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隆重揭晓,今年的榜单有何新变化?上榜的餐饮品牌都有哪些精彩表现?
< class="pgc-img">>7月25日,在由红餐网、央广网餐饮频道联合主办,红餐成长社、聚慧餐调共同承办的“2024中国餐饮城市行-成都站”活动现场,重磅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
“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旨在评选出近一年来在餐饮行业各品类中大放异彩的品类头部品牌,肯定这些头部品牌为细分领域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为其他餐饮行业人士提供品牌塑造的榜样思路。经过多维度的专业评选,最终有22个重点餐饮品类的220个品牌荣耀上榜。
除了在线上线下发布之外,“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的榜单还将在《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一书中呈现。作为餐饮行业的红宝书,《中国餐饮发展报告》系列报告书已经连续出版四年。《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在往年的基础上,在内容和数据维度上都作了全面的升级,有助于餐饮人士精准把握餐饮产业的发展脉搏,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 class="pgc-img">>22个餐饮品类,
220个优质品牌强势上榜
作为国内首份针对“餐饮品类”的权威榜单,“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评选把近年来表现活跃、发展迅速或具备较大潜力的品类作为评选对象。
基于多方面的考量,“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共设立了包括茶饮、特色茶饮、火锅、特色火锅、米粉、面馆、烘焙、饺子馄饨、自助餐、烤鱼、卤味、比萨、烧烤、酸菜鱼、特色小吃、西式快餐、小龙虾、米饭快餐、包点、咖饮、牛蛙、麻辣烫冒菜在内的22个品类的品牌榜单。
< class="pgc-img">>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的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全网口碑指数、品牌传播指数、品牌经营指数和品牌关注度指数四个维度确定的总指数,全面综合地考量参评品牌实力,在全国6万多个品牌中,评选出了220个优秀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综合实力突出,数智化建设提速,
更多区域品牌擦亮“金字招牌”
“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评选的22个品类,均是餐饮业中备受关注的品类,各品类上榜的品牌实力都很突出。综合来看,2024年上榜的餐饮品牌呈现出四个显著的特点。
1.综合实力突出,组织管理体系成熟
随着餐饮行业的连锁化步伐在不断加快,这些上榜品牌的品牌化建设也在逐步深化。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中,这些餐饮品牌打造具有高辨识度、高价值感的品牌形象,借助拓店、加盟、出海等抓手提升连锁化水平。与此同时,上榜品牌注重搭建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提升供应链水平,构筑了较高的品牌壁垒,具备突出的综合实力。
2.拥抱数智化时代,品牌焕新更进一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餐饮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上榜品牌顺应科技趋势,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对管理和运营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以此推动品牌的“大焕新”。从后厨烹饪到前厅服务,再到供应链管理,上榜的餐饮品牌不断拓宽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了精细化的品牌运营,推动了品牌自身的数智化进程。
3.新上榜品牌达32个,区域品牌发展势头强劲
餐饮行业“厮杀”激烈,相互竞争的大环境激发出餐饮品牌的斗志,“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更多有实力的区域品牌脱颖而出。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上榜品牌中,有32个为新上榜品牌,它们锐意进取,最终拿到了十大品牌的“入场券”。在今年的上榜品牌中,还有更多的区域品牌被发掘出来,它们有的深耕当地市场,具有较高的口碑;有的走出一方天地,向着更大更远的市场“开疆拓土”。
4.加速业态融合,产品创新动力不竭
2024年,餐饮行业的业态融合、品类创新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在越来越“卷”的餐饮市场中存活并长久发展,这些上榜餐饮品牌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乐于跨界进行业态融合,也在产品上精心打磨、推陈出新,创造了不少“出圈”时刻。
