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12月10日电 北京时间10日,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宣布,他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洛杉矶道奇队签下10年长约。据悉,合同薪资达7亿美元。
图片来自MLB官方社交媒体
根据统计,这份合约的薪资总额不仅刷新MLB历史,甚至打破了北美四大职业运动赛事的单笔合约薪资总额纪录。MLB官方形容其为“史上最重磅签约”。
大谷翔平1994年出生于日本岩手县,今年29岁。作为棒球界少有的投、打俱佳的“二刀流”选手,大谷翔平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成为日本国内备受瞩目的明星。
2018年,大谷翔平转战MLB为洛杉矶天使队效力,首个赛季他就当选联盟新人王。此后几年,大谷翔平一路成长为超级巨星。
2021年和2023年,大谷翔平两次当选MLB美国联盟最有价值球员。他不仅是亚洲第一位两度荣膺MVP的明星,更成为首位两次全票当选MVP的选手,由此改写联盟历史。
成为自由球员后,大谷翔平的去向是美国体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最终洛杉矶道奇队赢得了这场争夺战。成立于1883年的洛杉矶道奇队是MLB传统豪门之一,属于国家联盟,曾7次获得总冠军。
外媒统计称,大谷翔平与洛杉矶道奇队这份新合约是北美职业体育史上的最大合同。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的明星球员帕特里克-马霍姆斯,他在2020年与酋长队达成了一份10年4.5亿美元的合约。
此前,MLB的最大合同属于天使队的迈克-特劳特(12年4.265亿美元)。在中国球迷相对熟悉的美职篮(NBA)中,以詹姆斯为例,他过去20年职业生涯的薪资总额约为4.82亿美元。而北美冰球联盟(NHL)的薪资距离其他三大联盟有一定差距。
这份10年7亿美元的超级合同也从侧面说明,作为日本国宝级选手的大谷翔平是目前最具人气与市场价值的棒球巨星,当下“亚洲体育第一人”的赞誉对他而言也并不为过。
由于肘部伤势仍处于恢复期,预计大谷翔平下赛季很难作为投手登场,但“二刀流”的他依然可以通过击球手身份帮助球队。(完)
据Teikoku Databank 的调查,2023年度日本餐饮店破产数量达到768家,是去年452家的1.7倍,创下了历史新高。日本餐饮店破产数量增加的背景是日元贬值导致的材料费和人工费的飙升。
< class="pgc-img">>另一方面,大型餐饮连锁店的经营状况良好。截至2024年3月期的决算,经营“すき家”等牛肉盖浇饭连锁店的泉盛控股(Zensho Holdings) 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销售额为高达9657亿日元,营业利润为537亿日元,最终利润为306亿日元。
本期,我们来分享下日本餐饮业的现状,看看餐饮巨头泉盛集团和“COLOWIDE”是如何实现逆势上扬。
日本餐饮业前五名公司近期业绩
当前,日本餐饮业界的销售额从高到低依次为①泉盛(ゼンショー)、②麦当劳(マクドナルド)、③云雀(すかいらーく)、④FOOD & LIFE COMPANIES(スシロー)、⑤COLOWIDE。
排名前五的公司最近的业绩、经营效率、财务稳定性如下所示:
< class="pgc-img">※泉盛和COLOWIDE为2024年3月期的数据;麦当劳和云雀为2023年12月期的数据;寿司郎为2023年9月期的数据。
>作为经营效率性指标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泉盛为14.3%,与美国企业一样高,紧随其后的是麦当劳(11.0%)和寿司郎(10.2%)。麦当劳和寿司郎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10%以上,可能得益于公司追求单一业态的经营效率性。
泉盛、云雀、COLOWIDE 旗下拥有多个品牌,通过多行业多业态来实现风险分散和回报多样化。由于是由众多品牌的各种业务构成的集团公司,所以利润率虽低,但经营稳定。
排名第二以下的公司业绩也很不错。
< class="pgc-img">>在外食销售排行榜上排在第二位的麦当劳,虽然销售额为3819亿日元,不到排在首位泉盛的一半,但营业利润却高达408亿日元(10.7%),回报率相当高。从财务状况来看,麦当劳自有资本比率高达72.8%,而泉盛仅为28.2%,资本稳定性更胜一筹。
