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全媒体记者 史静
品尝美味的食物不仅可以治愈我们的胃,同时心情还会变得更好。但好吃的餐厅一定少不了顾客们的蜂拥而至,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量多的时候,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轮到自己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既想吃到美食,又不想忍着饥饿等待漫长的翻台时间。针对这个矛盾的问题,早就有人瞄准了这个新的“商机”——你吃饭,我排队。只需要给几十块钱的“代排费”,就可以提前进入餐厅用餐。
等候区座无虚席
网红餐厅一号难求
端午节当天晚上,记者来到青岛市南区一家大型商场的餐饮区,该商场共有9层,但餐饮店大多开在5层和6层。临近放假,商场里人头攒动,前来逛街的顾客在转累了之后走到餐饮区,闻到飘来的美食香味,双脚不由自主地向店里迈去。
餐饮门店的排布并没有特定规则,但顾客数量却是很有频率的分布。高端美食店铺内环境优美,格调雅致,但前来就餐的顾客并不算多。小吃食集里的菜品种类丰富,因为供应链条完整,上餐速度快,所以不少顾客来到这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取餐。
餐厅门口排队取号的顾客
而最近新开的网红店铺,以及在各大商场都分布广泛的老牌连锁店,成为了顾客排队的“重灾区”。正值就餐的高峰期,想要在这些门店就餐,往往需要排到30甚至40桌开外,排在末尾的顾客可能要等上好几个小时。
作为消费者来说,排队等候就餐本是一件痛苦的事,隔着一道门,却与美食隔着千万里。但等候时间越长,期待值也就越高,大家也就痛并快乐地等待着。
等候30桌至少排队1个小时
40块,只等5桌
晚上7点左右,餐饮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似乎像约定好了一般,看到哪家餐厅门口排队的人最多,越想要进去品尝一番。
在这家商场的5层有一家新开的网红川菜店,已然成为了全商场的焦点。排队扫码取号的顾客已经达到了四五十人左右。店内更是座无虚席,门口为排队顾客提供的椅子更是被占满。没有椅子坐的顾客干脆就在走廊两旁的栏杆处站着等位,赫然是一幅数十米长龙的壮观景象。
一部分顾客看到等位桌号后,脸上露出的表情似乎早已预料到要排很久,走到等候区拿出手机度过这段漫长的时间。另一部分顾客取完号后面露难色,既不想等那么长时间,但又很想进去一尝究竟。后者顾客们的面部活动和心理状态,早已被对面伺机而动的“黑衣男”尽收眼底。
一对看起来20多岁的小情侣匆匆忙忙地赶到川菜店门口,一看就是奔着这家店来的。在取号处排队扫码后,男生拿着手机扫的号码给女生看,她看完号码再向左边的等候区看去,一脸遗憾又失望的表情。想必是等待的时间,超乎了他们的预料。
正在他们纠结要不要排队的时候,站在川菜馆对面的“黑衣男”走到他们身边,低头小声说了几句话。这对情侣对视了大约5秒钟,男生随后拿出手机扫了“黑衣男”的微信二维码。一番操作过后,“黑衣男”回到他最开始待的地方继续观察着来往的“生意”。而那对小情侣在和“黑衣男”交谈过后的15分钟后,顺利进入了餐厅。
没有座位的顾客在栏杆处等待
记者看到这一幕后想一探究竟,装作要吃饭排队的顾客走到他面前低声交谈。
“对面那家店还有号吗?”
