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绿茶餐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香港上市。这也是继海底捞、九毛九之后,又一家要走向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
绿茶餐厅是一家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以适宜价格提供创新及优质美食以及受中国传统艺术启发的精致装修,为客户提供出众的用餐体验并创造客户价值。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11亿元、17.36亿元、15.6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440万、1.06亿元、-5526万元。
第一家绿茶餐厅2008年开在了西湖旁,随后走上扩张道路。截至2018年末,其运营餐厅总数为107间,当前已增至185间。据招股书,绿茶餐厅计划于2021年开设60间左右新餐厅,并计划于2022年及2023年每年开设80-100间新餐厅。绿茶餐厅通常位于购物商场、办公大楼、美食区或旅游景区。
根据公开资料,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饮市场亦高度分散。2020年,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饮市场总收入的3.8%。绿茶品牌餐厅以总收入16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占据0.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其在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品牌中按餐厅数目亦排名第四。
门店扩张是绿茶餐厅能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与门店规模同步增长的是餐厅客单价,截至2020年末,客单价从2018年的54.8元增长至61.3元。但翻台率却连续3年下滑,由2018年的3.48次/日降至2020年的2.62次/日。
客单价走高和翻台率走低的背后,绿茶餐厅的食品卫生和质量问题曾被官方和消费者多次“点名”。
2020年8月,緑茶餐厅因“口水菜”报道而陷入一场食安风波。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2020年8月7日报道称,经知情人反映绿茶餐厅(河北石家庄桥西万象城店)后厨存食安隐患,经暗访调查发现,该餐厅后厨存在后厨人员食用客人菜品、餐具未按要求消毒、待加工肉类食材堆放在地上等诸多问题,并附上了一波“证据照”。
绿茶餐厅发微博“喊冤”,经公司调取监控未发现此前被曝光的问题,公司已成立专项调查组,并向公安机关提出调查申请。
除了被媒体报道,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称在菜品里吃出头发,但餐厅并未予以处理。
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在堂食过程中看到金银蒜蒸凤尾虾里面有头发,但店员和店长只是拿菜品重做和菜品打折搪塞了过去。
今年“3.15”时期,凤凰网财经发起消费投诉大调查,投票显示,绿茶餐厅以39457票、11.22%的占比位列食品餐饮领域第三名。
绿茶的大火除了市场价格定位和菜品具有特色之外,也让消费者重新对“绿茶”有了新认识,但是“绿茶”目前还非绿茶餐厅独有。
2020年9月,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召开发布会,宣布向全国30多家“山寨”绿茶餐厅业以及餐厅场地提供方提出诉讼。
据悉,“山寨”绿茶餐厅除了装修风格、菜单样式、员工服饰等方面完全照抄杭州绿茶外,有地区的“山寨”餐厅还借用杭州绿茶的名号加盟招商,收取高额加盟费。
2016年杭州绿茶餐饮曾起诉包括广州、合肥、南宁、贵州等多地的共22家侵权绿茶餐厅,涉及诉讼赔偿金额2670万元。
之所以山寨餐厅有可乘之机,主要还是因为绿茶餐厅的商标申请多次失败。
市场分析称,虽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商标问题仍是绿茶餐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期餐饮企业纷纷在香港递表,掀起餐饮企业在香港的IPO热潮。据港交所文件,“初代网红”绿茶餐厅——绿茶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花旗与招银国际。一旦上市,绿茶餐厅将成为继海底捞、九毛九之后,又一家要走向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
< class="pgc-img">>绿茶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自2008年创设至今,绿茶餐厅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爆款菜品,在全国开设了上百家门店,成为诸多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仅2021年,绿茶集团就开设了59间新餐厅,前九个月营收逼近17亿元。截至目前,绿茶集团经营236间餐厅,公司计划于2022年及2024年每年开设75至100间新餐厅。
< class="pgc-img">>资料显示,绿茶餐厅凭借16亿元的总收入,占据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0.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然而,纵使绿茶餐厅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贵,但在商标问题上却一直问题频发。
< class="pgc-img">>据企查查APP资料显示,绿茶餐厅关联公司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早在2005年起就开始注册与“绿茶”有关的商标,国际分类涉及43类餐饮住宿及35类广告销售。不过,这些商标的注册均遭遇瓶颈,其中文字商标“绿茶”“绿茶 GREEN TEA”“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图形商标绿茶状态均显示为无效,只有一件“绿茶;GREEN-TEA”商标状态为“驳回复审中”。
< class="pgc-img">>绿茶餐厅商标之所以难以注册,主要是由于该商标名称的特殊性。“绿茶”这个词是一种茶的俗称,类比“红茶”“乌龙茶”等。作为一种类别的总称,“绿茶”一词商标申请注册成功的难度极高。
< class="pgc-img">>直到后来,绿茶公司在其他城市成立了分公司,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复审车轮战,最终拿下了43类“绿茶 餐厅GREEN TEA”商标。自此,绿茶餐厅的“绿茶”相关商标便注册在了分公司名下。而此前,绿茶餐厅一直处于无商标经营的状态,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山寨餐厅前来攀附其热度。
< class="pgc-img">>2020年9月,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召开发布会,宣布向全国30多家“山寨”绿茶餐厅以及餐厅场地提供方提出诉讼。这些“山寨”绿茶餐厅除了装修风格、菜单样式、员工服饰等方面完全照抄杭州绿茶外,有地区的“山寨”餐厅甚至还借用杭州绿茶的名号加盟招商,收取高额加盟费。
< class="pgc-img">>只因商标未成功注册,绿茶餐厅被诸多山寨餐厅蹭热度,维权之路道阻且长,品牌形象也因而受到了损害。绿茶餐厅因商标问题屡遭山寨事件也为众多经营者敲响了警钟,企业在品牌成立之初,在品牌名称的选择上一定要再三思量,避免因商标缺乏显著性而无法注册,从而影响了品牌的发展。选择品牌名称时,应该结合企业特有的文化进行独创性设计,这对商标通过审核帮助很大,更有利于品牌的长久发展。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谢谢!
