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让员工上班违法吗
首先,虽然公司与劳动者之间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他们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已经成立的。因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虽然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关系并不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条件。劳动关系是从“用工之日”起建立的,即只要存在用工关系,劳动关系便已经建立。如题所述,你已经在公司上班35天,用工事实已经存在,所以劳动关系已经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劳动关系建立以后,公司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即让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公司不让劳动者继续上班,显然是拒绝提供劳动条件,这肯定是违法的。那么,劳动者该如何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委投诉,或者直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依法提供劳动条件即让劳动者正常上班。当然,劳动者也可以以“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要求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当然,你仅仅上班35天,经济补偿也就只有半个月工资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综上所述,公司不让劳动者正常上班,是肯定违法的。
< class="pgc-img">>二、不让员工中午休息合法吗
不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三、不让上班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可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公司拒绝让劳动者正常上班,确实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提供劳动条件,或者直接以不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的不让员工上班违法吗的内容,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更多法律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咨询专业律师↓↓
< class="tt-applet-card" data-content='{"app_group_id":"6810204658561187847","schema":"sslocal://microapp?app_id=ttee9a982771b09e07&start_page=pages%2Fconlist%2Fconlist&scene=013005&launch_from=article_detail","orientation":0,"min_jssdk":"","app_id":"ttee9a982771b09e07","summary":"立即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state":1,"icon":"https://p3-developer-sign.bytemaimg.com/tos-cn-i-ke512zj2cu/2ba35f82174e416189dc2430e4cfb538~tplv-ke512zj2cu-144x144.jpeg?lk3s=9faec0cc&x-expires=2669859508&x-signature=MPRPSPDROAeRC50%2BM8cxDznqF28%3D","type":1,"name":"找法网法律咨询","cover_img":"","cover_img_uri":"","inserttype":"single","summarycount":"","errortip":"","showerrortip":"","schematip":"","showschematip":""}'>(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客户端查看)>| 解密说
编辑 | 解密说
夜深了,城市陷入沉睡,街角的路灯拉长了最后一班公交车驶过的影子,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盏盏明亮的灯火却依然闪烁,那是工厂的车间,是电商平台的仓库,是无数个“两班倒”劳动者挥洒汗水的地方,他们如同陀螺般不停旋转,在12个小时的漫长工作时间里,将自己的疲惫与无奈,揉进每一滴汗水,刻在每一个零件上
“嘀嗒,嘀嗒”,时钟无情地走着,转眼间,指针已经划过12个格,而他们,却还不能停歇,机器轰鸣,灯光刺眼,重复的动作,麻木的神经,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变得格外漫长,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年轻父母,有的是为了梦想打拼的追梦少年,还有的是为了生活奔波的中年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故事,却在“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下,承受着同样的疲惫,经历着同样的煎熬
你或许很难想象,在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健康、时间,甚至是尊严,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般的工作,像机器一样运转,像燃料一样燃烧
“两班倒”,顾名思义,即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两个班次,每个班次工作12个小时,员工轮流上班,这种工作制度,在一些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为常见,支持者认为,“两班倒”工作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对于劳动者而言,“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却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将他们牢牢地束缚在工作岗位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首先透支的是劳动者的身体,12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更何况是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疲劳、乏力、头晕、失眠,这些都是“两班倒”劳动者经常出现的症状,长期下来,他们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衰弱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身体上的疲惫,“两班倒”工作制还会给劳动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压力,单调的工作内容,都会让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惜违反劳动法,压缩劳动者的休息时间,甚至取消休息日,让员工长期处于“连轴转”的状态,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极大摧残,也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
“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就像一枚硬币,它有两面,一面是企业效率的提升,一面是劳动者权益的损害,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我们不能忽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企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和价值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劳动者能够享有应有的休息权和健康权
劳动者自身也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勇敢地说“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幸福美好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两班倒”背后的困境:是谁偷走了他们的时间?
