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由浙江卫视、北京贝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霍尔果斯原子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江小白果立方赞助的明星餐车美食经营真人秀《美味夜行侠》迎来最后一期,于22:00在浙江卫视播出。
当尹正和秦霄贤关闭餐车的那一刻,意味着本季《美味夜行侠》的旅程正式结束。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最后的应对自如,尹正、秦霄贤收获的不仅是自己在厨艺中的成长,还在节目中感受到了人间最美的烟火气。在经营自己人生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别人的故事,体味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诚、最淳朴的沟通与交往。卸下重担的那一刻,夜行侠们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你赠予美味,我将报之以歌”,夜行侠收获人间真情
人与人之间的最真挚的情感,莫过于真诚。最后一期节目中,当夜行侠们在出摊路上,尹正感叹这是最后一期,孟佳问道,“你们会不舍吗?”车上的氛围突然凝结,尹正和秦霄贤沉默无语,内心中最不想表露出来的情感瞬间被戳中。
从他们初出茅庐的生涩到后来的熟练,从“黑暗料理”到如今的应对自如,《美味夜行侠》记录了尹正和秦霄贤在美食造诣上的成长之路。他们遭遇过食客的不理解、也受到过经营失败的挫折,当然也有食客们给予的安慰以及飞行嘉宾们真诚的帮助。
就像秦霄贤在节目中感叹的那样,人生总归要有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做的更好就可以了。最后一期节目中,出乎尹正意料的是,秦霄贤进步大到“不正常”。秦霄贤一人一个炉子两口锅,同时在做油泼面和炒河粉。这个从来没有做过饭、连漏勺都不认识的少年,转眼间变成了大厨。
努力总归有收获,在夜行侠们细心的付出下,他们收获了零差评的回报。食客们不仅用赞美来表达对他们的致意,还为他们献上了歌曲。这正是人间真情的最淳朴、最真挚的表达。
当营业将要结束的时候,尹正伫立在餐车前迟迟不愿离开。他回顾自己在夜宵经营中经历的一切,从最初的服务态度不好,到收到顾客的差评后,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是身在服务行业中。作为一名服务业从业者,应给顾客带去更多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仅仅局限在美食,还有服务带来的温度。
通过12期的努力,最后尹正和秦霄贤不仅完成了经营任务,还把所有的盈利捐献给山区的孩子,这一举动也为《美味夜行侠》节目增添了一笔更为美丽的色彩。
被美味治愈的生活和值得怀念的美好记忆
老秦油泼面、老尹烤鸡腿、老张蛋饼、小徐甜品、小李折耳根.....当提到《美味夜行侠》的时候,很多人最先想到是节目中一幕幕的美食画面,以及那些被夜行侠们不断尝试和摸索制作出来的美味。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的是美味诞生背后的那种不懈努力和付出,以及收获后的幸福和感悟。
细细思考,最能留住人们记忆的往往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路上时,看到街边还亮着灯的夜宵摊小吃。哪怕吃一碗简单的面,哪怕喝一口热乎乎的汤,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被突然治愈的感觉。当都市快节奏遮蔽了人们内心的细节情感时,《美味夜行侠》悄悄地走到了街头,走进了人们的真实生活,温暖了那些被忽略的情感和深夜需要被美味治愈的人和生活。
色彩绚烂的餐车,小板凳加小桌子,几个不相识的人拼坐在一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实际上,夜宵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常态,也是一种放松的生活方式,《美味夜行侠》也真实展现出真实生活的多姿多彩,把人们的欢歌笑语、乐观积极的生活观呈现在大众面前。
《美味夜行侠》第一季就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它就像一间“解忧杂货铺”,在深夜,人们摆脱白天的忙碌与烦躁,在夜晚能够收获到一丝慰藉。但探寻夜间美味之路永远没有尽头,被尹正、秦霄贤命名的餐车“公主豹豹”只是暂时歇业,让我们期待下一次启程!
