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的大杯和小杯有多大区别,看到内部员工的一波操作,网友:被骗了!
奶茶是现在女孩最喜欢的一种饮品吧,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有各种应季的奶茶供你选择。并且现在身边的奶茶店真是一家挨着一家,口味至少也要有几十种的吧,喝奶茶都成了现在女孩子的日常操作了,奶茶除了分口味之外还是分大杯小杯的,价格会有一些差异。
那么奶茶店的大杯和小杯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每次买奶茶的时候都要纠结到底是买大杯的还是买小杯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奶茶店内部员工做的一个测试,看完之后你就明白到底该买大杯的奶茶还是该买小杯的奶茶了。
正常大杯的奶茶会比小杯的贵三分之一左右的价格,很多人会直接现在买大杯,毕竟看上去大杯的更划算一点,但是看到内部员工的这一波操作,把小杯的奶茶倒进去大杯之后瞬间就明白了,其实一大杯比一小杯真是差不了多少的。
原来这么多年买大杯的奶茶真是被骗了呢,还不如买一个小杯的划算呢,并且很多时候你买回去的大杯会发现根本就喝不完的,以后可以尝试一下买小杯,不浪费还划算。
>图/张平原
本报记者 柯 笛 见习记者 林键权
点了一杯号称“700ml”的奶茶,可能实际只有600ml?日前,一些市民向本报反映称,商家售卖的饮料按照大杯、中杯、小杯等不同的杯型来计价,但买到的奶茶实际量与店家标注的不符,市民质疑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本报记者随机购买厦门蜜雪冰城、宾果每日、KOI、SEVENBUS等7家热门奶茶店的10杯饮品,通过专业实验器具测量,对比实际量和标注容量。10杯饮品中,5杯饮品没有达到标注或店员告知的量,误差最大达到100ml。针对这一情况,本报记者分别联系商家回应,并咨询了市场监督部门和律师。
试验
4家饮品分量不足 最大误差达100ml
走访中,记者看到,部分奶茶店将饮品容量标注在门店菜单或外卖菜单中。本报记者随机购买10杯不同杯型的饮品,为减少误差,所有饮品都尽量选择常温或放至常温。在同一环境下,记者通过实验室专业计量器具测量。
在5杯分量未达标的饮品中,蜜雪冰城的大杯椰果奶茶误差最大,高达14%——测量实际量约600ml,与店员介绍的“大杯700”相差近100ml。
此外,宾果每日的中杯玛瑙石榴、KOI的中杯乌龙拿铁、蜜雪冰城的中杯椰果奶茶,经测量实际量都为450ml,与店内菜单标注和店员介绍的500ml相比误差约为50ml左右,SEVENBUS的标准杯太妃糖奶茶实际量约为350ml,与菜单标注的400ml也相差50ml左右。
饮品杯容量测试中,以水位与杯口完全齐平为最大容量标准,蜜雪冰城的大杯最大容量为650ml,宾果每日的中杯、KOI的中杯、蜜雪冰城的中杯最大容量为500ml,SEVENBUS的标准杯最大容量为400ml。蜜雪冰城的杯子完全装满也无法达到“700”,后四者在装满后基本难以封口。
商家
与饮品类型有关 标注数字是指杯型容量
记者与相关商家取得联系。KOI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市菜单中标注的中杯冰饮500cc(ml)是杯子的总容量,中杯的实际容量约为480ml,而KOI内部的规定是,中杯需泡足470ml,记者遇到的情况可能是店员操作失误导致。KOI表示,将会更新店内的容量标注,同时加强对门市员工的监督和培训。
宾果每日(SM店)店长与SEVENBUS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店员所说的是指杯型容量大小。宾果每日店长称,按照规定,店员会尽可能在杯中装满饮品,然而鲜榨果汁表面会产生泡沫,静置后泡沫消失,液面也会因此下降,之后会向消费者说明。SEVENBUS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若打包带走或外卖购买奶茶,部分奶茶中的奶油、奶泡融化会导致液面降低,之后商家也将在外卖时做出相应注释。
蜜雪冰城(后埔店)店长则称,员工会用“500杯”“700杯”来指代杯型,但不作为对外介绍。对于消费者因店员说法产生误解,实际容量没有达到预期等情况,该店长称无法做出其他回应。
部门
涉嫌违反规定 缺斤短两可投诉
对此,记者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对于上述在菜单或店内明确标注饮品容量、但实际量不足的情况,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涉嫌违反《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六项规定:严禁生产、销售下列产品——以不足含量冒充明示含量。如果消费者发现权益受到侵犯,可以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调查处理。
律师说法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
商品应保质又保量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许东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向消费者履行义务。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在店内菜单及外卖菜单上明确标注,或店员亲口介绍的情况下,商品实际含量与所称不符,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还涉嫌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
许东认为,奶茶实际量与标注不符的情形并非近日才有,虽然不排除部分奶茶因品类不同出现些许饮量坍失的情况,但是,经营者亦有义务明确提示、告知消费者。经营者销售产品,不仅要保质,还应当保量。
许东提醒,遇到上述情形,消费者有权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的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 厦门日报
到下面这些“萌萌”的玩具
你是不是以为
这些都是好玩好吃的新产品
忍不住想要试试?
千万打住!
这个想法很危险!
“奶茶杯”“星球杯”“可乐罐”
这些五颜六色、名字可爱的东西
并非真的玩具
而是“三无”电子烟的变装
近日
深圳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
“三无”电子烟藏进奶茶杯可乐罐
迷惑未成年人!
深圳市场监管局提醒
这些一次性电子烟不仅外观亮眼,还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对校园里的未成年学生很有吸引力。虽然是一次性,但里面却有15毫升的大容量烟油。
这些电子烟外包装都未注明生产厂商名称、地址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实为“三无”产品,所以背后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人吸完就反映“吸了一口就想吐”。
电子烟危害很大,主要成分跟传统香烟一样,都是尼古丁,青少年吸食电子烟可能会成瘾,最后转变为传统烟民的概率会更高。而且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还没有成熟,会对大脑造成更大的伤害,引发其他问题。
奶茶杯电子烟的包装无中文标记
这种“电子烟”
被不法分子掺入了
四氢大麻酚
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对人体危害极大!
“上头电子烟”比传统毒品大麻
更具有成瘾性和迷惑性
图源:广东禁毒
禁烟屏障筑牢固
无烟青春游年少
各类“烟品”危害大
祖国花朵要远离
转自:昆明警方发布
来源: 昆明五华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