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口径说明:此双11数据统计口径为口碑APP平台,不包含支付宝-口碑频道。文中所指交易笔数为口碑APP平台的点单、购买套餐笔数,不包含到店纯支付笔数。
今年的天猫双11活今天凌晨正式开抢,截止到12点08分40秒,2018天猫双11成交额超1500亿。在天猫双11线上消费火热的同时,线下消费的热情也被点燃了。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APP的数据显示,11号0-12点,全国用户涌入口碑平台参与双11狂欢,仅半天时间,用户在口碑APP里点单、购买吃喝玩乐套餐的交易笔数就超过700万笔。其中,美容、足浴推拿类享受型消费商品的交易笔数涨幅最高。口碑APP点单的交易笔数相较于日常增长超2倍,成为线下消费的新流行。
在双11的前12个小时,在口碑APP上,肯德基、海底捞、必胜客、百果园、好利来、西贝莜面村、绿茶等商家成为用户最喜欢抢购的品牌。按照用户购买笔数排名,海底捞的经典鸳鸯锅底,肯德基的劲爆藤椒过瘾特惠餐,必胜客的双11专享套餐、好利来的半熟芝士、西贝的招牌烤羊肉串成为最受欢迎的单品。
双11线下消费也火爆
上海、杭州、广州购买力排前三
据介绍,今年天猫双11,是合并后的饿了么、口碑首次参与。除了线上剁手之外,线下的吃喝玩乐生活场景也开启了狂欢。双11期间,全国用户用口碑APP点餐、买吃喝玩乐套餐都能享受最高五折的优惠,用饿了么点外卖、买东西也能享受各种福利。包括星巴克、肯德基、海底捞、西贝莜面村、大悦城、万豪等品牌商家都在口碑APP里参与了今年的双11。
11日凌晨刚过,在杭州、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出现了餐厅、水果店、美容院通宵营业、市民凌晨排长队抢购水果和零食的场景。在餐厅门口,不少顾客边等位边在天猫上抢购双11的商品,一件“正事”也没耽误。
口碑APP发布的实时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线下双11消费力最强的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北京、南京、武汉、青岛、合肥、苏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双11,手机点单在线下也呈现出爆发的势头。口碑APP的数据显示,双11期间,手机点单作为一种新潮的消费功能在线下快速普及。整个11月,顾客用口碑APP点单都能够享受优惠。双11的巨大流量和优惠刺激,让手机点单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口碑APP的数据显示,11月1-11日的中午12点,口碑APP点单的交易笔数相较于日常增长超2倍,成为线下消费的新潮流。
双11城市消费升级
享受型服务购买涨幅最高
人们在美食消费上从来不吝啬。2018年的前10个月,全国用户外出就餐笔数对比2017同期增长了17%。按照次数排名,最喜欢外出就餐的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武汉、南京、济南、福州、深圳、北京、合肥、广州。口碑APP的交易数据显示,双11当天,在用户抢购的套餐中,美食套餐仍旧是成交笔数最高的类目。
?
< class="pgc-img">>美食之外,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把钱花在丽人、娱乐、推拿等享受型消费上,不断追求更舒适、便利的生活质量。2018年的前10个月,在口碑APP平台上,全国消费者的享受型消费总笔数同比增幅达到了23%。双11的前12个小时里,口碑APP里享受型服务套餐的购买笔数涨幅也最高,充分透露出城市生活的升级趋势。以一年中的人均消费次数来看,享受型消费排名前十的城市是沈阳、上海、杭州、北京、合肥、武汉、厦门、南京、东莞以及广州。
十年双11,人们的消费内容、消费品质以及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大众更加关注服务消费、商品品质、购物体验以及其他多元化需求。今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成为阿里巴巴全力推进的战略重心。今年10月,阿里也将口碑和饿了么合并,承担起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的重任。今年天猫双11,通过口碑、饿了么的平台,全国的线下商家得以第一次参与,城市生活消费在双11的氛围下继续升级。
>< class="pgc-img">>者/阿虾
朋友们,看完100集《早餐中国》外加10集《向着宵夜的方向》,叨姐终于做了一回干饭人!
这两天疏于写稿,是因为我们借工作之名,在腾讯视频纪录片2020冬季沟通会,AKA跟着陈晓卿、朱乐贤、王圣志老师吃空鹅厂预算的活动上,实实在在体验了两天一夜的福州当地美食。
风味独特的太平燕、扁肉拌面,《早餐中国》里的锅边糊、虾煎,还有《风味人间》中的蟛蜞酱,我们都替你尝过了。
口水先擦擦,逛吃过程中我们也在反思:无论《早餐》、《宵夜》还是后续要上线的《沸腾吧火锅2》、《开动吧!海鲜》,多数记录的都是寻常巷里的一店一人一故事。这传说中的烟火气,有啥了不起?