国网财经10月13日讯(记者 李静)近日,初代网红餐饮品牌“绿茶”母公司绿茶集团再度更新招股书,重启上市之路。
早在今年一季度,绿茶集团就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因6个月未予更新,9月29日招股书自动失效。在资本市场有猜测绿茶集团或已放弃登陆资本市场时,10月5日,绿茶集团再次“激活”上市程序。
公开资料显示,绿茶餐厅成立于2008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勤松。因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饮”受到年轻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但随着绿茶餐厅的不断扩张,隐患也接踵而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商标屡陷侵权纠纷,翻桌率逐年下降,营收净利也出现较大波动。
盈利能力低 翻台率持续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绿茶餐厅营收分别为13.11亿元、17.36亿元、15.6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440万、1.06亿元、-5526万元。
对于亏损原因,绿茶餐厅称由于整体客流量及同店销售额大幅减少,其中仅有广东地区业务增长8.7%,其余地区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了解,翻台率是衡量连锁店企业(如餐饮等)整体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作为快餐的绿茶餐厅,翻台率却逐年下滑。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绿茶餐厅翻台率分别为3.48次/日、3.34次/日、2.62次/日。
随着翻台率的下滑,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却在递增,数据显示,2018-2020年,人均消费分别为54.8元、58.4元、61.3元,呈递增趋势。
与此同时,绿茶餐饮还面临客户流失的情况。据招股书,绿茶餐厅每家门店平均每日接待人数也出现连续3年下滑。报告期内每日接待人数分别为809人、650人、441人。
疯狂扩张开店 屡陷商标侵权纠纷
根据公开资料,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饮市场亦高度分散。2020年,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饮市场总收入的3.8%。绿茶品牌餐厅以总收入16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占据0.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门店扩张是绿茶餐饮能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据了解,第一家绿茶餐厅2008年开在了西湖旁,随后走上扩张道路。截至2018年年末,其运营餐厅总数为107间,当前已增至185间。据招股书显示,绿茶餐饮计划于2021年开设60间左右新餐厅,并计划于2022年及2023年每年开设80-100间新餐厅。
随着门店的扩张,绿茶餐厅也陷入了“山寨绿茶”纠纷问题。市场上,多家“山寨”绿茶餐厅,不仅装修风格、菜单样式、员工服饰等方面完全照抄杭州绿茶外,甚至有地区的“山寨”餐厅还借用杭州绿茶的名号加盟招商,收取高额加盟费。对此,绿茶餐厅不得不对“山寨”绿茶餐厅以及餐厅场地提供方提出诉讼。
公开信息显示,绿茶餐厅涉及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而起诉他人或公司的记录共有20条,起诉对象涉及南京、广州、合肥、贵阳、呼和浩特等地名字包含“绿茶”的餐厅。2020年9月,杭州绿茶餐厅召开发布会,宣布向全国30多家“山寨”绿茶餐厅及餐厅场地提供方提出诉讼。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山寨餐厅之所以有可乘之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绿茶餐厅的商标申请多次失败。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2020年,绿茶集团官网首页发布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承诺,称“原料把控、安全可靠、规范操作、保持卫生”。然而,在疫情期间,河北、安徽、福建等多地绿茶餐厅曾多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
2020年8月,位于河北石家庄桥西万象城店的绿茶餐厅后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后厨人员食用客人菜品,熟食放在垃圾桶上、待加工肉类食材堆放在地上,餐具未按要求消毒、部分员工没有健康证等多种问题。
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后,杭州、桂林、合肥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绿茶餐厅开展了食品安全突击检查,并在检查中发现个别餐具有少量积水、凉菜专间门不能自动闭合、半成品未张贴标签等问题。
此外,2020年台江区分公司和合肥分公司分别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出鸡蛋和鲈鱼(淡水鱼)中恩诺沙星项目不合格。
绿茶餐厅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如未能检测到有缺陷的食品供应品、卫生或清洁标准不佳等都可能对餐厅上桌的食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责任索赔、投诉或相关负面宣传,并可能导致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或法院判赔。
值得关注的是,在黑猫投诉中,消费者对绿茶餐厅的投诉有28条,投诉内容主要包括杯子不干净、上菜时间太久、服务态度太差、菜品里有异物等情况。
(责任编辑:贾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