“40块钱,等5桌进去。”
和“黑衣男”讨价一番后,最终以35元成交。在等位时“黑衣男”说,他叫小乐,今年22岁,是青岛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端午假期没回老家的原因就是想利用空余时间挣点小钱。
“我在小红书上看到好多人说这家店排不上队,评论里有很多人说可以找‘黄牛’帮忙排队,我就想试一试。”小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午4点多就到了商场。来之前他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在这家商场的哪几家餐厅会在节假日的顾客很多;哪家店每天放号是有数量限制的,需要提前排号,他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一共拿了两个手机,每个手机上有两个微信号。”小乐说,现在商场里大部分是用微信扫码取号,很少有纸质的号票,所以来之前拿出了很久不用的旧手机用来扫码取号。餐厅正式放号后,他分别用4个微信号去火爆的餐厅提前扫码,遇到不想排队的顾客他就会上前询问是否需要买号提前进。
“刚才那对情侣是我第一单,我也不确定他们会不会买,但还是尝试了一下。”小乐说,起初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看到那对情侣在门口站了很久,就判断出来他们其实是想吃的。情侣的年龄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于是鼓起勇气走上前去询问。
“没想到情况还真是我猜测的那样,他们很想去吃,没有讨价直接就付钱了。”小乐提前排的号码只需再等3桌就能进去,给情侣的价格是45元,“这个号马上快过号了,我不能要的太多,45块钱他们想讨价的话可以降到40,但是他们爽快地答应了。”
小乐说,以前来商场玩的时候就观察过。“一般周末的时候顾客不会很多,吃饭最多排半小时,人最多的时候是节假日,网红店门口的人非常多。”用小乐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种0成本的赚外快方式,只需要用手机扫码取号,寻找有这个需求的群体。
“我觉得这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事,我用时间来换钱,他们用钱来节省时间。”小乐说,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大家都可以做这件事。
“我觉得值!”
小乐的第一个号以45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对情侣,从进餐厅到用完餐他们一共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味道还是不错的,早就听说这家店是山东首店,只有青岛这一家。”女生刘巧巧说,她和男朋友陈晓在日照工作,正好赶上假期来青岛旅游,早就听说这家菜馆很火,爬完崂山就赶来这里排号,没成想还是需要等一个半小时。
“她很想吃这家店,但又想晚上去三浴看灯光秀,如果排队就来不及了。”陈晓说,他和女朋友刘巧巧是“特种兵式旅游”,尽量能多去几个景点就多去几个,45块钱既能节约时间尽快吃上美食,又能在吃完饭后看到三浴的灯光秀,两全其美。
其实这并不是陈晓和刘巧巧第一次“买号”了。今年五一假期他们去南京玩,去之前做了一番吃喝玩乐的全程攻略。到达商场后,刘巧巧奔着全南京只有一家的奶茶店进去,手机扫码后呈现在她面前的一串数字让她径直走出奶茶店。
“前面还有348杯奶茶正在制作。”
刘巧巧说,走出店后一个30多岁的男子拉住他们,袋子里放着七八杯刚买出来的奶茶。原价29块钱一杯的奶茶,要多给他15块钱的费用。“我要了两杯,一共58块钱,加上代买费,最后要转给他90。” 最后通过讲价,以85块钱的价格拿到两杯奶茶。
“本想提着奶茶去楼上吃饭,没想到7楼吃饭的人和春节的火车站一样。”陈晓说,他们要去的餐厅取号后发现也要等300多桌。他们便开始寻找“饭票黄牛”。
第一个“饭票黄牛”手里的号还需要等19桌,80块钱。陈晓和女朋友觉得这个价格有些贵,等的时间也比较长。“我们纠结要不要换一家餐厅时,一个40多岁的大姐低声给我们说,50块钱3桌。”刘巧巧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可以,加了大姐的微信转账后,就收到了电子排号码,等了10分钟左右就进餐厅了。
陈晓和刘巧巧一直认为,能用几十块钱解决等待几个小时非常划算,在旅游中的性价比很高。但如果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想去吃的餐厅或想喝的奶茶店需要找“黄牛”,他们一定会转身就走。“找‘黄牛’的前提是这个店有特色,或者只有在这个城市能吃到,否则我不会花这个钱的。”刘巧巧说。
餐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餐厅自从今年5月1日开业来,客流量一直不少。一是得益于品牌的网络宣传,二是因为菜品味道的确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刚开业那段时间每天都会有面熟的顾客过来取号,无疑就是黄牛党了。他们虽然行事不高调,但我们都能感觉出来是卖号的。”餐厅负责人说,虽然餐厅规定每人只能取一个号排队,但是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其他人代为取号。作为商家来讲,客人只要是正常顺序排号,他们不可能也不可以拒绝给号。(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晓、刘巧巧为化名)
源:扬子晚报
去年冒出来的“网红餐厅”还红吗?
