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经济网
一杯奶茶15元,起送价却要20元,你会为了凑够外卖起送价而多点一份食物吗?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对餐饮外卖平台和商家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商家仍存在起送价过高、设置“单点不送”等涉嫌诱导超量点餐的问题。对此,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若发现餐饮外卖平台或外卖商家存在相关违法行为,可进行监督举报。
这一调查结果再次引发外卖起送门槛与商品单价不匹配的讨论。从经营角度来讲,外卖设置起送价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外卖商家需要考虑原料、包装、人工等经营成本,如果订单金额过小,收入不能覆盖单笔订单的成本支出,会导致入不敷出。然而,若起送价远高于店内单件商品或招牌商品的平均价格,也会迫使消费者为了成功下单而多点商品或者搭配自己原本不需要的商品来凑够起送价,造成浪费。
过高的起送价有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嫌疑。这不仅不符合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此外,不合理的起送要求也不适应新兴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90后”“00后”群体一人用餐比例超过65%,“一人食”成为年轻群体主要就餐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线下餐饮门店开通了外卖服务,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品尝店内招牌产品,若单人份商品的价格不能达到外卖起送门槛,一部分客源就会流失。
在迎合“一人食”“小份菜”需求带来的市场变化方面,不少商超和线上购物平台已开始进行有益探索。在叮咚买菜、盒马等APP中,有多款“一人食”产品上架,销量可观。这些在菜品分量上有所调整的做法值得推广,但是从整个交易过程来看,降低起送价才能让物美价廉的“一人份”美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商家要结合店内商品的单价,将外卖起送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今年6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要求,网络餐饮平台要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根据商户经营规模、餐品档次、订餐距离的不同,引导平台内商户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
各外卖平台与商家应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下积极落实《指导意见》,逐渐降低起送价,使其与店内产品单价相匹配,推广“单点可送”,给予消费者更大的选择权,共同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外卖行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李和风
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一杯奶茶14元,加1元打包费共15元,可起送价却是18元。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称,外卖平台上商家设置的起送价格过高,导致消费者为了凑够起送价,不得不多点餐。
11月2日,极目新闻记者外卖平台看到,除部分商家的起送价为0元外,大多数商家都设置了15元-20元的起送价,还有的商家的起送价甚至高达100元。对此,多地消委和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设置过高的起送价,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不符合适量点餐、反对餐饮浪费的要求。
大部分餐饮外卖设置起送价
在某外卖平台,记者看到,澎厨石牌岭店的菜品价格从十几元到近百元不等,且有满28元减3元等促销优惠活动。记者点了一份29.8元的杭椒炒熏肉,外加一份2元钱的米饭,显示优惠后价格为29.8元,但页面上却找不到结算按钮。右下角一个灰色按钮显示“差15.2起送”。该栏上方还有一行小字:“已享28减3,还差15.2元起送,去凑单。”
点击“去凑单”链接,页面显示多个推荐凑单的菜品,价格从23元到75元不等。也就是说,消费者如果想点一份杭椒炒熏肉,还得至少再支付23元多点一份菜,才能满足起送价。
大米先生德成中心店的起送价为18元,但在其“招牌必点”菜品中,招牌茄子、糍粑鱼块、土豆红烧肉等多个单品价格均低于13元,加上打包费用也达不到起送价。
大米先生的“招牌必点”菜品