< class="pgc-img">>榜单详解:
上榜品牌各有千秋,贡献精彩看点
在“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中,每个榜单都评选出了不同细分市场中的领军品牌。以下将对具体品类进行解读。
1.2024年度茶饮、特色茶饮、咖饮十大品牌
在“2024年度茶饮十大品牌”中,蜜雪冰城、茶百道、喜茶凭借较高的连锁化水平与综合实力位列前三。其中茶百道拓店迅速,跻身今年的三强。
奈雪的茶、古茗茶饮、霸王茶姬等品牌加大创新力度,近一年来在加盟、拓店、品牌传播等方面新动作不断,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茶颜悦色、甜啦啦等品牌亦表现不俗,它们紧跟市场消费趋势,发挥自身产品特色,在茶饮赛道稳稳立足。
< class="pgc-img">>当前的茶饮赛道,千店体量的品牌正在角逐万店规模,中腰部品牌的门店数也有所提升,整体规模化程度得到快速提升。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古茗茶饮、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品牌的门店数接近10,000家,争相抢夺“万店入场券”。
与此同时,数个茶饮品牌也争相向IPO发起冲击。2024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古茗茶饮、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正式向IPO发起冲击,茶百道则于2024年4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此外,特色茶饮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其中,现制酸奶、柠檬茶、鲜奶茶等主打健康牌的茶饮细分赛道,以及“新中式茶饮”概念也在突出重围。
在“2024年度特色茶饮十大品牌”中,茉酸奶、柠季手打柠檬茶、茉莉奶白、茶话弄、ARTEASG、茶救星球·蔬果茶等上榜品牌通过差异化的定位开拓了市场。CoCo都可、益禾堂、7分甜、快乐番薯等上榜品牌也都有着独特的品牌文化与代表产品。
< class="pgc-img">>以鲜奶茶为例,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发展,茶饮这条千亿赛道,当前已经步入“健康原叶鲜奶”新阶段。茉莉奶白、茶话弄等上榜品牌遵循“真奶”“真茶”的原则,在茶饮赛道掀起了一场奶底升级的新“风暴”。
同样顺应健康风潮的还有主打酸奶的茉酸奶,主打柠檬茶的柠季手打柠檬茶、茶救星球·蔬果茶等。茶救星球·蔬果茶作为广东本土茶饮品牌,今年首次上榜“2024年度特色茶饮十大品牌”,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其全国门店数超过600家。
当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咖饮赛道,凭借较高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餐饮行业备受瞩目的“黄金赛道”。
在“2024年度咖饮十大品牌”中,瑞幸咖啡、星巴克(中国)、Tims天好咖啡(中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位列前三。幸运咖、Manner Coffee、COSTA COFFEE(中国)等咖饮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NOWWA挪瓦咖啡、M Stand、Peet's Coffee(中国)、%Arabica(中国)等品牌则保持着独有的品牌格调。
< class="pgc-img">>如今,咖饮赛道新老玩家角逐,一批连锁咖饮品牌快速扩张,它们一方面“卷”向下沉市场,另一方面创新加盟模式,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
瑞幸咖啡、星巴克(中国)、幸运咖、NOWWA挪瓦咖啡等上榜品牌都有下沉扩张的举措。瑞幸咖啡、Tims天好咖啡(中国)、NOWWA挪瓦咖啡等上榜品牌还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更新了加盟政策,聚焦小店模型寻找更优质的加盟商,以加速全国化扩张进程。瑞幸咖啡更是将眼光转向海外市场,于2024年3月在新加坡开出了海外首店。
2.2024年度火锅、特色火锅十大品牌
近年来,火锅赛道在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竞争也在持续加剧,特别是川渝火锅,竞争尤为激烈,促使各品牌积极探索微创新。此外,粤式火锅在探索地方特色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成绩。
在“2024年度火锅十大品牌”中,川渝火锅占据9席,粤式火锅占据1席。海底捞、呷哺呷哺、小龙坎火锅位列榜单前三,它们均是川渝火锅的代表品牌。
巴奴毛肚火锅、廣順興、大龙燚火锅等上榜品牌有着突出的品牌特色与综合能力。其中,廣順興作为“2024年度火锅十大品牌”中唯一上榜的粤式火锅品牌,在品牌化、连锁化、数智化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其全国门店数为600家左右。