记者探访发现,只走“套路”的都不行了,“真材实料”才能一直“红”
去年,南京一批网红餐厅爆火,不仅动辄要等2小时以上才能吃上饭,甚至有部分餐厅吸引了黄牛,代排号“业务”一度被炒到了千元以上。现在,这些网红餐厅生意如何?这种火爆到底是餐厅真的有实力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实习生 鲍微 吴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打上“南京首店”
黄牛代排号被炒到了一两千元
2021年1月,某网红连锁火锅店南京首店开业。这家火锅店有“食材高档”“可以喝汤”“毛肚新鲜”等特色标签,此前在上海等地就很火爆,南京首店一落地马上吸引了大批市民,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出现了很多探店图片和视频,店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该火锅店最火爆的时候,领号后要排队六七个小时才能吃到。为了减少等待时间,有市民找“跑腿”代取号、代排号,黄牛一度将代排号价格炒到了一两千元。对此,有市民表示不解:“不就是家火锅店吗?能有多好吃?”“人均两百的火锅,代排号花一千多,值得吗?”“是商家自己炒作的噱头吧!”但也有“吃货”现身说法:“我就是排了5个小时队吃上的,要的就是抢先尝鲜。”“吃得开心,钱就花得值!”还好,充满争议的“天价号”现象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新鲜劲过去以及更多新店开业,市民们的消费趋于理性,代排号就消失了。
另一家芝士蛋糕店,去年也曾火爆全南京。有黄牛排队购买后再跑到外面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为了抵制黄牛,店家甚至找到市场监管及公安部门求助,采取身份证实名买单形式,每人每天限购一个。但也有网友质疑,这其实也是商家饥饿营销的一种手段。
记者现场探访
有的火爆依旧有的大不如前
一年后,这些网红餐厅怎么样了?记者探访了几家2021年火爆一时的餐厅。
过去一年,前述网红火锅店已经在南京开了3家分店。记者在周末探访了新街口和江宁的两家分店,两家店生意依旧很火爆。一位店员透露,现在每周人流量大概三四千,双休日会有较多人排队。现场一位顾客告诉记者,排了一个多小时才吃上,看到排队还是有点打退堂鼓的,但是“来都来了”,只能等一等。“刚来20分钟吧。”另一位等位的女士说,“挺喜欢的,因为它的火锅可以喝汤。但如果前面有好几十号人那种,就不想等了。”
该火锅店旁边,一家杭帮菜餐厅也是“网红”,排队等位的人同样不少。“朋友介绍啊、看抖音啊、看美团上的评价啊”“性价比还行”“愿意排队也就是尝个新鲜,但让我经常来可能不太可以”……
有的网红餐厅生意火爆,也有餐厅因为排长队“翻车”了。张小姐前不久去吃了最近在小红书上很火的一家泰餐店,“就是很一般的泰国菜餐厅,根本不值得排队等,我觉得排队纯粹是炒作了。”
记者注意到,网络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家店环境、菜品及格,但要排长队就很“劝退”了。另一家粤菜连锁餐厅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两年前落户南京时,该餐厅打着“正宗粤菜”的旗号,也曾火爆一时。但后来不少食客反映,该连锁店开在南京的分店和开在广州的店菜品口味差距有点大,如今该餐厅生意已经大不如前。
多说1句
少点套路多些诚意才能一直“红”
盘点近几年兴起的网红餐厅不难发现,这些餐厅有很多共性:首先要环境好,适合拍美照;其次是善用营销,通过大V探店、带话题,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大量宣传推广,再辅以饥饿营销,吸引了一大批喜欢猎奇的年轻人,能够第一时间吃上新开业的网红餐厅,是值得在朋友圈“晒”的事情。
然而,成也营销败也营销。刚开业的时候多做些推广无可厚非,但如果心思都花在营销噱头上面,把顾客的期待值拉得过高,顾客吃过后如果觉得没有预期中的好吃,甚至口味平平无奇,那这波营销就“翻车”了。其实,南京“红”了两年以上的餐厅,都有真材实料的特色,比如牛蛙特别鲜嫩、性价比很高、食材特别新鲜等等,用餐高峰期愿意来等位的,既有来尝鲜的也有很大比例的回头客,这才是大浪淘沙后因为诚意和口碑留下来的真网红。
年冒出来的“网红餐厅”还红吗?
