的形式呢?
坦白说,就是勤奋和用心。
在这个夫妻合作的商店里,他们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打造一个独特而温馨的经营理念。他们不仅出色地合作,还将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与顾客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
在经营店铺的过程中,两夫妻既是老板,也是员工,他们不用换班,一天在店里工作12-14个小时,两个人可以顶4个员工用。
而且自己的店铺,用心程度也肯定比员工多得多,效率、出品率会更高。
如果一个员工月薪5000的话,那4个员工一个月就是20000元,这成本要揉多少个面团才能赚回来?还是亲自下场,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夫妻老婆店比起普通员工,更是每天24小时都在思考如何把店铺搞得再好一些,实打实的将全身心铺在店铺的经营上。
我认识一个老板,走到哪里,社群的小卡片发到哪里,他说:“现在的顾客都在社群里,能多一个是一个呀。”无论多烦多累,在群里,她永远充满激情,充满阳光地回复每一个人。
呐~这就是老板思维。他们不怕麻烦,他们拼命干活,因为干得越多干得越好,收入就越高。
员工心态是什么?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能少点麻烦就少点麻烦。
如果客户给了差评,普通的店长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稍微有责任心一些的店长可能会尝试联系一下客户。
如果是老板自己的店呢?他就会想方设法联系顾客,要么赔礼道歉,要么苦苦哀求,要么送上红包,请他给消掉差评。
这些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烘焙行业说到底还是餐饮行业的一部分,叫做勤行,赚的是手里揉出的一个个面团,抠的是一个个钢镚的生意。
想让客户满意也是从细节里一点点抠出来的,把这里的窗户擦干净,把那里的面包摆整齐,一个微笑,几句夸奖。点点滴滴的小事,筑建起品牌的高楼。
一经走进夫妻老婆店,你就会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和家庭温暖。店主夫妇以亲切的微笑和热情服务迎接每一位顾客,用心倾听、尊重和回应顾客的需求。
“要做全能的小老板,文武双全,文能写文案、做抖音、看数据,武能切菜、配菜、揉面团,说一个顶三都是谦虚的,实际上,收银、迎宾、服务员,烘焙师、咖啡师、甜品师、研发、杂工、保洁都是老板本人,省下来的人工费才是利润啊。”一位烘焙店老板这样说。
这里,笔者总结了几条做好夫妻店的秘诀,拿走不谢!
经验分享:
1、意见统一
2、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多沟通,保持交流
4、多学习,肯投入
5、做好老客户维护,挖掘新客户潜力
6、树立品牌意识,做出品牌溢价
正是夫妻老婆店在经营中的智慧和灵活性,他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忠实的客户群。他们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业绩的增长,更彰显了中国商业的底色和精神。
正是由于夫妻老婆店的努力和拼搏,它成为商业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个小小的商店,承载着夫妻间的梦想和希望,也传递着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底色。
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夫妻老婆店都会以其富有个性的经营模式和独特的商业理念,持续为人们带来温暖和美好的购物体验,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为我们广大的夫妻老婆店加油,鼓掌
今日话题
/ 说说你的店铺故事/
欢迎在下方留言
< class="pgc-img">>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黎明
编辑 | 魏佳
今年4月,“加盟制奶茶第一股”茶百道在港股上市,人们发现,它的7000多家门店是从成都一家“夫妻店”发展而来。
已经交表等待上市的沪上阿姨,发迹于10多年前上海人民广场的一家小门脸,夫妻两人都是联合创始人。
从深圳成长起来的奈雪的茶,同样由一对夫妇创办,当年两人谈生意谈成了对象,成为创投圈的一段佳话。
这让我们感到好奇,我们身边究竟有多少“夫妻店”?
有人说,“夫妻店”只是创业的初级形态,等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夫妻店”也就不存在了,它只是个过渡。
但实际上,有不少公司即便做到万人规模,夫妻两人仍然是绝对的权力中心。他们也会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给外部人才成长空间,但始终脱离不了夫妻档的影子。
本文将拆解夫妻创业,看看这个特殊的组合,如何在商海浮沉。
分类:哪些行业“夫妻店”最多?