季季红火锅、楠火锅、朱光玉火锅馆、珮姐重庆火锅等上榜品牌则在产品创新、品牌传播方面功力较深。其中,季季红火锅今年再次上榜“2024年度火锅十大品牌”,其总部位于江西,拥有“多巴胺”风格的多颜色主题门店,打造了汉服派对、烟花秀、音乐现场等多种玩法。朱光玉火锅馆在深耕产品的基础上,推出炒饭摊档、米线摊档等,探索门店新模式。
< class="pgc-img">>随着火锅赛道的持续细分,一些小众品类开始崛起,诸多品牌崭露头角。这些火锅细分品类或深度绑定地域文化,或以高价值的有料火锅走俏市场,拓宽了火锅赛道的边界。
在“2024年度特色火锅十大品牌”中,湊湊火锅、萍姐火锅、许府牛位列前三,它们连锁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较强的品牌认知度。七欣天、熊喵来了火锅、捞王锅物料理、怂重庆火锅厂、八合里牛肉火锅、钢管厂五区小郡肝火锅串串香、味之绝美蛙鱼头等上榜品牌也具备突出的品牌特色。
< class="pgc-img">>例如,以热舞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结的怂重庆火锅厂被称为“开心制作厂”,其还紧跟酸汤热度,上新了酸汤口味的锅底。味之绝美蛙鱼头闯入“蛙火锅”赛道,凭借差异化的定位,拓店速度较快。
3.2024年度米饭快餐、米粉、面馆十大品牌
当前,米饭快餐赛道持续扩容,米饭快餐品牌正朝着全国化、细分化和轻正餐化的方向深入发展,以实现突围。
在“2024年度米饭快餐十大品牌”中,老乡鸡、乡村基、米村拌饭成为前三强,目前它们的门店规模均在500家以上,有的在1,200家以上。南城香、真功夫、永和大王、大米先生、超意兴·把子肉、大家乐、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等上榜品牌也都具备不错的品牌实力。
< class="pgc-img">>其中,超意兴·把子肉于2023年11月在北京开出了当地首家门店,这是其自成立以来首次向山东省以外的地区扩张。南城香在“米饭+馄饨+烤串”的经典产品结构上,深化品类融合策略,推出了三款特色小火锅,并凭借较高的性价比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在“2024年度米粉十大品牌”中,蒙自源、阿香米线、五谷渔粉位列前三,它们分别是云南米线、湖南米粉的代表品牌。无名缘米粉、谭仔米线、姐弟俩土豆粉、花小小新疆炒米粉、魔都三兄弟、柳螺香、曾三仙米线等上榜品牌的地方特色鲜明,近年来发展势头亦不错。
< class="pgc-img">>在米粉赛道,米粉品牌多维度深耕,云南米线、湖南米粉、新疆米粉、广西螺蛳粉、川渝米线等一众细分赛道陆续崛起。例如本次上榜的品牌中,带着新疆米粉特色的花小小新疆炒米粉、自带“酸笋臭味”的螺蛳粉品牌柳螺香、融入川渝麻辣口味的曾三仙米线等均有上榜。
在“2024年度面馆十大品牌”中,和府捞面、味千拉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遇见小面、蔡林记、常青麦香园、老碗会·陕西手工面、陈香贵·兰州牛肉面、五爷拌面等上榜品牌延续在榜态势,马记永·兰州牛肉面则在本年度荣登榜单。
< class="pgc-img">>在面馆赛道,新中式面馆积极谋变,品牌也在探索轻正餐场景。新中式面馆品牌如马记永·兰州牛肉面、陈香贵·兰州牛肉面等,通过改变价格策略、推出套餐、开放加盟等方式积极谋变。和府捞面、遇见小面、五爷拌面、味千拉面等品牌的产品结构中,均有面食、小吃、饮品、米饭套餐等产品,品牌有发力轻正餐场景的趋势。
4.2024年度烧烤、烤鱼、酸菜鱼十大品牌
随着地方美食走红,地方特色烧烤热度飙升。东北烧烤、新疆烧烤、湖南烧烤等扩大影响力,烧烤品牌也持续创新,走出地域,烧烤赛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2024年度烧烤十大品牌”中,木屋烧烤、很久以前羊肉串、丰茂烤串位居三强,它们品牌知名度高,门店规模化程度也较高。破店肥哈·东北烧烤、管氏翅吧、东方一串、聚点串吧、何师烧烤、客串出品、大圣烧烤等上榜品牌也都有着各自的品牌特点。
< class="pgc-img">>例如创立于长沙的客串出品是湖南烧烤的代表品牌,其通过融合“露营风”,将露营与烧烤结合,以轻松惬意的氛围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东方一串定位社区烧烤,其融合小酒馆模式,打出了品牌的特色化和差异化。
在烤鱼这条千亿赛道中,众多烤鱼品牌持续在口味细分、品类融合、品质提升和场景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推动了整个品类的持续发展。
在“2024年度烤鱼十大品牌”中,半天妖烤鱼、探鱼·鲜青椒爽麻烤鱼、鱼酷活鱼烤鱼凭借鲜明的品牌特色位列前三。烤匠麻辣烤鱼、江边城外烤全鱼、师烤·豆花烤鱼、炉鱼、伟大航路烤鱼、愿者上钩、匠子烤鱼等上榜品牌也都具备不错的产品创新能力。
< class="pgc-img">>其中,探鱼·鲜青椒爽麻烤鱼开出了针对宵夜场景的 POP店,在门店视觉设计、营业时段以及餐桌安排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契合年轻人夜生活的消费需求。聚焦“豆花烤鱼”的师烤豆花烤鱼则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避开了品类同质化竞争,其选用东北佳木斯黑豆现磨现卖,建立了鲜明的产品卖点。
在“2024年度酸菜鱼十大品牌”中,太二酸菜鱼、鱼你在一起、江渔儿酸菜鱼、渝是乎、有家酸菜鱼、九锅一堂酸菜鱼、小鱼号酸菜鱼、姚姚酸菜鱼、百岁我家酸菜鱼、望蓉城·古法酸菜鱼等品牌强势上榜。