在一点点奶茶岳家嘴金禾店,绝大多数饮品价格从9元到17元不等,但该店设置的起送价是20元。也就是说,消费者无法通过外卖单独点一杯奶茶,只能要么多点一杯奶茶,要么多加一些收费的小料。
此外,即使是同一品牌的连锁餐厅,起送价也相差悬殊。例如,苏梅花园汉街店的起送价为20元,银泰创意城店却高达50元。记者致电苏梅花园银泰创意城店,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公司统一设置的起送价是20元,他在外卖平台上看到的该店起送价也只有20元。至于为何记者在平台上看到起送价格不同,他也不太清楚,“可能是因为点餐者与餐厅距离太远导致的吧。”但记者留意到,这两家门店的配送费已经按照距离远近有所区别。
不同门店起送价不同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商家整改
采访中,多名市民和网友认为,商家设置过高的起送价,让顾客不得不凑单点餐,不仅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还容易造成食品浪费。
“本来十几块钱就能解决的一顿饭,硬是要花20多元。这对像我这样单身独居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家住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的上班族小苏吐槽说。市民徐女士则表示,有好几次,她本来已经选好要点的餐食,就因为要“凑单”而放弃。还有网友表示,商家如果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在合理范围内设置一定的起送额度,是可以接受的。但个别商家故意设置高门槛的起送费,诱导消费者多购买原本不需要的商品,则有“玩套路”之嫌。
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网络餐饮平台要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根据商户经营规模、餐品档次、订餐距离的不同,引导平台内商户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
此前,江苏省消保委也曾发文表示,商家限制外卖起送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消费者为了起送而凑单,又与适量点餐、反对浪费的要求不符。
8月17日,广东省消委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在对外卖平台上提供外卖点餐服务的660个商家调查发现,125家平台外卖商家存在起送价过高、设置“单点不送”等涉嫌诱导超量点餐问题。今年6-7月,广东省消委会针对涉事平台和商家组织“回头看”调查发现,仍有87个商家存在上述诱导超量点餐问题。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责令设置不合理起送价的商户进行整改。10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发现,某商户在外卖平台上设置的起送价是68元,但许多菜品单价十几元、二十几元,起送价和单品价相差悬殊。执法人员当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商家立即改正。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源: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
《关于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的通知》
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持续规范餐饮外卖营销行为
有效防止餐饮浪费
按照《通知》要求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
福建部分外卖服务平台及商家
仍旧存在一些容易造成餐饮浪费的现象
......
01
起送价设门槛须凑单
《通知》要求网络餐饮平台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餐饮外卖商家合理确定起送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
受起送价限制
单价低的餐品很难单件配送
蜜雪冰城点了2杯饮品仍达不到起送标准。资料图片
3月31日,记者登录外卖平台蜜雪冰城西洪路店,“现煮奶茶”栏目,共展示13种饮品,备注16元起送。记者下单1杯珍珠奶茶(7元/杯,打包费0.6元/份)、差8.4元起送;下单两杯珍珠奶茶,显示15.2元,差0.8元起送。无奈之下,记者又选购了1杯售价5元的冰鲜柠檬茶,页面这才显示20.8元,预估另需配送费0.4元。最终,记者支付21.2元购买了3杯饮品。记者搜索该店36款饮品,低的5元/杯、高的11元/杯,均未超过起送价16元。记者统计发现,如果单点一款饮品,其中有13款产品必须点3杯以上才能起送。如果不想选择3杯饮品,那么第二份饮品要么选择单价更高的饮品,要么选择同款但分量更多、价格更高的大杯饮品。
蜜雪冰城点了3杯饮品才达到起送标准。张文章/摄