凌晨两点,城市大部分区域已经陷入沉睡,只有零星的灯光点缀着夜空,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家电子厂却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数百名工人仍在流水线上忙碌着,他们戴着口罩,身穿统一的工作服,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动作,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麻木
这里是“两班倒”工作制的真实写照,为了赶订单、提高产能,这家电子厂将一天24小时分为两个班次,每个班次12个小时,工人轮流上班,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天在车间里一站就是12个小时,腰酸背痛,腿都站肿了,”一位年轻的女工揉着酸痛的肩膀说道,“可是为了多赚点钱,也只能咬牙坚持”
“两班倒”工作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不少见,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工作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对于劳动者而言,“两班倒”却意味着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被压缩的生活空间以及难以言说的辛酸与无奈
##时间换金钱:他们的无奈选择
“没办法,生活压力太大,只能多赚点钱,”这是许多“两班倒”劳动者的心声
在电子厂工作的张师傅,老家在农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打工,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不得不选择“两班倒”的工作,尽管他知道这样很辛苦,但“多劳多得”,只有这样才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个月工资到手七八千块钱,比普通工作多出一倍,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张师傅说道,“虽然辛苦点,但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张师傅一样,很多“两班倒”的劳动者都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才选择了这种辛苦的工作方式,他们用时间换金钱,用汗水浇灌希望,即使身心俱疲,也要咬牙坚持
##被压缩的人生: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两班倒”工作制,不仅剥夺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也压缩了他们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小李是一名快递分拣员,为了赶上电商平台的配送时效,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由于工作时间长,他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更别提参加朋友聚会、发展兴趣爱好了
“感觉自己就像个机器,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没有自己的生活,”小李无奈地说道,“有时候真的很累,很想休息,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快递要分拣,就又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干”
长时间的工作,让“两班倒”的劳动者失去了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间,失去了放松身心、发展兴趣的时间,甚至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权利,他们就像是被困在牢笼里的鸟儿,即使渴望自由,也无法展翅高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权益保障:谁来守护他们的健康?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不仅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增加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无视法律规定,强制要求员工加班,甚至不支付加班费,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也知道长时间工作对身体不好,但公司规定必须加班,我们也没有办法,”一位在工厂工作的工人说道,“如果拒绝加班,就会被扣工资,甚至会被开除”
面对企业的强势,很多劳动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埋下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劳资纠纷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严厉打击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例如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等,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为劳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效率、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者自身也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敢地说“不”,积极寻求工会等组织的帮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努力,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平衡企业发展与劳动者权益的最佳路径,才能让劳动者在工作中获得尊严、实现价值,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你对“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仅用于分享积极向上的内容,不涉及任何侵权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配合解决。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独特的体验感受。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7月10日上午11点左右,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督局上演了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集体消失"戏码。
市民肖先生为了投诉,特意跑到市监局,却发现整个办公区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影都没有。
< class="pgc-img">>肖先生起初还以为自己来早了。他耐着性子等待,一个劲儿地打电话,可就是没人接。11点26分,他忍不住闯进办公区一探究竟。
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偌大的办公楼里,各个科室和大厅竟然都空荡荡的。保安告诉他,所有人都去吃饭了。
< class="pgc-img">>这下可把肖先生给惹火了。大白天的,连个值班的都没有,这算哪门子政府部门?带着一肚子火,肖先生直奔食堂。整个市监局的人都在那儿悠哉悠哉地吃着饭。
< class="pgc-img">>这事一传开,立马在网上炸了锅。有人调侃:"这是把'午休'玩出了新境界啊!"也有人气愤地说:"公职人员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吗?"
< class="pgc-img">>面对舆论压力,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姓王的副局长赶紧出来回应。他表示很抱歉,但同时强调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无疑是火上浇油,引来了更多质疑。
< class="pgc-img">>这事儿反映出不少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次"集体消失"无疑给丹东市政府抹了黑。
它暴露了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在管理上的漏洞。虽说工作人员也需要休息,但怎么在保障员工权益和满足群众需求之间找平衡,显然还需要好好琢磨。
< class="pgc-img">>这事儿也说明人们对政府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现在大家不光要求有人办事,还得高效又人性化。这种期望值的提升,肯定会推动政府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这种事也不是头一回发生。前几年,河南一家法院被曝光在上班时间集体打麻将。去年,湖北一家政务服务中心因为工作人员集体午休被投诉。这些事闹得沸沸扬扬,也逼得相关部门不得不整改。
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指责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也是普通人,也需要休息。关键是怎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既保证服务质量,又不过分压榨员工。
< class="pgc-img">>首先得明确规定工作时间内的值班制度,保证随时有人处理紧急事务。可以错开吃饭时间,别一窝蜂都去休息。
可以引入一些智能化服务系统,让一些简单业务实现自助办理,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加强监督和问责,对这种事严肃处理,杜绝再次发生。
< class="pgc-img">>这次"集体消失"虽然看着挺荒唐,却反映出了不少深层次问题。它提醒我们,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人性化管理。
只有政府和老百姓一起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和谐、更高效的社会。希望这次风波能成为推动政府部门改进服务的契机,而不是一阵风就过去了。
< class="pgc-img">>(免责声明)本文所描述的过程和图片均来自网络,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不包含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内容。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如对事件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或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