< class="pgc-img">>在回归“活鱼现烹”、积极开拓渠道、谋求出海等新动向下,酸菜鱼赛道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例如有家酸菜鱼、望蓉城·古法酸菜鱼、百岁我家酸菜鱼等品牌通过使用活鱼现杀的方式制作酸菜鱼,太二酸菜鱼、鱼你在一起、江渔儿酸菜鱼、小鱼号酸菜鱼、姚姚酸菜鱼等上榜品牌则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5.2024年度西式快餐、比萨、自助餐十大品牌
近年来,西式快餐头腰部品牌不断加快规模化与本土化的进程,业绩颇为亮眼。在产品层面,“中式风”“咖饮潮”正盛,西式快餐品牌深挖新消费趋势,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在“2024年度西式快餐十大品牌”中,肯德基(中国)、麦当劳(中国)、华莱士、塔斯汀、德克士、萨莉亚(中国)、汉堡王(中国)、派乐汉堡、赛百味(中国)、享哆味等品牌上榜。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比萨十大品牌”中,上榜品牌有必胜客(中国)、达美乐(中国)、尊宝比萨、比格比萨自助、棒!约翰(中国)、乐凯撒披萨、芝根芝底、玛格利塔现烤披萨、比萨玛尚诺、City1+1城市比萨。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自助餐十大品牌”中,上榜品牌有大渔铁板烧、上井精致料理、吉布鲁牛排海鲜自助、豪德亨牛排自助餐厅、亚马逊环球美食百汇、韩盛·盛江山自助烤肉、星伦多自助料理、一绪寿喜烧、钱小奴创意自助、快乐爱斯米牛排自助。
< class="pgc-img">>6.2024年度特色小吃、卤味、烘焙十大品牌
近年来,特色小吃赛道发展情况较好,炸鸡鸡排、炸串、肉夹馍、卷饼等多个细分领域均迎来了快速发展,且均有代表性品牌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品牌积极构建“特色小吃+”的产品矩阵,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多元化色彩。
在“2024年度特色小吃十大品牌”中,正新鸡排、夸父炸串、喜姐炸串、临榆炸鸡腿、西少爷肉夹馍、黑色经典臭豆腐、草本汤、黑白电视长沙小吃、老韩煸鸡、中原大刀鲜汁肉饼等品牌上榜。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卤味十大品牌”中,上榜品牌有绝味鸭脖、紫燕百味鸡、周黑鸭、煌上煌、久久丫、九多肉多、卤江南、麻爪爪、盛香亭热卤、窑鸡王等实力品牌。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烘焙十大品牌”中,好利来、幸福西饼、GANSO元祖食品、泸溪河、鲍师傅糕点、美心西饼、面包新语、仟吉、爸爸糖手工吐司、广隆蛋挞王等品牌荣耀上榜。
7.2024年度饺子馄饨、包点、麻辣烫冒菜十大品牌
目前,我国的饺子馄饨赛道已经进入了精细化运营阶段。一批饺子品牌多方位开启自我革新,在产品、渠道、供应链等层面展开角逐,一些馄饨品牌也在寻求更大的突破。
在“2024年度饺子馄饨十大品牌”中,袁记云饺、喜家德虾仁水饺、吉祥馄饨、熊大爷现包饺子、第9味老上海馄饨、东方饺子王、如意馄饨、粤饺皇、大娘水饺、满宝馄饨等上榜品牌表现突出。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包点十大品牌”中,巴比、三津汤包、和善园、老台门汤包、庆丰包子铺、小杨生煎、早阳肉包、沈老头包子、老盛昌汤包、蒸旺等品牌凭借不错的发展势头上榜。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麻辣烫冒菜十大品牌”中,上榜品牌有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烫、三顾冒菜、刘文祥麻辣烫、川魂帽牌货冒菜、冒大仙、芙蓉冒菜、老街称盘麻辣烫、觅姐。它们均具备不错的发展活力。
< class="pgc-img">>8.2024年度小龙虾、牛蛙十大品牌
当前,作为“夜宵顶流”的小龙虾赛道发展潜力犹在,一些餐饮品牌通过速冻、预制等技术手段创新,以及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探索,试图打破小龙虾食材的季节限制,实现全年的稳定经营。同时,小龙虾预制菜、半成品等零售板块的发展也取得较大突破,为小龙虾品类拓展出了新的消费场景及新的消费市场。
在“2024年度小龙虾十大品牌”中,胡大饭馆、肥肥虾庄、靓靓蒸虾、红盔甲、文和友龙虾馆、聚味瞿记·龙虾堂、巴厘龙虾、沪小胖·上海小龙虾、松哥油焖大虾、天宝兄弟?湘菜龙虾馆等品牌强势上榜。其中肥肥虾庄深耕赛道,将品牌做成了“武汉地标”,其打造出黄鹤楼联名店、轮渡店,在门店模型上有所创新。
< class="pgc-img">>在“2024年度牛蛙十大品牌”中,上榜品牌有蛙来哒、蛙小侠、蛙喔·炭烧牛蛙、老佛爷铜炉蛙锅、淘蛙、臻享無招牌铁锅烤蛙、再回首泡椒牛蛙、大头蛙青花椒牛蛙、蛙三疯、咏蛙美蛙美味。它们或具备优秀的供应链能力,或在产品上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味蕾,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 class="pgc-img">>结语