云雀的销售额虽然仍排在第三,但2024财年表现良好,销售额达956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61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亿日元。除了外部环境的好转外,以菜单战略、店铺运营、DX促销为中心的增长基础也在逐渐完善。退市后实施的根本性改革已初见成效。
< class="pgc-img">>寿司郎是回转寿司业界的佼佼者。从销售额变化来看,2019年的销售额为1990亿日元,到2023年顺利增加到3017亿日元,5年间销售额增加了1027亿日元,增长了151.6%。2024年上半年(2023年10月~2024年3月)的销售额为118.7%,客户数为115.6%,客单价为102.6%,均高于去年。第三季度(4月~ 6月)的销售额为110.1%,客户数为111.0%,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泉盛和COLOWIDE:积极并购,多业态战略发展
与泉盛一样,COLOWIDE实施了「牛角」「かっぱ寿司」「大戸屋ごはん処」等多业态战略,其销售额增至2412亿日元,比去年增长109.3%,营业利润增至87亿日元,比去年增长110.7%。
< class="pgc-img">>泉盛和COLOWIDE都在积极开展并购活动,并迅速扩大规模。泉盛从2000年开始收购各种类型的餐饮公司。COLOWIDE也从2012年开始陆续收购「牛角」等大型餐饮公司。
泉盛(Zensho)
泉盛是于1982年6月成立的日本餐饮企业,其代表品牌有すき家、なか卯、ココス、ロッテリア、ビッグボーイ、ジョリーパスタ、はま寿司等,顾客的认知度也很高。
< class="pgc-img">泉盛集团旗下的品牌
>截至2024年3月底,泉盛集团拥有15100家分店,销售额高达9657亿日元,有望突破1万亿日元。仅仅从销售额来看,泉盛就以压倒性的差距领先于第2位的麦当劳,已成为一家巨型餐饮连锁公司。
近年来,泉盛集团业绩增长显著,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 1,858 亿日元,增幅达23.8%,公司业绩的发展势头强劲。财务方面,上一年度(2023年3月期)的资产负债率为24.7%,本年度(2024年3月期)提高到28.7%,净资产增加了近1000亿日元,公司财务趋于稳定。
由于要为收购提供资金,泉盛集团的负债也增加了2784亿日元,但今年的总资产比上一年的4695亿日元增加了2,784亿日元,达到7480亿日元。从2024年度的财务数据来看各业务的业绩,各业务的销售构成分别为:すき家27.5%、はま寿司20.4%、快餐25.2%、餐饮 14.6%(包含全球业绩)。
让我们回顾一下泉盛控股旗下的各品牌运营业绩。
首先,在牛肉盖饭市场的竞争状态中,吉野家、すき家、松屋组成的“牛肉盖饭御三家”占据88%的市场份额,而すき家以1954家店铺数领先吉野家(1232家)和松屋(1037家),销售额为2653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85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为7.0%。
< class="pgc-img">>「はま寿司」成立于2002年10月,业绩增长最快,与前一年相比有明显增长。2024年3月期,「はま寿司」的销售额比去年的1695亿日元增加了1971亿日元,同比增加276亿日元(116.3%),营业利润也比去年的84亿日元增加了114亿日元,同比增加30亿日元(135.5%)。利润增长大于销售额,可以推测是DX的积极推广,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性。营业利润率为5.8%。
COLOWIDE
COLOWIDE 目前在日本餐饮业排在第五位。作为对未来的中长期规划,COLOWIDE 确定了截至2027年3月 31日的年度销售额目标为2893亿日元,EBITDA(利息、税金、偿还前利润)目标为258亿日元,ROE(净资产收益率)目标为 8%。
< class="pgc-img">>COLOWIDE 成立于1963年,是一家拥有61年历史的餐饮企业,公司在2012年收购 REINS(旗下有牛角、しゃぶしゃぶ温野菜等餐厅)之后大幅扩张业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此后,COLOWIDE又先后于2014年收购了kappa create(かっぱ寿司)和2020年收购大户屋等,不仅扩大了事业规模,也提高了知名度。
