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喝了吗?”
奶茶是一种牛奶和茶水混合的饮品,近年来口味不断创新变化,各种奶茶店也遍地开花,逐渐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之余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天冷了,捧着一杯热乎乎的奶茶,浑身都暖了起来;天热了,来一杯冰爽的奶茶,浑身舒爽。
< class="pgc-img">>
问:市场上奶茶假冒伪劣很多?
很多人家中会常备一些固体奶茶,即杯装冲泡奶茶,如香飘飘、优乐美等,甚至成为很多人走亲送礼的选择。但是,随着产品销量的增长,各种假冒知名品牌奶茶的案件也不断被曝出。
有完全复制仿造品牌奶茶外包装的、有模仿并稍微改动品牌包装设计的……各种造假手段不一而足。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外观上和正品极为相似,很多消费者通过包装并不能辨别真伪,甚至很多奶茶喝完了也没有发现购买的是假冒产品。
应对方法:从源头做好产品防伪
为解决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奶茶日渐增多的情况,同时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生产厂家可在源头做好产品的防伪工作,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假冒问题,从源头打击假冒伪劣。
中准数据在产品防伪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独创的中准特征加密智能识别防伪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品牌奶茶易造假的问题。
中准特征加密智能识别防伪技术是中准数据潜心研究十余年的发明成果,运用随机原理和多项高新科技,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加工得到中准特征加密防伪标识,不仅造假者无法假冒,就连标签生产企业都无法再生产出另一枚一模一样的防伪标识,具有极高的防伪性能,推广至今从未被造假者成功仿冒。
同时,中准防伪标签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将标签张贴在奶茶包装的合适位置,消费者可凭借触摸、观察等手段初步判断真伪,再通过手机扫描标签就能立即得到准确的鉴别结果,且没有次数限制,多次鉴别也不影响防伪效果。既可帮助消费者在购买前后查看商品的真伪,避免上当受骗,又可协助市场监管人员随时对市面上销售的奶茶进行真伪鉴别,防止假冒产品流入市场。而一旦没有中准防伪标签,或鉴别结果有问题,则可判定为假冒伪劣产品。
问:奶茶的原料添加剂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盟知名品牌奶茶店,利用品牌奶茶的知名度和
丰富的经验,迅速积累人气值。
但是,很多奶茶所用的原料添加剂多的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一些不法分子为降低成本,私自使用添加剂,如“奶”不是鲜牛奶,而是奶精;珍珠里面添加高分子材料(塑料)以增加弹性;椰果用双氧水漂白;水果奶茶不含水果,而是加了一些落日黄、胭脂红等色素……这类加了许多添加剂的奶茶,味道更好,但是长期饮用风险也很大!
应对方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现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国家也提倡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若能将奶茶原料的来源及制作过程纳入监管之中,让每个环节都能不带保留的展示在公众面前,无疑是解决当前奶茶信任度降低的最佳方案。
那么,如何建立专业的溯源体系?如何保证每个环节的信息数据真实有效?
中准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立在中准数据优秀的防伪技术基础之上,可保证全程采集的数据真实有效,将假冒信息拦在门外,保障溯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中准防伪标签为载体,对产品的生产、仓储、分销、物流运输、销售终端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追踪、追溯、统计分析和预警,实现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信息溯源。
将中准防伪标签粘贴在恰当的位置,消费者可通过扫码的方式,了解每款奶茶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日期、生产过程等,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既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又可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同时还可杜绝山寨奶茶店的恶意竞争,形成统一的、无法复制模仿的品牌形象。
建立有效的茶饮原料全程可追溯机制,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安全,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信息化应用程度,不仅可保证奶茶饮品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企业形象的美誉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奶茶行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这也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市场,只要定位准确、经营得法,提高专业化竞争能力,仍然可以突出重围,在消费者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数字化信息时代,很多商品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大趋势。防伪溯源系统的应用,将传统企业带入信息化时代,实现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清晰化生产过程及营销效果,提升品牌价值。企业也需跟上时代步伐,加速创新改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时事热点头条说#又现奶茶加盟骗局!