“夫妻店”最早的含义,是指由夫妻两人经营的小店铺。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夫妻创业多以开店形式存在。
餐饮是夫妻店最集中的行业之一。开一家餐馆,丈夫当厨师,妻子看柜台,这个搭配养活了无数小家庭。
近几年创投圈追捧的新式茶饮,诞生了不少大公司,很多也是从夫妻店模式起步。
2008年,25岁的王霄锟和27岁的刘洧宏,在四川成都温江二中附近,以“茶百道”的名字开出了第一家门店。由于生意火爆,第二年他们在西南财大附近开了第二家店。
开奶茶店初始投入不多,不需要高学历、专利,也不用懂互联网,只要门店地段好,奶茶口味好,就会有人买单。王霄锟夫妇的创业,一开始可能没想太多,直到开店第三年,他们才注册“茶百道”商标,至于推出“丁丁猫”作为品牌IP,则要到十年后了。
2011年,单卫钧、周蓉蓉夫妇卖掉山东的房子,举家搬到上海。一开始两人想开一个类似绝味鸭脖的小店,结果误打误撞开了奶茶店,取名“沪上阿姨”。
< class="pgc-img">>2015年,彭心、赵林夫妇抵押房产向银行借贷,在深圳开出“奈雪的茶”前三家门店。一开始基本靠彭心主导,赵林协助开店选址,第二年赵林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创业。
奶茶是餐饮的一个品类,开一家餐饮店,无论卖奶茶,还是做快餐、卖早餐,起步都比较容易。而只要开店迎客,立马就能产生现金流。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意,因而得到夫妻店青睐。周黑鸭、来伊份、紫燕食品等知名品牌,也是夫妻店起家。
除了餐饮,其他需要开店的行业,也诞生了很多规模不小的夫妻店。
三年前在港股上市的泡泡玛特,由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实体门店发展而来。2010年门店开业时,创始人王宁、杨涛都只有23岁。
起初泡泡玛特定位“潮流生活小百货”,卖一些家居、文具、箱包、饰品、玩具等生活创意产品,属于一个杂货零售店。后来公司沿着潮玩的大方向,转型潮流玩具IP开发并引入盲盒玩法,慢慢做成了大生意。
已在A股创业板上市的戎美股份,被称为“淘系服装第一股”,一开始只是一个卖女装的淘宝店。80后温迪在工作之余开网店,生意有起色后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淘宝店主,后来又把做交易员的丈夫拉来入伙,这才正式成立公司,一路做到10亿年收。
腾讯第18号员工李华,从腾讯离职后,和妻子李镭创办了富途证券,为中国科技公司赴港美股IPO提供了诸多便利。有意思的是,李华、李镭当年刚起步时,做的是一家婚纱摄影公司,折腾了几年才转型互联网券商。
以上提到的这些,只是众多夫妻创业案例的一小部分。夫妻创业,动机可能来自一个很现实、细小的需求,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始终是自负盈亏的小本买卖,有些做成了千店规模的大生意。
智能家居企业欧瑞博科技CEO王雄辉认为,在中国创业必然会变成家庭的事情,无论形式上是不是夫妻店,中国的创一代和创二代都无法将家庭和企业分开。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些公司向银行贷款,法人的配偶也要签字承担连带责任。
“从这个维度来看,其实很多公司都是夫妻店,没有家里的支持,在中国做企业其实挑战还是很大的。”他对「定焦」说。
分工:夫妻双方分别做什么?
夫妻搭档创业,必然涉及分工。因为社会观念、生理差别等多种原因,中国家庭的分工模式长期是“男主外,女主内”。具体到创业,通常是丈夫担任一把手。
去年举办的“第五届董事会多样性论坛”提到,中国5290家A股上市公司中,董事长为女性的仅有332家,占比6%。
事实的确如此。前文提到的三个奶茶品牌茶百道、奈雪的茶、沪上阿姨,都是由丈夫担任董事长,把控公司方向和整体战略,且丈夫的股权比例更高。2013年沪上阿姨成立时,单卫钧和周蓉蓉分别持股51%和49%,虽然差距只有两个点,但决定了丈夫是控股股东。
这并不意味着妻子对公司不重要。
沪上阿姨最早的创业灵感,实际上来自于周蓉蓉——她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看到一家没有门牌的奶茶店门口排着长队,由此注意到了奶茶这门生意。沪上阿姨早期的产品研发,基本也是周蓉蓉负责。在门店刚开业时,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奈雪”二字来自于彭心的网名,当年也是她一门心思想创业,拿着融资计划书去找投资人,这才认识了未来的丈夫赵林。
< class="pgc-img">>梳理多家上市公司历史我们发现,餐饮类的夫妻店创业,妻子多是负责产品、营销等工作,在项目早期扮演重要角色。在一些科技类公司中,妻子往往负责品牌、运营,有些会担任公司的对外发言人。
“第五届董事会多样性论坛”上,一位金融系统的官员指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女性更关注细节与人际关系,更具亲和力和柔韧性,有助于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此外,女性在风险方面相对保守,不易发生欺诈事件,有助于降低和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定焦」接触过的多个“夫妻店”创业项目,通常是由女方负责品牌公关、产品运营,男方负责技术开发、团队管理。一位男性创始人说,早期公司人少事多,自己一门心思搞业务赚钱,其他“不直接赚钱的工作”都是由妻子去做。
还有很多“夫妻店”是男方明面主导,女方幕后支持。
李彦宏当年回国创业,妻子马东敏没有直接加入,而是在幕后出谋划策。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IPO,李彦宏评价马东敏:“她总能在关键时刻冷静地提出最勇敢的建议。事实证明,她的那些充满东方智慧的建议,将我引上了正确的道路。”2016年百度陷入危机,马东敏重回百度,再次掌权掀起一轮巨大变革。