“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的上榜品牌,是餐饮行业重点品类的中坚力量。不论是茶饮、咖饮、火锅等热门赛道,还是烤鱼、牛蛙、自助餐等特色赛道,“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都挖掘了一批实力与特色共存的优质餐饮品牌,它们精耕细作,创新不止,为餐饮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所有餐饮品牌树立了榜样。
未来,期待有更多的餐饮品牌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成为新的品类标杆,助力餐饮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语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已正式出版!现新书预售活动正火热进行中,欢迎预购。
应对不确定性,
“红宝书”助力餐饮人把握行业趋势
当下,我国餐饮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各细分品类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策略各具特点。鉴于餐饮行业庞大的体量、丰富的品类构成以及日益增多的参与者,餐饮业竞争渐趋激烈。唯有那些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前沿机遇,快速响应变化的企业与从业者,方能抢占先机,引领潮流。
尤其是2024年,餐饮业内卷加剧,降价促销、团购优惠套餐等活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租金、人工成本、食材成本等各项成本也在不断上涨,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经营压力倍增。
1.餐饮消费更趋审慎,人均消费价位整体下滑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餐饮消费更加理性和谨慎。从人均消费方面来看,近年来餐饮行业大盘的人均消费呈现下滑态势。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为42.6元,比2022年下降了0.6元,同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
< class="pgc-img">>2024年上半年,餐饮大盘人均消费继续下滑至42.1元,比2023年下滑了1.2个百分点,降幅略有收窄,尤其是饮品、小吃快餐、烧烤等细分赛道降幅收窄明显。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餐饮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2.餐饮品牌纷纷开放加盟,加盟市场迈入“品招”时代
近年来,我国餐饮连锁化率逐步上升,由2022年的19%稳步攀升至2023年的21%。我国餐饮行业连锁步伐在正在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各大餐饮品牌为扩大规模版图,竞相采用加盟模式作为关键驱动力,加速其市场扩张步伐。
近年来,餐饮加盟市场趋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进入2024年,餐饮加盟市场热度持续高涨,一批此前坚持直营发展策略的品牌,如海底捞、太二酸菜鱼、珮姐重庆火锅等先后宣布开放加盟;茶百道、书亦烧仙草、NOWWA挪瓦咖啡、乐乐茶等品牌更以“0元加盟费”或发放加盟补贴的形式,力推加盟模式。
< class="pgc-img">>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品牌入局,加盟市场亦不断趋向规范化,迈入“品招”时代。相比过去充斥于加盟市场的快招品牌,当下餐饮市场中的诸多加盟品牌拥有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供应链能力,加盟流程亦较清晰、透明,能够高效、标准化地复制门店。加盟模式的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3.餐饮业迎来出海潮,上游企业、下游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除了在国内市场积极开疆拓土,众多餐饮品牌还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此前,品牌“出海”是为了拉高品牌势能。而当下,相比“卷”出新高度的国内餐饮市场,餐饮品牌多是基于发展空间的考量,选择“出海”寻找新增量。
< class="pgc-img">>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观察,从2023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的餐饮企业越来越多,且这一趋势在2024年得到延续。目前,火锅、茶饮、中式正餐、小吃快餐等多个细分赛道均有不少品牌在海外开设了直营店或加盟店。此外,上游供应链企业也在积极地探索海外市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餐饮企业布局海外市场。
4.文旅热潮之下,全国各地餐饮品牌竞相出圈