福州一日:
美食拯救瞌睡,却治不好家乡胃
《早餐中国》第三季的slogan是“太阳照常升起”,但娱乐圈的自媒体打工人都是夜猫子,很少能看到早上7、8点钟的太阳。
今天是个例外。在美食的诱惑下,叨姐顶着没梳的头发,坐进空间逼仄的小店。
我们所在的“全员饿人”队由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老师率领,另两队则被陈晓卿老师与《早餐中国》总导演王圣志老师,勾搭到了位置更远的老福州与福清滑店。
早餐体验的是尚干依心扁肉拌面,扁肉类似小馄饨,拌面酱汁浓郁醇厚,干湿混搭一股脑下进肚里,缺觉的灵魂立马被唤醒。再加一粒堪比鸡蛋大的当地特色鱼丸,一口咬下去肉汁拥抱口腔,唇齿间裹着绵糯的暖意。
< class="pgc-img">>听隔壁桌老师介绍,虽然店内生意已交给后辈打理,但70多岁的一代老板没有一丝懈怠,员工稍有差池,“都会被他骂很凶”。
对细节的严苛,造就了这家店的扁肉更富纤维与颗粒感,肉味十足面皮Q弹,“这点沙县可是做不到的,”口味挑剔点的老饕们感叹。
一旁听美食家们指点江山的老板二代笑而不语,低头专注于手上包扁肉的功夫。
早餐是亲切的古早味,午餐的实在则令你忍不住想要大快朵颐。王庄阿咪大排档是当地有名的海鲜打卡地,爆炒爽脆的酸甜吃得人口舌生津,霞浦海蛎煎最受欢迎,埋头大战花蟹的劲头盖过了交谈的言语。
< class="pgc-img">>陈晓卿老师有云,“早餐是媳妇,宵夜是女朋友。”此话不虚,早餐可以吃一辈子,晚餐有时讲求的是春宵一刻。
到了夜里,三街七街霓虹闪烁,进入夜宵time的燕壹品人声鼎沸,情绪也渐入高潮。推杯换盏间,酒过三巡明显上头的朱老师与王老师,开始挨桌敬酒,戏称欢迎大家出席他俩的“婚宴”。
而吃了一天闽北风味,天南海北的胃泛起乡愁。湖南籍的媒体老师要了一罐辣酱,对面大哥把糟羊汤浇在粉干上,陕西吃法;只有近邻厦门来的安之若素,撤下海南椰树换上本地的大世界橄榄汁。
食物是有在地性的,人又何尝不是呢?特色小吃店的老板们偏安一隅,即便生意红火也轻易不把生意开到外地,因为食物因气候、水土而变化万千;一方水土养育的一方人,就算走到世界的另一端,对味道的记忆也根植于骨血,这才造就了甜咸之争,麻酱、香油与沙茶酱的各有偏爱。
美食承载文化也寄托温情。叨姐之前调侃过《早餐中国》是“狗粮中国”,早点铺里总有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妻;《向着夜宵的方向》里的老板则更具江湖气,转着佛珠唱着小曲,厨房里冒出的味道就是厨师与食客的暗语。
< class="pgc-img">>无论描摹宏大时代的社会变迁,还是捕捉寻常生活里的小确幸,最动人的莫过于感悟人性。今年腾讯视频纪录片推出“一日之食”的内容矩阵,相比《风味人间》与风味星球的大气磅礴,“一日之食”瞄准小店、小人物与小场景。
烟火气是热爱生活的依据,不开玩笑地说,爱吃的人的确不容易抑郁。
“《早餐》拍了100多集,《宵夜》与《海鲜》也已经拍了很多地方。我们提供了这么多温暖治愈的地方,让大家到了一座城市就能找到在地的味道,”朱乐贤觉得,“这挺了不起。”
时代之味:
记录消逝,也欢迎未知
哦对了,忘了告诉大家这次的福州美食之旅全程都有团队跟拍。
想想我等普通干饭人,有一天竟然也可能出现在美食纪录片里,叨姐想想竟有点小激动:也许多年过后,我们胡吃海塞的镜头也会构成年轻后辈们对于美食的记忆。
靠纪录片扬名立万纯属多想,但有时也能派上用场。陈晓卿在纽约上学的儿子想吃一家米其林餐厅,但生意火爆订不上,只好拜托朋友。结果朋友报出陈晓卿是《风味原产地》的制片人后,不仅果断订上还享受了特殊的服务待遇——风味IP在NETFLIX收视霸榜可不是盖的。
风味IP的文化输出价值功不可没,但腾讯视频纪录片想做的不止于此。自从2017年下半年开启纪录片自制,到2021年平台将有25部自制纪录片上线,今年则在美食纪录片领域重点推出风味、一日之食与小滋味三个系列化IP。
< class="pgc-img">>在朱乐贤看来,已经上线了8部作品的风味IP,属于树立行业标准甚至突破性的标杆作品。一日之食系列是互联网业态下短小精悍的泛纪录片探索;小滋味IP则负责打造城市里的另外一条印记,以滋味来串起观众的青春回忆。
“都说美食题材已经进入红海,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向更多维度、深度和广度发展。”他以一日之食系列为例,《早餐中国》第三季收官后,《向着宵夜的方向》紧锣密鼓登场,《沸腾吧火锅2》与《开动吧!海鲜》也将依次亮相,四部纪录片密集排播不仅形成用户的观看粘性,也更能满足品牌植入营销的周期。
而在统一厂牌的视觉包装下,四部纪录片作品又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早餐中国》是社区里熟人社会的亲近与凝聚,“餐厅都在追求创新,而早餐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十几年如一日,因为他们要保持整个社区的味道记忆和食客粘性,”王圣志坦言。
而《宵夜》则正好相反,第一集将镜头对准物美价廉的深圳鸡煲,流连于排档的多是城市打工人,对美食统一的鉴赏力,让大家相聚在一起,少了熟人间的客套,多了几分萍水相逢的缘分与默契。
“食客情绪、场景氛围都和《早餐》有巨大差异,”《宵夜》导演韩经国带着芬格传媒团队调研走访了很多地方,但他觉得能一家一家地拍宵夜店,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以“宵夜”作为切口去观察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生百态,美食像桥,桥那边是一个个相同又不同的故事。
“首先,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喝酒的(笑)。另外就是宵夜的地域性没有那么强,或者说受到商业化的冲击,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物正在消失。所以在选择拍摄内容上,我们会很谨慎。”
“目前我们拍摄的这些店铺,用不了一年,里面有10%就可能消失了,两年后大概会少20%,”这是陈晓卿的经验之谈。
< class="pgc-img">>“就像目前我们在福州打开点评APP,最受欢迎的餐厅TOP可能没有一家是本地菜,都是连锁店。我们未来要靠算法生活吗?参差多态才是人类存在的奥义,我们应该为行将消失的食物背影,做忠实的记录者。”