来源: 浙江卫视中国蓝
2月24日,由浙江卫视、北京贝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霍尔果斯原子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江小白独家冠名的真人秀综艺节目《美味夜行侠》第三期22:00在浙江卫视播出,22:30在腾讯卫视播出,播出后收视率位于栏目类第一。新嘉宾张云龙、徐艺洋的加入给餐车经营带来了新的惊喜,“餐车兄弟”尹正、秦霄贤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徐艺洋、张云龙惊喜加盟,尹正建议徐艺洋跟秦霄贤说相声
经历了手忙脚乱的试营业后,餐车夜摊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张。尹正和秦霄贤两位美食兄弟在飞行嘉宾于正的帮助下,让美食摊位的经营走上了正轨,餐车美食一次次“售罄”,背后是食客的认可,更是许多努力的累积。
但这期不只有于正,美食兄弟终于迎来首位“女员工”——徐艺洋!与此同时,餐车也必面临升级,由徐艺洋料理新增的甜品项目。好吃的新产品,必定能增加营收。徐艺洋在节目里也展露“沙雕”的一面,本以为是个甜品小天才,却想不到用冷水煮汤圆,还被同伴评论:“虽然卖相不太好,但是挺好吃的。”徐艺洋听到后笑出鹅的表情包,让现场一片其乐融融。
另一位嘉宾张云龙的到来,也为兄弟伙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拥有娴熟刀工技术的他替不会削苹果的秦霄贤解决了难题,在餐车准备开张时,还奉献出自己的“土味”歌单,喜庆的歌曲让备料的大伙顿时干劲十足,仿佛沦陷在喜气洋洋的晚会现场。
因为餐车增设了甜品站,徐艺洋便带尹正、秦霄贤探店学艺。甜品站的新设备还需要通过跟甲方斗智斗勇来获取,这次对决的主题是让《美味夜行侠》“花式出圈”。尹正出主意:徐艺洋和秦霄贤说相声,用跨界的表演实现出圈。徐艺洋的想法,则是让兄弟们跟她学女团舞。
看似简单的夜宵摊工作,并不是只有各类重复、机械的工作。它仿佛人生的缩影,诠释的道理是:迷茫时最紧要的,是找到努力的方向。
明星融入夜经济,展现生动的城市生活
第一天营业结束后,美食兄弟终于有了还算像样的营收,秦霄贤才有空感慨:“人都散场了以后,那股劲儿一下子泄了,才觉得累。”工作的时候,根本来不及体会什么是疲惫。
所有忙碌,只为收获的满足。所有人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似乎也更有底气跟“甲方”进行比拼了。
直到餐车结束营业,城市夜晚里仍有许多人在为生计而奔波。出租车载着乘客驶向夜色下的目的地,外卖骑手又抢了一个新订单,火锅店的大门依旧为顾客敞开,卖唱歌手希望能有更多人点歌。城市里,月光经济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活力,正是这些期待收获的人们用各自的辛苦换来了灯火通明、笙歌阵阵。
实际上,美味夜行侠节目的出圈,靠的其实是主动融入城市夜经济,让屏幕前的观众看到更多鲜活的市井画面。2020年疫情过后,夜市经济成为了城市经济复苏的象征和底气。而节目通过美食兄弟经营餐车的过程,如实记录了夜宵摊前聚拢的烟火气是多么的不易,五彩斑斓的城市生活背后,是无数人不辞辛苦的付出。夜宵时刻总是安逸的,是“巴适”的。今年,这份巴适显得格外宝贵。
每周四22:00锁定浙江卫视、22:30锁定腾讯视频,敬请期待由江小白独家冠名的《美味夜行侠》。
来源: 浙江卫视中国蓝
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上官云)聊起美食,你会想到哪道菜肴?最近,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新书《鱼米之乡》中文版与读者见面。这部作品中记录了多道江南美食食谱,也记录了背后的饮食文化。
《鱼米之乡》书封。出版方供图
扶霞?邓洛普来自英国牛津。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来到中国旅行,朋友请她吃了一顿正宗的川菜,就是这顿饭,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扶霞甚至花了3个月的时间,专门去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专业厨艺,后来还把自己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写成了书,比如《川菜》。
她的江南之旅始于10余年前, 第一站去了历史悠久的美食之都扬州,很快被当地风土人情和美好的淮扬菜迷住了。接下来的几年里,她遍访杭州、苏州、宁波和绍兴等古城,再返回上海。
在此期间,她造访路边摊和富商旧宅,流连于各式各样的后厨。她跟着当地的大厨与农民,出江河湖海捕鱼虾蟹贝,下村野田间挖笋和野菜,记录故事,学习菜肴,品尝人间美味。
扶霞将多年来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一册:从江南菜小史到当地人文风貌,从饮食习惯、烹饪特点到美食掌故,既拜访名师大厨,集结到诸多佳肴,也流连于乡野田间,收录了民间朴实的农家菜和街头小吃。
江苏扬州,古城里挂着风干的咸鱼。出版方供图
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水晶肴肉、素响油鳝丝、腌笃鲜……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被不动声色地安放于饮食文化和历史之中。
谈到这本书,扶霞希望它能让读者领略江南地区及其菜肴的特色, “这是丰饶多样的江南, 光凭一本书, 远远不可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这里的美食。然而,我希望自己搜集和写下的这些菜谱和故事, 至少能为你打开这个非凡美食之地的一扇门。”
她在《鱼米之乡》中提到,江南菜以精巧雅致和淡然平衡著称,厨子们偏重突出食材的本味,不会过度调味抢其风头。很多当地人都觉得江南菜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特别健康,又十分亲切,能吸引八方食客。
据介绍,《鱼米之乡》成书的过程考据了古籍和研究资料,每道菜都有属于它的起源故事。比如,红烧肉还叫慈母菜,相传是一位母亲盼望科举归来的儿子所做出的菜,传说第一道梅干菜焖肉产生于明朝,是著名画家徐渭在穷困潦倒时发明出的吃法……
借此,扶霞与当地丰富的食物历史记忆对话,寻觅饮食背后的城市历史与人文风貌,她将菜谱、故事、风土人情都融汇到这本“江南之旅”中。
收录在《鱼米之乡》中的一道佳肴:龙井虾仁。出版方供图
之前,《川菜》推荐序《扶霞向东,川菜向西》中提到,食物是认知世界的通道。在食物里找到共同的认知,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之间增强交流、消弭误解最便捷的方式。我们需要扶霞这样的中餐使者,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坐标里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扶霞说:“我对中国所有菜系都感兴趣,中国的美食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她热切地表示,“我想让更多西方人尊重和欣赏中国的饮食文化,成为中国美食的‘传教士’。”
关于《鱼米之乡》的出版,她表示,这是一次重新了解中国物产和人文的美食之旅,是对那些古老故事与传统菜肴的回望,也将成为通向未来的探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