近年来,得益于全国各地餐饮的蓬勃发展和旅游热潮的推动,我国各个城市的餐饮文化日益散发出独特魅力。全国各地餐饮风貌竞相绽放,成为吸引游客、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锅包肉、延吉炸鸡等特色餐饮成为消费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随着城市餐饮进一步发展,连锁品牌和地域品牌在各个城市的发展呈现差异化,不同城市的餐饮消费习惯看点颇多。比如,北京是以京味民俗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多元餐饮;上海则聚焦海派文化熏陶下的高端精致餐饮;广州有广府文化与新潮交织的烟火气餐饮;而深圳主打现代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多样化餐饮;长沙、成都、重庆的餐饮市场同样各展风姿。
< class="pgc-img">>总的来看,我国的城市餐饮经济发展各有特色,餐饮商圈和餐饮品类的分布与城市规划和餐饮消费习惯相关,各个城市独特的调性则为餐饮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
面对风云变幻的餐饮行业,餐饮产业相关的从业者需要更全面精准地洞察行业变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助力业界同行精准捕捉餐饮行业乃至上游产业变革中的机遇与脉搏,红餐网精心编撰了《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此报告书作为餐饮行业的“红宝书”,依托多年深厚积淀的红餐大数据及详尽的走访与调研,深刻洞察并详尽分析了37个餐饮热门赛道以及5个产业上游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新兴趋势。
< class="pgc-img">>《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汇聚了行业精髓,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细微之处洞察趋势,汲取前行的力量,清晰把握餐饮产业的风向标,引领未来之路,是餐饮从业者制定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经营策略时不可或缺的实战指南与决策智囊。
现在《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已正式出版,欢迎大家购买阅览,把握餐饮行业发展的未来新脉搏!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现已开启预售!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制作精良,其内容在深度与广度上均实现了对以往年度报告书的全面超越与升级。在这本精心编纂的报告中,您将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 class="pgc-img">>产业生态图景:对宏观大环境、餐饮产业、餐饮品类等餐饮产业链条以及城市餐饮、消费者行为习惯等45+模块进行研究,洞察国内餐饮产业格局,以呈现出完整的产业生态图景;
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对红餐大数据收录的32,000+餐饮品牌以及2,000+餐饮产业上下游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桌面研究,用近50w字、超330张可视化图表深度剖析餐饮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多维度专业剖析:从市场规模、产业竞争格局、企业概貌、融资情况、经营策略、区域分布特色、人均消费、消费者需求、消费习惯、消费趋势、菜品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餐饮上游企业以及餐饮品类和品牌的发展概貌。
细分板块聚焦剖析:内容板块“颗粒度”更细,全书近50节,全面解码了45+个餐饮细分领域的动态,包括餐饮基本面、餐饮上游板块以及包含中式正餐、火锅、茶饮、咖饮等在内的37个热门赛道的深入剖析。
剖析视角拓展升级:新增消费端剖析以及城市餐饮剖析两大核心板块。消费端剖析旨在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以便餐饮企业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而城市餐饮剖析则专注于探讨不同城市餐饮市场的特点、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在书中隆重揭晓:“2024年度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共设立了包括茶饮、特色茶饮、火锅、特色火锅、米粉、面馆、烘焙、饺子馄饨、自助餐、烤鱼、卤味、比萨、烧烤、酸菜鱼、特色小吃、西式快餐、小龙虾、中式快餐、包点、咖饮、牛蛙、麻辣烫冒菜在内的22个品类的榜单。
即日起,《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正式开启预售!图书套装售价598元。以下为本报告书的部分章节目录内容速览:
< class="pgc-img">>若想深入探索餐饮业的丰富数据与核心干货,诚挚推荐您入手《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一书在手,即可洞悉行业全貌,把握未来脉搏!