红餐网消息,据“青浦检察”报道,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事因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诱导加盟。截止案发,6人共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青浦检察
具体来看,2021年4月,小李在实地考察加盟店时,被一位自称该奶茶店加盟代理商的男子搭讪,表示其可以为小李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因男子就在该奶茶店内,小李没有多加怀疑,在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培训。
然而,小李在培训期间发现,几乎所有加盟商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同时,公司的设备和原料远高于市场价。觉得事有不妥的小李最终决定报警。
经查,杜某等6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原材料等基本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目前,法院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红餐网通过盘点发现,近年来就有不少加盟商不慎掉入“快招”陷阱,而被骗金额少则一两万,多则几十万。
如8月,江苏审判了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案。该快招公司假冒知名奶茶品牌招商人员进行虚假宣传,导致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最终,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五年至十二年不等,各并处罚金2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
而这样被快招公司蒙骗的经历,在餐饮行业更是一抓一大把。
- 上海万郁集团以台铺奶茶、茶颜光年、茶芝兰、炸鸡特工等24个品牌名义,累计骗取全国58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4.4亿余元;最终诈骗团伙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半至5年不等,并处罚金50万元至5万元不等;
- 海口一加盟商在快招公司“忽悠”下,高价加盟“益禾堂”品牌,而后却发现加盟的为“擦边”假冒品牌,加盟商上门要求退款时却发现快招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 据央视财经报道,曾有加盟商在开店一年后才得知自己开得是一家“假鹿角巷”,而当时的亏损已经达到130多万;
- 合肥一男子以有“某知名奶茶店加盟渠道”为由,忽悠熟人李先生和其朋友一起加盟某奶茶品牌,先后以代理费、保证金、好处费等多种名义索要资金,最终骗取几人400余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 因轻信“加盟后每天都有专人指导,且日营业额达到4000元以上”等话术,江苏一男子花20万加盟杭州一奶茶品牌,但到总部探店时才发现总部已关门;
……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发现,这些快招公司的行骗手段极其相似,更是有迹可循。
比如一般先是冒充知名品牌引加盟者上钩,随后以各种理由推荐其他品牌。有的称自己是知名品牌的子品牌或者兄弟品牌;有的拿明星代言做背书;还有的虚报营业额,请人在特定的门店制造火爆排队的假象……通过一系列“谎言”让加盟者误以为开店即赚钱,当加盟者交了钱之后,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
所以,红餐网在此温馨提示,餐饮创业者在加盟一个品牌前,一定要好好考察一下品牌实力,判断其是否值得加盟。具体的可以通过总部考察、客户市场考察、门店考察来综合判断,并且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查询,避免被有心人钻空子。
最后,借用合肥警方的话提醒所有餐饮创业者:在投资、理财时,不要轻信“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噱头。如果发现自己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保存好相应的转账证据,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整编: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有什么事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但如果你喝的是假奶茶
甚至开了假店呢?
央视财经最近的一篇报道
让某古早网红奶茶店
喜提年度最“惨”奶茶店之名
一句话总结
花了1个亿打假
但山寨店最夸张时有7000多家
1个亿,这可是大手笔啊!
而且这山寨店的数量
在奶茶界也算是一骑绝尘了吧!
2月17日中午,@TheAlley鹿角巷 发布微博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深表歉意。未来会一如既往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杯茶。
鹿角巷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延晨表示,鹿角巷已经与多家外卖平台合作打假,如今线上平台鹿角巷店铺多为正品,消费者可放心选购;而在线下购买时,消费者还需留意鹿角巷官方微博、微信所发布的正品门店信息,仔细甄别。
明明自己也是山寨的受害者
鹿角巷为什么要道歉呢?
因为有山寨店顶着“鹿角巷”的幌子
忽悠创业者加盟奶茶店
结果,创业者巨亏上百万
加盟商开了一家假奶茶店,赔了130多万
赵羽喜欢喝奶茶,同时梦想开一家自己的奶茶店。2018年9月的一天,她点击了一个品牌加盟的弹窗,留下了联系方式,立刻有客服人员联系她。随后,赵羽交了30多万元的加盟费,又投资了60多万元,开了一家奶茶店。
某奶茶加盟店店主赵羽:很多粉丝来了之后在店里喝,会问口味怎么不一样呢?之后就不来了。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当时房租每月28000元,再加上每月大概4000元的水电费,一直坚持到2019年12月份,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元。
开店一年多后,赵羽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某奶茶加盟店店主 赵羽:在2019年12月底接到了这个电话,他说您开的是一家假店,我当时都懵了,怎么可能是假店?受骗的加盟商还有很多,当时有7000多家跟我一样被骗的。后来正规品牌方把我叫到了公司,看了商标注册证,尝了产品以后,我才确定这才是真的。
买到真奶茶的概率太低了
喝到正版奶茶就像抽盲盒
这家茶饮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初开了第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某奶茶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据了解,商标共有45大类
需要分类别进行注册和保护
据这家茶饮品牌企业介绍
一开始
他们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商标
而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
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注册
在清理了7000多家山寨门店后
市场上却又出现了
大量的山寨冲泡类奶茶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名称含“鹿角巷”的商标申请数量超过860条,共有120余枚商标已注册且处于有效状态。其中,鹿角巷品牌创始人邱茂庭目前已成功注册50多枚“鹿角巷”“鹿角巷 THE ALLEY”等文字商标。
小编在某购物平台搜索鹿角巷时,仍能搜索到冲泡类鹿角巷天猫旗舰店,每杯均价超过6元,但店内仅有一款产品。
由于盗版猖獗的“声名在外”
鹿角巷的口碑和业务
受到了海啸般冲击
不是在维权就是奔走在维权的路上
付出了巨额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其实,并非鹿角巷一家遇到过此类现象。
喜茶早期名为皇茶,创始人聂云宸开创了芝士茶,但由于商标未能成功注册,放弃了皇茶,重新打造了喜茶这一新品牌。
2021年“鲍师傅估值达100亿”消息放出后,真假“鲍师傅”成为网络悬案,甚至有网友为了“教你如何分辨真假鲍师傅”,“来回吃了3天60遍”。
梳理相关案例不难发现,遭遇商标纠纷后,企业无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壮士断腕,选择重新注册商标从头开始;一个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产品创新、新店扩张、运营管理等,明显后者更难。
成为爆款只在转眼之间
当你的商标意识跟不上扩张的速度
就很容易被人钻空子
辛辛苦苦打出的天下
最终却为别人做嫁衣
综合自央视财经、中国基金报、微博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