记者探访发现,只走“套路”的都不行了,“真材实料”才能一直“红”
去年,南京一批网红餐厅爆火,不仅动辄要等2小时以上才能吃上饭,甚至有部分餐厅吸引了黄牛,代排号“业务”一度被炒到了千元以上。现在,这些网红餐厅生意如何?这种火爆到底是餐厅真的有实力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实习生 鲍微 吴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打上“南京首店”
黄牛代排号被炒到了一两千元
2021年1月,某网红连锁火锅店南京首店开业。这家火锅店有“食材高档”“可以喝汤”“毛肚新鲜”等特色标签,此前在上海等地就很火爆,南京首店一落地马上吸引了大批市民,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出现了很多探店图片和视频,店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该火锅店最火爆的时候,领号后要排队六七个小时才能吃到。为了减少等待时间,有市民找“跑腿”代取号、代排号,黄牛一度将代排号价格炒到了一两千元。对此,有市民表示不解:“不就是家火锅店吗?能有多好吃?”“人均两百的火锅,代排号花一千多,值得吗?”“是商家自己炒作的噱头吧!”但也有“吃货”现身说法:“我就是排了5个小时队吃上的,要的就是抢先尝鲜。”“吃得开心,钱就花得值!”还好,充满争议的“天价号”现象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新鲜劲过去以及更多新店开业,市民们的消费趋于理性,代排号就消失了。
另一家芝士蛋糕店,去年也曾火爆全南京。有黄牛排队购买后再跑到外面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为了抵制黄牛,店家甚至找到市场监管及公安部门求助,采取身份证实名买单形式,每人每天限购一个。但也有网友质疑,这其实也是商家饥饿营销的一种手段。
记者现场探访
有的火爆依旧有的大不如前
一年后,这些网红餐厅怎么样了?记者探访了几家2021年火爆一时的餐厅。
过去一年,前述网红火锅店已经在南京开了3家分店。记者在周末探访了新街口和江宁的两家分店,两家店生意依旧很火爆。一位店员透露,现在每周人流量大概三四千,双休日会有较多人排队。现场一位顾客告诉记者,排了一个多小时才吃上,看到排队还是有点打退堂鼓的,但是“来都来了”,只能等一等。“刚来20分钟吧。”另一位等位的女士说,“挺喜欢的,因为它的火锅可以喝汤。但如果前面有好几十号人那种,就不想等了。”
该火锅店旁边,一家杭帮菜餐厅也是“网红”,排队等位的人同样不少。“朋友介绍啊、看抖音啊、看美团上的评价啊”“性价比还行”“愿意排队也就是尝个新鲜,但让我经常来可能不太可以”……
有的网红餐厅生意火爆,也有餐厅因为排长队“翻车”了。张小姐前不久去吃了最近在小红书上很火的一家泰餐店,“就是很一般的泰国菜餐厅,根本不值得排队等,我觉得排队纯粹是炒作了。”
记者注意到,网络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家店环境、菜品及格,但要排长队就很“劝退”了。另一家粤菜连锁餐厅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两年前落户南京时,该餐厅打着“正宗粤菜”的旗号,也曾火爆一时。但后来不少食客反映,该连锁店开在南京的分店和开在广州的店菜品口味差距有点大,如今该餐厅生意已经大不如前。
多说1句
少点套路多些诚意才能一直“红”
盘点近几年兴起的网红餐厅不难发现,这些餐厅有很多共性:首先要环境好,适合拍美照;其次是善用营销,通过大V探店、带话题,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大量宣传推广,再辅以饥饿营销,吸引了一大批喜欢猎奇的年轻人,能够第一时间吃上新开业的网红餐厅,是值得在朋友圈“晒”的事情。
然而,成也营销败也营销。刚开业的时候多做些推广无可厚非,但如果心思都花在营销噱头上面,把顾客的期待值拉得过高,顾客吃过后如果觉得没有预期中的好吃,甚至口味平平无奇,那这波营销就“翻车”了。其实,南京“红”了两年以上的餐厅,都有真材实料的特色,比如牛蛙特别鲜嫩、性价比很高、食材特别新鲜等等,用餐高峰期愿意来等位的,既有来尝鲜的也有很大比例的回头客,这才是大浪淘沙后因为诚意和口碑留下来的真网红。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