与美食一期一会,倒也不必太多愁善感。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他们特有的味道记忆,不变的是食物背后传递出的人情冷暖。
正如工作忙碌的我们也许无法尝遍各地美味,但至少有一年四季的“一日之食”聊以作伴,带我们足不出户去体验每片地域的风土人情与城市气质,进而产生更深邃的情感联结。
筵席将散,陈晓卿老师聊起圣经,上帝为了不让人类修建通天塔,就让大家说不同语言。“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一定是个很粗心的人——”
“因为,食物仍然能让大家彼此相通。”
-END-
品安全无小事,
为了保障大家的用餐安全,
近日,福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对多个辖区的外卖餐厅进行突击检查,
我们一起来看看情况。
马尾区突击检查外卖商铺后厨
在福州马尾区,记者跟随马尾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了中环广场,随机抽查了两家知名的餐厅。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店铺的经营证照、进货凭证、以及外卖人员的健康证明进行了检查。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从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两家餐厅均能提供相关材料。另外记者注意到餐厅也都实行了明厨亮灶,整体卫生清洁工作也都比较到位。
不过,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其中一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地方:一名工作人员口罩佩戴不规范,外卖封签存在纰漏,消毒方式不到位的问题。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对此商家表示会进一步进行整改。
< class="pgc-img">
>马尾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表示特别是在防疫期间,外卖量增大,更加需要保障外卖的食品安全,后续也将继续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查。
仓山区突击检查餐饮店后厨
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管局
在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的情况下,
在仓山万达金街,
对三家有提供外卖服务的
知名餐饮店进行了突击检查。
监管人员仔细查看了
食品经营许可证、
环境卫生、食品加工制作过程、
食品原料贮存等情况。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监管人员还结合了
春季节食源性疾病易发的情况,
对餐饮单位的就餐环境卫生、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索证索票
进货查验管理等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 class="pgc-img">
>其中,监管人员对一家餐厅后厨
垃圾桶未加盖、外卖封签方式
不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整改意见,
店家当场也做出了调整。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闽侯市场监管突击检查餐饮店
福州市闽侯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
也对万家广场的
三家餐饮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
发现其中两家外卖封签做得不到位。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此外,一家烤鱼餐厅工作人员
存在口罩佩戴不规范、
后厨人员在食材拆箱后,
小包装没有标上生产日期和小标签的情况。
对此,负责人表示会及时做出整改。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记者从闽侯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后他们还会采取多举措对商家后厨进行突击检查,用最严的标准来守护百姓舌尖安全。
鼓楼区检查知名餐厅后厨卫生
而后,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
对吉庇路的两家知名餐厅进行了突击检查。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执法人员主要对经营执照、进货凭证、后厨的卫生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这两家餐饮店不管是堂食或者外卖卫生都做得很到位。
< class="pgc-img">
>其中一家为了更好地监管餐厅卫生,
还采用了专用软件,
通过员工上传当天的
清洁消毒工作照片进行监管,
还对后厨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让消费者见到餐厅内的食材,
对自己食用的菜品更放心。
< class="pgc-img">
>
其实对于商家来说,
进一步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最终受益的也是商家。
-----
-----
执法人员表示,
消费者的权益如果受到侵害,
可以通过“e福州”APP上的
网络餐饮e治理,
进行更加高效的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共同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