无论夫妻双方怎么分工,都要处理好公私问题。如果公私混杂不清,会让下属感觉这是一个家庭作坊,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遇到困难。而一家公司如果想做大,一定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从外部引进优秀人才,这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定焦」接触的一位创始人,项目刚起步时让妻子负责品牌公关,有一次公司遭遇重大公关危机,团队完全不知如何处理,导致项目一度停滞。后来他从外部聘请了一位专业的公关顾问,才让公司渡过危机。“公司要发展,一定得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总结。
对于让妻子加入公司,王雄辉一开始内心是拒绝的。他没有信心处理好既是夫妻又是同事的关系,另外他不想让妻子承担过多责任。后来在投资人的强烈建议下,他才让有大企业工作经验的妻子加入公司,确实给了他很多帮助。他开玩笑:“过去我是老中医,靠经验,她带来了三甲医院的管理方法。”
由此可看出,合理的分工,是夫妻创业成功的前提。
分歧:决策权在谁手里?
家人和合伙人的双重身份,让夫妻创业的管理难度增加,免不了争吵和妥协。
这方面最典型的负面案例是当当。1996年李国庆和俞渝闪婚后回国创业,双方在内部分工明确,2010年当当网赴美上市,一时风光无两。后来,当当经营不善,转向亏损,两人在发展战略上出现分歧,“夫妻档”合作模式遭遇挑战。最后,李国庆退出当当,俞渝全面掌权,双方不欢而散,李国庆还上演了一出带人冲进公司抢公章的闹剧。
俞渝曾反思,夫妻搭档不是好的创业模式,亲人共事,不能客观地看待彼此,情绪上的撕扯,会让公司进步的速度打折扣。
「定焦」接触的多位创业者都承认,夫妻创业,吵架根本无法避免。不过,当当的故事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据此就彻底推翻夫妻创业模式,关键还是要看双方如何沟通和解决矛盾。
女性创业者云珊告诉「定焦」,她和她先生在创业之前几乎很少吵架,但是创业之后吵架的次数明显增加。“我的性格有点强势,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业务上的分歧吵得非常凶,彼此互不相让。”
< class="pgc-img">>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如果实在达不成统一意见,就听男方的,“因为他是CEO,不是CEO的那方,需要快速做出角色转变,需要妥协。”再后来云珊生小孩,逐渐淡出公司管理,她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变成了辅助,“就像一个随时待命的秘书,可以提建议,但做决定的都是他。”
除了让一方做出妥协,用合适的方法划分边界,也是处理矛盾的秘方。
王雄辉和妻子在公司一开始也矛盾很大,问题出在很难划清边界。他们尝试过理想主义的划分,将业务拆分成独立模块,然后分别认领,事实证明效果不佳。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他们发现基于各自的能力分工效果更佳。
对于日常的争吵,他们也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终极方法——约法三章,晚上11点之后不再讨论工作。他们在早上10点开半小时的会,双方交流意见,对需要做决策的事情进行认知对齐。
“那个时候往往是大家能量最强的时候,也是最笃定和专注的时候。我发现效果很好,这两三年我们和睦了很多。”他说。
夫妻搭档创业,有人一心想要做大做强,有人只想做成一个小而美的公司,不同路径对应不同能力拼图,但无论企业做多大,夫妻双方只有共同进步,跟上彼此的步伐,才能保持团队稳定。
王雄辉发现,跟妻子一起创业这些年,双方的信任和默契在不断增加,彼此知道对方的能量和能力区,“该帮的时候帮一把,该互补的地方就互补”。
同时他认为,公司今天的成就,他只占40%的功劳,剩下的60%归妻子。“有些人需要在台前去成就,有些人则需要在台后,而且更有成就的人往往在台后。”他说。
结语
夫妻创业,本质上是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经济活动,它的呈现形式可以是一家小店,也可以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些“店主”既是经营者,更是创业者。
过去很多夫妻店是从衣食住行入手,抓住了国内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机遇,后来随着互联网创业兴起,很多高学历青年加入创业,借助资本力量快速做大。
面对风险,有人携手并进,也有人分道扬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创业项目可能会随时代变化,但夫妻搭档这种形式会一直存在,而且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呈现出新的面貌。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Pexels。文中云珊为化名。
<>在不少年轻的夫妻,尤其是80后的夫妻,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肩上的重担非常之大,压力的催促之下,往往都会激起年轻小夫妻们的创业之心。因此很多夫妻都放弃了上班一族的打工生活,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尽管创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创业可以带来的丰厚收入也是打工所无可比拟的。无论从哪个方向去解读,选择自主创业,最终都是因为自我时间的自由性,以及财富梦想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不少年轻的夫妻都选择了开店这样的创业方式。夫妻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创业模式,在我们的加盟商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夫妻店的优势显而易见——目标统一,默契度高。但是,现实往往困扰着他们,那就是经商与生活无法同时处理好。由于是夫妻俩共同开店,总免不了会产生将“家庭矛盾”带入工作中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店铺经营受影响。
那么,“夫妻店”该如何经营才能让店铺的经营事半功倍、发挥夫妻合作的最大优势呢?