< class="pgc-img">>9块9”卖得越多,亏得越惨,餐饮业的出路到底在哪?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翟彬。
< class="pgc-img">>困在“9块9”里的中国餐饮
一百万家店轰然倒下
距离瑞幸宣布“周周9块9”已经一周年了。
当初针对库迪的一场阻击战,却意外变成了持久战。非但没把库迪打垮,反而把星巴克、Tims、M-stand等一众同行拖下了水。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原本只属于咖啡赛道的“内战”,竟逐渐演变成整个餐饮行业的“大乱战”。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餐饮像“中了蛊”一样,迷失在“9块9”里。
如果说去年的“9块9”只是小打小闹,那今年的“9块9”足以让人大跌眼镜:“9块9”一盘的鲜切牛肉,“9块9” 一条的烤鱼,“9块9”畅吃26个素菜,“9块9抵100元”的烤肉套餐,“9块9”的自助吃到饱,“9块9”的早餐不止有咖啡还有面包……
其中,新茶饮更是集体坠向“10元价格带”:3元的茶百道,4元的古茗,6元的书亦,15元的喜茶买一送一……
< class="pgc-img">>事实是,“9块9”越凶猛,餐饮业越绝望。
从去年底开始,不论是高端宴请还是大众快餐,人均消费下降20%-30%已是不争的事实。消费持续低迷,供给严重冗余,各项成本不降反增,生意比疫前更加艰难,生存压力陡增。
很多餐饮品牌只能背水一战,卷入价格战。一批财大气粗的连锁品牌,也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降价。
6月,和府捞面宣称降价30%;乡村基官宣降价后,高喊要让“价格回到2008年”;必胜客推出了平价版的必胜客wow,直接把披萨的价格降到了19-29元;星巴克在叠加红包+领券之后的居然也只要“9块9”……
为何如此疯狂?答案也许如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所说:“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很难想象吧,如果连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都必须靠降价才能生存,那中国80%的非连锁企业和数量庞大的夫妻店又该怎么办呢?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忍。
而长期打价格战的结果是“增收不增利”,行业越来越“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是全行业的“纸面繁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总收入为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大盘依然在涨;
另一方面是创纪录的“关店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6月,有超过100万家餐厅倒闭,这相当于去年全年倒闭餐厅的总和;餐饮越来越难做,闭店率创历史新高。
困难远比想象的还要严峻。
< class="pgc-img">>“9块9”卖得越多,亏得越惨
事实上,内卷和价格战并非餐饮行业独有。在经济下行的大周期里,其他行业也面临一样的窘境。
去年8月开始,盒马就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折扣战”,产品的毛利从20%直接降到了10%。如今“百货做奥莱,超市做折扣”,已经成为零售行业的大趋势。
汽车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就针对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亏钱大甩卖的现象,呼吁厂商“拒绝零和博弈”“这么卷下去不是办法”。
最卷的还是电商。去年开始,淘宝、京东就开始“学习”拼多多的低价路线,轰轰烈烈地打响了价格补贴战。到了今年的“618”,大家开始竞逐“全网最低价”,“满减、秒杀、百亿补贴、自动跟价、先用后付”等等,各种花样层出不穷。但如此疯狂的低价促销,换来的居然是全网GMV下滑7%。
发现了吗,不论是零售的“折扣店”、电商的“拼多多化”,还是餐饮的“9块9”,形式虽各有不同,却都殊途同归。
打折、降价、补贴,换来的不是“高质量的发展”,而是“流血式的增长”。
低价让商家卖得越多,亏得就越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以瑞幸咖啡为例,财报显示,瑞幸推出“9块9”活动之后,经营利润率一路走低,去年二、三、四季度的经营利润率分别是18.9%、13.4%和3%。到了2024年的第一季度,直接变成了-3.6%。
最糟的是,瑞幸不断地烧钱补贴,并没有换来消费者的忠诚度。其月平均交易客户数已经从去年四季度的6244万降至今年一季度的5991万。
今年2月,瑞幸“9块9”的活动开始“缩水”,而后大批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嘲讽瑞幸“玩不起”。既没赚到钱,用户数又下跌,低价的回旋镖,似乎打回到了瑞幸自己身上。
头部品牌有头部品牌的玩法,它们思考更多的是市场或者股价。瑞幸的9块9,是“战略性亏损”,是用价格换市场,给库迪的疯狂扩张按下暂停键,同时也力压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占率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
中小品牌呢,首要考虑的却是生存。对中小品牌而言,低价无疑是饮鸩止渴,“9块9” 的套餐,卖一单,血亏一单,没有任何好处。
很多餐饮老板都清楚, 为什么还要做?
很简单,别人都上,自己不上就没流量;不仅要低,还要更低,哪怕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
< class="pgc-img">>反内卷,无底线的低价不是解法
不管你承不承认,一个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更糟糕的是,它很有可能会伴随我们很久。
这个时代就是“第四消费时代”,增量消失、存量博弈,常态化内卷,谨慎消费,品牌祛魅,产品回归价值,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
这个时代日本很熟悉,从2000年开始,日本已经走过了三十年。而这三十年日本又流行了哪些品牌呢?
无印良品、优衣库、茑屋书店、唐吉坷德、萨莉亚......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国内找到对标品牌,南城香、米村拌饭、拼多多、名创优品。
越是经济不好的时候,越要做大多数人的生意。
“平价时代”正呼啸而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平价,并不意味着低价,在平价时代,我们仍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不要一味地追求低价。
很多人觉得只要我足够便宜就会有流量,可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便宜”。
永远不要妄想用低价打穿市场,你有多少资金打?你能打多久?