COLOWIDE集团在三大业务领域均设有子公司,以明确权力下放和利润责任,集团内共有62家公司,拥有2583 家餐厅,其中1403家为直营餐厅,1180家为特许经营餐厅。它以 2,413 亿日元的销售额在日本餐饮业排名第五。
< class="pgc-img">>COLOWIDE集团代表品牌有牛角烤肉、しゃぶしゃぶの温野菜(涮涮锅)、かっぱ寿司(回转寿司)、大户屋(定食套餐)、ステーキの宮和 甘太郎(居酒屋),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COLOWIDE旗下复活的大户屋。
大户屋在被COLOWIDE收购之前,坚持在店内烹饪,以手工制作来体现差异化和优越性。但其缺点是效率低下、价格偏高,从而导致顾客流失,业绩陷入低迷。2020年,大户屋被COLOWIDE收购。
< class="pgc-img">>收购后的大户屋,面临着资不抵债的困境,COLOWID于2021年2月通过定向增资来解决了资不抵债的问题。现在正在努力更新业务流程,把从食材到加工处理工序等低效率业务集中到中央厨房,这样不仅减轻了店铺的负担,还解决了上菜时间慢的问题。
大户屋2023年3月期的销售额为238亿日元,营业利润为2.7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为1.1%。不过,由于COLOWID旗下推行的业务改善和新冠疫情后顾客的回归,大户屋的业绩确实在上升,并创下了历史最高销售额。2024年12月期销售额为279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7%),营业利润为16亿日元,增长约6倍。
截至2024年3月,大户屋的店铺总数为419家。其中,国内直营149家,国内加盟159家,海外直营9家,海外加盟102家。
是单一业态还是多业态发展?
今后,餐饮店是将经营资源集中在单一业态上提高经营效率,还是通过满足所有需求的多业态增加收益机会,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年来,泉盛和colowide通过并购积极加强收购,在吸引客户的同时,通过扩大事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优势,发展自己的业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从而增加盈利机会。
< class="pgc-img">>对于自己公司不足的业态,泉盛和colowide不是自己公司从头开始开发,而是通过并购并充分加以利用,将外部企业纳入旗下,通过品牌组合进行合理的管理资源分配。
虽然新冠疫情已经平息,但客流量并未完全恢复,新冠疫情带来的贷款负担,导致日本餐饮业出现了一连串的破产和倒闭事件,餐饮业的优胜劣汰已经非常明显。预计未来企业并购活动可能会更加活跃。
三省堂实业株式会社,日本东京商用厨房机器制造商,从事厨房机器设计制造,提供餐厅,酒店开业一条龙服务。
鸡毋庸置疑是一个消费场上的长青品类,无论是街边随处可见的炸鸡小店,还是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各类韩餐店的主营品类,无不映照着炸鸡市场之庞大。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老成”而竞争激烈的行业。从2022年11月大众点评的搜索结果来看,北京有7615家含“炸鸡”的店铺,上海有7376家,除了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市场上还有继光香香鸡、正新鸡排、蜜哆哆韩式炸鸡等专做炸鸡的品牌。在这样的一片红海下,不少试水创业的人因其低门槛而进入,也因市场之拥挤而不得已悻悻离开。
但在「奈森良系日式炸鸡」(下称“奈森良系”)创始人李无克看来,炸鸡的受众群体成熟而广泛,如果能将定位和客群层级做细、做精准,完成好品牌的表达和呈现,依然能够在这个大赛道中占据可观的一部分市场。以唐扬鸡块为代表的日式炸鸡成为他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炸鸡店大多是韩式和中式炸鸡,日式的口感独特、但现有品牌却比较少”。