以一家店或一个团体为单位在商业链中生存,就必须要严谨对待商业生态圈才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听起来似乎很复杂很博深,但是不用担心!今天小编就化繁为简,来为大家详细剖析一下“夫妻店”的经营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各位正在开店或是即将开店的“夫妻店”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1、 首先,目标要统一。“夫妻店”作为一个家庭组合,需要确立共同的目标,即生存为一;盈利为二;运营为三。首先,门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注重日常成本的控制;其二,就是在成本得到控制的前提下,要通过营销手段,让门店的盈利得到提升(UCC加盟商在营销这方面完全无需担心,UCC总部会提供全方位的营销扶持);第三就是门店的日常运营,想要获得良好的口碑,得到周边居民的青睐,就需要通过良好的服务去赢得顾客的信任。
2、 第二,就是服务。目标明确后,就必须要脱离出老公、老婆的身份,成为一个专业的洗衣店老板。自然而然这个团体就不再是家庭结构的组成,而变成了快速高效的运营团队。围绕服务达到运营的目标,那就必须运用全身法宝赢得更多客户的满意。
3、 第三,不要把门店变成家的延伸。很多加盟商会无意识地把家的情绪带到店里,失去了该有的工作状态,也让店失去了该有的工作氛围。因为鸡毛蒜皮的家事,而导致无法专心工作,不仅失去了专业的形象,也让顾客从心理上对你的门店进行减分。作为一家店的老板,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抽离出自己在家中的角色,专注于自己是洗衣店老板的身份,将顾客和工作放在首位,展现出应有的专业形象。只要有顾客登门,就需要立马进入工作状态,以专业的形象、良好的态度接待顾客。从顾客踏进门店内的那一刻起,不管上一秒夫妻俩有任何矛盾,都要暂且放下,抛开一切情绪,热情迎客,保持一家门店的老板该有的专业形象。
4、 第四,店内的分工一定要明确。开店过程当中有很多需要和顾客沟通的部分,比如说:不同衣服面料的不同洗涤方式、不同衣物洗涤的定价、优惠方式、衣物事故处理等等。很多开夫妻店的加盟商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往往说辞不同,各持己见,导致顾客产生一种不安定、不放心的感觉,给顾客一种不专业的印象,降低顾客对你的信任度。甚至会给顾客一种,认为你们是看人下菜碟,做生意不够真诚的感觉。
5、 第五,时刻谨记衣物的处理是一项非常注重流程、需要操作严谨的工作。尤其是UCC洗衣店的洗涤流程,都必须要按照标准的十二道流程执行。但是,往往很多夫妻店的老板因为分工不明确,你推我推,认为反正都是干活,谁干都一样。但其实从流程上来讲,很多工作都是有规范的流程和时间把控上的要求的。操作中途突然换一个人接手,可能很难对整个流程进行很好的把控,对于最后的洗涤效果自然是得不到保障的,因此出现洗涤事故的概率也会随之提升。
6、 第六,没有明确的分工会造成门店经营的混乱。比如,需要更换人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交接,例如交代清楚这件衣服的材质、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处理、以及已经处理到哪一步、接下来该进行哪一步的操作等等。只有确保了整个流程的完整性,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小编也要提醒各位老板们,夫妻店想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夫妻俩共同的努力,还需要彼此间的磨合、良好的沟通、以及养成工作上的默契。只有这样,才能让工作事半功倍,从根本上将门店的盈利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