而且,价低就意味着毛利低,加上平台抽一部分,达人再拿走一块,你就成了负利润。长期没有利润,企业怎么生存?
没有合理的利润,产品就没有品质保证,品牌就没有动力创新,更无需谈论什么服务,最终大家就在“低水平的价格战”里恶性循环。
当然,有些“聪明”的老板为了维持低价,会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比如偷工减料,过期的食材继续用,用预制菜取代鲜货等等。
请记住,牺牲品质,一定会被低价反噬。
消费者一旦发现你的不真诚,绝不会再给你第二次机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第二,平价不等于低价,也并不意味着绝对便宜,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相对概念,是一种“超值感”。
萨莉亚的定位并不是“低价”,但和同赛道的品牌相比,萨莉亚却拥有极致的性价比,48元的客单价,10元的奶油蘑菇汤、16元的肉酱意面、18元的焗蜗牛和9元无限续杯的饮料,堪称绝对的良心价,尤其跟70元客单的必胜客,和100元客单的西堤牛排相比,萨莉亚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换句话说,平价的本质不是便宜,而是在价格和品质之间达成某种平衡,让消费者获得“物超所值”的感觉。
在“平价时代”里,消费者也并非一味贪图便宜。大家是变穷了,但是由奢入俭难,“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仍然在,于是“平替”就出现了。根据《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显示,有45.6%的00后表示会尝试产品平替。
必胜客的平替是萨莉亚,麦当劳的平替是塔斯汀……花大品牌三分之一的价格,享受同样的感受。
对餐饮品牌而言,只要能洞悉人性,抓住消费者偏好,即便是消费降级,也有市场红利。
< class="pgc-img">>万亿中国餐饮,“破卷”之路在哪?
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中国餐饮品牌有哪些解题思路?答案是三个“极致”。
第一,“极致差异化”。
真正的利润来自没有竞争,只有极致差异化的品牌才能掌握定价权。
近些年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在渠道差异化上,南城香避开竞争激烈的购物中心,选择把店开在离消费者最近的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一日三餐,创造了单店年入千万的坪效神话。
北京餐饮新晋“排队王”小放牛则在客群差异化上下足了功夫,不把重点放在消费日渐谨慎的年轻人身上,反而锁定了购物中心里的最具消费力的家庭客群,把免费编小辫、小丑表演等服务作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在场景的差异化上,朱光玉火锅馆开创的国潮火锅把氛围感拉满,跳海策展型餐饮的定位给都市白领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
第二,“极致性价比”。
“极致性价比”的基础是供应链能力,而供应链效力的前提是“规模”。
有了规模,你才能做到“总成本领先”,你才有掀桌子的能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瑞幸、库迪之间的“9块9”战争,其实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考验,它包括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提升、组织的优化、运营的高效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供应链的竞争。
4 月 20 日,瑞幸在苏州昆山砸下了1.2 亿美元,建成了国内咖啡行业迄今为止产能最大的单体咖啡烘焙基地。4月29日,库迪宣布位于安徽的全球供应链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投资约2亿美元,用以支撑库迪“三年万店”的目标。
第三,“极致单店模型”。
我对今年餐饮发展趋势的一个判断就是:大店改小店,正餐变快餐,自选改自助,吃好变吃饱。
但不论怎么变,一个核心点就是要打造“极致的单店模型”。通俗地说,就是“每一家店都要赚钱”。
那怎么做到呢?我总结为“四轻四快”:轻投资、轻装修、轻软装、轻人工;出餐快、翻台快、开店快、回本快。
在价格不断下降的前提上,我们手中的可变因素其实就那么几个。
如果你要保证产品品质,就必须要牺牲环境和服务。比如在装修上,要轻装修重装饰,一切从简;在服务上,能让顾客自取,就不要用服务员送餐;能让顾客扫码,就不要给菜单。
如果想要投资少,风险小,那就把大店改为小店,位置从四楼改到负一楼,能翻牌就别自创,能用二手的设备就别买新的;想要出餐快、翻台快,就把厨师换成炒菜机器人,标准统一、效率高。
总结一句话就是:删繁就简,回归初心。
小 结
那个“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接受平价,习惯内卷,直面竞争,是这一代中国餐饮人面临的时代命题。
今后所有人都要“习惯微增长,接受低毛利,学会赚慢钱”。
餐饮的下半场不是收官战,而是持久战。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乐观还是悲观,价格战都避无可避。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自己强起来,才能卷不怕,不怕卷。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下牌桌,就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