「奈森良系」是一家2020年创立于苏州的日式炸鸡品牌,致力于用可靠食材和独特口味引领新一代的炸鸡品味。在相对谨慎的拓店策略下,「奈森良系」目前共开出11家门店,覆盖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温州、南昌等6个城市,其中首店开在苏州诚品,于2020年5月开业。
「奈森良系」位于苏州诚品的首店(图源受访者)
日式炸鸡与其他炸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材料上只能选用鸡腿肉。据李无克介绍,韩式和中式炸鸡都不会限定于全鸡的某个部位,更多强调的是腌制、撒粉和酱料等环节,但日式炸鸡尤其是唐扬鸡块则必须用带皮的鸡腿肉来做,加之工艺与制作过程的不同,呈现的口感也更有其风味特点。
「奈森良系」的产品矩阵可以总结为:以炸鸡搭配简单的主食饮料,组成一个小而美的店铺。其中炸鸡目前共有11个SKU,主推产品是唐扬鸡块、唐扬杏鲍菇和大阪翅中,此外店内也以组合形式提供3种套餐;饮品则包括预包装饮料、精酿啤酒、手打饮料等。
「奈森良系」主要产品图(图源受访者)
供应链方面,「奈森良系」目前主要的源头工厂是位于江苏的一家上市公司,是农业部认定的一家重点企业,其产品也直供给盒马生鲜等渠道,能够保证鸡肉的质量和新鲜度。
包括原材料在内,「奈森良系」在成本管控方面的理念都是“有所省有所不省”,尤其是直接涉及消费体验的部分要有所坚持。以辅材中的番茄酱为例,市面上的单箱价格带一般在150~210元,“我们一定会选210一箱的,这个成本平摊到单个客人上其实是很低的,但给顾客带来的口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李无克告诉36氪。
在李无克看来,能否将炸鸡生意做好,除了细分品类的选择,品牌最初的定位是否足够精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奈森良系」的定位能通过其入驻商场的类型窥得端倪。李无克表示,「奈森良系」在选址时,会将多个业态的组合现状作为参考,比如考察所在商场是否有奈雪、喜茶、星巴克、蔚来汽车、无印良品等品牌,“最看重的其实是客群匹配度,这些品牌背后的客群是跟「奈森良系」相似的”。
除了首店开在调性独特的诚品书店,「奈森良系」的其他店铺也都位于南京万象天地、南昌万象城、宁波万象城等优质购物中心,现有客群也以潮流的都市年轻人及带孩家庭为主。“目前收到过市面上约60%商场的入驻邀约,但现阶段不会为了开店而开店,还是会更注重巩固市场认知”,李无克告诉36氪。
「奈森良系」南京万象天地店(图源受访者)
同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往往也基于所入驻的商场调性而形成。在谈及如何将品牌定位传达给消费端时,李无克表示,“如果最初没有清晰的开店策略,那可能需要花大量时间和成本去让消费者了解你,但「奈森良系」的选址偏好十分明确,这些商场吸引的客群层级也是精准的,品牌不需要再去教育市场”。
「奈森良系」也确实在营销端基本无发力的情况下收获了众多好评,大众点评的店铺评分基本都保持在了4分或4.5分以上。
根据面积及产品SKU的不同,「奈良森系」现有的店铺可分为A、B两种店型。A类店的面积在10~30平方米之间,产品上主要涵盖炸鸡和预包装饮料,客单价大约在33元;B类店的面积是30~100平方米,产品种类在A类店的基础上增加了精酿啤酒、手打饮品,以及“唐扬鸡块定食”、“北海道香肠定食”等日式简餐,客单价约50元。
唐扬鸡块定食(图源受访者)
在两种店型的分布策略上,李无克表示,A类店主要开在苏、锡、常、宁波等常规城市,B类店初期主要拓展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单店模型方面,「奈森良系」的整体投资回收期是1~3个月,其中已开业店铺中有2家店实现了1个月回本,毛利率约65%。按店型分,A类店标配3名员工,月坪效为8000~10000元,B类店标配5~8名员工,月坪效约15000元。从营收构成来看,正常情况下堂食与外卖的占比分别为85%和15%,疫情封控期间则以外卖订单为主。
运行模式上,「奈森良系」采取的是“直营+加盟”的策略,其中主食材和包材均由总部统一供货,占到加盟店总采购额的70%,其余材料由加盟商按照指定的品牌及规格自行采购。
关于未来规划,李无克表示,从各方面的数据表现来看,「奈森良系」的可复制性已经得到验证,短期内将继续以华东市场为主,在中高端商场拓店,巩固品牌的市场认知,而中长期将会逐步向相对下沉市场的优质商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