记者根据外卖平台上20余种美食分类进行调查,发现都设有起送价。以地方菜系为例,记者对排名前10位的商铺进行查询,其中“刘一手水煮鸭胫”起送价最高,达108元。
记者进入该店铺,发现共有50余种菜品和饮料,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记者在该店铺下单3份小吃(其实是5份,其中一款要求3份起购)页面显示83元,差18元起送。之后又下单3份下酒菜(其实是5份,其中一款要求3个起购),页面显示100元(打包费尚未计入),仍差1元起送。无奈之下,记者再点了一份3元米饭,外卖页面方提示去结算。
“刘一手水煮鸭胫”下单3样菜品合计百元仍达不到起送标准。资料图片
02
同类商家“起送价”差异大
记者还对外卖平台中的不同菜系分类进行调查,发现各菜系排名前5位的商铺几乎均设有起送价格,但同类商铺起送价格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差数倍。
麻辣烫冒菜菜系中,“冒大仙火锅冒菜麻辣烫”起送价最低,为15元起,而“率性川渝冒肚”满68元起送。
日料寿司菜系中,“优鲜三文鱼?刺身?寿司”30元起送,而“米鲜宫坊(寿司?刺身)”满98元起送。
香锅干锅中,“觉世双椒(麻辣香锅.鼓楼店)”起送价10元,澄胖子川菜馆满90元起送,两者相差9倍。
个别商家没有设置起送价格,这些商铺要么所有商品单价均较高,要么对商铺内的低单价商品标注“单点不送”。
如大牌水煮鱼(省府直营店)未设置起送价,但该店特色小吃红糖糍粑、油炸小酥肉、柠檬酸辣鸡爪均单点不送。记者点了上述3样菜品合计70元,仍显示单点不送,除非点该店单价88元以上的招牌水煮菜。
03
主食参加“满减”无限制
《通知》要求网络餐饮平台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得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
记者调查发现
外卖平台对主食参加满减活动
并无限制
部分商家对消费者多点主食
参加“凑单”也无消费提示
记者进入蜀都丰?水煮鱼川菜湖东店,页面显示有“128减5、160减10”的满减活动。记者下单一份标价为129元/份的招牌手工水煮活鱼,页面显示“127元,券后约122元”“已减10元,再买28元再减5元 去凑单”。记者下单一份主食灵魂猪油炒饭(28元/份)后,页面显示“已减15元”。也就是说,在这家店主食可以参与满减活动。
记者进入“有蘸?闽南姜母鸭”店,页面显示有“48减少4、98减7、158减12、208减16”的满减活动。记者下单葱油猪舌38元/份,页面显示“已减7元,再买9元再减4元 去凑单 ”。记者看到该店所有菜品的单价均在18元以上,只好到主食页面点了3份稻花香米饭(3元/份),刚好凑足9元。这时,页面显示“已减11元,再买47元再减3元”。显然,这满减活动根本不想停。
记者进入“邓小厨闽北光泽菜”,显示有“40减3、58减5、78减7、128减9、158减11”的满减活动。记者下单了一份24元的酸辣芋头丝、一份26元的韭黄炒蛋,页面显示“已减8元,再买6元再减2元 去凑单”。于是记者点了3份标价为2元/份的米饭,页面立即显示“已减10元 再买17元再减2元 去凑单”。在此“凑单”过程中,平台及商家均未禁止主食参与满减活动,未对用户多点主食“凑单”的行为、主食与菜品份量匹配异常的问题进行提示。相反,平台及商家仍在鼓励用户再“凑单”。当天,记者收到“邓小厨闽北光泽菜”外卖时,发现未使用食安封签。
“邓小厨闽北光泽菜”点多份主食参加凑单并无提示,外卖餐品上无食安封签。张文章/摄
福州消费者陈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为了能通过多点一些主食或饮料“凑单”,但多点的食物也吃不完,最后造成浪费。
04
小份餐品成稀缺品
《通知》鼓励平台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商家开发、提供、推广小份餐品;引导商家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品,如实展示餐品信息,发布适量点餐提示。
记者调查发现
外卖平台上小份餐品较为罕见
很少有商铺标注有小份餐品
在福州经营餐饮多年的刘经理告诉记者,防止食物浪费需各方努力。外卖平台应考虑行业特性和成本,与监管机构和协会共同设定合理的起送价,并针对不同业态设定起送标准。为避免主食参与满减造成混乱,应优化凑单机制,保证合理性,避免增加消费者负担。小份餐品需由行业协会制定统一标准,包括价格和分量,并在外卖平台首页推广,同时给予提供小份餐的商户流量支持,鼓励消费者选择。
福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吴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消费者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要为凑单造成食品浪费。同时,平台和商家也应该优化配送方案,方便消费者选择,共同做好防止食品浪费的工作,切不可一味追求销量,设置不合理的门槛,诱导消费者多点商品,造成浪费。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张文章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